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富庶太平”之地,品火红柿子,享甜蜜生活

图片
《记住乡愁》乡村振兴篇
播出内容:《富平——岁岁年年柿柿红》
播出时间:2023年2月10日(周五)20:00
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中国柿乡”  陕西富平
秋冬时节,正是吃柿子的好时候。提到柿子,必然要有富平的一席之地。
图片
陕西渭南富平县,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最大的柿子生产基地县,有着“中国柿乡”的美誉。
图片
富平128个村庄,大多以柿子产业为主要收入,13万柿农祖祖辈辈都在这片黄土地上耕耘。靠着这一颗颗火红的柿子,富平人过上了家家有楼房、户户有汽车的甜蜜生活。
图片
“富庶太平”之地
据史料记载,富平县原址在宁夏吴忠一带,到西晋时期,才迁到陕西境内一个名为频阳的地方。
图片
当时,人们为躲避战乱,长途跋涉来到此地,漫山遍野的柿子给人们提供了果腹的食物,当地人也大度接纳了远道而来的灾民。为了安慰饱经战乱之苦的人们,后将地名一并改为“富平”,寓意“富庶太平”。
图片
从点缀树到产业树
富平虽然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种柿传统,但最初人们并不把它当作主要的营生。
图片
20世纪80年代,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叫“柿子不成林”。那时,人们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生,柿子树只在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产量有限,村民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图片
为了摆脱贫困,1999年,富平开始推广柿子树大规模种植。老马是当地最早一批种植柿子树的村民。在他的记忆里,那次产业转型并不一帆风顺。
图片
那时,大家的家门口虽然都有那么几棵柿子树,但大规模种植却是头一次,一切都得摸索着来。结果因为种植密度过大,没几棵树成活。
图片
失败了就从头再来,经过五年时间,在大家的精心看护下,柿子树终于等来了第一次丰收。老马还记得,他第一轮柿饼就卖了五万五,孩子结婚的房子就是用这钱购置的。
图片
如今在富平,由柿农组成的农民合作社已经有170多个,合作社的成员平均每户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2022年,富平柿子挂果面积18万亩,产量达到28万吨,年产值65亿元。
图片
与富平人世代相伴的柿子树,就这样从房前屋后的点缀,变成了改变命运的产业树。
图片
标准化生产 让品牌更响亮
富平尖柿是做柿饼的最佳品种,经十几道工序与时间酝酿的富平柿饼,甜糯无核、肉多霜厚,深得人们喜爱。
图片
近年来,富平柿饼不仅畅销中国大江南北,还出口到韩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品牌价值达51.59亿元。对于这样的成绩,富平的年轻柿农既感到骄傲,又充满了干劲儿。
图片
乔彬彬是土生土长的富平人,他所在的庄里镇是富平柿饼的主产区。这里产的柿饼名为合儿饼,因其将两个柿饼脐相对,合在一起包装,故得名。
图片
然而合儿饼大多是村民自行生产制作,成品质量靠的都是各家经验,标准并不统一。年轻人深知,想要拓展市场,就要注重品质,从种植到包装到运输,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图片
为了进一步提升柿饼的品质,他打算引进新设备,扩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柿饼。然而,老乡们却不怎么买账,标准化生产意味着更高的制作水准,更长的周期,大家觉得这不划算。
图片
对此,年轻人没有气馁,劝说不成,就拿出成品来。为了让大家看到标准化生产的益处,乔彬彬带着新生产线加工出来的柿饼,给老乡们看。新产品终于获得肯定,这让他信心倍增。
图片
如今,富平人不仅把柿子做成了柿饼,还开发出了柿子醋饮、柿叶茶、柿子酒、柿子化妆品等一系列新产品,甚至还有人用柿子作为染布的原材料,丰富产业链让富平柿子的品牌更加响亮。
图片
今日20:00,走进“中国柿乡”陕西富平,“炫”柿子去!
来源:CCTV4《记住乡愁》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