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款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药价格出炉,作用机制和疗效如何?

图片
两款新冠口服药先诺欣、民得维附条件批准上市。(视觉中国/图)
农历兔年春节假期刚过,国家药监局2023年1月29日发布,两款国产新冠药附条件批准上市,分别是先声药业的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称:先诺欣)和君实生物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
上述两款药物均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成年患者。按照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和药品特别审批程序,国家药监局进行应急审评审批,并提示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
1月30日,北京市医保局公布先诺欣首发报价为750元(盒/疗程),原料药成本334.53元,直接研发费用为50217万元。截至发稿,先声药业未就产能和供应情况对南方周末记者邮件进行答复。
2月3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公布民得维的首发报价为795元(36片/瓶为一个疗程),原料药成本385.01元,直接研发费用87988.8万元。君实生物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申报及测算,形成合理定价。
截至目前,已有五款新冠药在国内获批上市。除先诺欣和民得维外,还有辉瑞的Paxlovid、默沙东的莫诺拉韦和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当前价格分别是1890元/疗程、1500元/疗程和医保后350元/瓶。
图片
(国家药监局官网截图/图)
作用机制不同,都是主要靶点
尽管都是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先诺欣和民得维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1月30日下午,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博士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介绍,民得维是RdRp抑制剂,这种核苷类药物可以使病毒正在复制的RNA链条无法形成完整的链;先诺欣是针对3CL蛋白酶,这是一种新冠病毒复制中不可或缺的酶,抑制其催化作用,可以阻止病毒多聚蛋白水解成各种非结构蛋白,进而抑制病毒复制。
“这两款药物针对的靶标不同、机制不同,都能够非常好地抑制病毒的复制。”李佳还表示,由于这两种药物直接“狙击”病毒复制而非作用于病毒的S蛋白,因而受到病毒变异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研究证明,对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都是有效的”。
从全球来看,3CL蛋白酶和RdRp也是目前研究抗新冠病毒药物的两个主要靶点。辉瑞的 Paxlovid、日本盐野义的 Xocova 等药物作用靶点均为 3CL蛋白酶,而默沙东的 莫诺拉韦(Molnupiravir)、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等药物作用靶点为 RdRp。
2021年11月17日,先声药业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订立技术转让合同,获得先诺特韦在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2022年3月28日,先诺特韦首次获批临床,用于治疗新冠感染,成为首款获批临床的国产3CL蛋白酶抑制剂。
2021年10月4日,君实生物宣布与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共同承担口服核苷类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VV116(即现在的民得维)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开发和产业化工作。2021年11月,VV116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该药前期研发同样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团队参与。
未来还有详细临床数据待发表
1月29日,君实生物官网发布,民得维此次获批主要基于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JT001-015研究),这项研究旨在评价该药在伴或不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至期中分析的数据截止日,在1277例随机并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民得维(VV116)相较安慰剂,主要终点从首次给药至持续临床症状消失(11项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评分=0且持续2天)时间显著缩短,中位时间差达2天;与此同时,至持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病毒载量较基线变化等病毒学指标均优于安慰剂组。
就在同一天,先声药业也在官网公布,在1208例有症状的轻中度COVID-19成年患者中,相较安慰剂,先诺欣缩短11种目标COVID-19症状首次达到持续恢复时间约1.5天,其中重症高风险亚组人群缩短约2.4天,同时临床数据提示尽早使用疗效更优。不过,先诺欣表示,详细数据未来预计在学术期刊或会议上予以公布。
1月3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范小红接受媒体群访时介绍,她所在的机构从2020年1月以来就是上海市新冠确诊病例集中收治的定点医院之一,参与了4项民得维临床试验,另外也有21位患者入组先诺欣的临床试验。
范小红指出,民得维期中分析完成后,015研究还在继续进行之中,预计2月中旬可以完成最后一例患者的随访工作,待数据整理后,最终结果将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
“三年来,为了研发抗击新冠疫情的药物,中科院、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和上海市有关部门(科委、经信委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企业、医院等从多个层面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尝试了多种技术方案,截至目前,有些研究还在进行之中。”李佳感慨道,应对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需要未雨绸缪,前瞻性的布局和相应的人才、技术、产品储备都很重要。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28天时间里,全球增长了近2000万的新冠患者,超过11.4万人因新冠疫情而殒命。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南方周末实习生 赵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