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县检查站外迁势在必行!北三县“极端通勤”十分严重,急需解决

进入2023年后,关于北三县检查站外迁问题,备受京津冀群众的关注。
图片
(疫情防控期间)
在最近三年的“疫情常态化”时期,北三县地区“进京通道”屡次严控,遇到疫情防控敏感期,通勤人员在检查站等候检查通过的时间有时会长达数小时,严重影响了进京通勤人员的出行效率,增加了出行成本,降低了北三县人民进京工作、创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2022年1月30日印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研究进京综合检查站向北三县东、南部边界设置的可能性和方案(警戒线长度基本不变),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互联互通及便利出行。
2022年,北京两会就有相关委员提出了针对北三县检查站外迁的建议。不仅于此,近几年在全国两会上也有委员提出了检查站外迁的建议。
每一次的建议提交后,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但是一年又过去了,关于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工作,仍只停留在文字上,未见有任何实质进展。
2023年廊坊两会上,廊坊市市长李国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协调启动北三县进京检查站优化布局。
1月中旬,香河县长李海滨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将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第一条“集中精力强对接、促融入,迈出区域协同新步伐”中就包括配合推动进京检查站外迁。
大厂县也提出了:“加快打通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周边组团的骨架性通道,积极协调配合推进进京检查站外迁工作,打造外通内畅、高效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去年在北京两会提出检查站外迁的毛大庆,今年再一次提到:
过去的一年里,疫情防控是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可以理解,在疫情反复的局面下,检查站外移的工作必然被向后放一放。
随着去年12月初“国十条”的发布,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各地人员恢复了频密的流动,不再受制于疫情管控的地方政策,于是,北三县进京检查站外移的问题,完全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上,并尽快给出一个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在北京市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北三县的进京通勤效率却并不尽如人意
随着住在北三县的赴京通勤人员越来越多,检查站的问题成为困扰他们进京工作的心病,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因疫情管控的影响,很多通勤人员不得不离开家人,睡在办公室里,睡在车里,亦或因此没了工作。
即便是现在,北三县人员进京依然不顺畅,有很多时间耗费在进京检查站的抽检、临检等事项上,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感受。
除此之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上讲,进京检查站的设置,降低了北三县进京物流的通畅度,提升了货车物流运输的成本。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是顺畅的流动性,而进京检查站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安保级别的提升,进京检查站承担着公安安检、武警反恐、交管办证检查、环保尾气检测、超限超载治理、动检检疫、木材运输检查等多部门联合执法功能,是首都综合治理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保障了一系列重特大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是首都安全维稳“护城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进京检查站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果要想最大限度的释放生产力,就必须达成一个共识,用社会效率的合力最大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从而让所有人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活力。
在任何情况下,层层设卡都不符合一个活力社会的发展需要。
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国家战略,就交通一体化的目标而言,由于进京检查站设置上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更是阻碍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发展。
既要满足首都的安保、环保等多重需要,又要解决北三县人民的民生问题,基于此,进京检查站的设置点位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进京检查站的位置,应由北京市与廊坊市的两地相关部门协调协商共同商定。
在此,我再次呼吁北京、廊坊两地的相关部门,充分听取群众呼声,基于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大原则,尽快确定进京检查站位置的优化方案。
之前我已向很多饱受进京通勤之苦的北三县居民的咨询了解,并将这些建议汇总归纳。
首先,我建议将北三县与北京交界地区的进京检查站外移至与天津交界处,并在冀津边界新建物理隔离与数字管控防线。
其次,建议在技术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快速推进联通北京与北三县之间的轨道交通建设,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北三县常驻通勤人员“刷脸进京”,以减轻当地人民的进京通勤成本。
最后,建议由北京市牵头,京津冀三地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启动冀津防线检查站、治安卡点和数字边界防线基础建设,按需求组织招聘足够的辅助警力人员,在充分保障首都安全的大前提下,全方位提升北三县进京通勤人员的通勤体验。
这三个优化措施,并不一定要同时实现,而可以分阶段、有步骤的逐一落实。
在优化进京检查站位置的工作中,两地可能会出现一些思路不统一、观点不一致的细节,为执行带来一些阻力,但是,我恳请各部门能本着为人民服务,推动经济发展的民生心态和大局观,倾听各界人士的建议意见,尽快改变北三县人民的通勤不畅的长期问题,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助推京津冀产业协同走向更大格局,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再迈上新台阶。
来源:毛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