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诺奖学者的“身份经济学”:社会身份如何塑造我们的经济决策?

Editor's Note
上学、工作、结婚、储蓄、投资……在那些改变人生的岔路上,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决定的?社会科学在这个问题上往往给出各异的答案。经济学倾向于用理性计算的模式来解释:我们追求自我利益,权衡成本——收益,最终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而社会学可能给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倡导如此,我们的社会角色需要如此,或者我们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信应该如此。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什兰讲席经济学教授George A. Akerlof 和杜克大学经济学教授 Rachel E. Kranton 在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一书中尝试将两个视角综合起来,讨论了人们的身份认同(identities)——即一个人如何理解“自己是谁”以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影响个人的经济偏好和经济行为。通过将“身份”这一变量引入经济学分析,两位教授开拓了“身份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形成了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本书即是对这一研究范式的简明介绍。
* 本书按需印刷版本(Print-on-demand, POD)目前在售。1月12日-2月17日活动期间,POD全品书目享有多重优惠,整体到手价格低至6折;在文末活动专区购买满350元PUP书目,还有机会获得PUP专属文创,详情请见文末。
** 本文所注优惠价为单本到手价格,购书3本还可叠加85折优惠
图片
**本期内容主要来自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第一、二、三、五章,编译时有改动,参考资料详见文末
经济学家使用“效用函数”来描述人们在做经济决定的时候关心什么。有人关心当下的生活享受,也有人更在意未来的消费或收益,因此,他们做出的决策也不一样,但都遵循最大化自身效用函数的原则。理论上来说,效用函数可以表达任何类型的动机,既有货币动机,比如对消费或收入的欲望,也有非货币动机,比如对孩子的渴望,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以及对公平的向往。现代经济学已经开始研究这些非货币动机,但是大部分研究者往往假定每个人的偏好是稳定外生的,与社会环境无关。
而 Identity Economics 一书的两位作者 George A. Akerlof 和 Rachel E. Kranton 指出,这种假设忽略了一个事实,即人们关心什么,以及关心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身份。例如,在模拟经济交易的实验中,受试者(通常是大学学生)倾向于选择看起来更加“公平”、能够使双方都获利的结果,而不是如同理性经济人预测的那样选择最大化自身的经济收益。看起来,似乎对“公平”的向往是一个外生的倾向。然而,只要稍微扩大观察的范围就会发现,在许多地方,以一种我们看来明显不公平甚至残酷的方式对待他人却被视为是公平和自然的。例如,在印度,高种姓不平等地对待低种姓。在卢旺达,图西人与胡图人对待彼此并不平等。在美国,白人对黑人并不平等。
换言之,社会环境实际上在塑造人们的偏好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隶属于宗教、性别、种族、职业等多种社会身份,每种身份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正是这些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规范/准则塑造了人的认同和偏好,进而塑造人们的选择行为,构成了经济产出的社会机制。
因此,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经济决定之一大概就是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从属于怎样的社会类别,拥有怎样的身份。当然,人可以同时拥有许多种不同的身份,例如一位女士可能既在家中视自己为母亲,又在工作中视自己为专业人士,但当某种身份被强化时,个人就更倾向于根据这种身份相关的规范去行动——在孩子面前温柔慈爱,而在客户面前精明干练。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日常售价:184元    单本到手价:108元
引入身份效用
为了细致地探讨不同身份和行为规范对人们偏好的影响,两位作者重新构建了一个效用函数,引入了三个新要素:类别、规范、身份效用。在分析特定情况下的经济决策时,作者首先将个人与特定的社会类别联系起来,给定身份,然后给定这一身份的普遍规范,再计算特定身份下的不同决策各自的收益和损失,即身份效用。
身份效用取决于三个变量:个人自己的行为、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个人自我身份认同。除了自己的行为之外,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还来自群体中其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自我认同感。在身份效用下的得失加上标准经济分析(即一个人对商品、服务或其他经济结果的喜好)将会决定人们的行为。
以美国的吸烟趋势为例,典型的经济学研究关注的是香烟的需求,而这一需求受到外生的吸烟倾向决定——有些人就是喜欢吸烟。因此,他们给出的对策往往是通过提高税收来抑制吸烟。然而,身份经济学认为,社会关于吸烟的规范会影响香烟的需求,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在20世纪初,妇女吸烟是一项几乎不能被接受的不体面行为,直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吸烟仍然罕见。然而,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推进,妇女从洗衣盆、邋遢的衣服和禁烟中解放出来,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对女性吸烟已经见怪不怪。因此,身份效用函数很明显地预测,男性和女性在吸烟方面的差异最初会很大,但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会趋于一致。
历史数据完美地符合了预测:在20世纪20年代,吸烟的男性几乎比女性多60%。在1950年,女性吸烟的比例仍然低于男性,而到1990年,两者基本持平。换言之,整个20世纪见证了女性吸烟者的爆发性增长,而这并不能用男女间经济差异的变化来完全解释,因为即使是最富裕的女性在20世纪最初时也不吸烟。性别规范的改变是美国女性吸烟人数增加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
学校中的“身份经济学”
在本书的五到八章,Identity Economics 通过详实的案例分别探讨了在公司、学校、家庭和劳动力市场中,身份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决策。以教育经济学为例,目前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描绘成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他会权衡留在学校的经济成本和收益。目前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也将而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也被视为工厂,在其中,教材、实验室、校舍本身、教师、学生自身的才能和家庭背景都是它的投入,而生产率或高或低的工人是“人力资本”产出。
这种对学生的看法忽略了一个事实,即学生关心他们在学校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如何与同龄人相处。学校不仅仅是传授技能的机械工厂。相反,正如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家所解释的那样,学校是具有社会目标的机构。他们不仅传授技能,还传授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规范。这些理想既影响学生在学校呆多久,也影响他们在学校学到多少东西。
这正是目前的经济学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东西。在教育预算、教师数量和质量、学校设施和毕业后的经济回报预期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为什么同一所学校中学生的努力程度不一,甚至有人会直接退学
在身份经济学的视角下, Akerlof 和 Kranton 这样处理这个问题:
首先,列出教育经济学的标准模型,学生面临教育的经济成本和收益的取舍,成本包括努力学习的成本,以及放弃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而收益是未来的预期收入会更高。
第二步:加入三种身份因素。作者粗略地将学生分为三种类型,运动员(jock),书呆子(nerd)和摆烂者(burnouts),对应的社会规范则是,运动员长相姣好,衣着光鲜,身材好,且性格张扬,他们会学习但并不十分努力;书呆子往往内向害羞,衣着简朴,但学习十分刻苦;摆烂者则很少做功课,形象邋遢并且逃避运动和其他社交活动。(编者按:两位作者是按照美国高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类的,与中国有明显差异)
就身份效用而言,运动员最高,书呆子其次,摆烂者最低。但是这种身份效用取决于学生有多适合这一身份类别。一位并不符合团队理想的学生如果依然试图适应团队,他就会遭受身份效用损失。另外,如果学生做出不符合其理想类型的行为,他们也会损失身份效用。例如,一个努力学习的运动员会遭到自己群体的排斥,从而损失身份效用。
Akerlof 和 Kranton 的模型表明,与通常的假设不同,教育的经济回报可能是在校生努力学习的一个弱决定因素。实际上,对于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而言,他们很少考虑那么遥远的未来。而身份因素却对他们的决策非常重要:在学校中不同选择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其身份效用。运动员这一类别对颜值、身材和性格都有很高的要求,其他学生往往难以融入其中,强行融入只会让自己成为群体的笑话;而做书呆子则要付出格外艰辛的努力,同时得到的即时回报(即身份效用)又很少;于是,更多学生选择成为摆烂者。即使明知学习能够增加未来的经济回报,这对他们努力程度的影响也是很低的。同样,摆烂者还会更早地辍学或退学。
然而,模型同样提示了学校管理者在此可以发挥的巨大影响:他们可以通过改变规范和理念来影响不同身份类别的效用,从而引导学生的选择。例如,如果非常看重体育项目和其他“高端”活动,就会强化运动员的身份效用;而如果更加强调学业成绩和教学投入,则可以让更多学生努力学习,但同时,提高学业压力也意味着更多学生可能会变得更加倦怠。
展望“身份经济学”的未来
Akerlof 和 Kranton 的工作开启了身份经济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本书以清晰、简明易懂的风格书写,即便不是经济学专业的读者,也会发现很多关于身份问题如何影响现实经济问题的洞见。两位作者谦虚地表示,本书只是一个入门介绍,其目的是以最简明的方式引入身份这一概念。本书的框架相当普遍地与许多心理学和社会学概念相契合,而且和这些概念有一个共同主题:自我形象、自我实现、境遇、群体内与群体外认同、自我与他人、社会结构、权力与差异。在前面五个领域的研究中都有一些经济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身份经济学大有可为。
此外,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规范和身份从何而来、它们是如何变化和演进的?身份、经济政策及制度之间有什么样的反馈作用?如何解释各个国家的不同身份与规范?什么原因可以解释群体冲突的增加和减少?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都有重要意义。
如今,身份研究几乎渗透到经济学的每个角落,小到整容、慈善捐赠、广告、择校与移民,大到性别歧视、民族和种族矛盾、劳动力市场争端等,正如两位作者在书末点出的,身份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学或政治学概念,而是与经济产出、财富收入及其他社会产出密不可分的显性因素,可以也应当广泛应用于金融、投资、贸易、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劳动力市场等各个领域的分析。在这个意义上,本书作为身份经济学研究先驱的简明介绍,仍然非常值得回顾。
PUP作者简介
图片
George A. Akerlof
George A. Akerlof 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科什兰经济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专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犯罪、歧视、货币政策和德国统一问题。
Rachel E. Kranton
Rachel E. Kranton 是杜克大学 James B. Duke 经济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她研究制度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经济结果。
PUP内容速递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日常售价:184元    单本到手价:108元
本书提供了一条重要且强有力的理解人类行为的途径,从而揭示了人们的身份认同(identities)——即一个人如何理解“自己是谁”以及“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于一个人经济行为的影响力超过所有其他因素。该理论搭建了经济学与人的身份认同与社会常规之间的桥梁。由此,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有些有些股票、学校或是城镇建设是成功的,而有些则失败了。
作者George A. Akerlof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共同获得者
入选彭博新闻社2010年年度三十大商业书籍之一
荣获美国出版商协会2010年PROSE经济学奖的荣誉提名
PUP名家推荐
Identity Economics 是一本很受欢迎的著作,对于读过作者的期刊文章的经济学家来说,应该已经很熟悉了。这本书短得令人钦佩,以清晰、非技术性的风格书写,但并不居高临下。非专业的读者会发现很多关于身份问题如何影响现实经济问题的有洞察力和有见地的分析。"
——Robert Sugden, Science
“这本书为未来的大量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行为经济学领域……Identity Economics 是一个进步,使经济理论在理解从经济人到智人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David A. Savage, The Economic Record
Akerlof 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最有想象力的思想家之一,他早期在信息经济学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引发了一场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这一学科的性质。他的任何工作都值得追随。”
——Priyodorshi Banerjee, 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
相关推荐阅读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图片
Animal Spirits: How Human Psychology Drives the Economy, and Why It Matters for Global Capitalism
日常售价:134元    单本到手价:98元
这本书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George A. Akerlof 和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Robert J. Shiller 合著,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的颠覆之作,其理念来源于经济学家凯恩斯所阐述的“动物精神”,即投资行为不能用理论或理性选择去解释,而要靠人自然本能的驱动。
两位诺奖作者认为,要理解经济如何运行、懂得如何管理经济并促进经济繁荣,就必须关注人们的某些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能够真实反映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对房价走势、通货膨胀、待业失业等重大经济事件起着影响。在Animal Spirits 一书中,两位作者回答了八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为什么经济会陷入衰退、为什么中央银行家们迄今为止有控制经济的权力、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从长期看通货膨胀和失业此消彼长等等。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图片
Phishing for Phools: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
日常售价:114元    单本到手价:94元
2015年,希勒与阿克洛夫再次携手写下了畅销书 Phishing for Phools: The Economics of Manipulation and Deception(《钓愚》)针对市场、经济事件和人的互动,两位作者再次挑战了经济学传统观点。他们认为,自由市场在为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损害。只要有潜在的利益,卖家就会利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借助消费者的心理弱点进行操纵和欺骗。两位作者历数生活中的一个个案例,反思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内在原因,对“自由的欺骗”进行了批判。两位作者,为人们看待市场提供了全新的角度,既将市场视为“看不见的手”,又时刻提醒着社会防范市场中随时准备绊倒消费者的“看不见的脚”。
点击下图直达本书购买页
图片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 The Rise of the Intangible Economy
日常售价:126元    单本到手价:96元
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无形资产如何在现代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书。
 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21世纪的经济界发生。有史以来第一次,主要的发展经济体都将投资重心转向了无形资产(设计、品牌建设、研发、软件),而以机器、房产、计算机为主的有形资产的重要性正渐渐下降。对于任何经济体来说,无论是科技公司、制药公司,还是咖啡店或健身房,有效利用无形资产的能力正是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
这并不是所谓关于新型经济的老生常谈,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无形资产推动近十年来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Haskel 和 Westlake认为无形资产的崛起可能潜在地加剧了经济上的不平等以及减缓了生产效率。
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本书的两位作者致力于找出测量无形资产及其对于国家经济影响的有效方法,探索该方法的演进,并收集最新的思想成果。他们研究无形资产不寻常的特点,并讨论这些特点如何将无形资产主导的经济与传统经济区别开来。
此书最后提出了关于“无形经济世界”的三个设想,并刻画了经济、投资者和政治决策者可以怎样利用无形资产的特点提高业绩,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
[1] Chris Bidner, Book Review of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0,31 (6): 1061-1063
[2] John B. Davis, Book Review of Identity Economics: How our identities shape our work, wages, and well-being,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2011, 27(03):331 - 338
[3] 王爱君.身份经济学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10):120-125.
[4] 专家视角 | 乔治·阿克洛夫、瑞秋.克莱顿:身份经济学在当代经济学中的位置,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367424460/13fec65cc01900tspk
[5]【香樟推文1322】身份经济学:从性别歧视、家庭劳动分工到贫富分化
https://mp.weixin.qq.com/s/91A54YP3xSx-Rif6CxwbcA
[6] 每月一读——《身份经济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https://www.sem.tsinghua.edu.cn/info/1154/11525.htm
Print On Demand
PUP X 中图
“按需印刷 · 平价好书新春特惠”
活动详情
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 POD)是出版行业一种特殊的印刷方式,可以实现进口图书的本地化生产。由于极大减少了物流成本,POD能给读者提供更为优惠的购书价格,且从下单到送货上门,不超过2周时间。目前,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已推出近百种POD版本书目,均为近年来畅销全球的经典和前沿好书。
正值新春佳节,为了回馈读者,我们推出了此次新春特惠活动(1月12日-2月17日),到手价格低至6折,并叠加PUP限量版新春好礼:
1) 全品满99减20,满199减30,满299减40,满599-60;其中,PUP还精选了35种畅销和获奖书目,叠加享有日常售价75-90折优惠
2)在活动专区任意购买3本PUP还可在满减基础上再享85折
3)在活动专区购书满350元,就有机会获得PUP原创设计的丰富文创礼品,多购多赠。
长按二维码
直达购书专区
价格低至6折,更有限量版精美礼品!
活动时间:1月12日-2月17日
礼赠规则
满350元,赠价值88元PUP限量版2023年二十四节气日历
满500元,赠价值177元PUP限量版2023年二十节气日历+PUP原创帆布袋1个 
满650元,赠价值265元PUP限量版2023年二十节气日历+PUP限量版2023艺术手账本1本 + PUP原创帆布袋1个
注:以上礼品均数量有限,先购先赠,赠完为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礼品实物图
点击下图关注“普林斯顿读书汇”
获取更多优质内容与学术信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