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产情怀到被人收购,详解魅族衰落之谜

作者|刘工昌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近日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两枚“无界汽车”商标,国际分类均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图片
魅族申请“无界汽车”商标
图源:企查查
许多人对此第一印象是,搞手机的魅族也要搞汽车了?
早在2022年10月,魅族曾被爆料在招聘网站更新了大量汽车工程制造相关岗位,这一度被认为是魅族将要下场造车的信号。对此,魅族科技公关回应道:“公司确实在储备汽车领域相关人才。”
此前,吉利李书福就曾在采访中提到:“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帮助智能汽车竞争力不断提高。”(1)
后来关于吉利打造车机系统的消息被证实恰与魅族有关。2022年6月6日,魅族科技发微博表示将和吉利旗下的领克合作,打造全新的车载系统Flyme
on
Car。2022年6月13日,魅族科技官方确认已与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消息称收购魅族的星纪时代科技会专注于用户交互和体验等前端功能。
曾靠MP3发家
2022年10月,星纪时代正式收购魅族。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二司官网公示了星纪时代收购魅族科技股权案。
图片
从公布的细节可以得知,交易完成后,星纪时代将持有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取得对珠海魅族的单独控制,魅族创始人黄章所持股权将下降至9.79%。
需要注意的是,星纪时代第一大股东是持股32%的吉利集团,同时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个人还持有6.1%股权。这也就意味着魅族已基本由吉利控制,甚至可能是李书福完全控制。
在这一收购动作后过去3个月后,吉利便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全新的中高端新能源品牌的预告。根据目前信息透露,吉利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将拥有纯电、插电混动、增程式混动三种动力形式,全新系列还将采用全新的设计语言与智能化配置。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2023年1月28日的新春寄语中提到,“今年将在新能源架构造车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整车操作系统’,打造‘软硬件高度结合的超级智能终端’,其可链接手机、飞行器、卫星等实现万物互联。今年,这样的‘智能终端’将会在吉利汽车集团的多个品牌上推向市场”。
而最有望帮助吉利打造“智能终端”的魅族,此时正在进行汽车商标的申请,这一动作似乎并非巧合。(2)
随着吉利的收购,魅族标志性人物黄章一下子从老板变成了打工仔,魅族也从主业造手机的公司变成了为汽车提供智能化配置的边缘系统,这实际上也意味着作为手机销售终端的它将彻底掉出人们的视线。
作为一家曾在业界有着极强号召力的公司,魅族走到今天令人唏嘘。但从魅族的经营状况来看,同意此次收购也是迫不得已。
一代人的情怀
据此次收购的公示文件显示,魅族在2021年智能手机市场所占份额被列为了0-5%。
图片
这个0-5%,有媒体指出实际上大约是百分之零点一,到了2022年,市场份额差不多就是完全归0。也就是说,作为手机品牌的魅族该完全消失了。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手机领域,一个品牌的消失似乎并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但魅族却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因为它身上曾寄托着一代人的情怀。
黄章是第一个被称为“中国乔布斯”的人。2003年,黄章在珠海成立魅族,主推MP3产品。他推出的Music
Card播放器,曾被视为iPod
nano最强的对手。2006年,魅族MP3年销量突破10亿台,成为国内播放器市场最大品牌,而乔布斯在2007年才宣布iPod销量超过1亿台。
2007年苹果发布首款iPhone,黄章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随即砍掉MP3业务,转型做智能手机。2009年,魅族推出魅族手机M8,这是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机,仅5个月销售额就达到5亿。随后魅族又推出M9。
随着魅族M8、M9的横空出世,魅族一举成为中国国产智能手机的先行者。此后,魅族也因其产品收获了万千粉丝。
首先其M8、M9、MX2、MX3等机型都曾堪称国产手机的经典机型,特别是MX2别具一格的15:9屏幕比例,极大地刷新了人们的视觉体验。
图片
口碑上,魅族更是好得不可思议。
2020年1月12日冬季发布会后,魅族竟然登上了好几个微博热搜,各大科技博主也纷纷点名爆赞魅族推出的潮品很给力。
2021年4月6日,安兔兔公布《2021年3月安兔兔Android手机好评榜TOP10》。令人吃惊的是,市场份额仅0.1%的魅族在好评榜中独占4席。
图片
魅族手机长期霸占安兔兔好评榜,消费者早其实已习以为常。这一次,魅族17系列、魅族18系列均榜上有名,其中魅族17
Pro还以97.97%的好评率拿下榜单第二名的成绩。魅族17
Pro的外观设计还曾获得全球四大工业设计奖之一的优良设计奖。(6)
魅族以工匠精神细心打磨,将智能手机小而美完好的带到了人前,不论是M8、M9,还是MX系列,都足以载入国产智能手机的史册。据说魅族当年直接对标的是苹果,曾喊出“不做中国的苹果,要做世界的魅族”的口号。
图片
被偷师模仿到挖空墙角
但谁也没想到,魅族是出道即巅峰。之后魅族手机销售额就开始了断崖式下滑,直至完全消失。
根据官方及CINNO
Research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魅族手机全球增长率第一,在2016年销量达惊人的2200万。2017年,魅影销量下降为2000万。2018年,魅族手机销量跳水式下跌46%,仅售出948万台。到2020年,魅族单季度的销量已经下降至20-40万台之间,仅占市场份额的0.5%,2020年年底更是降到了0.1%的冰点。
为什么魅族会成这样?有人说跟小米和阿里有关。
先是小米。魅族刚成立时,黄章曾在互联网发布一篇魅族MP3播放器即将上市的帖子,在圈内很受欢迎,因而引爆魅族第一款MP3销量,随后黄章建立起粉丝经济。后来,这种论坛运营粉丝的模式被雷军成功复制在小米身上,今天更被众多网络大V效仿。
再是阿里。
不知为什么,黄章在魅族仅推出两款手机时就选择了隐退。而此时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经过近10年的厮杀后,开始向头部集中,魅族开始呈现边缘化。
眼看着魅族日渐下降的市场份额,2014年黄章选择回归魅族。回归后,黄章引进了阿里巴巴5.9亿美元(约40亿人民币)的投资,阿里巴巴也因此收购魅族29.34%股权。
彼时,据“品玩”消息,阿里投资魅族还附有一个对赌协议,要求魅族在2015年出货量达到两千万台,否则阿里将获得进一步收购魅族股权的权益。另外,魅族在新款手机上搭载了阿里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YunOS,但表现平平。没过多久,魅族就放弃了YunOS,黄章再次选择隐退。(3)
据传还有格力。
早在2014年,黄章就曾在魅族社区中表示,他会找人先融资10个亿,“业界对我有兴趣的人挺多,甚至包括格力等巨头。”因此,外界揣测一直想做手机的格力,很可能会收购魅族。(4)
一位接近魅族的人士表示,“几年前OPPO高薪挖了魅族的员工,现在有的被吉利花几倍工资挖走,身价涨了好几倍。”
除被偷师外,魅族还频频被挖墙角。2018年是1月,有魅族粉丝在魅族社区发帖称,“OPPO
ColorOS 6抄袭Flyme。”ColorOS
6由原先魅族手机Flyme系统的二把手陈希操刀。魅族创始人黄章回应,“已经让律师跟进,以及追究离职员工违反竞也禁止协议的法律和经济责任。”(5)
2019年,魅蓝和负责人李楠出局。另外,魅族系统工程师洪汉生向外界表示,“OPPO、vivo等公司用两倍年薪挖走了魅族Flyme团队三分之二的人,直接导致安卓底层升级一直安排不上。”
据企查查数据,魅族2019年参保人数从1694减少至949人,流失44%的员工。
魅族错失的机遇
就手机市场而言,中国手机至今没有一家是有真正核心技术的,但中国手机如今能做到世界手机出货量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就在于手机厂商抓住了一个时代的井喷,抢在风口适时疯狂扩张。
而魅族恰恰错过了手机高速膨胀的风口。黄章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能解决魅族所有问题。这导致他错失雷军的投资,也被后人认为是魅族犯下的最大错误。
早有资料显示,360、阿里巴巴、腾讯、格力等大厂都有接触过魅族,就连雷军在创立小米之前,都曾向魅族抛出过橄榄枝,还亲自劝说黄章以5%的股权引进谷歌中国技术大咖林斌,都遭到黄章拒绝。
遭拒绝后的雷军自创小米,小米快速崛起。黄章公开嘲笑过雷军不懂做手机,但此时的魅族与小米已不是一个量级。时任魅族副总裁李楠曾表示,魅族2013年出货量约200万台,同期小米出货量为1700万台,完全压倒了魅族。继小米后,华为、OV相继崛起,而魅族还在角落里顾影自怜。
从魅族喊出“小而美”的产品口号开始,魅族手机便在小众厂商道路上越走越远。魅族产品从处理器到外观设计均是显得与众不同,而且魅族手机从来不请代言人。诚然,这样的风格可以令魅族更快收获小众粉丝,但这也令魅族手机丧失庞大的群众基础,发展机会也就此错过。
除了遭资本市场戏弄而错过风口,魅族的衰败还有其战术层面多次自我否定。
魅族首款机型M8是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可谓是出道即巅峰。鉴于当时某些厂商操作系统广告实在太多,魅族扛起反抗大旗,率先打出“三零系统”(零广告、零推送和零预装)的旗号,在行业广受好评,可惜后面没能坚持下去。
2017年,魅族经营陷入困境,黄章再度出山。经过两次调整人员架构,魅族明确要聚焦高端。但魅族当时在售机型中,魅蓝的中低端是绝对主力。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魅族总销量突破2000万台,其中魅蓝的销量占到70%。
已经将近一年没发布新品的魅族,在大众眼中早已失去了高端旗舰品牌的形象。抛弃自己赖以立足的中低端,转向结局不可知的高端,结果可想而知。
魅族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或者可以说,是一直在各种策略间反复横跳。
2017年魅族Pro7进军高端惨败。2018年黄章砍掉魅族赖以支撑的中低端魅蓝,宣布走精品路线,发布魅族16,被媒体称这几年魅族做过最好的手机。但还是空赚口碑,苦无销量。随后的魅族17又是同样命运。
这就是包括魅族在内的二三线手机品牌目前陷入的一种恶性循环——“产品销量有限-没钱做研发和拓展渠道-产品没有突出卖点-销量愈发的低迷”。
当时,对于没有大树依靠的二三线手机品牌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
1、做主流厂商不屑于做的超低端市场,主打下沉市场。(酷派,小辣椒,乐视等走的就是这条路)
2、做高端机,利用高溢价来打破资源瓶颈。(魅族走的是这条路)(7)
但可惜的是,魅族两条路都走了,走不通后就来回摇摆,结果是驼子摔跤——两头都着不了地。
被近亲夺走的最后活力
而近亲繁殖的管理层夺走了魅族的最后一丝活力。
吉利收购之前,魅族发展了将近20年,期间多次融资,黄章仍握有魅族将近一半的股份。而实际上,整个魅族从生产、销售到快递物流,甚至是食堂,都由黄章家族成员严密把控。据天眼查公开的信息,魅族科技的12名董事中,董事黄质潘是黄章亲弟弟,总经理黄柏涛是黄章表弟。
这带来的最为典型的影响就是,2018年魅蓝E3发布前,主管供应链的黄家人一意孤行,执意与实力最弱、濒临破产的与德合作,最终导致E3中途停产。不巧的是,E3是当年非常畅销的一款机型。
而过度的近亲繁殖,导致了魅族大量人才的出走。
2015-2017年是魅族发展的顶峰,手机出货量一度年均超过2000万台。此时黄章宣布复出,对魅族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一番调整,砍掉了魅族的出货量支柱魅蓝子品牌。
黄家人的一意孤行导致曾经帮助魅族走上巅峰的“三剑客”,主管硬件设计的白永新、主要操刀Flyme系统的杨颜以及主管营销和魅蓝的李楠,纷纷离职。甚至魅族还被称为手机UI界的“黄埔军校”(8)
或许是吉利清楚黄章的偏执和魅族家族企业的劣势,所以对于黄章在魅族被收购之后的职位安排,作出了明确说明,一句魅族进入“吉利时代”颇有清场的味道,但原来魅族里的黄家人是否会悉数清退,还未可知。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魅族未来的管理,特别是产品方面,仍然还是由黄章来主导,但曾经和黄章一起打天下的魅族元老,已全部出走,黄章也许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尴尬。(9)
吉利魅族各取所需?
2022年6月13日,魅族科技官方确认,已经与吉利集团旗下手机公司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已就战略投资事宜签署协议。
关于此次收购,很多吉利系车型车主纷纷感叹,自己的车机终于有救了,这是因为虽然吉利车机极其卡顿,而魅族手机最为人称道的便是曾在国内首屈一指的Flyme系统(基于安卓)。
对于吉利这种本身对车机系统就没什么经验的传统车企来说,想要快速地补足自己短板的最佳途径就是收购一家成熟的手机企业,而魅族恰恰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至于人们关心的魅族手机能不能重回巅峰,也许根本不在吉利来考虑之列。
总结来看,魅族或许并不会因为这个收购案而重新崛起,未来魅族这个品牌很有可能会直接并入到吉利这个品牌之下,甚至有可能完全消失。(10)
说了这么多,还是有些感慨。也许在中国,从纯消费角度来说,没有哪一步手机有像魅族那样真正寄托如此多的消费者情怀。2009年的2月18日,在魅族M8作为“中国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亮相的那一天,闪光灯和掌声淹没了舞台。中国电子圈奔走相告“中国手机终于站起来了!”
这部手机至今仍被微软总部珍藏在展厅,作为智能手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这无疑是中国手机人的骄傲。
但这种属于魅族的情怀可能一去不复返了。
注释:
(1)吉利收购魅族会带来什么2023年2月3日
(2)魅族申请“无界汽车”商标,或为吉利新品牌观察者网2023年1月28日
(3)李楠辟谣魅族阿里对赌
三系统新机登场 科客网 2015年2月18日
(4)重磅:黄章曾拒绝雷军10亿投资?黄章正式做出回应!春公子科技领域创2019年7月31日
(5)“珠海小厂”魅族,竟然这么“抢手”?无冕财经2022年1月27日
(6)手机好评榜出炉:小米全军覆没,魅族占4席,华为Mate40数码密探有鱼2021年4月8日
(7)被吉利收购的魅族,能够重回巅峰么?答案可能并非如此
小伊评科技   2022年6月14日
(8)从崛起到没落,魅族为什么还没摆脱黄章的控制DTCHAT
2022年1月20日
(9)吉利还是难救魅族
潮起网于见2022年8月12日
(10)吉利车机太卡顿?直接收购魅族手机!2023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