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何以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丨东西问荐书

图片
第38期推荐人
刘成勇 任万平 释永悟
刘成勇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
荐书
图片
《中华文明五千年》 冯天瑜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
……………………………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本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演进轨迹、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外文化交流等问题,以时间向度的中华民族发展轨迹为研究主线,以空间向度的“事件”为轴,振业寻根,观澜溯源,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背景和历史演进的阶段,阐明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书视野宏阔、史论结合、例证详实、文约义丰。从远古“人猿相揖别”到近代“新文化运动”,全景式展现了五千年跌宕起伏、五彩斑斓、辉煌灿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见书
图片
《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张国刚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构成了中国与世界开放互动的交往图景,在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讲述从远古时代到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下卷讲述大航海以后即晚明和盛清时期的中西文化关系。本书构思宏伟、体大思精,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将中西关系置于世界历史的背景中,从政治、地理交通、商贸、文化艺术、宗教文明等多个维度阐释中西文化关系的历史进程,揭示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与碰撞,完整呈现出陆海丝绸之路上中西文明交汇的辉煌史诗。
任万平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图片
荐书
图片
《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撰 中华书局 1963年
……………………………
文字是记录文化的根本性工具,而汉字对于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中华先民的无限智慧,其造字规律——六书,依然是今人识字的金钥匙。汉字成就着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它也永远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与象征。尽管当今已经处于电子化时代,但认识汉字,正确使用汉字,仍然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见书
图片
《说文解字教本》 默公著 中华书局 2019年
……………………………
本人对汉字情有独钟,愿意“咬文嚼字”,零碎时间喜欢看相关的图书。《说文解字》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但它归部太多,也不便于记忆。《说文解字教本》对《说文解字》进行了体系的重构,在部首部分做了三级分类。一级分类人体、器用、天地、草木、鸟兽、符号,包括了《说文》的所有540部首,以下依次有二级、三级分类,到部下字部分共有五级分类,更便于在阅读古籍时快速辨析一些生僻字。
释永悟 
“鱼山梵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荐书
图片
《中国梵呗传承法要》 永悟禅师著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6年
……………………………
梵呗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末年佛学传入中国后,曹魏时期的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又通晓佛经,游东阿鱼山闻空中梵响,感鱼山神制,并结合汉语音韵而制呗,世称“鱼山梵呗”,为中华梵呗之源。曹植之后,“鱼山梵呗”历经支谦、梁武帝等僧俗大家提倡发展,至唐朝鼎盛,并分散到佛教各大宗派,广泛流传至今。鱼山梵呗开创佛教中国化先河,经历代传唱,普及天下,成为佛教中国化的优秀典范,鱼山更成为佛教标准“丛林腔”代名词。
本书完整记录了鱼山梵呗文化体系的传承源流,梳理总结了中国梵呗文化发展脉络,详细阐释了梵呗“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性类”的四大功能、修行五次第的音声禅定等等。学习此书,可以了解中华礼乐文明与印度佛教文明的精髓和精华,进一步坚定对中国文化自信,提高个人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及禅修功夫,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向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的佛教中国化思想体系有着完整认识的新概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