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构建上下联动新格局 绘制移风易俗新蓝图

来源:大凉山
图片
越西县举行贯彻落实《移风易俗条例》启动仪式现场
自2022年5月1日《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出台以来,凉山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对移风易俗工作的要求,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上下联动,构建移风易俗工作合力,旗帜鲜明反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专班体系
以“一年见成效、两年固基础、三年成常态”为目标,成立凉山州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和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均为双组长制的组织架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精神文明办主任,州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任双组长,全面统筹负责全州移风易俗工作。并下设州、县、乡三级“指挥部+工作专班”的工作体系,构建一张网、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其中州县两级专班共抽调221名优秀干部实行全脱产实体化运行。
图片
州级机关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价彩礼深化移风易俗集中承诺仪式在西昌市月城广场举行,4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做出承诺
强化督查暗访,核查问题线索
全州采取电话调度、书面调度、视频调度等多种形式,以手书周报、信息速报、综合督查、专项督查、“两书一函”、明察暗访等方式,落实督导督查力度,累计召开全州移风易俗重点工作专题视频调度会议6次,现场调度8个州级部门,18次县(市),46个乡镇(街道),43个村(社区),通过电话和书面两种形式开展日常调度,共调度377个乡镇(街道)、447个村(社区),组织督查组分批次全覆盖对全州17个县(市)开展两轮进驻式督查,共督查了87个乡镇(街道),165个村(社区),13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实地走访403户农户,反馈整改问题97个,形成问题交办单,要求各县(市)对单销号。针对移风易俗问题举报线索取证难的问题,与纪委监委、组织部门、政法部门、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指定6名工作人员,组建州移风易俗问题线索查办组,各县市分别指定5人参照组建,共计91人,对收到的违反移风易俗问题线索举报,第一时间行动、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处理。
聚焦群众主体,畅通举报渠道
开通全州移风易俗“码上举报”二维码平台和“举报电话”两个专线,畅通县、乡两级线索举报电话,对全州范围内索要、收受或给付超过10万元限高标准的彩礼、礼金,或把彩礼、礼金异化为价值超过10万元限高标准的实物的干部群众;超过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规定的婚嫁宴请对象、范围、次数、随礼标准及接送亲车辆、人数和聚餐(宴席)规模、标准等情况;实际操办与红白事宜登记报备标准不一致,“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情况等违反移风易俗有关规定的问题线索,查处核实后,根据《凉山州移风易俗违规、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落实奖励机制。截至当前,处理“码上举报”平台上的举报线索86件,现场核实高价彩礼举报线索6件,处理电话举报、反映情况线索41件。
创新工作举措,落实报备制度
把操办红白事宜报备作为深化移风易俗工作重要抓手,规范操办红事提前报备、白事24小时内报备机制,按照“乡镇(街道)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县(市)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州移风易俗工作专班”的程序,每日完成报备,州、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同步建好台账,确保州县乡村各级情况掌握详实、跟踪督导及时。移风易俗专班运行以来,全州共报备红事991起,白事2527起,共制止10万以上彩礼528起,涉及金额7010万元,收集村(居)民从简办理婚丧事宜的典型案例263起,群众“不愿收、也不愿送”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图片
督查组现场督查核实报备喜事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