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机行业深度报告:作战新势下深度部署,万里长空上曙光初露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王凯、刘宇辰、杨硕)
1、 军用无人机简介
1.1、 优在灵活和低耗能,劣在信息与智能化
1.1.1、无人机成现代战争“宠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近年来,军用无人机的作战效能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也门冲突、利 比亚冲突、加沙冲突以及最近的俄乌冲突的实战检验,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场中 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相对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的本质优势在于减少人员损失 风险,降低使用成本。在战争中后期,无人机能极大地发挥作战效能。1)无人 战斗的特性有助于实现“零伤亡”的战斗目标。无人机不受人的因素限制,能够 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最大限度地飞到适合的高度、速度与航程,在极端恶 劣的环境下更好地完成任务。2)综合考虑执行任务过程中被摧毁的风险和代价, 无人机极具经济性价比。军用无人机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可代替执行大量有人 驾驶飞机任务。MQ-9B STOL 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比载人飞机的每小时运行成本 少 86%,燃料消耗少 90%,后勤人员减少一半;3)无人机机身体积小,具有 低可探测性,能够隐蔽实施侦察,可掌握详细、准确、连续、实时的情报信息、 实时传输目标图像,能够有效发现敌方时间敏感目标和无规律活动的目标。利用 无人机建立信息网络节点帮助实现数据情报共享,全面感知战场态势,提供侦察 预警、战场监视、目标引导、通信中继等支撑。
战争中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实现对敌军的有效杀伤。实现有效杀伤需要经过一系列 步骤,“杀伤链”是指“在打击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各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构成的有 序链条”。从杀伤阶段来看,杀伤链通常可分为发现(find)、定位(fix)、跟 踪(track)、瞄准(target)、交战(engage)和评估(assess)6 个阶段, 即 F2T2EA。通过察打一体无人机进入目标空域,对时敏目标实施近距离的探测、 定位再实现直接打击。从杀伤链的视角来看,无人机的应用意味着战争领域一场 划时代的深刻变革,本质上是促进杀伤链闭环时间的极限压缩。美军凭借包括信 息技术在内的强大高新技术优势,不断缩短完成打击链闭环的时间。打击链闭环 时间在海湾战争中是 80-101 分钟,科索沃战争缩短到 30-45 分钟,阿富汗战争 进一步缩短到 15-19 分钟,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则缩短至 10 分钟左右。到了 2020 年,美军完成杀伤链闭环最快只需要 20 秒。
回顾无人机参与的几场局部战争,技术的发展推动无人机参与深度与广度不断增 加,参与方式也更加多元。
1) 美国对外战争: 军用无人机由美国率先投入战争场景,长时间执行战场侦察与评估任务,也承担 部分电子干扰工作,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使用“捕食者”、“猎人”等无人机,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境内 进行了大量战前与战中常态化侦察,为空袭提供了充分、高效的情报支援。在美 国对阿富汗战争中,由于地形的阻碍,无人机承担了地面部队的多项任务,其中 美国投入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更是取得了可观的战果。阿富汗战争是无人机发展的 转折点,察打一体机的运用自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重视。
图片
2) 纳卡冲突: 凭借无人机与坦克、火炮的有机结合,阿塞拜疆对亚方坦克、步兵战车、榴弹炮 等地面武器造成了大量破坏,进而占据了有利的战场态势。纳卡冲突中,亚美尼 亚由于缺乏有效的对空侦察体系和密集火力网,无法第一时间侦知阿塞拜疆无人 机动向,以至于被敌方无人机大量杀伤。阿塞拜疆的主力装备是来自土耳其的 TB-2 无人机,重量只有美国 MQ-9“收割者”的 1/8,巡航速度 128km/h,搭 载 4 枚 MAM 激光制导导弹,具有反坦克能力。在摧毁亚美尼亚防空系统后,TB-2 无人机就能对无防护地面目标进行一边倒打击。除 TB-2 无人机外,阿塞拜疆还 装备了以色列的“哈洛普”无人机和俄罗斯的“安-2”无人机。这三种无人机价 格低廉、可大量部署,使用成本极低。
纳卡冲突给世界带来的启示在于:1)无人机灵活度高、成本低,将成为未来主 要打击手段之一。在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地区,陆军野战防空态势感知系统受 遮蔽严重,此时正适合无人机大展身手;2)现代防空系统不仅要防御战斗机、 直升机、巡航导弹等大型飞行目标,对无人机等体型小、速度慢、采用复合机体 的飞行目标也应具备灵敏的感知能力。野战防空系统应加强反无人机能力,避免 被无人机发现漏洞。
3) 俄乌冲突: 传统军事观点认为,非隐形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差,俄乌冲突的经验教训让全球 反思:雷达系统很难识别出小型无人机和紧贴地面飞行的无人机。冲突初期,即 使是野战防空和区域防御防空能力相当先进的俄军,也未能完全抵挡住乌克兰运 用并不先进的 TB-2 展开的打击。以上案例足以证明:在辽阔地域发生的大规模 冲突中,非隐形无人机依然拥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双方主 战装备不断损失,防空能力都在持续下降,此时非隐形无人机的生存条件将大为 改善,传统非隐形无人机仍大有用武之地。
图片
俄乌冲突带来的启示在于:1)常规地对地导弹适合战争初期的首次攻击,其火 力反应速度远快于空军的攻击机,而常规弹道导弹的效费比并不高;俄军使用伊 斯坎德尔导弹攻打一辆乌军的地空导弹发射车,此枚 9M723 弹道导弹的造价或 与该辆“山毛榉”导弹车相当。2)采用卫星制导套件改装的精确炸弹重要性高, 数量应充足。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攻打效果优秀,但成本较高, 激光制导炸弹还容易受到干扰;卫星导航套件改装的精确炸弹价格低廉,适合在 战争首次导弹打击之后应用。3)巡飞弹本身属于“低慢小”的范畴,打击威力 和灵活度高,具有易攻难防的特点。其能够在保持精确制导弹药的精确打击能力 和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的基础上实现“1+1>2”的效果。若能在解放军步兵班 中列装,将对步兵远程火力打击能力大有裨益。 放眼未来,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军用侦察监视、火力打击、反潜巡逻等更多的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21 年 1 月 19 日,美国通用原子航 空系统公司宣布,其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独立反潜作战能力的无人机系统。 该机在 MQ-9B 察打一体无人机基础上发展而来,机腹安装了一个具有对海搜索 功能的雷达,机翼下的挂架则挂载磁探测仪、定向频率分析、声呐浮标吊舱以及 反潜鱼雷。与 P-8A 反潜巡逻机相比,MQ-9B 反潜无人机的机载武器和声呐数量 更少,但续航时间更强,滞空时间超过 24 小时,可长时间执行任务,且造价和 运行成本更低。目前,我国的彩虹-5 海洋应用型无人机、翼龙-2 反潜侦查型无 人机都已具备搜潜能力。
1.1.2、台海模拟冲突中无人机运用推演和需求释放方向
蜂群无人机凭借其极强的突防能力,已被美国视为反“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 的重要力量。对于中美在台海地区的模拟冲突,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提出,在 解放军积累了一系列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之后,美军想要在干预台海的 模拟冲突中获胜已越来越难。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战时向台海投入 1000 架 携带不同载荷的蜂群无人机,执行侦查搜索、目标定位、方位引导、突袭攻击等 复杂任务,以阻止解放军渡海登陆。美军计划采用的蜂群无人机战术可能对我军带来不小的麻烦,原因在于我军需要耗费大量的防空力量和更高的成本来击落这 些成本很低的无人机,由此便造成了双方投入和损失的巨大不对称性。由此可见, 技术深刻改变了战争形态,包括兰德公司在内的美国智库已经更加侧重于研究对 中国的无人战和信息战。
国际局势动荡,智能化、无人化军备投入为大势所趋。面对国际秩序的高不确定 性,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提高军费支出和军备投入,发展无人装备,探索人-机 协同战法,备战未来智能化战争。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综合考虑国家 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我军现代化进程有序衔接等方面因素,错综复杂的国际形 势进一步激发了我国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智能化、无人化军备质 量、数量和创新研发的需求。未来中国要实现装备现代化和大型化,也需进一步 加大对无人机等无人化、智能化装备的投入,做好应对无人化信息战争的准备刻 不容缓。军用无人机需求将呈现出多极化:中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高空 高速隐形无人机、“低慢小”高性价比的自杀式无人机等需求都将得到进一步强 化。
同时,针对无人机仍存在智能化水平不足、抗干扰能力差、通信滞后等问题,也 应进一步发展反制无人机手段。1)独立作战能力不足。目前,无人机的智能化 水平还比较低,平台控制方式主要以简单遥控和预编程控制为主,对于地面遥控 系统有着较高的依赖。这使其无法根据现场环境处理意外情况,战场应变能力与 自保能力较差。2)抗干扰能力差。目前的无人机绝大部分由地面操作员进行操 控,完全依赖数据链路的通讯指挥。一旦受到敌方电磁强信号的干扰或劫持,无 人机与地面指挥之间的联系容易被切断,导致其失联或被敌方劫持。在遭遇电子 干扰后,无人机只能依靠基于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获得足够精确的自身 坐标数据,这使其借助于照相机和摄像机获得的情报价值大大降低。在美伊冲突 中,美海军“拳师”号两栖攻击舰上搭载的轻型防空综合系统,曾利用电子干扰 成功迫降一架伊朗无人机。伊朗也曾使用相似手段,接管了一架美军“哨兵”隐 身无人机。3)具有通信滞后性。虽然无线电通信能够实现迅速传播,但通过数 据链的人类地面指挥信号仍存在延迟,使得指挥系统无法及时对战场情况做出识 别与反馈,通信滞后问题成为空战中的巨大隐患。
1.2、 察打一体无人机是军用无人机发展的大势所趋
无论是阿富汗战争中的初露头角,还是纳卡冲突和俄乌冲突中的突出表现,察打 一体机的作战作用不容小觑。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注重察打一体无人机应用能力 的开发、验证和试用,察打一体无人机是未来无人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察打一体无人机集侦察、攻击于一体,具有侦察、监视、目标捕获和对目标的实 时打击能力,极大地缩短了从发现到摧毁目标的时间,能够运用于多种战争场景。 一方面,利用机载的精确制导武器,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执行“定点清除”“斩 首行动”等作战任务,实现对时敏目标出其不意的猎杀效果。另一方面,察打一 体无人机系统的融入不仅可以大大加强情报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还可以将传统的 作战系统发展成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杀伤”(C4ISRK) 系统,是向“网络中心战”发展的一种途径。察打一体机群在发挥自身原有优势 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协同作战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同步,为执行更加 精密复杂的任务提供了保障。
随着技术与作战需求的不断演进,全球各国已经陆续推出三代广泛应用的察打一 体无人机。应用能力的发展将带来作战方式的改变,由此可以产生出目前无法预 测的作战能力增长。
1)典型的第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对比
MQ-1“捕食者”、“翼龙”-1、“彩虹”-3、“彩虹”-4 均属于第一代察打一 体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大多装备涡轮增压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满足重负 荷、短距离起飞、高机动性的要求,适用于监视、侦查、信息传输、电子对抗及 对地攻击等场景,至今已经广泛参与作战。
2)典型的第二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对比
MQ-9“死神”、 Bayraktar TB2、 “翼龙”-2、“彩虹”-5、“云影”均属于 第二代察打一体无人机。既有涡喷发动机功率大、体积小的优点,又兼具活塞式 发动机经济性好的特点,而且可以使无人机升限更高、巡航速度更快的涡桨发动 机开始取代涡轮发动机,使得第二代察打一体无人机展现出动力强、载重大、航 时长、航程远、快速轻盈等优势,可靠性、安全性均较第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大 幅提升。
对比来看,“彩虹”-5、“翼龙”-2 和 MQ-9“死神”无人机的尺寸基本一致, “彩虹”-5 和 MQ-9“死神”的气动外形也很相似。在最大起飞重量方面,MQ-9 “死神”优于“彩虹”-5 无人机;在飞行速度方面,“彩虹”-5 最快飞行速度 不及 MQ-9“死神”无人机,并且“彩虹”-5 采用“金鹰”重油发动机,具有优 良的油耗率,将“彩虹”-5 的航程由原先的 6500 公里提升到 10000 公里,续 航时间提升到 120 小时,可连续飞行时间远超 MQ-9“死神”无人机。另外,我 国察打一体无人机具有攻击高度优势。MQ-9“死神”须从 6000-8000 米降低到 2000-3000 米才能发射“海尔法”导弹,而在此高度,23 毫米和 57 毫米高炮、 单兵便携式防空导弹均可对无人机造成威胁。相比之下,“云影”无人机的招牌 能力是高空高速,同时隐形能力是一大亮点。但是发动机落后,飞机巡航时间太 短,亟需升级先进的涡扇发动机以提高航程和巡航时间。
3)典型的第三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对比
“复仇者”、“翼龙”-3、“彩虹”-10 均属于第三代察打一体无人机。高空高 速、隐身化、智能化是第三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典型特征。
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主要沿着应用能力和平台能力的增长两个方向发展。依托 大系统的支持,发展各种直接链接无人机与前线作战单元的应用终端将是提升察 打一体无人机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提高隐身能力和链路可靠性成为提升 无人机平台生存能力的重要路径。
2、 典型无人机系统组成与价值量拆分
无人机是不携载操作人员,由动力驱动、可重复使用、利用空气动力承载飞行、 可携带有效载荷、在远程控制或自主规划的情况下完成指定任务的航空器。根据 航空工业出版社的《无人机系统关键技术》,典型的无人机系统由飞行器平台分 系统、信息传输分系统、地面测控分系统、任务载荷分系统、地面保障设备五部 分组成。无人机高技术壁垒的核心在于动力技术,光电、雷达等传感器技术,通 信数据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带来显著的价值拉动效果。根 据美国《2005-2030 年无人机发展路线图》,目前无人机系统中平台和载荷分系 统的主要技术能力已经较为完备,通信系统中的实时中继电子情报和实时中继 1000 波段超光谱图像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系统中的类人处理器预计将在 2025-2030 年得到充分发展。
图片
2.1、 飞行器平台分系统:无人机的基本构成主体
飞行器平台分系统是无人机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无人机的主体。飞行平台将飞 行器机体、动力装置、控制与导航以及其他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实现无人机 在空中的飞行。
2.1.1、飞行器机体与气动布局:无人机的“骨骼”架构
飞行器机体是指飞行器骨架及其机械结构部分,一般包括除推进系统之外的机 身、起落架、尾翼和机翼。气动布局是指无人机的主翼、尾翼等各翼面是如何放 置的。无人机机体布局取决于其使命任务,而气动布局又决定了其机动性。
图片
固定翼无人机常见的气动布局包括正常式布局、鸭式气动布局和无尾气动布局 等。1)大展弦比、小后掠角平直机翼的正常式布局适用于追求长航时而对速度 要求不高的无人机,美国 MQ-1B“捕食者”、“全球鹰”无人机,以及我国“翼 龙”-1 和“翼龙”-2 无人机均采用此类气动布局。2)鸭式气动布局能够有效提 升飞机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的升阻比,节省发动机推力,但需要先进的飞行控制 系统提供支持。我国“彩虹”-3 无人机即采用鸭式气动布局。3)无尾布局最适 合高速飞行,但其低速性能和稳定性较差,影响飞机的低速机动性能和起降能力。 我国“无侦”-8 和“攻击 11”无人机均采用无尾式布局。 无人机总体厂商通常进行无人机总体设计以及气动布局设计,以军工集团下属的 科研院所为代表,中航系、航天系等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累。近几年我国无人机 总体厂商在气动布局方面进行了众多创新,具备引领潮流的能力。1)我国“彩 虹”-4 无人机主翼采用大展弦比梯形机翼,翼展达到 20 米,机身设计在隐身结 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了长航时气动性的要求;2)我军 TB-001“双尾蝎”无人 机拥有独特的“双垂尾”气动布局,机翼长达 10 米,集载荷大、航程远、稳定 性强等优点于一身,最大航程可达 6000 公里,最长滞空时间达 36 小时。3)我 国无侦-7 无人机在世界范围内首次采用“Φ”型连接翼气动布局,该布局相较大 展弦比机翼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大幅提升机体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同时降低整体 重量和飞行阻力。
2.1.2、动力系统与能源:无人机的“心脏”
动力系统是无人机的“心脏”,决定无人装备的载荷能力、升限、续航、飞行速 度、机动性等总体性能,涡桨发动机在无人机成本占比约为 16%。无人机广泛 采用的动力装置类型各异,主要包括往复式活塞式发动机和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传统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等 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在微型无人机中普遍使用的由电池驱动的电动机等。
具体对比各类发动机的特性:1)涡桨发动机和涡扇发动机能够支撑无人机中高 空长航时飞行。按照发动机支持的高度、速度及起飞重量由小到大进行粗略排序, 微型电动机适用于微型无人机,部分飞机的起飞重量可少于 100g;活塞式发动 机适用于低中低空速的侦察、监视无人机及长航时无人机,起飞重量一般为几百 千克;涡轴发动机适用于中低空、低速短距、垂直起降无人机、旋翼无人机,飞 机起飞重量可达 1000kg;涡喷发动机适用于飞行时间较短的中高空、高速侦察 机及靶机、无人攻击机,起飞重量可达 2500kg;涡桨发动机适用于中高空长航 时无人机,飞机起飞重量可达 3000kg;涡扇发动机适用于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 无人战斗机,能够支撑很大的起飞重量,如“全球鹰”无人机的起飞重量达 11.6t。
2)从高度与最大速度两个维度来看,未来无人机高空高速的发展或将加大对涡 喷发动机和涡轮冲压发动机的需求。随着高度与最大速度的同时提升,适用的发 动机依次为:活塞式发动机(最大高度约 20000ft,最大速度约 500km/h) < 涡 桨发动机(最大高度约 36000ft,最大速度约 800km />) < 涡扇发动机(最大 高度约 60000ft,最大速度约 1500km />) < 涡扇发动机(带加力燃烧室)< 涡 喷发动机(最大高度约 90000ft,最大速度约 2700km />) < 涡喷发动机(带 加力燃烧室)< 涡轮冲压发动机(最大高度超过 100000ft,最大速度约 4000km />) < 冲压发动机(最大高度超过 100000ft,最大速度约 5000km />) < 火箭发动机。此外,太阳能发动机适用于低速高空特殊场景。< />>
3)综合考虑耗油率与推进效率,涡扇发动机和涡桨发动机各占一席之地。高速 区间(0.6-1.2 马赫)涡扇发动机最优;低速区间(0-0.4 马赫)涡桨发动机和活 塞式发动机推进效率最高且耗油率最低,为最优选择。当速度达到 0.4-0.6 马赫 区间时,涡桨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推进效率递减且耗油率急剧上升,若有进一 步提速需求,可考虑以涡扇发动机进行替代。涡喷发动机推进效率最低且耗油率 最高。
图片
2.1.3、飞行控制与惯性导航:无人机的“大脑”与“小脑”
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自主控制技术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 实现无人操控和执行各种任务的关键。自动驾驶仪是无人机飞行控制功能的硬件 平台,能够对无人机的三个通道进行控制以达到良好的飞行性能。随着无人机系 统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人机智能融合的交互控制逐渐处于主导地位。人 机智能融合的交互控制对通信系统的能力要求较高,在面临复杂的战场环境时, 由于存在通信中断、链路带宽和距离受限以及人员操控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人机 智能融合的交互控制仍存在很大的缺陷。美国国防部《2009-2034 财年无人系统 综合路线图》指出,无人机系统自主能力和稳健性的提高,能够改进对战场的感 知,提高目标定位的速度和精度,增强生命力,扩大任务的灵活性,美国计划到 2034 年实现在线态势感知,使得无人机具备完全自主能力。
惯性导航系统(INS)是一种不依赖于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 导航系统,是无人机的“小脑”。正如人类小脑控制着人类的运动感知系统,惯 性导航通过陀螺仪、惯性传感器等装置来感知无人机所处的位置、姿态、加速度 等重要信息。其工作原理是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器件的导航参数解算系 统,该系统根据陀螺的输出建立导航坐标系,根据加速度计输出解算出运载体在 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和位置。惯导系统的优势在于:1)隐蔽性好,不受外界电 磁干扰的影响;2)可全天候、全时间地工作于空中、地球表面乃至水下;3) 能提供位置、速度、航向和姿态角数据,产生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且噪声低;4) 数据更新率高、短期精度和稳定性好。
图片
我国 GNSS 芯片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应用,迈入国际领先水平。截至 2021 年底, 国产 GNSS 芯片占据全球 GNSS 芯片市场总份额的 27.65%。自 2015 年和芯 星通发布全球首款高精度多模多频卫星导航系统级 SoC 芯 片 NebulasIIUC4C0 后,我国 GNSS 芯片迈入国际领先水平。国外主要 GNSS 板 卡厂商为 Trimble 导航公司,国内主要 GNSS 板卡厂商为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
2.2、 信息传输分系统:确保数据收发,保障战场“神经 网络”通畅
无人机的数据链系统主要负责目标、环境和协同三个方面信息的传递和交换。数 据链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操控平台上的数据链舱、控制面板、机载数据链和遥控 测试设备等。
无人机的通信系统一般由机载、地面和中继三个部分组成。机载部分包括机载数 据终端(ADT,Airborne Data Terminal)和天线。前者包含 RF(Radio Frequency) 接收机、发射机和调制解调器三个部分,有些 ADT 为满足链路带宽限制,还集 成了数据压缩处理器;地面部分也称为地面数据终端(GDT,Ground DataTerminal),由天线、RF 接收机、发射机、调制解调器组成。若数据在机载部分 经过了压缩,地面部分则还需配备数据重建处理器以还原数据;中继部分一般由 中继平台和转发设备构成,只有需要延伸链路作用距离的中、长航时无人机才需 要配备。
按任务种类划分,通信链路可以分为测控链、指控链、ATC(Air Traffic Control) 链、侦察监视链和作战协同链等。其中,测控链用于地面站对无人机飞行情况的 控制、任务设备的遥控遥测和定位跟踪;指控链用于地面站对无人机的指令传输 和姿态控制等;ATC 链用于与民航机有领域交互的无人机,实现交通控制和管 理,防止碰撞;侦察监视链用于无人机侦测信息的实时传输,一般都是数据传输、 控制一体化的宽带高速数据链;作战协同链用于无人机与其他平台之间协同作战 时的信息交互。
视距通信链路分为宽带链路和窄带链路,其中宽带链路一般工作在 C 或 L 波段, 主要用于遥控遥测和宽带任务数据传输,窄带链路一般工作在 UHE 或工波段, 仅用于遥控遥测数据传输。超视距链路通常工作在 Ku 或 Ka 波段,主要用于 遥控遥测和宽带任务数据传输。小型战术无人机一般只安装视距通信链路,甚至 只安装视距宽带链路,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会配备视距和超视距等多条通信链 路。随着无人机任务载荷能力的不断提高,机上任务传感器的数据量将越来越大, 高性能的宽带数据链将成为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的主流。
无人机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在于提升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能力两方面。目前,无 人系统的通信频率和带宽不断提高,已迅速推动了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的可 靠通信。但由于电磁频谱逐渐紧缺,无人系统个体都面临着通信中断、阻塞或恶 意干扰的挑战,从而容易影响通信效率和能力。因此,确保高频谱效率的前提下 保证低截获概率和抗干扰性能,对于战术边缘网络中通信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 要。无人系统通信常采用直扩、跳频、跳时等抗干扰通信技术,通过将信号特征 隐藏于时域或频域的方式规避敌方截获。
2.3、 任务载荷分系统:无人机携带的辅助完成指定任务 的设备装置
侦察载荷分系统包括光电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等,可以在战场上空进行高速扫 描,也可控制无人机低速飞行或者悬停凝视,为部队提供实时情报支持。
2.3.1、光电任务载荷:无人机的“眼睛”和部分“头脑”
光电载荷是实现战场信息获取、态势感知和制导武器引导的关键装备,在无人机 重量和成本上均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光电载荷利用目标和背景反射或辐射光波的 差异来实现对导弹、飞机、军用车辆、作战部队等军事目标的持久性大范围实时 监视、目标识别、打击评估等多样化需求,其从探测波段上可分为可见光、红外、激光等,现役装备大多采用多波段复合模式,通过不同波段的传感器配合,可以 在作战中达到协同探测、协同识别和协同导引的目的。
图片
制造高质量的察打一体侦察机,技术壁垒之一是如何避免飞行器载体的姿态变化 和机械振动对光电传感器的指向和抖动的影响。光电任务载荷要发挥功能大多需 要安装在云台上以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转动,即光电吊舱=云台(电机伺服系 统)+光电设备+软件。平台增稳是将全部的光学系统和敏感元件安装在一个用 环架系统悬挂起来的台体上,并用陀螺等惯性传感器安装于台体上,形成陀螺稳 定平台。根据环架系统稳定轴的数量,可分为单轴、两轴和三轴稳定平台。陀螺 增稳平台是目前无人机常用的一种两轴增稳平台,该平台通常设置俯仰和滚转两 个方向的稳定陀螺,以实现两个基本功能:一是稳定功能,即通过产生适当的反 旋转力抵消被基座带动的强制旋转;二是跟踪功能,即能跟踪指令,按要求的角 速度旋转,确保云台的坐标轴指向要求的方位。 当环架的支承轴无任何干扰力矩作用时,云台将相对惯性空间始终保持在原来的 方位上,当云台因干扰力矩作用而偏离原来的方位时,陀螺敏感云台变化的姿态 角或角速率反馈到控制核心,经过一系列算法处理,送出控制室给环架的力矩电 机,通过力矩电机产生补偿力矩对干扰力矩进行补偿,从而使云台保持稳定,而 云台的稳定也就保证了其上的光学系统的视轴的稳定,即视轴的稳定是通过对整 个台体的稳定来实现的。
典型外军现役无人机机载光电装备包括美国 FLIR 公司的 Star SAFIRE 光电侦察 转塔、雷神公司的“全球鹰”光电侦察载荷和 AN/AAS-52 多光谱瞄准系统、洛 马公司的“军团”和“狙击手”先进瞄准吊舱、Logos 技术公司的 SPRITE 轻型 多模式侦察吊舱、加拿大 L3Harris WESCAM 公司的 MX-15/20/25 多传感器转 塔、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的 RecceLite 侦察吊舱、Elbit 公司的 AMPS NG 多传感 器载荷等。
2.3.2、合成孔径雷达:全天候、全天时的高分辨率微波成像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克服光电侦察设备易受气象条件限制、飞行高度过低、生存力 有限等缺陷,是未来战争中实现“无伤亡”侦察的重要手段。在 20 世纪 90 年 代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使用了大量的装载红外、光电侦察设备的无人侦察机, 为高技术条件下实现“无伤亡”现代战争提供了有力工具。但光电侦察设备不能 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工作,缺乏实时大面积连续成像能力,易受气象条件限制,存 在飞行高度过低、生存力有限等缺陷。因而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成为未来战争 中实现“无伤亡”侦察的重要手段。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利用与目标做相对运动的小孔径天线,把在不同位置接 收的回波进行相干处理,获得方位分辨率高的成像雷达。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雷达 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雷达在不同位置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处理,相 当于把许多个小孔径天线合并为一个大孔径天线,这样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目标方 位分辨率,加上脉冲技术又可以获得很高的距离分辨率。鉴于无人机的天线不可 能很大的特点,合成孔径雷达非常适合在无人机上使用。
作为无人机和无人机载 SAR 系统的先行者,美国一直高度重视相关 SAR 系统研 制和装备工作。海湾战争后,随着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美军的无人机载 SAR 取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了加强战地实时侦察能力,美军先后研制 装备了多型无人机载 SAR 侦察遥测系统,如“全球鹰”系统、“捕食者”系统 和“火力侦察兵”系统等,并不断地升级改造以适应多任务类型。 为适应现代战争与民用微波遥感信息获取的需要,我国在近 20 年来也对无人机 载 SAR 系统进行了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形成了系列化产品。例如“彩虹”-4 无 人机配备探测距离 50 公里的合成孔径雷达和探测距离 15 公里的四合一光电平 台,还专门研制了一款“射手”-1 无人机导弹,可在 5000 米巡航高度发射,无 需降高和改变正常的飞行航线。 国内生产雷达的公司中,中航工业雷达所涵盖机载火控雷达、搜索监视雷达、成 像侦察雷达、气象探测与导航雷达、预警雷达、弹载雷达等主要产品谱系,其中 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超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机载多功能气象雷达等系列技 术和产品已达国内领先水平、世界先进水平。中航电子主营航空电子系统产品, 产品涉及雷达系统、光电探测系统等。
合成孔径雷达在战场侦察、监视、遥感和测绘方面已得到成功的应用,在火控和 制导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激光器作辐射源的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由 于其工作频率远高于微波,对于相对运动速度相同的目标可产生更大的多普勒频 移,因此横向距离分辨率也更高,而且利用单个脉冲可瞬时测得多普勒频移,因 而无需高重频发射脉冲。正因如此,基于距离/多普勒成像的激光合成孔径雷达 的研究工作受到重视。美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开展了激光合成孔径雷达的 概念研究。2003 年,雷声公司空间和机载系统部得到了一份 800 万美元的合同, 设计和演示世界上第一台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装置(SALTI)。这种装置首次为 作战飞机提供机载光合成成像能力,改进了对目标的成像清晰度,同时也避免了 工作在 X 波段的普通合成孔径雷达的目标闪烁问题,可以为有人和无人机载平台 提供对防区外目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
图片
2.4、 地面测控分系统:无人机系统的指挥和控制中心
地面测控分系统是无人机系统的指挥和控制中心。无人机的飞行和使用是作为一 个系统来进行的,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系统控制着无人机的飞行过程、飞行轨迹、 有效载荷、通信数据链路以及无人机的发射与回收等。现代无人机虽然已经具有 很强的智能自主控制能力,但在执行飞行任务过程中,地面操作人员仍然拥有操 纵控制它的最终决定权。
无人机地面控制站包括地面测控分系统与地面保障设备两个执行单元,其中地面 测控分系统是主角,具有包括任务规划、数字地图、卫星数据链路、图像处理能 力在内的集控制、通信、处理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地面保障设备只负责无人机地 面发射与设备回收。 地面测控分系统一般部署在远离无人机飞行工作区域的“大后方”基地,只有发 射回收地面站会和无人机一起部署在前沿地区。在无人机起飞、返回进场与降落 阶段,当视距内数据链路建立起来并工作稳定之后,“远在天边”的任务控制组 地面站就会将无人机的控制权交给位于前沿的发射回收地面站,由发射回收地面 站的操控人员在现场负责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 以美国“捕食者”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为例,其安装在长 10 米的独立拖车内,内 有遥控操作的飞行员、监视侦察操作手的座席和控制台,三个波音公司的任务计 划开发控制台、两个合成孔径雷达控制台,以及卫星通信、视距通信数据终端。 地面站可将图像信息通过地面线路或“特洛伊精神”数据分派系统发送给操作 人员。“特洛伊精神”采用一个 5.5 米 Ku 波段地面数据终端碟形天线,和一个 2.4 米数据分派碟形天线上方的显示器显示航线等信息,下方显示器输出“捕食 者”摄影机的影像。
3、 军用无人机行业整体情况
3.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基本面万事俱备,新技术引来 东风
3.1.1、政策红利:政策导向明确,行业机遇强化
政策目标表述不断升级,新增“新域新质”战略规划。建国以来,我国持续加强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加快推 进”的总体要求,十九大报告将此要求升级为“全面推进”,二十大报告明确提 出“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再次提及“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 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并新增“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 量”表述。 军用无人机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一环。“新域新质”是指空天、信息 网络等非常态作战领域的新型作战力量,军用无人机作为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技术 实现空天作战的军事装备,是“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 国防军工行业政策频繁提及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发展 趋势,明确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鼓励军民联合、产学联合提高武器装备 研发水平,为我国军用无人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1.2、行业需求:国防预算增速回“七”,无人机结构性需求空间 及增速突出
军费投入是军工行业发展的基础,国防预算增速回“七”夯实军队“购买力”。 国际动荡局势下,全球各国都在陆续增大军费支出。根据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 自 2014 年以来,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总额增长呈放缓趋势,2017-2022 年增速保持在 6.5%-8.5%之间。2022 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总额为 1.45 万亿元,同比增 长 7.0%,高于 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 5.5%的增长目标。我国军费占 GDP 比重 相对主要大国较低,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图片
对标美国,目前我国军用无人机存量相对较少但正处于快速发展列装阶段,未来 我国军用无人机需求增长空间更大。假设与美国 2023 年军用无人机费用占军费 比例 1.33%相当,我们保守估计 2022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将超过 193 亿元。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 2023 年国防预算请求稿,2023 年美国国防 预算请求总额为 77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其中,无人机系统投资包括三 架 MQ-4C“特里同”无人机,四架 MQ-25“黄貂鱼”无人机和五架 MQ-9A“收 割者”无人机,采购单价分别为 10 亿美元/架、12 亿美元/架和 5 亿美元/架。 无人机系统投资总额为 103 亿美元,在 2023 年国防预算请求额中占比约 1.33%。 因我国军用无人机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我们假设我国军用无人机列装 需求规模滞后于美国一年,以美国 2023 年军用无人机费用占军费比例推算出我 国 2022 年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约为 192.9 亿元(2022 年我国国防预算支 出 14505 亿元*1.33%)。考虑到美军 2023 年无人机投资仅包含大型无人机而 未纳入具有放量增长可能的巡飞弹、靶机等小型无人机装备需求,因此我们保守 估计 2022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装备需求规模将超过 193 亿元。
3.1.3、行业供给:我国无人机行业具备四大优势,打通产业链正向 循环模型
军用无人机行业计划性强,“以销定产”的供应模式意味着企业将根据订单需求 进行采购,有利于其充分把握市场动向和供应链情况。国防建设需求的巨大空间 以及确定性,将推动军用无人机行业未来 5-10 年更高的结构性景气度。 国防军工板块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余额的高增长预示行业整体订单充足。据申万 2021 行业分类,2018-2021 年我国国防军工板块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总额逐年 增长,从 2018 年末 544.1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末 2052.9 亿元,3 年 CAGR 达 55.7%。其中,2021 年末国防军工板块预收账款和合同负债总额较 2020 年末增 长 55.9%;2022Q3 末总额为 1881.9 亿元,较 2021 年末有所下降。 从细分板块来看,相比 2020 年末,2021 年末航空装备板块整体预收账款和合 同负债总额增长尤为突出,板块总额由 249.6 亿元增长至 826.51 亿元,同比增 长 231.1%;2022Q3 板块总额为 735.9 亿元,较 2021 年末水平减少 90.6 亿元。 航天装备板块 2021 年末总额为 53.6 亿元,同比增长 47.2%;2022Q3 板块总额 为 40.1 亿元,较 2021 年末水平仅下降 13.5 亿元。军工电子板块 2021 年末总 额为 93.9 亿元,同比增长 44.5%;2022Q3 板块总额为 70.7 亿元,较 2021 年 末水平仅降低 23.2 亿元。
图片
随着中国的无人机行业的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我国无人机已经从落后状态发展 到追赶上了美国高端无人机技术。工业无人机和消费无人机领域的发展,也极大 地推动了中国军用无人机发展,目前我国无人机行业供给侧已具备四大优势。
1)中国军工小核心大协作的体制,与民营企业沟通顺畅,建立了繁荣且自主可 控的无人机生态,降低了“卡脖子”以及开发风险。军工科研单位、大学院校具 备强大的科研能力,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可 以引领经济效益和技术的双扩张,以灵活的机制来促进创新;同时,北斗助推国 产惯导研发,国防安全自主性强化。
2)经济效益推动军用无人机开发,打通产业链正向循环模型。中国在无人机领 域相对美国的竞争优势,关键之一在于成本。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底子厚实, 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中国同类同等级产品的成本价格要比美国低得多。如我国的 翼龙-2 无人机与美国的 MQ-9 相当,但价格却相差数倍。我国价廉物美的各类 无人机产品在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为军、 民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美国在 1976 年的武器出口控制法案等禁止对外销售特 殊武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无人机技术研发的经济推动力。
3)我国无人机产业具备多样化的军用、民用无人机产品以及持续迭代的能力。 美国制造的无人机主要是大型军用无人机,美国军工企业不制造“低端”小型廉 价无人机,因此限制了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而我国的无人机行业生产各种大小、 不同能力的无人机,具备了无人机应用的高度灵活性,也有利于开发新的作战概 念并推动创新。
4)国内、国外双需求推动行业增长,制造业规模优势助推技术不断进步。近年 来,我国各类无人机出口和内销的规模迅速增加。巨大行业需求反哺、反馈产业 链,形成了无人机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军民融合有利于发挥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 以推动技术迭代,基于产业链的无人机生态日渐繁荣。
3.2、 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国竞争日趋 激烈
3.2.1、市场规模:全球放量增长,我国厚积薄发
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可观,亚洲增速持续领先。根据中无人机招股书数据以 及蒂尔集团的预测,以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计算的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 自 2019-2028 年将持续增长,预计 2022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 114.78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预计 2028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47.98 亿美元,2019-2028 年产值(含采购)复合增长率约为 5.36%。TrendForce 于 2022 年 12 月 7 日发布预测,随着各国积极投入军用无人机采购、部署与研发, 预计 2022 年-2025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自 165 亿美元增长至 343 亿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7.6%。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无人机市场规模达26.6亿美元, 预计 2022-2030 年美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 7.8%。从 各大洲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速来看,预计 2022 年增速前三的大洲分别为亚洲、北 美洲和欧洲,增速分别为 11.9%、8.1%和 6.8%;预计到 2030 年,欧洲将超过 北美洲成为增速第二大洲,亚洲仍然保持第一,增速或将达到 19.4%。
图片
3.2.2、产业链:下游整机厂为产业链核心
军用无人机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中游飞行平台分系统、 有效载荷分系统和地面控制分系统,下游整体厂三个部分。
1)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机、芯片、螺旋仪、结构件和复合材料等。 我国主要制造企业有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和中复神鹰;提 供机体结构件和电线电缆的通达股份;提供无人机零部件加工装配的立航科技和 广联航空;提供精确制导产品系统、智能感知、特种电机、高端智能装备等的航 天电子;提供红外热成像设备的高德红外和大立科技等。
2)中游飞行平台分系统可以分为动力系统、飞控系统、电力系统、通信系统和 机体结构五个部分。具体来看,动力系统是无人机的“心脏”,主要包含发动机、 发动控制和螺旋桨,发动机研制是无人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发动机 主要研制企业包括航发动力、宗申动力、航瑞动力等。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大 脑”,最基本的功能是控制无人机的悬停、翻滚、仰俯、偏航运动,无人机飞控 系统通常包括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目前主要由航空 618 所、中航 机电和航天电子负责研制生产。电力系统涉及电源、配电器和用电设备的制造, 主要企业包括航天电器、新雷能和中航光电。通信系统主要由航空 615 所、中 电科 54 所和航天发展进行生产研制。机体结构包括机身和机翼等的制造,主要 由成飞、西飞和广联航空等企业负责。
3)中游任务载荷系统由数据传输系统和任务载荷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任务载 荷系统是指为完成任务而装备到无人机上的设备,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功能,主 要载荷包括侦察设备、通信设备、武器等,零部件涉及光电/雷达侦察监视设备 以及专用的轻型空地武器如 AR 系列导弹。我国任务载荷系统主要由航空 618 所、 航空雷达所、航空光电所等军工研究所进行研制。
4)中游地面控制分系统由地面塔控系统、地面通信系统、地面测控系统三部分 组成,如要有效地对无人机实施指挥控制,还需要先进的无线数据链来保持控制 站与无人机之间的持续联通。目前,世界各国研发的大中型军用无人机基本上都 由综合地面控制站进行指挥和操控。我国地面控制系统的主要企业有中电科 54 所、恒宇信通、航天通信等。
3.2.3、竞争格局:美以领先,中国追赶成效显著
按照军用无人机生产研发技术水平、产品谱系完整性以及对外依赖度,全球军用 无人机竞争梯队可以分为三级: 1)第一梯队为全球拥有军用无人机数量多、研发技术水平高、产业链完整、产 品谱系多元、无人机重度参与武装力量建设的美国、以色列和中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并使用无人机的国家之一,技术先进,种类丰富,已形成 覆盖高、中、低空,远、中、近程,大、中、小型,战略、战术、攻击、对抗多 层次的完整无人机体系。研制无人机的公司主要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通用 原子航空系统公司、航空环境公司以及美国飞机军械有限公司,典型的产品包括 “扫描鹰”、“影子”、“捕食者”、“死神”、“全球鹰”等。 以色列无人机技术主要源自美国,依托仿制、改造、自主创新逐步发展,在无人 机技术方面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号强国,其无人机战术运用经验丰富,已形 成从长航时无人机、战术无人机到攻击无人机的较为完整的无人机体系。目前, 以色列装备的无人机主要型号有“云雀”、“竞技神”和“苍鹭”等,这些无人 机经受了两次中东战争的检验,受到多个国家的青睐。
2)第二梯队为土耳其、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这些国家具有一定的军用 无人机研发能力,军用无人机行业处于快速上升期,但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产品 丰富度仍待提升。 在该梯队中,英国和法国军用无人机研制水平领先,型谱基本完备;俄罗斯有能 力从事自主研发,但起步或发展稍显落后。俄罗斯自 2011 年叙利亚内战后开始 大力发展无人机技术。俄罗斯在陆军、海军和空军中都部署了无人机,主要型号 有“海雕”-10、“前哨”和“猎户座”等。
土耳其武装无人机包括“旗手”-TB2、“安卡 S”等中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卡 尔古 2”四旋翼自杀式小型无人机等多种类型,而且土耳其研制的无人机在多次 冲突和实战中均展现出了其优良性能。例如,据中国航天报数据显示,在 2020 年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装备的土耳其无人机摧毁了亚美尼亚 106 辆坦克、146 门火炮、62 门多管火箭炮、18 套防空导弹系统、7 套雷达装置和 161 辆其他车 辆,造成损失超 10 亿美元;在最近的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军队装备的土耳其“旗 手-TB2”无人机摧毁了大量俄罗斯坦克装甲车辆及地面设施。
3)第三梯队为伊朗、巴基斯坦等部分亚非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军用无人机 主要源自进口,受制于技术和资金等的限制,目前自主研制能力相对较低,仍处 于研制、试验和小批量生产阶段。
图片
全球知名度较高的军用无人机研制企业有美国的通用原子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 曼公司、以色列的以色列航空工业集团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土耳其的土耳其航 空工业集团和 Baykar Makina 公司,英国 BAE 系统公司以及中国的航天彩虹和 中无人机。
我国军用无人机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原因在于军用无人机行业具有较高的进 入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壁垒和政策壁垒两方面。1)技术壁垒:军用无人机具 有高技术集成、研发投入大、智能化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无论是基础材料制造 还是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和设计,军用无人机系统集中应用了新材料技术、智能控 制技术、动力技术、隐身技术等多项高新科研技术,而研发一项新技术需要投入 大量资金和时间,难度大壁垒高,普通企业很难进入;2)政策壁垒:军用无人 机属于航空军用产品,是国家国防重要的防御武器,质量要求严苛,因此客户对 于军用无人机企业品牌的认可和制造要求高,新企业在进入无人机行业时将受到 较大限制。
3.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多元多态,智能融合
1)追求低价高效,充分发挥无人机低成本优势。据《2021 年国外军用无人机装 备技术发展综述》(朱超磊),近年来国外高度重视空射无人机、蜂群无人机、 可消耗无人机等小型化、低成本无人机装备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型无人机任务能 力,探索诱饵战、蜂群战等新型作战形态,谋求构筑高强度作战环境下的规模化 优势。例如,美军 X-61A“小精灵”无人机单价低于 70 万美元,XQ-58A“女武 神”无人机单价低于 200 万美元。为实现无人装备的低成本化目标,国外采用 多种设计研发手段,一是大力推进数字工程,从论证分析、总体方案、详细设计 到生产制造全面采用数字模型,实现降本增效;二是采用有限寿命设计方法,研 发应用消耗性、短寿命的零部件以降低无人机成本,例如美国空军 XQ-58A“女 武神”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使用寿命仅约 20-50 次,可大幅降低运行和维护成本; 三是大量使用成熟任务载荷,国外生产商通常根据任务需求,大量使用成熟的货 架产品和商用软件,大幅降低升级和损耗成本。
2)多极化:向高空长航时大型化、微小型使用灵活化、高超音速隐形化发展。 一方面,目前世界各国均在努力发展覆盖面积更大、生存力更强的高空长航时大 型无人机,以取代同类有人机,并与太空卫星共同完成空中监视侦察任务;另一 方面,由于微小型无人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隐蔽性好、操作简便、机动灵活等特点,随着全球反恐和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微型化已成为无人机的 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此外,为了应对今后防空武器技术的进步,未来无人作战 飞机将会采用雷达、红外、光学、声学、目视等更加先进的隐身技术,结合电子 对抗、战场态势感知、任务规划甚至自卫武器(包括高能激光武器)等措施,其 突防/生存力将进一步提高,足以穿透先进防空系统,对受到严密保护的敌方重 要目标构成威胁。在未来的空战中,高超音速隐身无人机将成为高性能防空武器 的典型代表。
3)智能化:人工智能加持,应对电磁攻击。当前无人机主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 式,操作可能受到电磁攻击等影响,倘若操作人员临时判断失误,也会带来灾难 性后果。因此,无人机须具备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自主判断对战场变数 的应急策略,向单机智能飞行、多机智能协同、任务自主智能等方向发展,涉及 环境感知与规避、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态势生成与评估、自主驾驶与自主完成作 战任务等。未来结合大数据应用的无人机智能化是无人机发展的重要趋势。a) 智能化观察判断——极其高效的数据分析。无人平台和传感器的大范围铺展,使 得军事领域的数据量迅速增长,其数量和复杂性远超出人类处理能力范畴。而人 工智能算法具有快速、准确、无疲劳等特征,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地对各类传感 器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b)智能化决策——杀伤链闭环的进一步 压缩。速度向来是制胜的关键要素,从杀伤链的视角来看,更快地完成杀伤链闭 环才能赢得战争优势,而机器算法的快速恰是算法战区别于传统战争模式的关键 特点。在算法战下,人类将完成观察、判断等杀伤链的大部分认知负担转嫁给训 练有素的智能机器后,便可专注于在战争中更快、更好地做出决策。
4)综合集成化:无人机系统单平台作战向有人-无人协同、无人机蜂群作战的智 能无人机集群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现代战争方式与环境,仅靠单一的侦察、监 视和攻击等系统,无法在现代战争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国外重视无人机 与有人机、无人机与无人机的协同运用能力,大力发展无人僚机、无人蜂群、空 射诱饵、无人加油机等新质装备,构建具有集群化、分布式特征的空中作战体系, 实现有人作战装备的能力倍增。美军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的《美空军未来战 斗空中力量的五大优先事项》提出了多种有人-无人协同运用概念,包括 RQ-4、 MQ-9 等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携带情监侦、电子战等载荷,协助执行国土防御任务; 携带空空导弹和激光武器的无人僚机与战斗机协同,为预警机和大型加油机提供 空中护航;无人僚机与战斗机编组进入强对抗环境,执行进攻性和防御性制空作 战任务;无人机作为多域指控的网络节点,接入天基网络、E-3G 等战场管理指 控节点和地面站,协助执行远距探测任务等。
5)空间化:任务飞行高度突破,发挥空间信息作战价值。未来军用无人机飞行 高度将有所突破,临近空间将成为可能,使之与卫星轨道相接近,达到距地表 30-120km 的高度,发挥潜在的军事价值。比起传统的预警、导航任务,临近 空间成为太空中转平台将彻底改变传统无人机的军事作用,使之成为空间无人 机。美国、俄罗斯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制定了太空开发计划,争夺太空的战争 席位,部分技术研究已经投入实验,技术进步将促使无人飞行器发挥空间信息作 战价值,实现海陆空一体化。
4、 军用无人机军贸市场活跃
4.1、 美以中三国军贸出口:亚非国家是我国军贸主要客 户,中国武器对俄式武器具有“补位”可能
在 2011-2021 年全球军贸出口总额中,美国占比最大,中国和以色列占比仅个 位数。SIPRI 提供各国主要常规武器的出口数据,出口量以趋势指标值(TIV) 衡量。TIV 并非财务价值,而是表明各国与其他武器出口国之间的主要常规武器 转让趋势以及转让的相对规模。数据显示,2011-2021 年美国军贸出口额较为平 稳,在全球总额中占比整体趋势上升,2021 年美国军贸出口额为 106.1 亿 TIV, 在全球总额中占比超 40%。2011-2021 年以色列军贸出口额呈现“W”型走势, 2016 年军贸额最高达 14.6 亿 TIV,在全球占比 4.6%,随后即大幅下滑。2019 年后再度回暖,2021 年军贸出口额为 6.1 亿 TIV,占全球军贸出口总额的 2.4%。 2011-2021 年,我国军贸出口总额呈阶段性波动态势,2011-2019 年每三年出现 一次阶段高点,2013 年与 2016 年在全球军贸出口总额中占比均超 7%。2017 年后,我国军贸出口总额整体趋势下降,2021 年军贸出口总额为 10.9 亿 TIV, 在全球总额中占比 4.2%。
图片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中国武器装备对俄式武器产生替代可能。一方面,俄罗斯 武器有可能被他国替代的原因有三:1)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军队损失了大量武器, 需要花长时间来进行补充,即俄罗斯自身已经缺乏充足的武器用以出口;2)美 国和西方国家极力阻碍俄罗斯武器出口的正常进行,例如美国已经通过法律制裁 采购俄罗斯武器的国家等;3)俄罗斯武器在俄乌冲突中表现不佳,俄式武器的 强大口碑受损。另一方面,中国能够替代俄式武器的原因也有三:1)购买俄罗 斯武器的国家普遍经济条件不宽裕,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武器装备拥有显 著的性价比优势;2)中国是和平发展时代的负责任大国,武器装备出口政策包 容性强,不会出现“卡脖子”威胁;3)中国武器装备品类繁多,而且在便携武 器和无人机领域拥有优势,能够极大地满足适应现代化作战需求。因此,在俄乌 冲突之后,我国很可能对俄罗斯军贸的暂缺形成“补位”。
4.2、 全球无人机军贸出口:以美中三足鼎立,我国份额 有望继续扩大
具体到无人机军贸方面,根据 Drone Industry Insights 2019 年发布的《The Drone Databook》,在 2010-2019 年间,使用军用无人机的国家数量自 2010 年的 60 个增加至 2019 年的 95 个,增幅约 58%。2019 年,拥有军用无人机的 98 个国家中,有 63 个国家(占比 64%)的军用无人机库存主要或全部来自国 外进口,20 个国家(占比 20%)保持自研和进口混合库存,12 个国家(占比 12%)的军用无人机主要源自自行研制,有 19 个国家(占比 19%)出口了军用 无人机。 目前全球无人机系统军贸领域主要出口国家为以色列、美国和中国,土耳其、澳 大利亚、瑞典、意大利等国也有部分无人机出口。根据 Drone Industry Insighys 2019 年统计的数据,95 个国家中共有 79 个国家(占比 83%)至少使用一种由 中国、以色列或美国制造的军用无人机,32 个国家(占比 34%)至少使用一种 中国制造的无人机,39 个国家(占比 41%)至少使用一种以色列制造的无人机, 49 个国家(占比 52%)至少使用一种美国制造的无人机。
4.3、 中国无人机军贸出口:“翼龙”和“彩虹”为主力 机型,出口中东国家居多
从军用无人机出口国家来看,我国军用无人机出口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东、 东南亚、非洲等相对缺乏无人机研制能力的发展中国家。2011-2021 年我国军用 无人机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为巴基斯坦,共出口 108 架军用无人机,其次为沙 特阿拉伯和埃及,分别出口 70 架、60 架军用无人机。 从军用无人机出口型号来看,我国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为“翼龙”和“彩虹” 系列无人机。我国最早出口的“翼龙-1”型无人机出口范围已经覆盖埃及、巴基 斯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哈萨卡斯坦、尼日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多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翼龙-2 是国内第一型实现军贸出口的涡桨动力大型 无人机。根据 SIPRI 统计,2010-2020 年翼龙系列无人机军贸出口订单累计数量 位列国内第一。2011-2021 年我国军用无人机出口前四的是“翼龙”-2、“彩虹” -3、“翼龙”-1 和“彩虹”-4,占比分别为 30.3%、21.4%、16.6%、15.3%。
图片
4.4、 中国无人机军贸出口优势:高性价比受客户青睐, 包容性政策显大国胸怀
全球军用无人机主要出口国家优势各异。以色列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用无人机出口 国,客户群覆盖范围广,出口机型多样;美国在出口数量和价值方面遥遥领先; 土耳其 TB-2 无人机优秀的战场表现和良好的性价优势为其带来出口增长契机; 我国军用无人机出口优势则主要体现在高性价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潜在客 户众多和军贸政策优势三方面。
1)中国无人机军贸出口的重要优势之一是高性价比。中国主要出口的军用无人 机产品中,“彩虹-4”和“翼龙-1”对标 MQ-1“捕食者”,“彩虹-4”出口价 格约为 400 万美元,“翼龙-1”价格更低,而一架 MQ-1“捕食者”无人机连同 地面基站价格超过 2000 万美元;“翼龙-2”和“彩虹-5”对标 MQ-9“收割者”, “彩虹-5”出口价约 800 万美元,相较于近 3000 万美元的 MQ-9“收割者”来 说优势显著。
2)大部分国家缺乏无人机研制能力,我国注重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 渠道。中国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各类武器装备的出口。 据 SIPRI 统计数据,2011-2021 年我国军贸出口前五大目标国分别为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缅甸、阿尔及利亚和泰国,巴基斯坦是中国军贸的最大进口国,占比 约 40%。中东(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和印巴地区局部战争 的发生及反恐的需求也促进了中国军用无人机出口。
3)中国军贸政策相对宽松,排除贸易限制壁垒。中国在 90 年后期确立了“服 从政治、确保安全、积极创汇、服务国防、协调一致、共同对外”的对外军贸基 本方略。在此方略的指导下,相较于很多西方国家的政策限制,中国无任何附加 政治条件,在符合国际法规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为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性价比高的 武器装备。例如,美国国务院国防贸易管制局出台的《武器出口管制法》禁止清 单明确表明,列入 AECA 禁止清单的各方不得参与国防用品(包括技术数据)和 国防服务的出口。
4.5、 出口转内销,多军种装备渗透率提升
未来,军用无人机将实现战争应用场景多方面、深层次扩展,解放军装备列装是 无人机内需的重要来源。分军种来看,军用无人机主要列装在我国空军和陆军部 队中,其中我国最先进、最昂贵的无人机都装备在空军部队中。外界普遍认为, 中国空军的大型无人机在 200 架到 300 架之间。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无人机 列装数量较少,目前在两艘航母、三艘两栖攻击舰上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大型无人 攻击直升机和中小型的无人侦察机。未来我国海军将新列装大型察打一体无人 机、隐身攻击无人机和反潜无人机。
安防、测绘、应急、巡检等领域需求空间明确,军用无人机厂商“降维”进入工 业无人机领域,推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显著增长。a)大型无人机应急领域 大显身手。2022 年 9 月 5 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 6.8 级地震,“翼龙”-2H 无人机被紧急派往执行救援任务。在任务期间,“翼龙”无人机空中通信平台集 成了多种侦察载荷与通信载荷,配合地面通讯设施,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 信网络,化身成为空中基站。以“翼龙”无人机为核心的空中基站可以将现场灾 情画面进行回传,辅助指挥中心调度。b)无人机光电系统能极大提高电力维护的 速度和效率,在完全带电环境下迅速完成作业,为人民安全用电提供有力保障。 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2019 年 4 月提出,无人机光电吊舱巡线比人工巡线效率高出 近 40 倍。与有人直升机巡线相比,采用无人机常规线路巡查一方面能降低劳动 强度和成本,提高巡线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无人机巡线速度更快,能够及时发 现缺陷并提供故障信息,避免因线路事故而停电,大大减少了事故造成的损失。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显示, 2021 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超过 1600 亿元,同比增长 61.6%,其中工业 级无人机占比约 60%。根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的数据,2019 年我国工业级 无人机市场规模为 151.78 亿元。预计到 2024 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 将增长至约 1508 亿元,其中农林植保约 319 亿元,警用安防市场约为 198 亿元, 电力巡检约为 122 亿元,快递物流约 256 亿元,地理测绘约 449 亿元。我国“彩 虹”系和“翼龙”系军用无人机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地质勘探、资源探测、 文化活动、抢险救灾等领域也实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 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