过年发微信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情商

图片
作者:夏颜(富书作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转眼之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春节一到,不少人都会选择用微信来拜年。
发微信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其背后,也可体现一个人的用心程度。
谁是用心,谁是搪塞,短短文字,方寸之间就彰显了情商的高与低。
图片
群发的微信,透着敷衍的味道
每年春节,大家是否都收到过类似的祝福语?
“送你一朵六角雪花,一角携着快乐,一角携着幸福,一角携着开心,一角携着浪漫,一角携着甜蜜,一角携着祝福,祝你除夕夜安康,提前祝你春节快乐!”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心情开朗,烦恼不侵。
事业发展,再攀高峰。财源茂盛,金银满仓。福气临门,家庭康宁。祝你平安,春节愉快。” 
图片
这样的群发信息,让人感受不到任何诚意。
往往是看了一眼,就放到一边了。
毕竟,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群发信息,处处都透露出敷衍与假意。
还记得14年参加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歌手郝云吗?
他的代表作《群发的我不回》被吟唱之时,相信屏幕前不少观众都能感同身受。
“给您拜年了,春节好!感动得我快要流出眼泪。突然发现落款人名不对,原来你这是群发的信息,你竟然还忘了修改后缀。
我顿时觉得过年索然无味,就好像喝了一碗温白开水。”
这些连对方称呼都没有的信息,即使编辑得再天花乱坠,也失了一份真心,多了几分敷衍。
曾经看到有网友在公共平台上提问:“怎么看待群发的祝福短信?”
底下有一条高赞评论:
“使用微信之初,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收到群发的祝福短信时,我觉得很好,并不介意,即便是群发的微信,也包含着一份惦记和好意。
可是,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发拜年微信的来自很多我并不熟悉的人。
这样的群发微信,令我很是尴尬。”
群发信息虽然便捷、高效,但如果将其用于连接人和人之间的情分,总是差了些意思。
正如三毛所说:“如果你给别人的和你给我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拜年微信,本是嘘寒问暖,在特殊的节日问候彼此,为在意的人送上一份祝福。
可如果只是批量的祝福,反而会适得其反。
毕竟没有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必定收获不了真情实意。
那些你真正惦念的人,值得你编辑一条专属的拜年微信。
用真心对人,你才能收获一份真心。
图片
图片
讨来的红包,无异于对人情的消耗
自从微信发明红包功能以来,“微信乞丐”也应运而生。
“马上就要过节了,劫富济贫啦,发个红包慰藉一下吧!”
“过年啦!转发此条微信,为亲人祈福,避灾防难,不转就要发红包呦!”
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微信,我们每年都会收到几条,甚至曾经还“被迫”发过红包。
图片
而谈起红包,同事山山至今还心有余悸。
有次过年,他加入了老家的初中同学群。
他的本意是与好友故交以及恩师叙旧,拉拉家常。
没想到,同学阿力在群里起哄,说他在外地做大官挣大钱,让他发红包感谢当年的照顾和情分。
山山觉得过年发红包热闹下,理所应当。于是他二话不说,在群里发了一个大红包。
大家一哄而上,瞬间抢光。
此时,另一个同学陈飞又跳出来起哄,他嫌弃红包太小。
无奈,山山只好重新再发一次红包。
接下来,他观察到陈飞在讨要红包上尤为积极,各种词汇也是层出不穷。
“你在外面发大财,难道看不起我们这些土里刨食的老同学了吗?”
“红包像喝酒,咋看有没有,喝酒一口闷,红包大得似海深。”
大家见陈飞穷追不舍,开玩笑让他也发几个红包,但陈飞一看到这个消息,却销声匿迹,不再发声了。
逢年过节,讨红包活跃气氛无可厚非。但如果索要过度,则消耗了彼此之间的情分。
讨来的红包,早就背离了红包最初的含义。
红包的背后,隐藏的是祝福,是情分,是格局。
不顾一切地讨要,其实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真正高情商的人,从来不会主动索要红包。
图片
图片
长长的语音,其实是自私的表现
春节期间,我们时常喜欢发微信语音来问候。
它看似省时省力,方便了彼此的联系,但过长的语音,常常会让人感到厌烦至极。
调查显示,人们对长语音极度反感,甚至有网友建议将其评为大规模杀伤武器。
我的同学小孟,过年回到老家和同学们一起聚会。
大家聊得正欢的时候,她的大姑给她发来一条长长的语音,说:
“你爸妈说上次相亲没成啊?大姑的单位,今年新入职了一批员工,有很多优秀的年轻小伙子。正好春节你回来了,这几天给你介绍下。”
一听到这个语音外放,同学们就开始八卦起来。
他们争先恐后问她相了多少次亲,这个为什么没有成,那个为什么不合适。
这一系列问题,都让小孟十分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像这样因长语音造成的窘境,小孟经历了不止一次。
吃年夜饭的时候,小孟不小心外放了同事发来的语音,“听说今年你的绩效评上A了,年终奖会比别人多两万呢,记得休完年假请客哦”。
亲戚一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吐槽:
“平时老说你没钱,问你借钱从来都不肯借。听你同事说的,你们待遇不错呀,亲戚有难处也不知道出手相助,真是不顾亲情。”
这件事让她这个年过得如针刺在背,一直不愿意串门,去给亲戚拜年。
语音虽然方便了发送者的沟通,但有时却给收信息的人造成了无法避免的麻烦。
假若我们在公开场合点开了这些语音,那么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私密公布于众,给自己造成困扰。
凡事多替别人考虑,不要只图自己方便。
往后,少发长语音,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体现。
图片
图片
托·卡莱尔说:“唯有真诚者,才能识别真诚。”
用心地编辑一条微信,真挚地表达祝愿,让它捎去一份牵挂,拉近对方的心。
收到祝福的人是幸福的,读着温暖的文字,一定也会感受到这份情谊。
正如古人所言:“巧伪不如拙诚。”
小小的拜年微信,内藏无限的玄机。
假若我们贪图一时之快,随意发内容,只会显得敷衍与随意。
唯有用心编辑的信息,真挚的祝愿,才能拉近彼此的心。
新年伊始,让我们少点形式,多些用心,处理好每一份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夏颜, 富书作者,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新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