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要来了?医生:担心30年后管不动20张床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近期,这则关于延迟退休的预测消息引发热议。
刚刚完成规培的华北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刘衡掐指一算,发现92年出生的自己又恰逢政策落地。
“父母说你是医生,到时候当大主任坐坐门诊,多干几年有什么不好。可到时候大家都65退休,很可能就不是现在的情形。假如我六十多岁还在临床一线,真的干得动吗?
医生都愿意延迟退休吗?
国务院 2022 年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虽然目前国家尚未公布政策具体实施的方案和时间,但 2022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适时」实施该政策的要求。
图片
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图源:中国政府网
在大家的热议中,医生与教师、公务员等职业并列,被视作将因延迟退休政策而获益的人群。2021 年,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讨论了两项挽留人才新政,其中一项即为“延长一线医护人员雇用期至65岁”。
医生们真的都愿意延迟退休?事实却不尽然。
我们曾对该话题做过一个调查,共有1380人参与,包括1099名医生和281名医学生。结果显示只有10%的参与者表示支持延迟退休。
图片
问及“是否愿意退休后被单位返聘”,参与者中有21.9%表示愿意,46.5%视情况而定。
图片
同时,45.9%的参与者表示,如果退休后继续工作,会选择给病人看病,32.4% 选择做医学院老师。
图片
当然,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医生的态度也不尽相同。50岁及以上的医生(60后及之前出生)或主任医师持支持态度的比例相对高,且被单位返聘、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意愿也相对较强。
图片
“我确实不怎么担心延迟退休的问题,因为如果我如期退休了,我大概率也会接受返聘。”高颖兰主任是华中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内科主任医师,她说如果让她过两年一退休就回家享福,她可能反而觉得是在受罪,“我觉得身体还行,上上门诊、讲讲课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年轻医生:等我们老了还能这样吗?
“我的学生都不愿意延迟退休,我能理解他们的担心。”高主任补充道,“一方面我们不退休,年轻医生晋升会更困难。另一方面,等到他们退休的时候,大家都因为老了就堆在门诊看病肯定不现实。”
作为高主任的学生,住院医师郭真就非常不希望延迟退休:“我的朋友调侃我说,要是外科医生还说上手术吃不消,你们内科医生怕什么。我说,我怕30年后管不动20张床。
而郭真担心的这个问题,真的有可能制约着老年医生的诊治质量。
2017年5月,发表在BMJ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同样程度的内科老年重症患者,相比40岁以下的医生,60岁以上医生的患者入院30天内死亡率高出12%。从医疗费用角度,医生年龄每增长10岁,患者的平均花销平均增加 2.4% [1]。
同时,年老的医生或许也并不等同于“医术高超”。
JAMA的一项综述分析结果显示,75岁以上医生在进行认识能力测试,平均比40岁医生的评分低20%以上。而涉及到临床操作及外科手术领域,年龄导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2]。
对于医生来说,能衡量是否胜任工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能力”。
“我的老师现在就是退休返聘,他这样的老专家在科室确实是宝贵的财富。”主治医师闫航是自己导师的“关门弟子”,他谈到现在的专家返聘,表示这和未来大家都延迟退休其实存在本质的差别。
“现在医院返聘的都是一少部分在临床经验、诊治水平上很卓越的老专家,即便只是能够指导我们,或是一周两三次专家门诊,都能让我们年轻医生,也让病人有很大获益。”闫航进一步谈到,“但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普普通通的医生,老来只是坐几天诊、指导指导工作显然没有这个价值,而临床一线的高负荷工作能不能胜任,又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有人能在80岁还是一个卓越的医生,但许多年轻医生担心,自己60岁时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完成这份对体力精力都有较高要求的工作。
弹性退休:可能是未来的方向吗?
闫航认为既然医生之间有能力差异,那么根据每个人的意愿,或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工作量来制订不同的退休方案,不失为好的选择。从丁香园论坛医生们的讨论也可以看出,“弹性方案”在许多医生眼中会是一种理想方式。
图片
图源:丁香园论坛
2021年3月,人社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曾指出:延迟退休不会搞“一刀切”,不是规定每个人必须达到延迟后的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而是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增加个人自主选择提前退休的空间。这是延迟退休改革最大、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香港医管局主席范鸿龄也曾详述香港的弹性退休方案:“中国香港医管局会提早在员工踏入 55 岁时就开始与其商讨,让员工有足够时间就退休计划作出部署。员工可灵活选择延任时间及年期,最长可以工作至 65岁。
图片
图源: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同时,丁香园论坛也有医生在讨论中提出,工作不同年限后,如果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调整到不同工作强度的岗位,同时待遇也做相应调整。也就是说,除了不同的时间维度上的“弹性”,分工上的“弹性”,可能也是个值得尝试的方案。
总而言之,无论是愿意延迟退休,还是因为担心年龄增长不能胜任高强度工作,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医生们将医学视为不容疏忽的重要事业。
延迟退休的大趋势下,或许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医生们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文中刘衡、高颖兰、郭真、闫航为化名。
策划:云也 | 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1] Tsugawa Y, Newhouse J P, Zaslavsky A M, et al. Physician age and outcomes in elderly patients in hospital in the US: observational study[J]. bmj, 2017, 357: j1797.
[2] Dellinger, E. Patchen, Carlos A. Pellegrini, and Thomas H. Gallagher. "The Aging Physician and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 Review." JAMA surger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