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胡戈:做细金融服务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目前,惠州市共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 家、省级“专精特新”325 家,不同程度存在现金流匮乏、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物等情况,同时成果转化时间长、盈利前景难预测,在初创期面临着不小的融资需求。
惠州市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把控及盈利能力的考虑,信贷条件设置过高,如部分银行仅对工信部门认定地专精特新白名单内开展业务,对培育期或初创期的支持力度较小。专门性信贷服务少,缺乏较精准评估模型和方案,缺少适合初创期企业产品。绝大部分银行确定授信额度时仍将企业规模、企业运营情况等作为重要参考,授信规模有限,授信额度仅为 300万至1000 万元。
图片
针对惠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期盼,市政协委员、惠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胡戈建议,不断提升“专精特新”的金融服务精准度,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开发适合轻资产“专精特新”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的开展,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不断加大“专精特新”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整合完善“专精特新”金融服务链。
采写/摄影  南都惠州新闻部两会报道组 杨振华 田飞 黄海林 张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