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援队土耳其九日:被困6天幸存者“奇迹救援”如何实现

2月17日下午,中国救援队与香港特区救援队完成土耳其地震救援任务,乘坐国航包机回国。
在2月8日到达土耳其后,中国救援队共82人在受地震灾害最严重之一的哈塔伊省持续开展搜救任务。这期间,中国救援队累计派出救援人员21个批次,308人次,搜索评估建筑87栋,排查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共营救被困人员6人,搜寻遇难者11人。其中还成功救出了两名分别被困超100小时与超150小时的幸存者,这是远超72小时黄金时间的“奇迹救援”。
图片
土耳其国际救援营救幸存者点位分布图。应急管理部供图
据了解,中国救援队组建于2018年8月,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2019年10月23日通过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能力分级测评,获得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
这是一支24小时待命的队伍,掌握多般武艺。以其中的行动队为例,队员们熟练掌握着搜索、探测、切割等各项救援技能,可以应对地震救援、水域救援、高空山岳绳索救援等各类救援行动。
两次7.8级的地震,给土耳其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活,临行前,中国救援队将食品、饮水、部分帐篷等生活物资和全部医疗物资留给了灾区。
2月17日傍晚,中国救援队归国。应急管理部在首都机场举行欢迎仪式,82名队员排成了一个整齐的队列。鲜花和掌声等候已久,人群将他们层层围住。
土耳其驻华大使埃明•约南向前一步,朝着这个橙黄色的队列致意,“谢谢你们每一位。”
在过去几天的国际救援中,仍有许多细节值得关注。中国救援队是如何与当地救援力量合作的?灾区情况复杂多变,救援队如何应对?被埋超150小时的幸存者是如何获救的?
2月18日,南都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支队长、中国救援队行动队队长王墨,以下是南都与王墨的对话。
南都对话:
图片
王墨在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现场(右一)。受访者供图
面对分歧,我们一直坚持不拖延、不争吵的原则,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营救被困人员上
南都: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灾区的救援行动都是与当地救援力量合作开展的,具体分工是如何做的?
王墨:与土耳其当地救援队伍合作是很有必要的,他们更熟悉当地情况,合作起来效率更高。在发现被困人员后,两支队伍会共同制定救援方案,双方在救援方案上达成一致后,就轮流开始作业。
每个现场的救援我们都要用上3到5个小时,所以需要两支队伍接力来完成。由于救援工作的强度很高,科学地讲,每5到10分钟,就要换一次班。比如我们在救援第四位幸存者时,两支队伍就是5分钟一班,这样能提升救援效率。
南都:如果两支队伍在救援方案上有分歧,该如何处理?
王墨:面对分歧,我们一直坚持不拖延、不争吵的原则,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营救被困人员上。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会观察土耳其当地队伍的救援行动,如果他们的救援方案确实高效,轮到我们救援时就延续这个方案。但如果他们的救援方式有需要优化的地方,我们还是会按自己的方法来。
图片
被困150小时幸存者营救现场。新华社 沙达提 摄
一名队员躺在隧道里用一块板挡下了所有碎渣,避免碎渣溅到被困者
南都:中国救援队与当地救援队合作救出了一名被困超150小时的幸存者,当时是如何发现他的?
王墨:这是我们救出的第六名幸存者,是一名男性。当地时间2月12日,我们在配合重型机械作业,重型机械小心地剥离一些建筑废墟后,救援人员再上前生命探测。探测时,现场和周边的地区会保持安静,以确保我们能听到幸存者的声音。当时有施工人员听到了这名被困者的声音,我们的队员便开始清理通往被困者的通道。
有两名队员进到了废墟里清理狭小空间里的废料,后边有一名队友做简单的支撑与加固,直到发现被困者。我们还找来了医生,及时给他补水。这名男子当时非常虚弱,只能简单地说一两句话,他说,两天前,他还在和附近其他被困人员交流,但现在已经没人回应他了。
队员发现,被困男子的腿部被房梁压住了,上半身暴露在外面,我们和赶来的土耳其救援队沟通了内部的基本情况后,开始制定下一步的救援方案。
南都:当时的救援方案是什么?
王墨:在这次的救援方案上,双方一开始是有分歧的。土方的救援力量认为,要切割掉压在被困者腿部的房梁。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切割房梁的效率太低了,应该直接打开一条救生通道,再挖开男子腿下的废墟。
但是双方没有争执,决定先由土方救援队开展救援。半个多小时后换了中国救援队上,我们避开房梁,用15分钟清理开了被困者上方的废墟,在此期间,我们的一名队员躺在隧道里用一块板挡下了所有碎渣,避免碎渣溅到被困者。
这样的救援效率也让当地救援队认可了我们的方案。最后又用了20 多分钟,我们把这名被困者救了出来。当地救援队非常感谢我们,和我们握手拥抱。我觉得中国救援队是用实干的作风,用我们的工作效果,赢得了认可。
图片
王墨在土耳其地震灾区救援现场(右二)。受访者供图
即便有余震风险也要优先救援,灾区救援时每天只睡三四小时
南都: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震区临时处置了很多情况,其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最深刻?
王墨:主要是余震带来的风险。余震时,我的队员,包括我们这些指挥员有可能还在废墟里,甚至是比较深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没法躲避危险的。
我们会做一些措施来保障队员的安全,比如说安排观察员、尽量避开危险的建筑物等等。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很难得到余震的前期预警,当余震风险和救援行动有冲突时,我们的队员都会优先选择救援。
此外,我们在现场还要和遇难者、被困者家属,包括挖掘人员做好沟通,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支持中国救援队开展的工作。
南都:您如何评价中国救援队在土耳其地震灾区的救援效率?
王墨:按照要求,这支队伍始终处于24小时备勤的状态。在震区,中国救援队可以说是争分夺秒,我们把休息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都放在救援上。队员们每天吃饭休息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中国救援队在震区的工作得到了土方的高度赞扬。
队伍在灾区现场时精神高度紧张,也不会觉得太累,队员的身体都能抗住,回国后,大家都开始觉得有些乏累。所以这两天我们在休整,也不吹起床哨了,让队员们睡到自然醒。
图片
中国救援队和香港救援队联合行动。据应急管理部
国际救援时严格纪律,队伍经此一役更加成熟
南都:国际救援与国内救援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王墨:单从技术来讲,救援技术和救援现场和国内是一样的。特别的是,我们要注意中国救援队的形象,展现出大国的担当。所以,中国救援队的纪律比较严格,比如在营区和救援现场,我们的着装、言行都有明确的纪律要求。
南都:经历此次土耳其救援,中国救援队收获了哪些经验?
王墨:但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更加了解了自己当下的技术水平,明白了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继续加强提升。像对建筑结构倒塌的分析评估等业务,我们通过此次救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此外,我们对国际救援程序与注意事项也有了更好的认知,这对中国救援队之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采写:南都记者 王森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