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榘:担任工程兵司令员23年的开国上将,淮海战役后期曾代粟裕全权指挥,毛主席戏称和他是一个“山头”的

文/何立波
图片
在共和国57名开国上将中,陈士榘是颇具个性的一位。他早年的经历,是他那个时代解放军高级将领的一个缩影。陈士榘虽然没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他从秋收起义一路走来,一步一个台阶,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共和国上将。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驰骋沙场、舍生忘死,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陈士榘长期担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人称“工兵王”。陈士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我国的国防工程、原子弹与导弹基地工程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彪炳史册。
毛泽东亲自主持陈士榘的入党宣誓仪式
陈士榘,原名陈有琤,1909年4月14日生于湖北省武昌黄土陂。父亲陈午霆青年时期曾就读清朝的武备学堂,任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营管带,参加了辛亥革命。陈士榘在老家湖北荆门龙泉书院读书时,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已经在南方各省展开。在共产主义思想激励下,1926年,陈士榘毅然加入当地的农民协会,积极带领同乡青年上街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因为受到通缉,1927年4月,陈士榘被迫离开荆门,投奔在武汉的叔叔、中共地下党员陈雨苍。在陈雨苍的指引下,陈士榘进入董必武领导的湖北学生军事训练班学习,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他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从此,陈士榘踏上了青春报国的革命征途。1927年9月,陈士榘所在的警卫团被编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即秋收起义第一团。在这支部队里,陈士榘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毛泽东。
图片
◆陈士榘将军故居。
1927年10月15日,是陈士榘永难忘怀的一个日子。起义部队在湖南省酃县水口镇秘密举行了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这是三湾改编后,部队第一次发展新党员,也是毛泽东唯一一次亲自主持的入党仪式,陈士榘正是六名新党员中的一位。10月15日夜,陈士榘随着入党介绍人袁一民、郑毓秀走进酃县水口镇叶家祠堂的阁楼上。人到齐后,毛泽东起身站在桌旁宣布:人已到齐,入党宣誓仪式开始。大家郑重地举起右手,紧握拳头,毛泽东带领新党员宣誓。随后,毛泽东对大家说:“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了。”这天晚上入党宣誓仪式的情景,让陈士榘终生难忘。随后,他和部队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
没过多久,陈士榘的表现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由于作战时每每冲锋在前,勇猛的表现让陈士榘在战士当中威信颇高,1927年11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之际,陈士榘当选为士兵代表,成为县政府三个常委之一。得知消息后,毛泽东开玩笑地对陈士榘说道:“你做了县太爷,你也是个‘山大王’哩。”从1927年底到1934年,陈士榘跟随毛泽东,先后参加了井冈山会师和后来的五次反“围剿”战斗,屡有出色表现,他也从一名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长。
图片
◆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与井冈山时期的部分同志合影。前排右三为陈士榘。
除了作战勇猛的特点,执行任务时,陈士榘也不乏机智灵活。四渡赤水之后,毛泽东为掩护主力红军进军云南,指挥部队发起佯攻贵阳的战斗。定番城位于贵阳城西,欲攻取贵阳,必先夺取定番。毛泽东决定拿下定番,给敌人造成攻打贵阳的印象,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陈士榘。部队在向定番进军中,遭遇敌机侦察。陈士榘让传令兵高高举起“青天白日”旗,走在队伍前面,大摇大摆地向定番城方向前进。陈士榘的“灵活机动”,不仅迷惑了敌机,也迷惑了守城的国民党军队。及至兵临城下,守城的国民党军才恍然大悟,于是匆匆扯下“欢迎中央军”的标语,开始抵抗,但为时已晚。很快,陈士榘指挥部队占领该城,为大部队准备好了现成的宿营地。陈士榘随后将夺取定番的情况报告了红军总部,毛泽东知道他“巧借敌旗,轻取定番”的消息后笑了起来:“陈士榘用兵得法,他也跟敌人搞名堂哩!”陈士榘审时度势、执行任务的能力,让毛泽东感到更加放心和满意,随后的长征路上,毛泽东每到一处,安排住所和布置警戒全都交由陈士榘负责,对他的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抓获首个日军俘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奔赴华北前线抗日。陈士榘担任八路军115师343旅的参谋长。1937年9月中旬,115师进驻平型关地区后,陈士榘被调往师指挥部,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领导下,参与了平型关战斗的统一筹划和指挥。在9月25日平型关大捷中,115师一举歼灭精锐的日军坂垣师团一千余人,抗战开始以来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终结。
而一个多月后,陈士榘所在的343旅,在山西广阳伏击战中,又开创了抗战以来的另外一个纪录。这是一张在抗战时期家喻户晓的照片,照片上这名被俘的日本军人名叫加藤幸夫,他是抗战以来八路军抓获的第一名日军战俘,而亲手将他抓获的人就是陈士榘。
图片
◆抗战时期的陈士榘。
平型关大捷后,115师一分为二。林彪率主力南下支援娘子关方面友军,聂荣臻则率部分兵力留下开辟晋察冀根据地。此时,日军第20师团已突破晋东门户娘子关,进入从五台山南下的115师在昔阳县西广阳地区的伏击圈。这时115师在广阳的全部人马只有陈光343旅的两个团共4000兵力。根据林彪的部署,685团由旅长陈光和团长杨得志带领负责堵截;686团由旅参谋长陈士榘指挥,负责歼灭伏击圈内日军。陈士榘指挥的686团从两侧的高山不断向狭长的谷底投弹射击,日军辎重部队的骡马受惊后乱蹦乱跳,将大车拉得东倒西歪。在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时候,陈士榘果断地命令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指战员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向公路将敌人切成数段。刹那间,呐喊声、刺刀的碰撞声响彻了整个山谷。
从这些日军的抵抗程度来看,远不如坂垣师团的表现。陈士榘产生了抓俘虏的念头。正在这时,有一伙惊慌失措的日军逃到公路北面的一个洼地。陈士榘转身将警卫排长唤来,指着洼地说:“你带两个班冲下去,抓几个俘虏。”陈士榘对这些战士们充满了信心,因为这都是旅长陈光从部队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不仅体格健壮,而且作战勇敢。但是在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警卫排很快就回来了。缴了不少三八大盖,却没抓着一个俘虏。
夜幕降临后,广阳战斗基本结束,686团共歼敌500人以上。在向林彪汇报了战况后,陈士榘让团长李天佑将指挥所移进了广阳镇。此时,镇内还有不少残敌在负隅顽抗。陈士榘进入镇子听到零星的枪声后,又一次激起了他抓俘虏的强烈愿望。顺着枪声,他来到了一个小院门口,看到已有不少战士将院子团团围住,一个战士正准备向院子里投手榴弹。陈士榘果断地制止了这个战士,当听说里面只有一个敌人后,他明确指示抓活的。陈士榘侧身闪进院门,师司令部侦察科长苏静也跟了进去。陈士榘用刚刚学会的日语喊:“缴枪不杀,宽待日本俘虏。”陈士榘踹开房门,只见日本兵站在一个粮食筐里动弹不得,汗水把军衣都浸透了。陈士榘亲自捉俘虏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镇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来看,因为这是八路军捉到的第一个日本俘虏。经审讯,这名俘虏是日军第20师团第79联队辎重兵军曹加藤幸夫。
图片
◆1938年,陈士榘在晋西孝义留影。左起:陈士榘、罗荣桓、李天佑、萧华。
1938年3月16日,343旅在午城、井沟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陈士榘在战斗中胳膊、腿多处受伤,左耳鼓膜被震破。由于伤势较重,他被转送延安后方医院治疗。4月22日上午,江青骑马来到医院,给陈士榘送来毛泽东的一封慰问信和200元钱。毛泽东来信文字不多,却言简情深,他要陈士榘安心治疗,早日康复,重返战场。陈士榘看信后非常激动。住院期间,陈士榘有幸得到印度医疗队爱德华大夫的医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他的伤势逐渐好转,于9月2日伤愈归队,担任八路军晋西独立支队司令员。1940年3月,晋西独立支队转战山东,编入115师,陈士榘任115师参谋长兼山东滨海军区司令员。
越级上报中央军委的华野参谋长陈士榘
1946年冬的一天,中央军委突然收到一封不同寻常的加急电报。电报是以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和政治部主任唐亮的名义发出的。他们采用越级上报的方式,建议华东野战军应北上鲁南,粉碎敌人的进攻后,再歼灭苏北之敌。当时,面对复杂的华东战局,华东野战军内部正进行一场激烈的争论。华中野战部队坚持要打苏北,而山东野战部队则主张进军鲁南,两种不同意见让司令员陈毅一时间难以决断。
陈士榘始终坚持认为,首先集中兵力在山东地区和敌人作战,把山东地区作为华东地区歼灭敌人的重点战场。他的根据是:敌人在华东作战的目的是打通津浦线,把华东、华北、东北连结起来,华中(苏皖边)直接威胁宁沪。陈士榘认为,敌人重兵进逼鲁南,形势比苏北更为紧迫。他果断找到唐亮,一同起草了这份电报,并越级发往中央军委。
图片
◆孟良崮战役前,陈士榘与陈毅、张茜、刘瑞龙沂水县西王庄合影。
陈士榘同时给陈毅打电话解释:“陈军长啊!打两淮74师的方案确实不行,它是关系到华东战场全局的大问题,我们负不了这个责任。你是司令员,我是参谋长,我有不同意见,如不提出来,那是对战争不负责任啊!”陈士榘高度的责任心,不计个人得失,也打破了参谋长只能贯彻首长的指示,而不能动摇首长决心的惯例和条令的规定。12月24日,中央军委复电指示发起鲁南战役。25日,中央军委来电又指出:“要打一个比宿北战役更大的歼灭战。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部丧失,也有办法恢复。”至此,争论才最终结束。这不能不认为:陈士榘和唐亮给军委电报和军委的复电起到了关键作用和决定作用。1947年1月,在陈士榘等人的精心筹划和组织下,鲁南战役取得空前大捷,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共五万余人,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一场战役歼敌人数的新纪录。陈士榘虽然越级上报,但却促成了鲁南战役的发起。
鲁南战役胜利之后,整个华东战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从1947年3月至8月,华东野战军先后在一系列战役中连续取得胜利,基本上粉碎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企图,而作为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功不可没。1947年9月,根据中央要求,华东野战军组成外线兵团,分五路挥戈南下豫皖苏地区,执行外线进攻作战任务,战火开始向国民党统治区燃烧。在华东野战军南下的部队中,陈士榘和唐亮组成了陈唐兵团,开始逐鹿中原,以善攻坚而著称。
图片
◆1948年3月,洛阳战役时陈士榘与陈赓合影。
1948年3月初,陈唐兵团接到命令,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联手夺取中原重镇洛阳。洛阳警备司令、国民党206师师长邱行湘是一员虎将,深受蒋介石的赏识,并称之为“邱老虎”。驻守洛阳的206师,是由蒋经国亲手训导的青年军,官兵思想十分顽固,并且全部配备美式武器装备,具有很强的战斗力。3月11日晚7时,陈士榘一声令下,攻城战斗全面打响。面对敌人的重重设防,部队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虽然攻城部队连续发起冲击,但洛阳的四个城门却始终无法有效突破,部队伤亡巨大。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建议暂时进行休整,而陈士榘却只用一句话就干脆利落地作出了答复:“打不好你负责!”正如鲁南战役前的果断举动,陈士榘又是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决定,他要求所有攻城部队持续进攻,绝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到3月14日下午17时,邱行湘退守至洛阳城内的核心阵地,企图进行最后的顽抗,并等待援兵到来。陈士榘亲自进入洛阳城内督战,他果断下令炮击。5个小时后,邱行湘的核心阵地被攻破,邱行湘被俘。洛阳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成为解放军在中原战场夺取的第一个重要城市。
在洛阳战役前,陈赓刚指挥部队打了一个大胜仗。官兵们士气正旺,原本希望这一次能率先破城,却没料到让陈士榘的第3纵队抢了头彩。陈士榘攻城的“秘诀”,就是对炮兵的运用。华东野战军在1947年的鲁南战役后,集中缴获和收集到的火炮,成立了第一支以炮兵为主的特种兵纵队。特纵受到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的格外青睐,在洛阳战役时就带上了特纵的部分部队,在攻城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洛阳战役后,陈士榘对炮兵更是青睐有加。而在当时的解放军中,如何运用好炮兵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课题。陈士榘却已经刻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这也为他后来的一次次攻坚克敌做好了铺垫。在1948年6月的开封攻坚战中,陈士榘对于炮兵的运用愈发成熟,他善于攻坚的名声也日益彰显。
图片
◆1948年,陈士榘(右)与粟裕(左)、张震(中)研究淮海作战方案。
通过洛阳、开封、泰安等多个城市攻坚战役的磨练,陈士榘已经成为人民解放军中攻坚战经验最为丰富、步炮协同运用最为熟练的高级指挥员之一。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激战正酣,黄维兵团被围于双堆集。中原野战军两个纵队屡攻不下,陈士榘自告奋勇率领部队增援双堆集。12月15日,总前委确定由陈士榘统一指挥中野六纵、华野七纵、三纵等部,合力围歼黄维兵团的核心阵地。经过短暂准备后,陈士榘对参战部队的攻击部署作了调整,加强了火力,组织好步炮协同。12月14日晚,我军对双堆集阵地发起总攻。经过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华野三纵突击营“洛阳营”,中野六纵突击营“襄阳营”并肩突击,一举攻占了敌人核心阵地的唯一高地尖谷堆,砸烂了敌人的硬核桃乌龟壳,并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反击,巩固地占领了尖谷堆制高点。15日黄昏,我军占领黄维司令部。黄维兵团被围困19天之久,终被消灭。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最后围歼杜聿明集团时,粟裕在指挥中因疲劳过度病倒了,委托陈士榘全权指挥。陈士榘不分昼夜,亲临作战室值班,坐镇指挥。陈士榘熟练的战场指挥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淮海决战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兵王”陈士榘
新中国成立后,陈士榘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部长、教育长。1952年9月,陈士榘担任解放军工程兵第一任司令员。就职伊始,改变工程兵的落后现状和实施国防工程,这两大重任同时摆在了陈士榘面前,他将怎样完成肩负的使命呢?接到任命后,陈士榘很快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战略眼光,针对建国初期工程兵分工不明、专业混杂的局面,他决定,将工程兵划分为工程工兵团、舟桥工兵团、建筑工兵团三种专业性质,各自按专业分工进行训练和战备。
陈士榘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全国增设了40个工兵团,以满足国防工程需要。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对工程兵的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兵也由此踏上了现代化、正规化的道路。随着工程兵建设架构的完善,国防工程也全面展开。国防工程规模浩大,工程背后包含的工作量更是难以计数。在国防工程建设中,当时陈士榘身边的干部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表现出的严谨和细致。每次进行国防工程爆炸抗力的试验,只要条件允许,陈士榘必定亲临现场。陈士榘晚年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曾自豪地说,万里长城其实只有4000多公里,而我们修建的国防工程才是真正的地下万里长城。
1955年,陈士榘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7月的一天,陈士榘接到周总理的电话,说毛主席要他马上过去。陈士榘感到肯定有急事,立即驱车直奔中南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领导人围坐在游泳池边的一个棚子里开会。毛泽东对陈士榘说:“是我请你来的,有事跟你商量。”周恩来说:“黄河中游发生了193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流量达到了每秒23000立方米。17日,郑州铁路桥墩冲垮了,南北交通中断。昨天我到郑州研究抢修铁路桥,铁道部门的同志说,抢修可能需要一个月。一个月,南北交通怎么办?中央对这个问题很着急。吕正操同志(时任铁道部部长)讲,工程兵去年在黄河上架过桥。他告诉彭老总,并报告了主席。主席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研究这事。工程兵能在那里架座浮桥吗?”
这让陈士榘感到为难,不好直接回答。周总理说的工程兵去年架桥,是在济南地区黄河非汛期,虽然架成了,但现有的装备器材能否在黄河洪峰期的郑州段架桥,没实践,没把握。陈士榘将情况如实禀报中央领导。邓小平认为,“就是架不成功,作为一次练兵,检验一下我们的装备技术,也有好处嘛!”毛泽东果断拍板:“那就搭吧!”
7月23日,从全国各地调遣的4个舟桥团、1个工兵团和3所学校的舟桥连赶到郑州铁路桥下游附近。部队激情高昂,各团都争先要求承担最困难的任务。指挥部制定出计划,下达给各团,要求三天内架设1300米长的舟桥。这在一般河流不成问题,可在洪水期的黄河上,困难很多。泥泞滩长,汽车开不到河边,单舟只能卸在泥滩上,800多公斤的单舟由战士在淤泥中推到水边。黄河两岸淤泥几尺深,指战员只好用枕木、道轨铺设岸滩道路。黄河上涛声依旧,工程兵战士作业的吼声被混浊的巨浪吞噬。第二天,风雨交加,河水暴涨。黄河主流冲垮了南岸已架成的几百米浮桥,第一次架桥失败了。苏联顾问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不断地摇头:“这样的器材在黄河洪峰上是架不起桥的!”8月5日,周总理在陈士榘等工程兵领导的陪同下,顶着烈日实地查看。他站在波涛滚滚的黄河上,看着舟桥部队的汽艇在河中推门桥的演练,不禁感叹:“看来是很费劲啊!”工程兵副司令胡奇才解释:“河水含沙量大,发动机转速达不到高速,汽艇力量不够。”陈士榘等人边走边向周总理简要汇报,并表示:“不架成浮桥,决不收兵!”周总理来到三千余名工程兵部队将士面前,鼓励他们说:“你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战胜黄河!你们的口号‘不战胜黄河,决不收兵’,很对!你们一定会战胜黄河,相信你们会架起浮桥来,10天架不成,20天;20天不行,一个月。我们一定要驯服黄河!”
8月12日上午10时,一条一千余米长的浮桥与近3000米的岸滩道路连成一体。试车通过,一切顺当。工程兵部队第二次架桥成功了。指战员们欢呼起来:“向北京报告!向周总理报告!”在这次行动中,工程兵展现出了十分过硬的技术素质,而这种素质恰恰与陈士榘刚上任时建立的工程兵教育、科研体系密不可分。
为原子弹“做窝”的陈士榘
1957年秋,中共中央根据导弹、原子弹研制的进展情况,决定筹建综合导弹试验场。1958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召集副总参谋长黄克诚和陈士榘等人开会,明确导弹试验场的设计、施工由工程兵承担。4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筹建核试验场。5月,中央军委组成以陈士榘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特种工程指挥部,统一领导试验靶场的设计和施工。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集中全力领导特种工程建设的指示,陈士榘把工程兵司令部的工作暂时交给副司令员徐德操代管。6月初,以陈士榘为首的选址委员会率领由核试验部队、工程兵国防工程设计院、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通信兵等有关部门组成的勘察组,同苏联地质专家、二机部、中科院物理所、工程兵勘察设计部门的专家共30多人飞向大西北选址。当飞机飞临天山附近的时候,陈士榘提出要进入一个峡谷进行勘察,飞行员没敢答应。当时,陈士榘乘坐的是苏制直升机,性能并不稳定。而峡谷中地形复杂,气流变化无常,飞机进入其中风险极大。陈士榘坚持要去,他说不飞过天山怎么能找到真正理想试验场,他坚持要飞。陈士榘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因为即将建设的这个军事基地,未来要进行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爆炸试验。罗布泊上空旷无人烟的沙漠,几块绿如玛瑙的湖泊镶嵌其中,他们认为这是十分理想的选点。
然而“两弹”基地的选址要求十分苛刻,尤其是核试验基地,对于核试验区的要求是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生物的地区。为确保基地选址不出现误差,陈士榘才作出了冒险飞行的决定。数番考察之后,核试验基地确定建在新疆马兰,导弹基地则选址在甘肃酒泉。
图片
◆陈士榘在工程兵司令部。
随后,一支为数十万人的特种工程兵部队奔赴大西北,陈士榘兼任这支部队的司令员和政委,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由此拉开了序幕。“两弹”基地都是建在数百公里渺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地带,除了基本生活条件极度匮乏,自然环境更是恶劣到了极点。陈士榘关心施工部队指战员和科技人员,施工部队吃不上蔬菜和禽蛋,他多次与后勤部门研究,想方设法改善部队生活。在连队,他见有的战士须发长了,便拿理发工具为战士理发。参加效应试验的技术人员,初期没有工作服,常年穿一套棉衣坚持工作,有的衣面破碎,棉絮裸露,只得用电线在腰间扎上几道,活像“叫花子”。陈士榘知道后,立即指示后勤部门解决了500套棉工作服。
图片
由于机械设备数量很少,主要靠人工作业,施工过程困难重重,因此陈士榘不得不在两个基地之间常年往来奔波,身体极度消耗,甚至一度晕倒在工作现场。身体稍有恢复,陈士榘又立刻回到基地,继续带领部队夜以继日地奋战。1959年冬,戈壁沙滩的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陈士榘率队再度进入新疆的罗布泊现场勘察。吉普车从库米什经甘草泉、乌什塔拉到马兰,在没有道路和标志的沙漠中颠簸行驶一天,晚上他们和衣睡在帐篷里。沙漠的晚上天气奇冷,陈士榘一夜都没怎么睡觉。第二天,又接紧急通知让他回北京开会。12月15日18时,陈士榘从马兰出发。他见司机很疲倦,便接过方向盘说:我开车,你休息一会儿。在沙漠里如果没有太阳,很难辨别方向。由于天黑夜行,又没有道路,本应向北开往乌鲁木齐,却开向西去的库尔勒。一天的路程,他和随行人员走了3天才到达乌鲁木齐。长期在戈壁跋涉、颠簸和高原缺氧,陈士榘积劳成疾。在一次勘察时,他的血压骤然升高,眼底出血,情况十分危险,被紧急送往医院。
1964年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次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日子。当时原子弹是安装在一个铁塔上,而铁塔的设计和原子弹的安装都是由工程兵负责完成的。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之一,这一时刻成为了陈士榘生命中最为荣耀的记忆,而马兰也成为他魂牵梦萦第二故乡。在1965年元旦的新春军民联欢会上,毛泽东一手握着陈士榘,一手指着张爱萍说道:“你们‘做窝’,他们‘下蛋’,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陈士榘负责“两弹”基地的建设,张爱萍负责原子弹的爆炸试验,因此毛主席才说出了“你们做窝,他们下蛋”的诙谐之语。毛主席的话让陈士榘感到了莫大的幸福,因为这是毛主席对他的最高评价。
图片
◆1968年,毛泽东在接见军队八大单位代表时与陈士榘交谈。
陈士榘当工程兵司令一职从1952年到1975年,长达23年。这让陈士榘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兵种部队里任职时间最长的司令员之一。1973年春,已经升任中央军委常委、军委办公会议成员的陈士榘,再次受到毛泽东接见。当时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军队领导干部进行调整,实行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在接见与会人员时,毛泽东对陈士榘调侃地说:“陈士榘同志,假如说党内有山头的话,我们还是一个山头呢,都是井冈山的嘛!”陈士榘一听“井冈山”,顿时激动异常。 接着,毛泽东问陈士榘:“当年上山的人还有多少?”毛泽东所说的“上山的人”,是指参加秋收起义后跟随他上井冈山的同志。陈士榘想了想,说:“大概还有二十多人吧。”“我们这些人能活到现在可不容易呀!”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陈士榘连忙回答:“是的,是的。这可全是托主席您的福啊。”话题转到军队的领导班子问题后,毛泽东说:“我们要搞五湖四海,要多用红四方面军的人和刘邓的人……”陈士榘连忙回答:“主席历来高瞻远瞩,我理解主席的思想。”毛泽东马上说:“既然理解,你就要支持这次调整工作呀。”“主席,我一定牢记您的话,一切行动听从您的召唤。”陈士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这次接见,成了他和他崇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最后一次谈话。
1975年到1978年期间,陈士榘担任中央军委顾问。
图片
◆1990年,陈士榘和迟浩田接见工程兵老干部。
尽管陈士榘身居高位,却从来没有为子女的事情动用过关系,直到病逝也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80年代后期,军队曾摸底调查军队高干子女经商的情况。陈士榘坦然地说:“我除去两个儿子还没有工作,其他都是正式单位的职工。我已经没有权力可用,有权力也不会给他们用。”
1995年7月22日,陈士榘逝世,享年86岁。2010年4月14日是陈士榘101周年诞辰纪念日。按照他的遗愿,陈士榘又回到了生前最为惦念的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永远长眠在这里。在这里,他又可以看到曾经并肩奋斗的战友们了。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