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票房逆跌!电影中的细节隐喻,你真的看懂了吗?

终于,上映第5天,电影《无名》的票房实现逆跌,超过了前一天的票房。
这说明什么?说明,时间正在慢慢给这部电影“正名”。
图片
去看了《无名》,感觉此片后劲十足。
如果把今年的春节档比作一桌年夜饭,《无名》必然会是口味、品质独特,让你回味无穷的那道菜。
作为一部谍战类型片,《无名》风格独特,三观正,演员阵容强大…这些都是肯定的。
但我想说的是它的细节,《无名》的细节绝对值得好好回味,后劲十足。
图片
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最后,曲径通幽,豁然开朗……
程耳导演用非线性叙事的高级手法,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可以品,更值得细细品味的,真正的非快餐式的好电影。
图片
恕我直言,《无名》,真的应该“有名”。
看过《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观众应该都会认可这么一句话:程耳不仅是一个编剧、作家,更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导演。
这一次的《无名》,依旧延续了他那《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独特风格。
图片
先说电影的剪辑方式:
有人说此片的剪辑方式有点像解谜拼图游戏,我个人觉得也可以这么形容。
电影中,最初是一幕一幕地出现,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但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化,镜头的不断转换,原先看上去没有联系的一幕幕,全都串联了起来。
图片
慢慢地,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拼图”。
这对镜头、剪辑的要求很高,要想给观众带来一种延迟满足的视觉享受,就必须做到,不能浪费一个镜头。
图片
显然,程耳导演做到了。
当你专注去看他的每一个镜头,你会发现,满满的诚意与质感。
再来说一下细节问题:
我认为,看《无名》,重点并不在于它的故事,而是它无处不在的细节、隐喻。
先说演员的着装,你会发现,梁朝伟饰演的何先生,他的西装是双排扣设计,这是类似于军装的款式。
图片
再配上戗驳领的设计,一方面说明了他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其强势的性格。
而王一博饰演的叶先生,他身上的细节之处,最突出的体现在领带上。
从最初的几何形状纹样的领带,与西服款式制造的冲突感,来隐喻叶先生内心的慌乱;
图片
到后来他被派去杀何先生时,先是选了一个白色领带,用手拽了两下之后,又换了一条深色的。
这个细节其实就已经在暗示,接下来的那场打斗是设计好的,他刻意换一条结实点的领带,实则是保命之举。
图片
还有几位女性角色的服饰,虽然都是旗袍,却也都有各自隐藏的细节。
周迅的旗袍多是深色为主,暗示她这个角色的沉稳与“隐秘”;江疏影虽然看上去清冷,但是红色旗袍一穿,内心的炽热一览无遗。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江疏影本人真的太适合这种造型和色调了,在电影中俨然被导演拍出了一种油画的质感,美翻了。)
图片
你不得不承认,导演程耳对细节的把控着实到位,服装、道具,甚至是布景,都能成为他诠释影片的“法宝”。
仅仅是开场中,叶先生和王队长吃早餐的一幕,就暗藏着导演想要透露给观众的一个隐喻和一个秘密:
影片开头,两个人吃早餐,叶先生将王队长的蒸排骨一口气吃光了,王队长便强调道,早点心就是一人一份,谁点的谁吃,自己吃自己的,不兴两个人吃一笼啊。”
图片
但后来叶先生又点了一次蒸排骨,这一次,王队长却跟他抢着吃。其实这就已经在隐喻着兄弟二人日后的走向。
不仅如此,王队长在强调“自己吃自己的,不吃人家的”时说,这是上海人家的习惯。
这一段看似无关紧要,但其实已经在说,叶先生虽然上海话讲得不错,但是对老上海人家的规矩却不懂,直接将叶先生“外来者”的秘密身份给泄露了。
图片
类似的细节隐喻,在整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程耳导演的电影没有一个镜头是浪费的,细节感满满,每看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另外,有些观众可能不理解程耳导演的表现手法,比如倒叙插叙等,感觉混乱难懂,难道直接点去表现不好吗?
其实在我看来,程耳导演此举恰恰是尊重历史、尊重无名英雄,尊重观众的。
图片
他的这种电影表现手法的存疑留白反转,给观众带来的观感和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作为观众,你会有发现细节隐喻的成就感,同时,也会对那一时期的那段历史、那些人,更加印象深刻。
重申一遍,《无名》不是快餐,它需要你细品、回味,有内涵,有深度,有质感。当你沉下心来去看,绝对会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