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新竹社区打造“民意窗”架起“连心桥” 让件件“民生事”落地有声

新年伊始,青秀区积极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报道,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生动呈现党的二十大召开后青秀区基层一线的新气象新变化,全面反映青秀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展示城区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的喜人景象,齐心协力营造喜庆安康、昂扬向上的节日氛围。
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玻璃展柜内,有一本《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格外引人注目。这本《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记录着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来访的事件。
一件件看似普通的建议办理,在群众代表与政府间构建起了沟通桥梁,真正体现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汇聚民意有效履职”的承诺,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 我有所为”的担当。
一个个得到回应的群众心声,一件件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得以解决的难事……这本《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既是展现新时代十年里不凡历程的一个缩影,也是新竹社区人大代表们畅通人民群众诉求的见证。
图片
畅通群众诉求的“民意窗”
走进新华书店新竹社区店,几位居民正在看书,他们告诉记者:“下班后也能去书店看书买书,小区里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了。”“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平时就喜欢看书读报,关注时事,现在书店建在小区里,我们随时都能去书店看书,给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据了解,2022年11月3日,广西首家新华书店社区书店——新华书店新竹社区店正式揭牌,居民群众看到社区开了书店,喜不自禁,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办事效率和为民解忧的情怀也是大加赞赏。
原来,2022年8月18日,新竹社区“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上,居民提出在社区开书店的建议。驻站人大代表何恩球记录下居民的意见建议,并把收集到的建议反映到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开会讨论研究后,决定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把收集到的民意以代表建议的形式向相关部门反映,得到了采纳并实施。
图片
新竹社区举办的“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现场。周雪 摄
“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是反映民生问题的途径之一。自2016年3月起,新竹社区定期举办“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每月18日与居民们准时“相约开谈”,辖区人大代表与社区“两委”成员一起走进小区、亭院、楼栋、单位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竹声倾谈”成为社区最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之一。
架起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除了“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居民还可以通过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每月10日固定接待选民活动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等方式和渠道直接反映问题,工作人员将群众意见一一记录,并将处理情况和进展及时反馈给居民。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所展示的这本《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便是最好的见证。作为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的黄文坚,也深深感受着这本小小记录本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
图片
入选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的《代表接待、走访记录簿》。
据了解,新竹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南宁市首批商用住宅小区,共有75栋居民住宅楼,常住69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较多。小区存在基础设施老旧、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化粪池清理不易等问题,因而小区改造成了居民群众共同的期盼。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民意窗”“监督岗”作用,围绕居民群众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为真实了解居民群众对小区改造的需求,2022年初,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利用每月10日固定接待选民活动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结合每月18日社区开展的“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及互联网技术搭建线上问计献策平台,充分征求居民对社区、小区改造提升的意见建议,线上线下共征集到居民意见建议31条。经进一步梳理,以及再次征求居民代表意见,确定了新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造提升和小区化粪池智能系统建设2个项目为当年实施的改造项目。最后,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代表建议的形式向街道办事处提出,得到街道采纳,并落实相关部门进行项目推进。
目前,这2个改造项目已经完工投入使用。改造后的新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有理论宣传区、智慧学习区和成效展示区三大板块,站内16个功能室免费向居民开放至晚上9时,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新打造的社区综治中心,增设了办理身份证、无犯罪证明的警务自助一体机,成为率先实现在家门口办理身份证的社区,居民办这些事项不再需要跑派出所;新增监控摄像头,实现了“摄像头站岗、鼠标巡查”现代化治理,减轻了社区网格员负担;在小区内引进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居民出入小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大大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引进了260个化粪池检测机器人,通过投放有机分解物减轻化粪池清理负担并对化粪池的危险气体进行监测和终端处理……
新竹小区2栋楼栋长黄友妹说:“我们社区虽然是开放式的社区,规模也不小,但是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好,治安情况不断改善。社区引进的化粪池检测机器人还能监测危险气体的情况,居民们的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这里生活非常安心。”
打造线上线下“民意直通车”
目前,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有各级人大代表17名。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为居民排忧解难,2019年,在上级人大精心指导下,新竹社区开展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度融合标准化建设,按“十个一”标准来打造示范点,赋予了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
在人大代表的建议下,新竹社区把人大代表联络站每月10日固定接待选民活动和每月18日社区开展的“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进行整合优化,驻站人大代表除了在室内接待选民,还参与“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面对面与居民群众交谈交心,倾听群众合理诉求。同时,利用微信群搭建线上问计献策平台,打造24小时“不打烊”网上服务模式,认真收集社情民意,打造双轮驱动线上线下的“民意直通车”,畅通人民群众诉求的表达渠道,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走进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切实为民代言、为民发声。
图片
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联络站供图)。
截至目前,新竹社区居民通过“民意直通车”渠道反映社区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治理等急难愁盼问题56件,有48件得到相关部门落实解决,8件正在研究处理中。一个个建议得到了回应,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也被自治区人大评为2018—2021年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
下一步,新竹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将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五大功能作用,与“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互补融合,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主动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关注民生,通过依法履职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努力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图片
来源 | 南宁晚报
编辑 | 马昕
校对 | 郭筱瑜
责编 | 刘慧
编审 | 方永针
出品 | 青秀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