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得太过了,马克龙反对推翻普京,还嘲讽了一波美国

文/肥佬茄子
据今日俄罗斯2月18日报道,在周五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马克龙“隔空呛声”了美副国务卿纽兰。马克龙直言不讳地表态称:“我不相信‘一秒钟的政权更迭’,这种方法没有多少带来积极结果的可能性,也不能解决在乌克兰土地上持续的武装冲突”。
图片
(马克龙)
即使台下坐着的大都是北约高官,甚至包括美国代表,马克龙也是毫不留情面地痛批了“让普京下台”的想法。他表示,他听到许多政客建议更换俄罗斯的政府,而他只会问:“这是为了改变什么?谁能成为下一个领导人?这种计划该如何付诸实行?”
他还不忘暗搓搓地嘲讽了美国领导的北约联盟——“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在许多国家看到了很多次政权更迭,而这只带来了彻底的失败”。显然,他这番话,就是在嘲讽军事干预了阿富汗、叙利亚、利比亚等国的美国,而结果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行动并没有带来一个白宫所吹嘘的“和平世界”,反而加剧了冲突、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图片
(美国最终不得不无奈撤离阿富汗)
马克龙为啥要专门提这件事?恐怕就是因为前两天,美副国务卿纽兰公然放话要让普京下台、要给俄罗斯“带去民主”,还要支持乌克兰打克里米亚,这话可是狠狠地惹恼了俄罗斯人。而作为当今为数不多的和普京还有联系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同时也作为一个欧洲国家领导人,马克龙自然要赶紧表个态,展示自己不同于纽兰的“温和立场”。
图片
(纽兰)
但这也并不代表马克龙就站在了俄罗斯一方——因为同样是在慕尼黑会议上,他同样也批评了莫斯科当局“没有消化帝国的终结”、“痴迷于一个地缘政治帝国的地位”。而这个“帝国”,说的显然是苏联。马克龙的这番话,显然是在指责普京“为了帝国扩张而侵略乌克兰”。
但这事也不能完全怪俄罗斯,整个西方同样有责任。马克龙也承认,当前俄乌冲突的爆发、乌克兰地区问题乃至整个欧洲面临的矛盾,其实都是因为当年苏联解体时,美国和欧洲没能正确地评估和俄罗斯的关系。
图片
(俄军冲突仍在持续)
虽然马克龙没有更深入地解释这一问题,但我们仍可以将其归咎于美国——这可是有历史根据的。
当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一度倒向西方世界、同意在美国的支持下削减军备。可能许多老军迷还能记得,在俄92年申请加入欧委会、94年与欧盟签署伙伴与合作协定后,普京甚至承认自己当年想过让俄罗斯加入北约,可见当时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
图片
(普京当年甚至想要加入北约)
然而,美国却一直不愿意俄罗斯长期与西方世界保持良好关系。为什么?随着苏联这个最大的对手解体,当时北约的存在意义被广泛质疑,严重冲击了美国的军事联盟稳固。在当时中国尚未崛起的情况下,美国想方设法要渲染俄罗斯的“潜在威胁”、阻止俄继续同西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把俄罗斯隔绝在“美国联盟”之外,从而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种明显的歧视性和针对性政策,俄罗斯不得不如美国所愿的那样,成为了美国的“敌人”,当然,也是美国控制其军事联盟的重要道具。可以说,当今所谓的“俄罗斯和西方的矛盾”,完全就是美国一手炮制出来的。
图片
(俄乌冲突中的乌军士兵)
而在中国崛起、成为美国的头号“大敌”后,美国政客又想要让没有了利用价值的俄罗斯“政权更迭”,来推动自己“围攻”中国的计划。这种完全罔顾了各国和平诉求、背离了国际秩序的行为,已为全球带来了无穷的安全隐患——如果未来真的爆发了核大战、让整个世界“千疮百孔”,届时,美国必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