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有个“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企业发展遇上资金瓶颈,哪里可以找到可靠的融资担保?”上海同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最近被这一难题困扰得寝食难安。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发展的需求后,通过“首席服务员机制”,与投促办等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最终为企业精准推送了“千家百亿信用担保融资计划”,在经过多轮沟通后,促成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与该企业2000万元的贷款合作。
这是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又一次为企业解决难题。如今,在杨浦的许多企业知道,遇到“办不成”的事,找到这个专门解决“办不成事”的服务窗口,许多事都能“办成”!
图片
图说: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杨浦区供图
在2021年开通“帮办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去年,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升级开出“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企业人员到中心的业务大厅办理各涉企事项及咨询惠企政策等,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办不成事”专窗反映。开通以来,杨浦区通过搭建协调对接平台、整合社会化专业服务力量等方式,推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已累计为12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对一服务,服务中心的业务办理时间缩短了15分钟以上,叫号等待时间减少了近30分钟。
在办理各项“办不成的事”中,中心工作人员总结、发现具有共性的痛点问题,上报对口部门,由对口部门提出改革措施,通过解决一件事,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例如,上海电气智慧城市信息科技等多家企业反映,在办理住所登记时存在提交纸质材料繁琐且容易出错等问题。窗口工作人员在了解问题后,由区市场局牵头,协同区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部门形成了“码上注”解决方案,在全市率先探索了“搭建一平台、归集到一码、授权一账号、一次办结登记”的创新模式。
图片
图说:“办不成事”综合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杨浦区供图
中心还主动跨前,促进政务服务的不断优化。去年末,一家外省企业来到杨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执照变更,由于当地正在推行机构改革,该企业执照的核发单位为当地的行政审批局。然而,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该企业执照的核发单位仍是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导致执照和公示系统上的信息不匹配,需要提供当地行政审批局的相关职能划转文件。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窗口工作人员不是等待企业自行提供材料,而是主动为企业服务,通过当地的政府官网,帮助该企业找到了相关证明文件,最终顺利地为该企业办理了执照变更。
同时,从这件事出发,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总结了跨省办理的难点,上月与浙江义乌政务中心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提出“无差别受理”的标准,两地对合作事项作了全面梳理,统一了审核标准,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了政务服务异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今后,两地企业跨地区办事,再也不用担心标准难统一的问题了。
据杨浦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2023年,杨浦区将继续在“让企业没有难办的事”这一服务目标上下功夫,为企业办事提供更多“上门办”“容缺办”“一站式”服务,并对标国际,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针对企业政策知晓度低、反映诉求不畅通等难点堵点问题,将“办不成事”窗口打造成为“宜商服务站”,实现代填、代收、代跑动“一站式服务”、惠企政策“一窗式解答”、金牌服务“一对一陪伴”、办不成问题“一条龙跟踪”,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以“一网通办”为抓手,实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城市数字化治理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