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启动,噻虫胺颗粒剂成农民关注焦点,若用法不对,效果差异大

01
春耕启动,噻虫胺颗粒剂成农民关注焦点
随着春耕一起启动的,还有农资市场,当前,除了繁忙的田间地头外,就属基层农资店最为繁忙了。
图片
佰秀农业通过走访发现,和以往相比,当前的农资市场,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如种植春季辣椒及中药材的农民朋友,在防治地下害虫时,传统辛硫磷、毒死蜱乳油或颗粒剂,在市场上已经越来越难看到。
逐渐多起来的,是噻虫嗪、吡虫啉及噻虫胺等新烟碱类杀虫颗粒剂。
尤其是噻虫胺颗粒剂,更是以极高的性价比,成为农资市场的宠儿,成为农民朋友关注的焦点。
那么,和其它防治地下害虫杀虫剂相比,噻虫胺颗粒剂又具有哪些特点呢?
图片
①杀虫全面,药效持久
噻虫胺,为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极好的上下内吸传导的功效,制成颗粒剂后,采取撒施、沟施或穴施的方式进行施药,不但能防治葱蛆、韭蛆、蒜蛆、蛴螬、金针虫和蝼蛄等常见地下害虫危害,还能防治生长期刺吸式害虫及锉吸式害虫危害(蚜虫、飞虱、蓟马等),这是辛硫磷、毒死蜱等传统地下害虫杀虫剂所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噻虫胺颗粒剂的防虫持效期可长达3个多月,而毒死蜱和辛硫磷颗粒剂的持效期,只有一个月左右。
②低毒低残留,促进生长
噻虫胺高效低毒,尤其以颗粒剂处理土壤的方式,从种植前施药到农作物收获,间隔期较长,且不与果面或农作物叶片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食用的安全性。
图片
除此之外,噻虫胺可直接接触作物根系或种子,也不会产生药害,这也是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种衣剂主角的原因之一。
噻虫胺属烟碱类杀虫剂,烟碱类杀虫剂都具有一个共性,能调节植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施用过噻虫胺的植物根系,往往都比较发达(对比),生长也更加健壮。
③降下身价,更接地气
作为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价格原本是远远领先于吡虫啉和噻虫嗪的。
然而,当前噻虫胺的原药价格,却跌到了和以上两种杀虫剂不分上下的地步,虽然造成噻虫胺价格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但自降身价后,也让噻虫胺在农药市场上更接地气了。
图片
在这种前提下,农民朋友自然会选择价格类似,但杀虫效果更为突出的噻虫胺。
02
用法不对,效果差异大
在使用噻虫胺颗粒剂的过程中,有农民朋友反映,为啥购买同样含量、不是同一厂家的噻虫胺,效果表现却不一样呢,是不是购买了假农药?
造成噻虫胺颗粒剂杀虫效果不理想的,除了假农药因素,还有使用方法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三点:
①造粒工艺不同,效果差异大
颗粒剂是将原药和载体混合后,通过造粒的方式制成,当前制作噻虫胺颗粒剂方式主要有三种:
图片
一是将噻虫胺有效成分和载体混合后通过机器造成药粒。
二是通过制好的颗粒剂载体,将噻虫胺有效成分包裹到颗粒表面后,再进行包衣处理。
三是通过制好的颗粒剂载体,将噻虫胺有效成分包裹在颗粒剂表面,烘干或晒干即可。
相比较而言,第三种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持效性较差,这也是同样含量、同样剂量、同样施药方式的情况下,药效表现不一样的主要原因。
②施药方式不同,效果差异大
在噻虫胺颗粒剂应用过程中,农民朋友获得的信息是亩用量是多少,以1%噻虫胺颗粒剂举例,农药登记亩用量为2800-3500克,这是撒施剂量;若是沟施,可以按照最低登记用量;若是穴施,最低登记用量还可以减半。
图片
但对于地下害虫较多的田块,或生长期想达到预防抗性蚜虫、白粉虱的目的,就要适当增加用药量,否则,就会给人造成效果不理想的假象。
③施药方法不同,效果差异大
由于噻虫胺杀虫速度较慢,尤其是制成缓释颗粒的,持久性达到了,但缺少了速效性,这也是农民朋友在施药后,看到地下害虫依然“生龙活虎”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前提下,大家可以选用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的联苯菊酯+噻虫胺、氟氯氰菊酯+噻虫胺颗粒剂。
03
采取颗粒剂防治虫害的优势
图片
①省时省力
如今的颗粒剂基本上以滚筒造粒为主,体形类似化肥颗粒,可掺混化肥进行撒施、沟施或穴施。
②克服温度限制
噻虫胺虽然在低温下具有杀虫功效,但气温低于10℃时,效果发挥不理想,通过颗粒剂撒施的形式,能克服叶片喷施的温度限制。
③使用方便,符合潮流
农民在施药过程中,采取颗粒剂防治病虫害,能极大避免与农药接触,且采取土壤撒施的方式,既避免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