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十年,他收集三万张老照片“串”成一部扬州影像近现代史

现代快报讯(记者 庄剑翔)在扬州仁丰里,有一处所在一直受历史和摄影爱好者关注。这里正在举办“兔”飞猛进——兔年新春扬州民俗影像实物展。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器物,向参观者讲述着清末至今扬州的年俗。
图片
△老照片馆
这里就是扬州老照片馆。近日,老照片馆“双喜临门”。由扬州老照片馆编辑刊印的《扬州老照片——二〇二二年度新发现老照片选辑》面世,并于第一时间入藏扬州市档案馆。这也是老照片馆第三年编刊选辑。这些珍贵的老照片背后,是“照片痴”慕相中十年的沉淀。
图片
△慕相中在检查底片
“我研究扬州的近代史,发现历史资料大多以文字为主,生动形象的图片很少。”慕相中是甘肃人,来到扬州之后发现,要融入一个城市,就必须要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于是开始研究起扬州史。钻研过程中,他发现了史料文多图少的问题。
图片可以将历史具象化、精准化,其中照片更甚。2013年,他动起了收集扬州老照片的心思。从一开始上门购买,到后来网购、拍卖,再到现在主动有人赠送,十年时间,慕相中手中的扬州老照片已经达到了三万多张,装满了30个大大小小的箱子,扫描后总计图片文件15TB左右。
图片
△慕相中在扫描老照片
“我们还经常从废品回收站购买一些别人不要的老照片。”慕相中介绍,清末、民国时期的扬州交通并不算发达,加上那时候照相机是“稀罕货”,因此本地、外地摄影师留下的老扬州影像很少,收集照片的工作一定要“多线并进”。十年下来,他手中的老照片已经“串”成了一部扬州影像近现代史。
图片
△70年前瘦西湖游船
这部“影像近现代史”,涵盖了扬州老建筑、名人、老产业、教育、百姓生活等各个方面,时间跨度从清代至今。
在众多收藏中,五亭桥(莲花桥)系列的老照片是慕相中的“得意之作”。截至目前,他已经收集了四五百张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拍摄的不同时段、不同角度、不同造型的五亭桥。这些照片记录了五亭桥从独立的五个亭子到亭子被风刮倒、拆除修葺,再到如今五亭相连造型的全过程。每一张照片,慕相中都能精准说出背后的信息。他表示,照片不仅仅需要收集,还要从中进行研究,了解拍摄时的背景。
△90年前拍摄的瘦西湖
为了能让更多人通过照片了解扬州近现代史,慕相中与友人共同筹建了扬州老照片馆,并不定期在馆中进行影像实物展出。如今,老照片馆已经开展了与扬州市档案馆、党史办等部门的合作。在收集的同时,他们还用上了现代化手段,对每一张老照片进行扫描并分门别类保存于专用的硬盘中。对于收集的意义,慕相中说:“我们收集老照片,也是在记录扬州的历史,下一个十年,我们将计划出一本合集,让历史更生动、更详尽。”(文中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