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北大“很吃力”的他,创造了“世界唯一”!

图片
小时候,父母送的一台折射式望远镜,让刘博洋爱上了“看月亮”。而自幼喜爱天文的刘博洋,作为2007年北大天文系恢复单独招生后的第一批学生,如愿来到北大,与北大相识,亦与天文续缘。
2022年4月,凭借自主开发的光学跟踪技术,刘博洋成功拍摄出中国空间站的高清特写影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记录下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变化全过程的摄影师。
他是一位“别出心裁”的天体物理学博士,是“火上热搜”、答疑解惑的科普创作者,是追逐宇宙美妙、万物神奇的历史记录者,是喜欢“看星星”、孜孜不倦的真相求索者。持之以恒地走到今天,刘博洋的这一路满载星光。
点击视频
收看央视为刘博洋拍摄的纪录片《我与星空有个约会》
图片
刘博洋拍摄的中国空间站,这也是第一张出自中国摄影师的中国空间站精细特写
图片
刘博洋拍摄的中国空间站从“一”型到“L”型再到“T”型的构型变化完整过程(图源:央视新闻)
一台望远镜开启的天文梦
“这是一种科学的、简洁的、深刻的美,学习天文学的过程让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世界本质的洞察力。”
刘博洋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个很适合看星星的城市。1990年,他出生那年,也正是哈勃望远镜发射的那年。看过的、彗星被木星俘获的新闻,做过的、和月亮有关的梦,都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发现刘博洋对星空的情有独钟,他的父母便买了一台60毫米口径、700毫米焦距、带赤道仪的标准入门望远镜送给儿子。这台望远镜花了700块钱,相当于父母一两个月的工资之和,它也成为了刘博洋与天空的第一道联结。
谈起与天文结缘的开端,刘博洋说:“每个人可能都会在成长中经历一些让自己‘被开启’的小事。这样的小事积攒得越多,人就越会被锚定在某个点上,等待厚积薄发。这是一个埋下种子的过程——之所以说是埋下种子、而不是直接移了一棵树过来,是因为种子还需要不断的浇灌才能发芽、生长。”
图片
幼时的刘博洋在北京古观象台的留影
中学时期,刘博洋开始真正迈入了“天文”领域。一方面,对于科幻作品的喜爱引发了他对于物理领域的兴趣;另一方面,他加入了学校的天文社团,在前辈的引导下越来越多地习得了天文学基础常识。
2007年刘博洋参加高考,恰逢北大物理学院天文系因系内生源不足而恢复单独招生的“历史机遇”。刘博洋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天文系恢复单独招生之后的第一批学生。他以不断燃烧的热爱、持之以恒的努力与苦尽甘来的运气为肥料,催着心中的天文种子生根发芽。这份热爱与努力,源自于他眼中的天文之美。刘博洋说,“天文学让我们能用一些很基本的物理和数学知识去理解一些看起来非常复杂的天文现象,这是一种科学的、简洁的、深刻的美。学习天文学的过程让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世界本质的洞察力。”
“另辟赛道”的北大人
“要想成功,就得自己去探索一条路,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
进入北大之后,刘博洋的学习之路其实并非坦途。大一第二学期,由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的总工程师姜晓军老师来主讲基础天文学课程上,刘博洋凭借自己扎实的天文学基础拿到了最高分,但这已经是他在本科学习中难得的高光时刻——在高手如云的北大,他的优势并没有保留太久。北大天文系不仅开设天文学课程,还在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的专业水平上对学生有着极高的要求。除了天文课以外,刘博洋在大部分数学和物理类课程上都学得很吃力。
虽然在上大学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缺乏物理竞赛基础的他,在面对力学、电磁学等课程时经常一头雾水,高等数学对他来说亦是一大难关:“那时候学习很痛苦,在学业上跟主流已经有点脱节了。像我们这样的‘边缘人’只能各显神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求生活的平衡”。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清晰地找到自身优势,走出适合自己的路。于是,在同学们继续攻坚于学术时,刘博洋成为了“播撒星星”的人。他说:“要想成功,就得自己去探索一条路,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要勇于在看似不太擅长的领域发起新的冲击与挑战。”
图片
2008年,本科时的刘博洋在日全食观测之后
刘博洋将目光投向了北大青年天文学会(以下简称“青天会”)——刘博洋曾跟随家乡的呼和浩特天文爱好者协会到香港天文学会参观交流,对当地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机构、大学天文社团和社会天文爱好者组织开展的天文科普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度考察。而在上大学前就听说过的北大青天会,他也早就心向往之,于是他决心通过分享和实践自己在交流中的所获经验,帮助北大青天会成长为一个更好的天文社团。
北大青天会尚未招新之时,刘博洋就“不请自来”,主动找到青天会的成员,向大家描绘了他对学会发展的种种愿景。后来,他成为了青天会的副会长,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时带队远征观测日全食,并两次获评“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在大三时,他又接连主办了北京市的高校天文社团研讨会与首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与来自全国的天文爱好者一同漫游天文学的美妙世界。
他希望青天会能够作为校园天文科普的“桥头堡”,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全国高校、乃至全国天文社的发展。他说,“北大人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所以我也希望在自己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多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让天文学影响更多人。”
图片
2009年,北大青天会江南日食团路线图‍‍‍‍‍
图片
刘博洋在一场科普直播活动中(图源:共青团中央)
图片
刘博洋在观测中
社团活动之外,刘博洋对于天文摄影的兴趣也在不断发酵。由于天文是观测学科,所以天文专业的学生除了“看到”之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目光所及记录下来——在刘博洋心里,这是天文爱好者的一种本能。在用专业的天文设备进行观测的同时,刘博洋在业余时间也练习用自己可以掌握的小设备进行拍摄。从蹲守铱星闪光到获得专业奖项,刘博洋的天文摄影之路一走就是十余年,这也为他最终通过运用自主开发的专业技术、拍摄中国空间站的高清特写影像,打下了深厚基础。
幼苗已成长为大树。因为热爱,刘博洋从北大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攻读硕士学位,后来又去往澳大利亚的西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归来后,他选择成为一名天文科普创作者与天文摄影师。
图片
本科毕业时的刘博洋
图片
刘博洋在澳读博期间获得西澳大学的拍摄奖项
图片
刘博洋拍摄的照片被展示在他博士所就读的国际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他拍到了最高清的中国空间站!
刘博洋完整记录了中国空间站的成长与变化,他的镜头,是民间描绘中国空间站银色轮廓的“初印象”,也是聚焦中国空间站与浩瀚苍穹对话的“新窗口”。
2022年4月,凭借自主开发的光学跟踪技术,刘博洋成功拍出了迄今为止最高清的中国空间站特写影像,成为国内采用该技术拍摄到高清中国空间站的第一人。他的作品一经发表,就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刘博洋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继续“追星”。他跨越山海、辗转全国各地,北京、河北、海南、甘肃、陕西、江西、江苏……为了寻找具备更好拍摄条件的地点,他去过荒漠、上过高原,拍摄过程中经常风餐露宿,通宵熬夜更是寻常事。但这些辛苦在他看来不算什么:“我是在做一件好玩的事,而且在自己得到乐趣的同时进行了天文科普。”
从“一”字型、“土”字型、“L”型,再到“T”型、“十”字型,刘博洋总是载着100多公斤重的天文观测仪器,在凌晨时分的野外进行分秒必争的观测与调试,只为抓住中国空间站过境的那几分钟。人民日报在今年2月9日的报道中这样评价他:“‘天宫’被成功地捕获在画面中,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柔性太阳翼、机械臂等全都清晰可见。50多次拍摄,记录了中国人的‘太空之家’不断完备的过程,也反映了一名‘追星’青年心怀热爱、勇于探索的精神。
图片
刘博洋拍摄的全球第一张中国空间站“土”字形结构特写
图片
刘博洋拍摄的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全部12种构型记录
图片
刘博洋展示拍摄的中国空间站过境画面(图源:共青团中央)
空间站每92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过境时的移动速度高达每秒7.68km,相当于手枪子弹出膛速度的20倍。除此之外,天气、大气稳定性及望远镜本身的状态也都会影响观测与拍摄。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刘博洋在每次的准备中都会尝试再次改进自己研发的光学跟踪程序,并更换摄影设备。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他拾起经验与教训,为下一次拍摄再做准备。
刘博洋完整记录了中国空间站的成长与变化,他的镜头,是民间描绘中国空间站银色轮廓的“初印象”,也是聚焦中国空间站与浩瀚苍穹对话的“新窗口”。
图片
图片
刘博洋外出拍摄的装备装满了八个行李箱
学术研究之余,刘博洋还投身于天文科普事业,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向大众普及天文学知识。他说:“我希望能够用科学的天文观测手段去拍摄,为大家呈现科学的结果,并介绍其中蕴含的科学意义。”
作为天文物理学博士,刘博洋拥有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扎实的天文学基础,这也是他在进行天文学科普时的最大优势。刘博洋说:“我的博士生导师以及其他的一些科研团队,在取得天文方面的成果之后,会经常委托我去进行相应的科普解读,我也很乐意去帮助他们传播他们的科学成果。”
图片
刘博洋给乡村小学的孩子们远程讲授天文课
图片
刘博洋的科普作品入围“金秒奖”的“最佳科学科普类中视频”
几个月前,刘博洋加入了由北京大学牵头的“6-8米口径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项目筹备团队。这一望远镜项目,包含着北大继续攀登科技高峰的决心。尽快建成这样一台6-8米口径的望远镜,能够让中国天文界尽早有自己的大口径望远镜可用,而这个望远镜也会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更大口径的望远镜的技术发展跳板。刘博洋笑言:“我们现在非常欢迎想对中国天文界做出贡献的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来为这一项目做出贡献,帮助北大早日建成这一望远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刘博洋部分摄影作品(左右滑动查看)
>
观测星空天体,探索宇宙奥秘
脚下苍茫原野,头顶星辰满天
曾经独自“看星星”的孩子
仍执着地举着望远镜
向天空的最深处不懈探索
刘博洋,加油!
来源: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视频: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图片:受访者提供、共青团中央、央视新闻
采写:刘亚凡
排版:胡讯仪
责编:李霁
图片
中国古代最牛百科全书,再现了(在线了)!
     
图片
你好呀!北大外院的林欣琦!
     
 探索宇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