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十年大家谈|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东亚文化之都”的中国方案与世界意义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2012年,中日韩三国携手打造国际城市新名片,创建了重要国际区域文化合作品牌——“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三国已有31座城市获此殊荣,深化了三国之间的人文交流,促进了民心相通。2012年至2022年,是“东亚文化之都”成长的十年,这十年里,“东亚文化之都”秉承“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宗旨,不断践行“共生·创新·和谐”的理念,收获了一张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
值此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十周年之际,为不断扩大“东亚文化之都”国际影响力,持续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旅中国”客户端联合向“东亚文化之都”评审委员会的专家邀约系列稿件,从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十年来当选城市的具体实践出发,总结和分析“东亚文化之都”在开拓亚洲文明对话渠道与营造人文交流平台方面的作用及实现路径,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针对性实施建议。通过“东亚文化之都”从城市形象到国家形象传播的具体实践,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即日起,该系列稿件将在“文旅中国”客户端、微博、微信“文都十年大家谈”专栏陆续呈现,以飨读者。
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及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朱建江,2018)。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城市总是趋向既是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还是其他活动的中心(周大鸣,1997)。在今天以城市化为代表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更是成为现代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直接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核心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必然要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现中国式城市现代化。其中,文化城市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东亚文化之都”是我国文化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中日韩城市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提出和系统化,对于新时代我国“东亚文化之都”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向和具体的实践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奠定了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根本基础,决定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展的中国方案及其世界意义。
一、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根本基础
(一)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了“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基础
城市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文化视角对人类认识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学是对“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性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人类学家克洛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在《有关文化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中便收有164种有关“文化”的定义(潘天舒,2020)。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E.B.泰勒,187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等在内的,具有科学性和进步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战略目标,首创性的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大力实施包括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国家古籍保护及数字化工程、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等重大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开创性地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相关文化理论指导下,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制定出台一系列文化保护政策与法律文件,积极推动保护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政策体系和实践模式。正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面奠定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建设发展的文化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温州市举办东亚文化之都非遗美学交流大会暨2022青灯市集(秋季)活动
(二)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奠定了“东亚文化之都”的经济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以工业化体系建设为核心,克服各种困难推动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工作,国民经济实现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人类经济史的奇迹。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看,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1986年增长到1万亿元;2001年达到10万亿元,之后五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万亿元的速度增长,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韩喜平,2021)。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以高质量为核心理念的新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70多年来,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全国城镇化率达到64.7%,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好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城市,充分奠定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建设发展的经济基础。
表1:2012—2021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汇总
图片
东亚文化之都在中国“万亿俱乐部”城市名单占近1/3席位(数据截至2022年12月22日)注:“万亿俱乐部”,指的是中国大陆全年GDP达到或超过1万亿元的城市。成都、宁波、青岛、长沙、济南、泉州、西安已成功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武汉、佛山为“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
(三)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奠定了“东亚文化之都”的政策基础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外开放,百年来始终将对外开放置于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位置(叶静,202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旗帜,也是中国现代化道路遵循的基本原则(吴志成,2022)。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对外开放政策1982年被正式写入宪法,1984年被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下来,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过程,并最终确立和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和面向全世界各国的对外开放基本政策和现实格局。事实上,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就是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程。十八大以来,我国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理念,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确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进入新时代后更是致力于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奠定了“东亚文化之都”的政策基础,提供了充分的政策制度保障,使得中日韩三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发展及交流合作成为可能。
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面,涵盖了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领域(唐爱军,2022)。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为我国“东亚文化之都”锚定了方向,规定了道路,从根本上提供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基础,决定了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各个城市所辐射、影响和服务的人口规模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如何依托这样数量庞大的人口进行“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让“东亚文化之都”为这样规模巨大的人口服务,是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东亚文化之都”,绝对不只是服务当选的“东亚文化之都”所在城市的居民的,而且还需要服务于全国人民,因为它们不仅仅是地方市民的“东亚文化之都”,更是全国人民的“东亚文化之都”。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一方面,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因此必须全面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另一方面,人是文化的最大载体,城市根本上是人的城市,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东亚文化之都”理论创新和持续实践的不竭动力,因此必须全面形成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图片
成都、梅州当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
图片
“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市秉承“共创、共建、共享”原则,建立了市直59个部门和13个区县联动创建机制,依托重点高校成立5个专家智库和专门论坛,发展10个窗口行业创建联盟和创建志愿服务总队,搭建10个创建基地、7个国际化交流平台、46个创建示范社区,组织6万社会创建志愿者,成立10个“济南海外文旅交流驿站”,打造一批“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活动基地。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即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体人民的物质财富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但目前我国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且近些年一直处于高位徘徊状态(李实、朱梦冰,2022)。中国式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的现代化,以儒家文化为重要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东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体部分。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在《荀子·富国》中提出“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认为“达则兼善天下”。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以“仁”“义”为核心学说的儒家文化的重要观点。相关研究也表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具有积极作用,对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改善效应”(邓国营、王思远、田袁果,2022)。因此,无论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还是基于“东亚文化之都”所依托的以儒家文化为内核的东亚文化的核心观念,“东亚文化之都”都必须全力服务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将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使命。这也决定了当选的“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必须深入强化东亚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文化研究,大力继承弘扬东亚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文化思想,有效实现城市居民的共同富裕,率先打造共同富裕的示范城市,同时发挥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支援推动其他不发达城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肩负“共同富裕示范区”使命的浙江,拥有三座“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市、绍兴市、温州市。2022年5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公布,宁波、绍兴、温州三市均有项目入选。上图中温州24小时免费开放的城市书房,已成功入选浙江首批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名单,并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近年,温州市陆续创新发展了文化驿站、百姓书屋、非遗百家坊、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团等公共文化品牌,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景区拓展,形成了89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真正让市民享受近在咫尺的文化服务,把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转变成了广大群众的美好生活实景。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理念是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路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深刻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物质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的双重现代化,在根本上是基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物”与“文”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中,一是要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发展,因为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是“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和东亚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物质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将为东亚文化的可持续性保护传承提供可能。从国内目前入选的“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来看,物质条件和经济实力是其能够入选和最终实现建设目标的重要因素;二是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发展,要从“精神文明”这一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文化建设的本质和内涵,那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满足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三是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体现为通过其的建设是否真正实现了人的发展,是否实现了人的现代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适逢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世界阳明学大会在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市代管的余姚市和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市举行,两地分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鸣”和“阳明心学与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海内外文化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阳明文化的历史意义、当代价值和世界影响。
(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哲学理念,决定了“东亚文化之都”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决定了“东亚文化之都”不仅是“文化之都”,还必须是“自然之都”、“绿色之都”、“生态之都。一是深入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充分发挥传统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为“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服务。中华传统生态文化“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智慧、“平等相宜、厚德载物”的伦理德性,沉淀着中华民族生态治理的智慧,凝缩着中华民族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情感和精神追求(苏百义、李凌波,2022)。二是充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以“两山理论”全面指导“东亚文化之都”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活动策划、管理运营。三是积极借助和牢牢把握全球绿色生态科技革命和绿色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在“东亚文化之都”文化城市建设中率先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标准,使当地绿色科技充分赋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真正实现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最终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标杆城市。
图片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2017年“东亚文化之都”长沙市的长沙县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2014年“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市的洛江区、惠安县,2015年“东亚文化之都”青岛市的崂山区、城阳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宁波市的海曙区,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市,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济南市的市中区、历城区,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成都市的双流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入选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名单。上图为入选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2020年“东亚文化之都”扬州市的广陵区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
(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必须以和平发展为使命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贵和慎兵”等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和合理念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王琨、王玉鹏,2022)。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要求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必须成为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亚文化的重要传承平台、弘扬基地和交流窗口。通过“东亚文化之都”及时通畅向世界发出和平之声,展示和平之景,深化和平之情,团结和平之人和铸牢和平之实,让“东亚文化之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的直接体现和重要成果,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和东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日韩之间以及中日韩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交流、和合共生、团结发展和互利共赢,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类危机提供稳定团结、和平发展的中国力量,做出充分体现东亚智慧的亚洲贡献,最终以基于“东亚文化之都”的东亚文化共同体推动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片
图片
2022年9月,适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乐道广场举行。
三、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世界意义
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情,第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第二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现代化涉及到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人口,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壮举,推动了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重要事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中国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意义,其提供了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探索人类城市现代文明的新实践,在客观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动力。
(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提供了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形态
当代资本主义人类文明形态是以西方城市化为根基和呈现形式的。今天的资本主义就是全球的城市化(亨利·列斐伏尔,2014)。现代人类城市文明常常被视为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城市化。但在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不断从自然和劳动过程中压榨剩余价值,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出现各种自身无法克服的危机和问题。资本主义驱动下的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激发的原因、场合和手段(张肖阳,2020)。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认为“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但是当代西方社会城市化造成的诸多问题已经使得人们在西方现代化城市中不一定能生活得更好,资本主义城市文明也不再是人类现代城市文明最理想和唯一选择。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形成了人民至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和平发展为道路的中国式城市现代化新理念,提供了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形态,“东亚文化之都”的中国方案则成为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可能和新选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加快建成高品质生活环境新标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样本,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成都市发布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见》,推选出100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并先后评选两批“城市阅读美空间”。上图分别为:2021年“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羊扬天下、2021年“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麓湖水城景区·麓客岛、2021年“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交子大道、成都第二批“城市阅读美空间”——安仁书院。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是探索人类城市新文明的新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提供了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形态,自2013年启动以来的10年间,中国入选的“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结合各自城市的市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建设活动,深入促进了东亚及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形成了探索人类城市新文明的新实践。具体实践包括:一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为核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充分弘扬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二是以国内城市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旺城、以文交友”,推动人、文化、自然和谐共生;三是以东亚文化的价值认同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与日韩及相关国家的文明对话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四是加强了“东亚文化之都”城市相关理论探究、学术交流和经验互鉴。五是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机制,2021年制定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成立了“东亚文化之都联盟”,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市长论坛。上述实践探索为建立人类城市新文明做了有益尝试,奠定了积极基础,形成了良好开端。
图片
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市举办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成立仪式
图片
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绍兴市举办“东亚文化之都”市长论坛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动力
当前全球性问题加剧,人类社会面临着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经济疲软和局部冲突动荡等一系列危机和问题。二十大报告指出人类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城市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根本载体,是人类文明交流、文明对话、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阵地。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遵照“东亚意识、文化交融、彼此欣赏”的发展宗旨,突出“共生·创新·和谐”的共识,尊重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主办“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日韩艺术教育论坛”等中日韩国家级区域文化和旅游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与“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活动,以城市为舞台,以文化为桥梁,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温州市举办“西鹣东鲽——欧洲文化之都艺术精品展”开幕式暨“开放·幸福温州”启动仪式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文化基础、经济基础和政策基础;提供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中国方案,即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以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和平发展为使命;“东亚文化之都”建设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即提供了人类城市文明未来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探索人类城市现代文明的新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动力。
五、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人民周刊,2022,(20).
2.朱建江.城市学概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3.
3.周大鸣.城市文化职能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8.
4.潘天舒.发展人类学十二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60.
5.张岱年.国学要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6.韩喜平.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经济发展成就与经验启示[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1):49.
7.吴志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内涵[J],国际问题研究,2022,(3):1.
8.唐爱军.中国方案的哲学阐释[J].人民论坛,2022,(3):82. 
9.李实,朱梦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共同富裕实现[J].管理世界,2022,(1):53.
10.邓国营,王思远,田袁果.儒家传统与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文化力量[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51.
11.叶静.中国共产党领导对外开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J].科学社会主义,2021,(6):19.
12.储东涛.新时代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J].唯实,2022,(2):48.
13.苏百义,李凌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弘扬与创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2,(5):2.
14.王琨,王玉鹏.论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J].重庆社会科学,2022,(2):91.
15.Henri Lefebvre, Dissolving City, Planetary Metamorphosi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Vol. 32,No.2,2014,pp.203-205.
16.张肖阳.城市政治生态学:对西方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反思[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5):67.
作者简介:
图片
李劲松,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旅游休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文化和旅游部“东亚文化之都”评审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春晖乡村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主要发表包括专著《丹砂古寨 贵州务川龙潭仡佬族村民族志研究》、编著《人类学视野下的贵州梭戛长角苗研究》《中国旅游文化》等,论文《“主客关系”视域下“东亚文化之都”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旅游学刊》)、《试论道真仡佬族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皮书报告《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报告(2018、2019、2020、2021)》(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等。主持参与《环阿尔泰山中俄哈蒙跨境旅游合作区规划》《湖南省全域旅游基地发展战略研究》《满韵汤河民族团结旅游精品示范带研究》等旅游规划策划及战略研究50余项,制定《国民休闲教育导引》(2015)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学、旅游人类学、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研究。
责编: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