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非遗迎新春 欢乐家乡年

图片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拉棠村,文艺工作者与非遗传承人进行非遗节目展演的同时,向当地村民传授铜鼓技艺,铜鼓声声闹新春。
图片
都安拉棠村村民敲响铜鼓喜迎新春佳节。高东风 摄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仫佬族剪纸非遗传承人剪出300余幅兔年生肖剪纸作品,赠送给全屯各家各户,百兔迎新春。
图片
罗华清在展示为兔年设计的餐盘。
  南丹县铜江公园里,来自各乡镇的山歌爱好者们齐聚一堂,用山歌唱出浓浓的壮族风情,为春节增添喜庆气氛……
图片
南丹县山歌爱好者们用山歌为新春佳节增添喜庆气氛。高东风 摄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族人民群众为欢度新年铆足了劲,敲铜鼓、剪纸、唱山歌、炒年糕……承载着河池传统文化的非遗活动,为传统春节增添了非遗年味。
鼓声中的年味
  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现存传世铜鼓1458面,其中民间收藏与使用的传世铜鼓多达1388面,是铜鼓文化活态传承及其整体生态保持得最好的地区。
  今年春节,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特别策划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承体验之旅,生态保护实验区内的河池民俗活动,给不少人带来不一样的“非遗”之旅。
  1月22日,正月初一,东兰县金谷乡牙能村廷吾坡会上,数十面铜鼓摆阵,当地群众擂起七锤铜鼓打法,以铜鼓声迎接新春的到来。该县金谷乡接浪村、长江镇周赖村、巴畴乡、长乐镇板登村等地也开展了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铜鼓会。
图片
东兰县长江镇河口铜鼓会,鼓手们以铜鼓声迎接新春的到来。马方康 摄
  1月25日,正月初四,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盘阳村廷旧屯响起了一声声铜鼓声,鼓手们用敲鼓表演传达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廷旧铜鼓乐传承人黄仲命说:“铜鼓是廷旧人的传家宝,开春敲铜鼓,就是盼望每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身体健康,让村民们更团结。”
图片
巴马盘阳村廷旧屯用敲鼓表演传达着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黄慧莹 摄
指尖上的年味
  罗城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剪刀舞动,纸张翻转,纸屑纷飞,一幅幅带着兔生肖、元宝、福字等元素的新春剪纸作品跃然眼前。
  今年春节前,在仫佬族剪纸技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罗华清的带领下,近百名民间剪纸艺人身着仫佬族民族服饰,围坐在一起,共同创作兔年新春剪纸作品。
图片
民间剪纸艺人在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参加‘百兔迎新春’剪纸活动的,大部分是小稔屯周边的群众,每一幅剪纸作品样式都不一样。这里的群众有一定的剪纸基础,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他们传承‘非遗’剪纸技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把思平村打造成剪纸‘全栖村’。”罗华清说。
  罗华清是仫佬族非遗剪纸第四代传承人,有着40多年的剪纸经验。
  仫佬族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唐代,明清为鼎盛时期。仫佬族妇女赶圩购买白纸、红纸等,回家后即用纸剪成模型用来纳鞋、刺绣、雕刻窗花等,剪粘“福”“喜”等吉祥字和麒麟、门神等吉祥物。
  据介绍,仫佬族剪纸主要是单色剪纸,利用各种颜色的彩纸,综合运用阴剪、阳剪、刻、撕等技法,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201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很开心能参加这个活动,运用自己的专长迎接新年的到来,让更多人了解仫佬族剪纸技艺,也为我们今后发展剪纸产业提供了基础。”小稔屯群众罗高月说。
  今年春节,罗华清特地设计了一对高1.6米、宽1米的兔年卷轴剪纸作品。一幅是一只兔子手捧福袋,蹦出“新春快乐”字样,头部连接着一串铜钱;另一幅是一只兔子手捧金元宝,蹦出“兔年大吉”字样,头部顶着一条鱼。
图片
罗华清在展示为兔年设计的剪纸卷轴。
  “我融入了福气、财气、‘年年有余’等元素,展现仫佬族群众对于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罗华清说。
舌尖上的年味
  “打小起,每年春节都要吃八宝饭。”宜州区怀远镇74岁的葛恩娇说,八宝饭香甜软糯,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是她们家每年除夕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
  怀远八宝饭是用当地盛产的糯米或环江大糯与绿豆、枸杞、瓜仁、红枣、莲子、青榄、叉烧等8种原材料,经蒸、捣、煮等制作而成的一道甜食。
  相传1000多年前,粤商来宜州怀远驻足经商,将八宝饭的制作技艺带到这里,怀远八宝饭由此面世。
图片
工人们在制作怀远八宝饭。
  今年春节前夕,记者来到宜州区怀远镇双桥酒店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炼制猪油、蒸饭、贴底花……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老板,还有八宝饭吗?帮我拿6个大碗的”“我今早上跟你定了一批八宝饭,现在还想再加2个大碗、8个小碗,下班了我去拿”……怀远八宝饭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秀新一直在忙着接电话、招呼客人。
  韦秀新说:“逢年过节,怀远八宝饭特别畅销。今年元旦过后,订单量开始增加。制作八宝饭要在头天晚上提前贴好底花,第二天早上6点开始蒸米饭,平均每天要用约150公斤糯米。”
图片
韦秀新(右1)在展示八宝饭成品。
  “我们家人少,买大碗的八宝饭,吃不完。现在有了小碗的八宝饭,分量刚刚好,既能保持住传统,又能杜绝浪费。”顾客刘亮说。
  据韦秀新介绍,为了迎合大众,她们创新出黄花八宝饭、红蓝八宝饭等新品,还增加了小份量的八宝饭。
  而在距离怀远镇26公里外的德胜老街,有一家“黄家铺”,里面制作的德胜炒年糕也是备受欢迎的年货。
  德胜炒年糕技艺于2018年入选宜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熬糖油、榨姜汁、包装成品……黄家铺的生产制作间里热火朝天,空气中弥漫着糯香和姜味。
  工人将大铁锅洗净后放在灶台上,用柴火将火烧旺,等大铁锅里的水渐渐干透,放入茶籽油用中火加热,倒入糯米浆,拿着1.2米长的锅铲不停翻炒,不时停下加上一些糖油或者整理火候。经过约两个半小时的翻炒,糯米浆渐渐由液状变成粘稠状,颜色也由乳白色变成琥珀色。
图片
正在包装的德胜炒年糕。
  “我们家人都特别喜欢吃他们家的年糕,每年春节我都打电话预定一些,今天我正好路过,就来买一些。过年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时,可以用炭火烤着吃,也可以用油煎着吃。”家住南丹县的覃先生说。
  “临近春节,订单量暴增,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制作年糕。”德胜炒年糕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青叶说,德胜炒年糕具有口感好、易携带、耐保存、寓意美好的特点,成为不少人青睐的访亲探友的首选物,“为了保证质量和口感,我们也适当增加了人手,每天大约需要用到100公斤糯米和70公斤糖。”
  对于自家的年糕产业愈发红火,黄家铺今年71岁的张喜平颇有感触:“一直以来,年糕都是我们家过年必备的一道美食。还没开店的时候,我过年都会送一些年糕给亲友,大家都建议我把年糕发展成产业。近十年来,我们家的年糕被当成送礼好物走出德胜,我很开心。”
舞台上的年味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刘三姐歌谣和壮族俍兵武术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非遗项目。
  壮族俍兵武术源自战场搏击,属于徒手近身格斗术,系南方武术的一个分支,由南丹土司时期流传至今,广泛流传于南丹县吾隘镇、罗富镇一带,以师徒形式流传,经整理存余套路35式。2022年,壮族俍兵武术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2023年南丹县迎新春群众文艺晚会上,壮族俍兵武术《丹州小俍兵》成为节目之一。小选手们在舞台上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一拳一脚刚劲有力,一收一放从容舒展,或气势如虹,或行云流水。
图片
在2023年南丹县迎新春群众文艺晚会上表演的《丹州小俍兵》。
  “这个节目是由我编排的,融入了一些故事情节,意在展示俍兵拳和俍兵兵器狼筅的同时,让整个武术表演充满故事性和意义,给大家带来不同观看体验。”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月震说,能在晚会上表演这个节目,他觉得多年的传承终于有了结果。
  《丹州小俍兵》的表演者莫严凯说:“这是我第一次在县级春晚上表演俍兵拳,我觉得很骄傲。我想像赵老师一样把它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中国传统武术,更加勇敢自信。”
  1月23日,宜州区刘三姐故里景区,身着壮族服饰的刘三姐歌谣团队用嘹亮的歌声寄托着人们对刘三姐的思念,以及对丰收、爱情、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国家级非遗项目刘三姐歌谣市级非遗传承人、“歌王”蒙启业说:“疫情政策调整后,前来游玩的群众很多。能和父老乡亲们一起过年,很开心!”
图片
刘三姐歌谣团队在宜州区刘三姐故里景区表演。韦虞 摄
  据了解,河池市“‘非遗’陪你过大年”活动还在继续,壮族蚂拐节、白裤瑶年街节等精彩活动即将上演,非遗将让老百姓继续感受着家乡味、家乡年。
作者丨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覃春妙 通讯员 韦彩婵 罗宇涵 莫祥合
编辑丨冯敏桂
校对丨韦柔妃
值班主任丨谭丽娴
值班编委丨王卓
河池日报社全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