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0个微信群里“刷屏”发“小作文”!济南有个反诈民警打字666

“谨防开学‘坑’和复工复产‘坑’!”
“00开头和带+的号码都是骗子骗子骗子!”
近一两个月来,身处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舜玉路派出所辖区的居民,隔三差五就能在小区微信群里看到这样的文字“刷屏”,字数多得一屏显示不全。这人是谁啊,这么有“闲工夫”?
答案并不难找,“刷屏”的人叫孙全修,连二维码都附上了,让居民有事随时找他。于是,记者登门拜访,想了解一下这位“打字达人”。
图片
这个“标题党”爱刷屏:在310个群里发“小作文”
“卡片提示大家扫码下载,大家千万别下载!别转账!这些都是诈骗分子惯用的手段。如果不能确定真伪,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咨询。”2月7日下午6点,在市中区舜玉路派出所,孙全修把编辑好的“反诈小作文”发送到居民微信群中,对大家进行反电信诈骗宣传。今年48岁的孙全修是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舜玉路派出所副所长,2022年4月,他调到这里,成了一名“片儿警”。
孙全修拿出手机,记者看到,他的微信里有310个居民微信群,这些有他自己申请加入的,也有居民主动拉他进去的,大致覆盖了他服务辖区的5万多位居民。孙全修说,舜玉路派出所辖区的小区,多以省直、市直机关宿舍为主,居民为多中老年人,生活条件相对优越,最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图片
骗子的话术五花八门、防不胜防,如何让大家远离诈骗,曾一度让孙全修困扰。在疫情防控期间建立起来的社区网格,给了他很大启发。孙全修开始逐步加入居民微信群,把反映到他这里的居民身边的诈骗案件编辑成“反诈小作文”发送到每个居民群里。“发送的次数不能太多,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和不重视;少了又怕大家都忘了,我就每周发两次,主要起到警示的作用。”孙全修介绍。
为了让大家有兴趣仔细阅读自己写的“小作文”,孙全修不断琢磨信息传播规律和技巧,当起了“标题党”:“被骗38000,‘坑’太深,需警惕!!!”“蹭热点诈骗,令你防不胜防”“阻止两起诈骗
挽回损失19万”……其实他打字不算快,写每篇“反诈小作文”前,都得琢磨好长时间,最长的一篇2000字,甚至写了一天。“大多数人喜欢听的是生动的真实案例,把真实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宣传,大家都容易记住。”孙全修说。每次把文章发完310个居民群,他还要截图存证,避免由于被别的事打断而没发全。
图片
慢慢地,这些微信群里的居民们喜欢上了孙全修的宣传模式,群里互动多了,咨询多了。“现在诈骗分子都学会根据人群精准施诈了,我们做反诈宣传的,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必须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家的反诈意识,这样才能真正让居民不被骗、少被骗。”孙全修告诉新黄河记者。
也有人建议他,用相册编辑软件把文字修饰一下,他考虑之下放弃了:“那种要先播广告再看文字,咱不能透支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重要的事情反复说:不要卸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所长,就是因为看见了你发的那些反诈提醒,我才没被骗!”近日,家住玉函路60号的田大妈给孙全修发来感谢语音。原来,有个诈骗分子给她打去电话,说田大妈银行卡里的18万元被冻结了,需要点开链接认证一下。田大妈立即想到了此前看过的孙全修发在群里的反诈信息,果断地挂断了电话。“我当时就给他挂断了!他让我填银行卡号和密码,我要真信了他,卡里的钱不就都被转移了嘛,多亏了孙所长啊。”
图片
微信群、QQ群、“卫民小微”等,为了防止辖区居民被骗,有事能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孙全修的手机每日24小时“在线”,机不离身,随时接受居民咨询。同时,他还把工作日上午的9:30—11:00设为居民来电咨询时间,多的时候一天能接20多个电话。
在采访的过程中,孙全修经常被手机铃声打断。“这都是借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没有掉馅饼”……这些话常出现在孙全修和来电市民的交流中。找他来咨询的既有辖区的居民,也有很多外地人打来电话咨询,他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解答疑惑。他把所有情况都记在本子上,有什么进展也会及时记录。
图片
在聊天中记者发现,孙全修这里几乎变成了一个“骗子最新话术集纳处”,很多具备反诈“知识储备”的辖区居民收到疑似诈骗的短信后,都会立即转发给他,拜托他发到各个微信群中提醒大家,来个“信息迭代”。例如,前些天出境游刚刚全面放开,就有居民收到了订宾馆房间绕过平台私下付款的链接,赶紧发给他以提醒大家。
近期正值大学开学时节,2月13日上午,他会去山东财经大学“上课”给学生讲讲反诈。孙全修还提醒市民,一定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很多人在下载一段时间后出于清理内存的考虑会卸载这个APP,这是不可取的。“它的功能非常多,其中最厉害之处在于,对所有疑似诈骗的号码和链接都能做到精准预警,拦截非法网站的登录。所以你们卸载了的,尽快装上吧。”
图片
闲不住的热心人:还要拓展新“业务”
孙全修的妻子工作很忙,孩子在外地上大学,闲不住的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奉献给了工作。每天一早,他会先围着辖区转一圈再回到所里处理日常工作。现在找孙全修咨询的并不都是诈骗问题,热心的他也会帮着居民解决其他难题。
“我已把群里反映的问题私下发给物业的工作人员,大家在院里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给我,需要我们查处或协调,我会及时落实。”除了宣传反诈外,孙全修还开展了“警务进社区
问题面对面”活动,主动到社区了解居民反映和咨询的问题,定期召开辖区物业负责人、楼院长的会议,征求大家的意见,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孙全修写“反诈小作文”在群里“刷屏”和热情、细致与居民互动这几个月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他的影响,加入到为居民服务的志愿者队伍里来。水电暖维修工小高主动与他联系“求扩散”: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免费上门为居民服务,“外出时,要关闭家中燃气总阀和配电箱开关,如有需要水电暖维修,请与我联系。”家住玉函路71号院的律师吴先生也私信他,要给大家提供普法教育、调解咨询等法律志愿服务。“为此,我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人民至上’的微信群,把辖区内热心居民集合在一起,更大能量地发挥大家的作用。”说到这里,孙全修也被这些像“小太阳”一样“发热”的居民感动了。
图片
图片
结束采访时,摄像记者一边收器材一边感叹:“我的机器还是第一次调这么高,所长太高啦!”30年前,身高1.95米的孙全修第一次到济南打CUBA联赛,在舜玉小吃街喝到了人生中第一碗甜沫,当时他18岁。时隔30年,他回到了这条熟悉的街巷,在邻近的派出所工作,天天考虑的是怎么让辖区居民生活得更平安、更幸福。“这是缘分,要珍惜。”孙全修说。
新黄河记者:杨雯雯 周全 编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