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黄爱龙团队揭示m6A修饰阅读蛋白YTHDF2的新型修饰及其对肝癌的促进作用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转录后修饰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化学修饰之一,由“Writer”甲基转移酶复合体,“Reader”RNA阅读蛋白,以及“Eraser”去甲基化酶共同调控。m6A修饰在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调控RNA的加工、剪接、转运、降解和翻译等。
异常的m6A修饰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YTHDF2作为最早被鉴定的m6A修饰阅读蛋白之一,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介导m6A修饰的mRNA的翻译与稳定性等。YTHDF2的表达或功能异常与多种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密切相关,是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之一。目前已报道的YTHDF2蛋白翻译后修饰包括SUMO化修饰、磷酸化修饰、乳酸化修饰等,受肿瘤微环境、胞外信号刺激和细胞营养状况等调控。
YTHDF2是否存在其他翻译后修饰?是否影响YTHDF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m6A修饰,在HBV相关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2023年2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唐霓课题组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了题为:O-GlcNAcylation of YTHDF2 promotes HBV-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 an N6-methyladenosine-dependent manner 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YTHDF2的一种新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O-GlcNAc修饰,揭示了病毒感染、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与RNA m6A表观修饰之间的动态调控网络,为寻找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癌新的预后标志物和分子靶点提供新思路。
氧连接N-乙酰葡萄糖胺(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是一种广泛的、动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参与基因转录、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和代谢等多种细胞生命活动。己糖胺生物合成途径(Hexosamine biosynthesis pathway, HBP)来源的尿苷二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UDP-GlcNAc)是O-GlcNAc修饰的供体底物。研究团队在既往研究中发现HBV相关肝癌中,HBP途径关键代谢物UDP-GlcNAc浓度升高,O-GlcNAc修饰水平显著上调。
该研究通过免疫沉淀联合质谱(IP-MS)筛选到YTHDF2可能被O-GlcNAc修饰,点突变及IP实验证实Ser263是YTHDF2发生O-GlcNAc修饰的关键位点;O-GlcNAc修饰减弱YTHDF2的泛素化降解、增强其蛋白稳定性,从而促进HBV相关肝癌进展。为了进一步寻找YTHDF2调控的下游靶标,课题组通过m6A-seq、RIP-seq和RNA-seq等多种技术联合筛选并鉴定到MCM2和MCM5是受其调控的m6A修饰分子。RIP、RNA稳定性及荧光素酶活性等实验进一步证实YTHDF2的O-GlcNAc修饰通过稳定MCM2、MCM5,促进HBV相关肝癌细胞周期进展和增殖。
最后,该研究采用HBV (r)cccDNA感染的Alb-cre小鼠和HBV转基因小鼠构建乙肝相关肝癌模型,验证了YTHDF2蛋白的O-GlcNAc修饰与MCM2/MCM5表达和肝癌增殖密切相关。
图片
YTHDF2蛋白的O-GlcNAc修饰促进HBV相关肝癌进展示意图
总的来说,该研究首次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诱导YTHDF2蛋白O-GlcNAc糖基化修饰,质谱和免疫沉淀等实验表明第263位丝氨酸(Ser263)是YTHDF2 O-GlcNAc修饰的关键位点;采用m6A-seq、RIP-seq和RNA-seq联合筛选并鉴定到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MCM5是其下游靶标;而OGT抑制剂OSMI-1可减弱YTHDF2的O-GlcNAc修饰,进而抑制HBV相关肝癌进展。
论文链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