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复后仍然不适,台医:长新冠更“青睐”两类人,女性占64%

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是否就万事大吉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还有部分人会遭受长新冠的困扰,其中有两类人最受“青睐”。
图片
(新冠患者就医)
一般来说,确诊新冠肺炎的人身上出现的症状将在1个月内恢复,但也有人的症状会持续1个月以上。据台湾奇美医疗统计,从2022年-2023年诊治的3029名长新冠患者来看,女性占比1942人,比例为64%,平均年龄在42岁。40岁-60岁的患者占比为30%以上,未满18岁的群体仅有1%出现长新冠症状。
奇美医学中心胸腔内科主治医师张庭嘉近日接待了一名45岁女性患者,该患者过去有气喘病史,平时热衷于登山、健走,去年年底确诊新冠肺炎,康复至今已经超过了1个月,却仍然伴有干咳、虚弱,未恢复到确诊前状态。就医后,针对其症状进行药物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张庭嘉医生表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经过4周急性期,大部分人会痊愈康复,20%的民众会出现长新冠症状,而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的人仅占10%,儿童确诊者则很少出现后遗症。
图片
(奇美医学中心胸腔内科主治医师张庭嘉)
长新冠的症状包括呼吸系统(咳嗽、呼吸困难、体力耐力下降)、神经系统(记忆力、专注力减退、认知功能变差、嗅觉味觉丧失)、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胸痛、活动喘)、皮肤红斑、荨麻疹、脚趾冻疮或疲倦、肌肉酸痛,精神方面也会出现抑郁、创伤后压力症及焦虑,急性期严重发炎者甚至可能形成肺部纤维化等不可逆的伤害,影响到日常生活基本的肺活量。
在这些长新冠患者中,有两类人是高发人群:中年女性和慢性病患者。以40-60岁的中年女性居多,此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抽烟、气喘、肺阻塞、慢性肾衰竭、肥胖及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也是潜在的风险人群。
因此,这两类人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诊后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建议前往胸腔内科或者感染科进行治疗,以减少长新冠情况,即使已经感染过了,也要注意预防重复感染、再次确诊。
不过目前比较乐观的情况是,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趋缓,不用太过于焦虑。与之相比,或许更该注意的是诺如病毒、A型流感的大暴发。岛内有医生统计,最近诺如病毒与A型流感的门诊率比疫情前还高。可能与春节期间大量人群出游与聚集有关。
图片
岛内一家人在春节出游返家后陆续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发烧等症状,就医后显示不是食物中毒,最后查出是诺如病毒在作怪。医生表示,每年11月-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流行期,今年特别严重,门诊比例高达10%-15%。
诺如病毒的传染力非常强,感染途径包括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飞沫等,且没有针对性疫苗。
另外,A型流感的门诊比率也有5%-10%,台湾A型流感多发期是每年的11月-次年年初,与诺如病毒流行期相同。
诺如病毒主要攻击胃肠道,A型流感则主攻呼吸道,2种病毒交叉攻击,杀伤力相当强,一旦染上,难受程度绝对不亚于新冠肺炎。
值得注意的是,酒精无法杀死诺如病毒,使用酒精、水或者肥皂简易洗手,都可能无法完全消灭病毒,一定要用肥皂彻底搓洗手掌、手背与指缝至少20秒才能起到作用。
图片
(正确洗手是预防病毒的关键)
尽管目前新冠病毒有偃旗息鼓之意,但现在还不是放松戒备的时候,暂且不提新冠病毒是否会卷土重来,就算是其他病毒也会让人难以招架。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是应对这些病毒的3大法宝,对于易感人群来说,守好这3大法宝,便能降低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