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近六成是洗护发类

使用化妆品最怕啥?烂脸!
近日,国家药监局在5天内连发两次通告,共通报了34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相比以往的抽检结果,洗护发产品这次成了违规添加的重灾区,共有20批次样品上榜,占比近六成;此外,宣称祛痘产品依旧不“靠谱”,“妮予儿净肤清颜祛痘霜”等6批次祛痘产品被检出多种抗生素,隐含“烂脸”风险。
34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
图片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国家药监局通报整理)
洗护发产品成为重灾区
2月10日、14日,国家药监局连发两次通告,共通报了34批次检出禁用原料的化妆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名单中有20批次是洗护发产品,其中13批次检出了同一种禁用物质三氯生。这些被检出三氯生的产品包括“委托方:广州市古澜轩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委托方:广州市颜婷化妆品有限公司”的4批次古澜轩秀洗发液,“广州博氏化妆品有限公司”的2批次BEAVER博柔洗发水,2批次“生产商:广州市博研化妆品有限公司,出品:广州市壹叶化妆品有限公司”的UneYeah壹叶·摩洛哥坚果洗发露等。
公开资料显示,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一般被添加在牙膏、肥皂等日化用品中,最大浓度限制为0.30%,但在洗发露洗发乳中禁止添加。2020年9月,四川省药监局曾在化妆品警戒快讯中提示:三氯生具有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可能损害肝脏,引起血液疾病,及影响生殖系统。
此外,在被通报的洗护发产品中,有13批次存在同一种不合格项目——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甲基异噻唑啉酮与氯化镁及硝酸镁的混合物(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为3:1)。这是一种俗称“卡松”的防腐剂,根据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卡松”只能用于淋洗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使用后很快会被水冲洗掉的产品),且添加限量值为0.0015%;而在驻留类产品、免洗类产品中,它则属于禁用物质。有研究发现,该成分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一祛痘霜检出三种抗生素
在化妆品违法添加的名单上,宣称祛痘产品从未缺席。
根据国家药监局近日的通报,标示名称为“韓聖伊薰衣草祛痘原浆液”“安珂羽思桂花净痘液”等6批次宣称祛痘产品检出环丙沙星、西咪替丁、克林霉素、地索奈德、甲硝唑等禁用原料。其中“委托方:云南清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受托方:广州市西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妮予儿净肤清颜祛痘霜被检出甲硝唑、克林霉素、林可霉素三种抗生素,克林霉素含量高达6421.00μg/g。据了解,抗生素被添加到化妆品中,会有一定的祛痘效果,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肿、糜烂、脱屑等,更严重的会导致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出现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此外,南京同仁堂蓝铜肽面膜、圣博薇鱼籽水灵鲜肌膜、VANESSA MATTIA 维艾补水精华面膜、永九美七白二裂酵母焕颜蚕丝面膜等4批次面膜上榜。检出的禁用原料为氯倍他索丙酸酯、地索奈德、氟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公开资料显示,化妆品添加激素,可导致激素依赖,严重的可引起身体多器官损害。
样品标示产地均在广东
根据国家药监局通报,上述34批次样品经河北、甘肃、江苏、江西、四川等多省市检验单位检验,检出化妆品禁用原料。而标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所在地均为广东。
国家药监局已要求山东、广东、四川、云南、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上述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涉及的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依法立案调查,责令相关企业立即依法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并自查整改;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依法调查其进货查验记录等情况,对违法产品进行追根溯源;发现违法行为的,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你的药品化妆品安全吗?不合格药品化妆品一键查询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研究员:杨小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