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故事|洞庭“鸟”叔钢子: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读书当在年少时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张俊 实习生 宁静怡 益阳报道
春往北,秋往南,候鸟应时北归。八百里洞庭,蓝天碧水,鱼跃鸟飞,十几万只候鸟从这里出发,飞越关山大地,迁徙上千甚至上万公里。精疲力竭时想着终点,飞往“归途”才能更加义无反顾。山水有情,人杰地灵,“鸟”叔徐钢就生长在“洞庭湖之心”——大通湖。
农村有一句俗话,叫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而善于早起的鸟儿多半是勤快鸟儿,善于早起的人也多半是勤快人。作为大通湖融媒体中心的资深“摄”手,徐钢像他镜头里的候鸟那样,勤勉、坚毅、奔忙,有着人生坚定的目标。
图片
图片
老“摄”手的眼里总离不开镜头,徐钢的专注和投入总让人动容。
人勤春来早,读书当在年少时,从少儿时痴迷小人书、到青年时爱上文学杂志、直到工作后预支工资买书,鸟叔的爱书“情节”正如迁徙的候鸟一般,哪怕一路羁绊重重,他却说青山绿水寄衷情、狂风暴雨心不惊。
2毛钱“奖金”买了一堆小人书
6岁多时,去表哥家做客,徐钢第一次接触了书——一本小人书。在表哥那一箱小人书面前,他自嘲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虽然认字不多,但一幅幅俏皮而又精美的插图瞬间吸引了他,买小人书的梦想也在他心里扎根。
但是,徐钢清楚地知道这个梦想遥遥无期。一家四口完全依靠父亲一个月40元的工资生活,即使母亲辛勤地耕作几亩甘蔗、棉花地也只能补贴一些家用。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他不敢向家里人开口。
上小学后,父亲跟徐钢定了个规矩,只要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成为了班上的第一,就奖励他两毛钱,这让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也成了他学习上最大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徐钢拿着语数双百分的成绩单一路小跑回家,顺利地拿到了两毛钱奖励。没有犹豫,他直接朝着离家近5公里的新华书店出发,步行一个多小时后,一口气买了5本小人书。“当天一整个晚上几乎整夜无眠,那种兴奋的心情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回忆起那天,徐钢到现在都十分激动。
从那以后徐钢用每次考试获得的奖励买了上百本小人书。每当寒暑假,他就把这些小人书拿出来在附近摆个书摊,两分钱一本出租给小伙伴看,然后用租书的钱又去买新的小人书。这些小人书,让他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陪着他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所以无论搬了多少家,他都把这些小人书带在身边。
图片
小人书印刻在徐钢的整个童年记忆里。
买书“上瘾”倒欠了5元工资
小人书上的插画仍旧精美,但已经满足不了徐钢的求知欲。长大后,他渐渐喜欢上了作文、演讲和朗诵。在学校图书室里,他找到了《演讲与口才》和《读者文摘》,但由于办不起借书卡,只能在课后扎进图书馆一饱眼福。从前他期待着考试,那时的他期待着图书室的书架上摆上新出版的这两本杂志。
1989年6月,徐钢正式分配到益阳大通湖农场职工医院,有了工作,有了自己买书的“底气”。那时候每年的杂志和报纸都可以先由单位代定,然后在工资中扣除。这让他兴奋异常,立即跑到医院办公室,请工作人员一下子代订了《演讲与口才》《读者文摘》《散文诗》《故事会》等4本杂志。
可是到月底去财务领取第一个月工资时,会计告诉徐钢不但42元一个月的工资要全部扣除,还倒欠单位5元。缘由就是工资不够订书款。他只好舔着脸跟会计说好话,能不能先发5元钱做生活费,其他欠款在下个月的工资中扣除。会计阿姨犹豫了很久,最后让他打下欠款10元的借条,发给了他5元钱。一张借条和五元钱成了他人生中第一笔工资。从那以后,这几本杂志一直伴随着他成长,成了他工作和生活的好伙伴。
爱逛书店教出个爱读书的崽
“老爸,你还去买什么书啊?现在各种读书软件随便下载一个,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既方便还经济。”儿子经常这样提醒徐钢。可是他依然改变不了多年的习惯,几十年过去了他还是有逛书店的爱好。只要进城,总要去书店看看,选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买下来带回家。
人的一生其实是跟书分不开的。从开始认字到学业有成,大半辈子都在跟书本打交道。徐钢说:“我喜欢书,缘于它为我的工作给予了源源不断的补给,我也特别喜欢闻新书中透出的那种浓浓油墨书香。”这种香味儿是岁月的积淀,更是久远的童年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