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来了!回南天,你能拿它怎么办?

近些日子
桂林连续阴雨天,空气潮湿
阳台晾的衣裤几天了也不见干
甚至闻着还会有一点霉味
能穿的衣服日渐减少
图片
骑车不便,车流缓慢
早上出门的时间要比平时早
一个不好遇上堵车又容易迟到
这样天气真的让人头疼 
图片
如何应对回南天?
如何赶走身体里的湿气?
今天给大家准备几个小妙招
还有祛湿食疗方
赶紧收藏起来!
一、应对回南天的小妙招
关闭门窗,适度通风
当雾气弥漫时,应关闭门窗,防止室外暖湿气流进入。一般来说,湿度是存在日变化的,早晚的湿度比较大,中午的湿度比较小,所以早晨和晚上尤其要注意关闭门窗。
关闭门窗后也应适度通风,防止空气不流通而滋生病菌。开窗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室内已经“出水”了,什么时候开窗,影响都不会很大。如果室内比较干爽,建议在湿度比较小,风比较大的时候进行短时间通风。
讲究饮食、衣物卫生
“回南天”的温湿度很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食品、衣物易发霉,所以更要注意卫生。不吃不新鲜的食物,不穿有异味和潮湿的衣物,衣服要及时清洗和烘干。
“回南天”的日子气温上升,但室内地面仍然阴冷潮湿,因此不能急着换上轻薄的衣裤。
温盐水拖地,保持室内干净
整洁的室内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地板潮湿时更要注意保持干净。拖地时,在温水里加入几勺盐,等盐充分溶解之后,将拖把浸泡在盐水里拧干之后再开始打扫地板。
温热的盐水蒸发速度比冷水快,地板干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可以让地面保持干燥的时间延长。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善用除湿工具
如果“回南天”发现家里比较潮湿,空调或者抽湿机就要用起来啦。空调不是只有制冷或者制暖的作用哟,“回南天”开开空调,室内很快就会干爽了。
此外还有一些小工具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不想衣柜一打开就一股霉味的话,可以将装有干茶叶的纱布袋放入柜内祛湿。超市里售卖的挂式吸湿袋、祛湿盒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地板、桌子上铺上一层报纸来吸湿是很好的做法。把用过的旧报纸铺在地板上、桌子上,尤其是门口等比较容易湿的地方更应该多铺两层,这样进门的时候可以有效擦一下鞋底。
洗衣粉是浴室防潮的好帮手。将洗衣粉分装到小袋子里,在袋子上戳几个小洞,放在需要除湿的角落里。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电脑、平板等适当待机,书本注意防潮保存
“敏感”的电器在潮湿的天气里要坚持经常使用,如果不经常使用的话,这种潮湿的空气容易造成电器短路,减损寿命。
字画在潮湿天气中是最大受害者,在回南天之前,爱书人士可以用报纸包住书本,放到密封的塑料袋中,放置的地方最好摆上樟脑丸、竹炭包、吸湿剂等。
 做好善后工作
回南天过后,你肯定感觉又充满了活力,所以不要犹豫,赶紧安排大扫除!不要忘记之前踩满了鞋印的地板,积满水和灰尘的窗台,还有那总是晒不干的衣物,这些都等着爱干净的你去处理~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二、什么是湿邪?
如何赶走身体里的湿气?
俗话说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近期天气多雨
空气湿度大
此时易出现身体困重、乏力倦怠
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那么生活中
我们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湿邪?
祛湿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什么是湿邪?
● 湿邪重表现一:痰多咳嗽
现在正值春初,气候干燥、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起伏较大,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因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
此外还可见痰湿停胃,胃失和降,恶心呕吐;痰湿留注经络关节,致肢体困重;痰湿阻遏头部清阳,则致头目眩晕等。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 湿邪重表现二:全身乏力
许多患者经常抱怨:“医生啊,我全身没劲,两条腿沉重无力,头也昏昏沉沉。”这些困乏的表现,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因为“湿性重浊”。
如湿邪外袭肌表,困遏清阳,清阳不升,则头重如束布帛。湿邪阻滞经络关节,阳气不得布达,则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 湿邪重表现三:大便粘滞不爽
湿气重的季节,很多人会觉得周身皮肤粘腻不爽,这是因为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性。
最常见的如大便不成形,粘滞不爽。此外还可见小便滞涩不畅,以及口黏、口甘和舌苔厚滑黏腻等。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生活中有哪些祛湿的好办法?
● 环境祛湿
居住环境湿气很重,可以借助抽湿机、干燥剂、空调除湿等,此外还要保持屋内空气流通。不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水分摄取要适量。
● 运动祛湿
俗话说胖人多湿,而胖人多半是不爱运动的。阴雨多湿的季节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困脾,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适当的运动如跑步、健走、球类运动、瑜伽、太极等,有助促进气血循环,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图片
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 饮食祛湿
体内湿气重时还可选用一些健脾祛湿的药材食疗帮助祛湿。
几个常用的祛湿食疗方
● 淮山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15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祛湿抗疲劳,适合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
● 薏米赤小豆汤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渐欲化热者饮用。
● 清热祛湿汤
材料:土伏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制法:土伏苓去皮切段,将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适合湿郁化热者饮用。
●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薏米30克,槐花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制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瘦肉、薏米、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提醒大家
未来几天广西阴雨天气持续
雨雾天气能见度不佳,路面湿滑
大家开车要注意控制好车速,保持车距
回南潮湿天气要注意防潮
气温起伏波动
大家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
另外,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
公众防雨同时也请注意防雷
雷雨天气不要待在室外空旷的地方
应及时到室内躲避
注意防范局地强降雨
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