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莫国夫:落实新课程如何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我们需要达成三点共识

当下需要达成以下共识,才能在行动上更有力地进入这一轮新课改实践。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给教师的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但是在落实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课改总是一不小心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困境,尤其是老教师教学中有许多不适应,甚至有畏难情绪,这不利于新课标的贯彻落实;二是重形式轻内容,有学校把新课改理解为上课形式的变化,认认真真搞形式,课堂教学表演成分多于实质内容;三是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如何推动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实落地,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
图片
成为课改趋势中的理性行动者
莫国夫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载体。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则代表着“课程育人”的国家意志。就新版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新版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出台,一是在课程层面回应“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因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可以说,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新课标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践行新课标已成为当前学校、教师的首要任务。
就像面对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面对新课改,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因为过往经验和当下处境,呈现出与新观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部分教师因为迷茫和畏难成为旁观者;一部分教师则是应付心态,嘴上讲“新理念”,实践继续“走老路”;还有一些区域和学校则重形式轻实践,重创新轻传承,以致部分教师缺失专业获得感,产生了对课改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在笔者看来,我们当下需要达成以下共识,才能在行动上更有力地进入这一轮新课改实践。
首先是以持续学习拥抱课改趋势。理解、实践这一轮课改的内容与精神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持续学习。这样的学习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要经常通过学习课标原文,不断以新课标中的理念和关键概念重塑教师的学科课程教学话语系统。任何理念和概念都是高度抽象的,学习理解时,既要关注时代处境,也要把握其思维网络。面对新的理念和概念,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排斥,而是要尝试去理解和判断。新的教育理念和概念的迭代,意味着我们理解教育世界具体问题又多了一种视角。
二是要学习先行者的经验,看见理念和概念还原到真实场景中的路径、策略与方法。我们必须意识到,课程教学的质量不会随着新课标的颁布随即而来。对于实施者来说,新课标也仍然只是一种观念。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学习基于专业意义的对新课标重要理念和概念进行的阐释和路径描述;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学习先行实践者在教学现场对新课标的行动表达。“急用先学”是成年人学习的基本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基于行动案例的课标学习,是当下研训部门的当务之急。
其次是以渐进改革推动课堂迭代。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落地的主阵地。无论是“素养导向”还是“教—学—评”一致性,以及“情境性与实践性”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新课标中的每一条理念最终都需要在课堂中得到落实。同时,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概念也为课堂“学足学好”、更好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提供了核心动能。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的变革和进步都是从原来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可以说,新课标的颁布给了我们一次审视、改进过往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新的契机,更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学科课堂的育人方向和关键路径。
每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本质。这是一门学科之所以存在的第一性原理。比如语文,“语言运用”就是其学科本质。传统的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样的教学追求永远不会过时。新课标的出现,不是在动摇原来学科的地基,而是完善了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特别是强化了“素养导向”,倡导学科知识与能力在陌生化的真实问题情境中的迁移运用。
确切地说,新课标时代的课堂变革绝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朝向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课堂育人、课程育人功能的持续完善。我们必须意识到,课堂变革从来不是攻城拔寨式的冲锋,其实更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样的过程应当是温和的、持续的、有力的!
最后是倡导“寻招想招”,让每一位教师有专业获得感。新课标的落地充满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来自于教师迷恋过往经验的保守主义倾向。
作为学校,一要在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前提下,寻找重点的突破方向,比如课程实施如何体现“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二要积极营造教师在新课标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倡导所有教师“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的教学研究心态。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遇到问题能“寻招想招”,就是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对落实新课标的最大贡献。我们经常希望学生成为深度学习者,其实教师首先就应该是新课标的深度学习者。“寻招想招”就是最生动的体现,这其实也是教师更先进的课程教学思维方式缓慢转化和重塑生长的过程。
课改的价值期望永远是成就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名学生。在新课改的大局里,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需要“躬身入局”,边学边做,知行合一。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师干训科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