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难度实现远程访问NAS—奥睿科HS200 NAS+东芝N300组建NAS上手体验

大家对于数据安全终点的理解都是相同的——NAS,但作为影像从业者,我身边一半的朋友都还在N个移动硬盘不停地拷贝数据,甚至手工双备份,来保障数据安全,究其原因:
·NAS的入门学习门槛偏高
·组成NAS之后需要设置的文件系统、卷的类型确实对新手不够友好
·NAS的核心优势外网访问——也就是内网传统,需要申请外网IP,对部分地区的部分网络运营商用户几乎难以实现,也就让NAS没有了吸引力。
而本次上手的奥睿科HS200 NAS,旨在让新手也能够轻松组建NAS,备份数据,完成外网访问,实际使用之后,发现几乎没有难度。香不香呢?一起来看。
图片
硬件:重新定义NAS画风
我一直不太喜欢程式化的产品,让主机不那么庞大,让路由不再张牙舞爪,让NAS不要开门见山一个方盒子上面N个插槽显现。
图片
奥睿科HS200 NAS采用阳极氧化工艺全铝合金机身,就连后背的散热鳍片也是铝合金材质,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能够有效保障散热效果。鳍片内部 是一个6010的智能散热风扇。
图片
圆润的流线型机身以及优秀的质感,使得奥睿科HS200 NAS可以非常和谐地融入到你的桌搭,或者摆在书柜中,也都非常合适。
图片
同时奥睿科HS200 NAS采用Intel双核双线程64位处理器,主频1.1-2.6Ghz,配置Intel UHD Graphics 600 GPU、4GB DDR4 2400Mhz内存以及8G eMMc存储,对于基础的NAS应用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图片
与奥睿科HS200 NAS搭配的硬盘方面,则是选用了东芝N300 8T版。
那么,大家选择NAS盘要注意些什么呢?最基本的就是要能够胜任长时间连续工作,并且选择读写稳定性更高的CMR记录方式的硬盘。而东芝N300 NAS专用硬盘正好符合这些要求,所以这次我选用它作为我的NAS系统硬盘。
图片
东芝N300 NAS专用硬盘,3.5英寸的规格, SATA(6.0Gbit/s)接口,转速达到7200RPM。提供了4TB、6TB、8TB、10TB、12TB、14TB、16TB多种容量可供选择,其中4TB-12TB是256MB缓存,而14TB和16TB是512MB缓存。而本次我们使用的奥睿科HS200 NAS最大支持单碟18TB,N300的所有规格均可以使用。
图片
作为专门为NAS环境设计和制造的硬盘,东芝N300搭载的RV传感器与冲击力传感器,在遇到震动或者加速时,会自动停止读写,再结合铝合金机身一体成型,抗冲击力更加优异。。
图片
采用的Toshiba Stable Platter(东芝稳定盘片技术)技术,可以减少系统所导致的震动,提高读写运行期间的跟踪精度和性能。斜坡加载技术减少了对记录磁头和介质的磨损,从而提高了硬盘的可靠性。有了这些技术加持,让存储于NAS中的数据更有保障。
图片
安装到奥睿科HS200 NAS之前,我们首先使用Disk Speed Test对东芝NAS N300 8T进行测速,实测读247.2M/s,写243.4M/s.对于NAS来说,也是不错的数据表现了。
图片
按键及接口:兼顾简约和实用
奥睿科HS200 NAS的前方指示灯非常简明,DISK1和DISK2的状态灯、status状态灯、电源按键同时自带指示灯,可以简明地展示NAS当前的工作状态。
图片
上面的奥睿科扣板采用磁吸设计,轻轻取下内部就是两个盘位了。
图片
盘位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可以侧面固定安装3.5寸硬盘,也可以底部固定安装2.5寸硬盘,通用性非常不错。
图片
背部是电源孔、2.5Gbe LAN口、两个6Gbps的SATA3口以及reset孔位。
图片
初次使用设置:
首先下载weline微连接app,有安卓、IOS、win、mac、TV和播放器版本。
图片
而后注册一下,右上角扫码添加设备,即可开始你的NAS使用了。
图片
扫码绑定设备的二维码和手机app的下载二维码位于NAS前盖的背面,也不怕丢失,非常方便的设计了。
图片
点开HS200节点信息,可以看到空间使用率、CPU和内存使用率等各种信息。
点击节点空间后,可以看到磁盘位信息,而后可以对系统卷的磁盘模式进行选择,双盘位的HS200有LVM模式、RAID0模式、RAID1模式可选。这边推荐大家选用LVM模式,简单来说:LVM模式是将多块硬盘合并为一块硬盘,实际容量是多盘容量之和。但其中一块硬盘损坏,其他盘上面的数据不会丢失。
图片
NAS基础操作:直觉化界面化,无操作难度
大家买NAS,基础的需求便是文件的上传以及多设备访问。这点来讲,奥睿科HS200 NAS做到了极致的简明。
对于手机端和电脑端的文件上传备份这一基础需求
手机端app直接在节点中点击HS200 NAS,在我的空间、公共空间或者群组空间中任选,点击进入,右下角的加号,后面的操作就跟上传云盘一样,就不赘述了。
图片
电脑端以MAC的weline app为例,首页在我的空间、公共空间或者群组空间中任选,蓝色的上传按钮非常显眼,后面应该不用我教了。
图片
多设备访问方面,电脑端上传的文件,手机weline app实时就能看到文件,并可以选择下载。同理,手机端上传的照片和视频,电脑端也可以立刻查看,并下载和编辑。
图片
进阶向使用感受:
SDVN技术实现远程访问
远程访问是NAS相较于硬盘柜最核心的优势。但是半数的NAS玩家因为搞不定内网穿透,申请不来外网IP,只能做到在家中的多设备访问。
奥睿科HS200 NAS采用SDVN技术,属于分布式虚拟网络技术。技术上采用SDN和NFV/NV技术,在英特网/内网之上建立安全的叠加王,实现IP层的网络虚拟化Naas,可以做到分离网络控制层和数据通讯层,所有的应用和数据都在虚拟化Naas上传输——这可能非常晦涩,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你开机组装配置完毕,无需额外配置,即可在离开家之后,访问家中的NAS,这可真是太方便了。
图片
Samba服务实现电脑内置硬盘一致的读写体验
Weline app虽然能实现和网盘一致的使用体验,但是比起内置硬盘或者移动硬盘的复制粘贴还是要稍稍费事。有没有更便捷的使用方式呢?奥睿科HS200 NAS支持Samba服务,以Mac端为例”Finder——前往——连接服务器,输出指令,即可链接至奥睿科HS200 NAS。
图片
此时奥睿科HS200 NAS就会和一个普通的盘符一样,存在于文件系统列表中,可以从其中拷贝文件,也可以托文件存入其中,使用极其方便。
图片
Docker满足进阶向用户的功能定制和扩展需求
对于进阶向用户,奥睿科HS200 NAS支持Docker应用,并且凭借开源SDK和API,拥有快速的开发指南以及对接能力。Weline app中已有的Docker 仓库就有上百个Docker 应用,可以满足更为高阶的使用需求。
图片
总结
作为成熟的一体化NAS解决方案,奥睿科HS200 NAS搭配东芝N300 NAS专用硬盘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真的非常安静,如果不是桌面使用,你是完全感受不到其发出的声音的。实测噪音在37分贝,其实风扇和机械硬盘的声音差不多大。加之稳定可靠的7X×24小时不间断连续工作,使用起来放心又安心
图片
同时,全套的配置和调校,让奥睿科HS200 NAS到手简单设置即可使用。
基于SDVN技术0设置实现远程访问;支持Docker拥有快速的开发指南和对接能力可以让进阶向用户实现更多功能;安卓和苹果手机端、win端、mac端 APP均覆盖;多设备可以同时备份和访问NAS,让NAS真正成为数据中心。
搭配的东芝N300硬盘,全系采用CMR记录方式,并配以RV传感器与冲击力传感器、Toshiba Stable Platter(东芝稳定盘片技术)技术和斜坡加载技术,实现7×24小时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工作环境。让数据安全得到极大保障。
如果你也有数据存储、多设备访问以及远程访问的需求,那么奥睿科HS200 NAS会是非常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