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感染高峰”缺席,专家:只是迟到,疫情仍存反复可能!

去年12月,国家疫情防控措施突然转向,一时间,疫情的传播迅速席卷全国,才不到一个月,国内就迎来了第一波“感染高峰”。
图片
身边认识的人差不多都阳了,外卖和快递也暂时停滞。人们的生活一度陷入混乱,医院里挤满了求医问药的人,医疗资源被严重挤兑。
当时有专家悲观地预测称,春节前后可能随着人员密集流动而引发第二波“感染高峰”。于是很多人提心吊胆地错峰出行,临近春节,多地的高铁和飞机上“空座率”大增。
图片
但大家返乡后实际感受到的情况却是,“返乡大军”并未导致明显的“二次感染”,反而纵情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和三年来首个热热闹闹的“大团圆”。
病毒似乎在一夜之间隐匿不见,人们的生产、生活基本恢复如常,各个公共场所对“不佩戴口罩”的行为开始默许,以往那些“强制性措施”几乎全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人们开始对专家的预测产生怀疑,但内心却又基于对病毒的恐惧而深感不安。
图片
毕竟经受了三年的疫情困扰,众人皆已成为惊弓之鸟。更何况病毒还在不断进化,谁都很难猜出下一个“变异毒株”又会有何种特殊的秉性。人们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被疫情杀个措手不及。
图片
虽然核酸检测取消后, “小阳人”已不似从前那般受到关注,但因不少人的“阳康”后遗症还在,所以没人敢说病毒就此绝迹。毕竟,病毒是不会无缘无故自行消失的,而我们人类也没有彻底消灭它们的能力。
图片
针对“国内第二波感染高峰为什么没有来”的问题,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目前不是新冠病毒消失了,而是目前国内正好处于迅速达峰后的“群体免疫”阶段。等3-6个月之后,随着人体内抗体的消失,疫情在国内的传播,可能还是会出现轮动,最后形成常态化,并最终实现与人类的共存。
其他专家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认为,病毒的传播力转弱,并非是病毒自身的原因,而是社会面的“免疫屏障”在起作用。所以缺席的第二波“感染高峰”,迟早还是会到来。
关于“后续的感染高峰会不会来,多久会来”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称,三个月来一次可能不至于,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可能会出现在今年的五六月份。但疫情规模预计将远小于现在。
图片
综上可见,我们眼前的“太平盛世”或许只是短暂,未来可能还是要面临疫情反复的困扰。专家的“失言”也说明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还非常局限,对付它的手段也尚处于不断试错的阶段。
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要对眼前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感到庆幸,但鉴于近期还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发热人数增多的现象,尽管不排除气温骤降的因素,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就目前的情况,大家还是要继续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口罩。在乐享眼前的春色满园之余,留一份警醒谨防疫情的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