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湖是怎么来的?带你聊聊“大合肥”往事……

“我做规划50多年,我就体会到,规划一定要与环境相结合。”缓缓摊开一张泛黄的白纸,两版手绘的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跃然纸上。2022年年底,我们和今年87岁的原合肥市规划局(现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劳诚聊了聊他的“合肥往事”。从参加工作至今,劳诚亲历了合肥从一座仅有45万人口的普通中等城市跃升为拥有约900万人口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以下是我们从劳老第一人称叙述文字实录中摘取的精彩部分。
图片
66年前
合肥定位纺织工业城市
37年前
合肥城市规划获国家最高奖
27年前
合肥少安排了135平方公里城市发展用地
20年前
利用十五里河设计出天鹅湖
图片
“小合肥”长什么样?
“以老城区为核心的‘风扇’形布局”
1961年,我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分配到合肥市从事相关的规划工作。
我刚到合肥时,合肥还没有成立规划设计院。但合肥的城市规划很早就开始做了,想法也很开阔。1978年之前,合肥市曾进行了多轮“小规划”。
现在合肥好多年轻人可能根本想象不到当年合肥长什么样。1956年,国家颁布《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同年10月,合肥市组织编制了《合肥城市建设规划纲要(1956~1967年)》,这是合肥市编制的第一份规范性城市规划文件。当年把合肥的城市性质定位为“全省政治文化中心,将成为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
1958年,在国家计委区域规划组的指导下,相关专家编写了《合肥市工业区规划意见(1958~1962)》,明确了合肥的建设条件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工业分布及规划中的几个问题,同时据此确定了“整理东郊工业区,开辟西南郊新工业区”的方案。
到我分配到合肥的时候,上述几个构想已经初具雏形。当时是“一五”期间,合肥的东郊工业区、北郊工业区(仓库区)已经开发过了,老城区以南则是文教区。南淝河的北边,现在的植物园方向,规划了仓库区,在旁边还设计了一条18公里专用线。
此时的西南郊工业区,已建立起了相关文教设施。南七里站附近是工业区,以前的变压器厂、肉联厂、起重机厂就在这里。可以说,当时的合肥已经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伸展三翼的“风扇”形布局形态的雏形。
1979年的规划好在哪?
“它没有打断城市的生态网络”
到了1979年,合肥市开始启动编制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我和另外几名同事参加了总图的修编工作。
当时,合肥仍然在贯彻执行“城市太大了不好”“还是搞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规划确定合肥市城市人口近期控制在55万人,远期控制在70万人左右,规划建设用地77.7平方公里。
回头来复盘,1979年规划好在哪?我认为,它没有打断城市的生态网络,具有非常超前的意识,以生态环境系统为蓝本将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生态相结合。
你看,西北边有水库加大蜀山绿色板块,东南边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还设置了铁路专用线,城市被南淝河、十五里河、二十埠河、板桥河等多条生态廊道贯穿。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对规划给予了肯定。吴教授在1983 年“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结构,旧城更新与城市设计”一文中将其称为“合肥方式”。
吴良镛说:“有两种新的结构形态很值得分析,其一是‘洛阳方式’,其二是‘合肥方式’,这两种布局结构都是一定条件下的产物,一种是由外及内发展,一种是自中心(旧城)向外放射分片发展,各有可取之处,主要看在什么条件下合理加以利用。”
1979 年我们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合肥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编制的较为规范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合肥市城市规划史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这次规划,1985年获得了国家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无一等奖),我们每个人还领了10元的奖金。
天鹅湖是怎么来的?
“借鉴澳大利亚堪培拉格里芬湖的思路”
2002年初,我做了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规划。其中的第二个方案就是现在实施的方案。
在做这个规划之前,我除了准备了中外城市历史里北京、巴黎、堪培拉等地区中心城市资料,还仔细研究了政务新区地块的自然条件。北京的三海、巴黎的塞纳河都是将水引入中心,形成了城市中心与生态的的融合。
图片
在规划时,我发现,该地区内有一条十五里河。这条河起源于大蜀山,自西向东流经政务新区地块,最后注入巢湖。十五里河,是大蜀山与巢湖之间的生态廊道,也是此地块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必须保留。借鉴澳大利亚堪培拉在市中心设计格里芬湖的思路,我在十五里河上,利用自然地形,规划一道滚水坝,“自然”地形成了天鹅湖。
地块南北向中心地带是一块平地,适宜布置政务文化设施。于是,政务文化新区的规划框架就形成了:以南北为政务文化轴,布置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文化设施;以人工湖为东西生态轴。
合肥城市形态如何抉择?
“在滨巢湖地区规划新城区”
关于合肥的城市形态如何选择的讨论,在2002年前后是最胶着的。那是合肥大发展的前夕,学界和业界几乎都在讨论“枪要往哪里打”?
在这个事情上,我可以分享一个很有趣的故事。1995年,我参加编制合肥市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时,合肥的城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当时我们在估算城市人口增长时,错误地采用老的方法测算,以至规划城市人口增长数少算了约135万人,少安排城市发展用地约135平方公里。
到我退休前(1998年前后),我就总是有一种感觉,合肥的发展被束缚住了。
为此,我撰写过一篇题为《合肥市城市形态发展方向刍议》的文章,建议合肥市在以后修订规划时,滨湖沿湖岸线要成为合肥发展的黄金宝地,要在滨巢湖地区规划一处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左右的新城区,以满足城市飞速发展的用地需求,也使合肥将来能建设成滨湖城市。这个135平方公里也是补上了之前合肥城市发展用地少算了的那“135平方公里”。
图片
我当时就提出:新城区可以按照一座完整的城市配套建设,其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用事业设施均自成体系。新城区与主城区用城市道路相连,快速、便捷。现在看来,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风云际会,也预测了合肥滨湖新区的美好前景。
2006年11月,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现在,“大合肥蓝图”已初展雄姿,现代化特大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从环城时代到滨湖时代,合肥人濒湖、通江、达海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记者:常诚 制图:周继龙
审核:马翔宇 编辑:胡霈霖  校对:张建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