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一周年,世界期盼和平重归

图片
2月19日,美国上千名反战人士在位于首都华盛顿市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集会,齐声高喊:“不要更多战争!”。抗议者要求美国停止煽动俄乌冲突、促进双方和谈、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削减美国军费等。 新华社记者 刘杰摄
一年前的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正式爆发。一年来,这场冲突不仅打破了欧洲和平,也给世界增添了更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
冲突的发展几度出乎观察家的意料,俄罗斯与在整个西方世界支持下的乌克兰,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战事持续将满一年之际,直接冲突的俄乌双方与间接参与其中的西方国家都已尽显疲态。然而,个别国家不仅一直在火上浇油,而且到处渲染地缘政治紧张,胁迫、拉拢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世界期盼的和平重归依然前景渺茫。
不久前在德国举行的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乌冲突自然地成为了讨论的重点。当俄罗斯和伊朗作为区域安全的重要角色被排除出会议,“安全会议”的话题也似乎偏离其主题时,中国代表发出了掷地有声的和平强音——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中方还将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继续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
昨天在北京举行的蓝厅论坛上,中方正式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外交部长秦刚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安全是世界各国的权利,不是某些国家独享的专利,更不应由个别国家说了算。中方对冲突不断加剧甚至导致失控深感忧虑,将继续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供中国智慧,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对话协商,解决各方关切,谋求共同安全。
和平与发展是潮流所趋,人心所向。人类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更是时代前进发展的正确方向。
形势
战事处于胶着状态,局势有升级可能
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如何评判这场冲突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走势?双方是否会展开新一轮大规模军事行动,从而引发更大危机?
于洪君(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约专家):俄乌冲突的爆发出乎我们的意料,战事发展到今天的状况也大大超出了想象。当前俄乌战场形势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双方都不肯轻易收手。总体来看,俄罗斯没有完全实现其军事目标,甚至可以说远远没有达到。乌克兰在西方和北约支持甚至间接参与下,仍在全力抵抗,但也没能收回他们所说的被占领土。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损失惨重,尤其是乌克兰一方。现在来看,战事还会继续下去,双方都无法轻易妥协。特别是美国和西方大力支持乌克兰,拜登又亲自去了基辅,给乌方提供新的援助,表明了美国、欧盟、北约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立场不会有丝毫松懈或者改变。
近期种种迹象表明,双方还会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战事可能进一步升级,形势比较严峻,甚至说是比较悲观的。但从历史上看,没有永远持续的战争,俄乌冲突终究会缓解下来。但具体的时间以及以何种方式结束还不好预判。俄乌开展新一轮军事行动,甚至会导致某些北约国家直接参与,从而引发更大危机。
辜学武(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现在战事处于胶着状态。从北到南1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实际上陷入一场阵地战。乌克兰在“解放”了大批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之后,现在已经无力再发动更大的攻势。俄罗斯也伤亡惨重,在去年年底实施了战略退却和局部动员之后,明显正在集结重兵发动一场新的春季攻势。无论谁胜谁负,局势都有升级的可能。
吴心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目前没有看到止战的迹象。从理论上讲停战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方最后陷入僵局,都不能够在战场取得突破时,可能会考虑停火谈判。二是俄罗斯获得主动,美国达不到削弱俄罗斯的目标,可能会劝乌克兰恢复谈判。但同时也要看到,如果乌克兰的目标是收回所有被占领土,包括克里米亚,那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它不可能停火。另外,乌克兰如果停战,西方对它的援助就会停下来,乌克兰可能连维持国家经济运转都很困难。
斯瓦兰·辛格(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俄乌冲突持续一年,似乎还是看不到结束。所有迹象都表明,在未来的时间里会有更多的冲突和更多的苦难。在冲突一周年的前夕,双方都在为重大攻势做准备。这是因为双方都希望利用冲突一周年的机会来鼓舞他们武装部队和公民的士气。在这次意外持久的大规模冲突中,双方都没有看到明显的胜利,这让人感到沮丧和疲劳。与其把问题留给所谓的国际组织或国际社会,不如期待一个有意愿和有影响力且能得到双方信任的第三方,提供全面支持,以尝试真正缓和这场严峻的冲突。
威廉·琼斯(《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现阶段,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了新的攻势,北约部队也已经完全准备好向乌克兰增加军备。目前,尽管俄罗斯提出要求,但乌克兰或北约方面似乎并不希望走到和平谈判桌上。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战场上的重大变化而改变,当北约国家对他们为维持这场冲突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越来越感到不安时,也会发生变化。
溯源
美西方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如何评价美国、北约以及欧盟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
于洪君:美国、北约和欧盟对推动这场冲突的发生、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俄乌冲突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北约同俄罗斯矛盾不断升级、激化造成的。乌克兰在这场冲突中一方面为维护其领土完整、防止国家进一步分裂,另一方面确实代表美国和北约的利益,为了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战略跟俄罗斯进行生死搏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乌克兰所进行的是“代理人战争”并没有错。美国、西方学者也都直言不讳地承认这一点。
实际上,美国、北约很多国家间接地参与了这场冲突,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物质、技术援助,规模还不断扩大,已经达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吴心伯:美西方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和做法都有重大变化。从立场上看,由第一个阶段考虑如何支持乌克兰抵御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攻击,到第二个阶段想让冲突长期化以削弱俄罗斯。从做法上看,初期对乌克兰的支持是比较谨慎的,特别是在武器系统方面是有选择性的。但是随着立场的变化和冲突的长期化,他们不断升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提供越来越多的重型武器和进攻性武器,还有扩大武器的打击射程。
到目前为止,美国和北约采取的是既介入又不直接转入的态度。从美国的角度,支持乌克兰符合它的战略利益。通过冲突的扩大化,让欧洲安全上越来越依赖自己,也削弱了欧洲的战斗自主性,有助于加强美欧关系。但从俄罗斯的角度,他们不仅对乌克兰提供情报和武器支持,还进行军事训练。随着对乌军事援助的扩大和升级,如果冲突失控,有可能会把美国和北约卷入其中,这个风险在上升。
辜学武:北约和欧盟共36个国家是乌克兰坚定的支持者,在这场冲突中表现引人注目,至少提供了一千多亿美元的军事、经济等援助。没有他们的支持,乌克兰的抵抗是不可能支撑到今天的。西方的战略思路很明显,即以实力为后盾,以军援为手段,迫使俄罗斯领导人知难而退,鸣金收兵。这种观点的主要出发点是:战争的结束不能以乌克兰和支援他们的整个西方世界蒙羞为代价;战争以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开始,也必须以俄罗斯的军事失败而告终。莫斯科可能也已经慢慢意识到,俄罗斯不只是在与乌克兰作战,而是与整个西方世界作战,彻底实现军事行动目标的前景应该是越来越渺茫了。
斯瓦兰·辛格:美国和北约无疑为乌克兰能够持续对抗强大的俄罗斯军队提供了支持。但北约的东扩也仍然是引发这场冲突的核心原因。欧盟在俄乌冲突中的作用也揭示了其内部的分歧,成员国对这场二战以来欧洲最具破坏性的军事冲突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揭示了他们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以及他们对确保欧洲安全战略自主性的渴望。简而言之,乌克兰的这些西方朋友——美国、北约和欧盟促成了这场冲突的爆发,但却无法确保其轻松结束,这对他们的领导层来说不是一种积极的反馈。
冲击
全球治理进程、新一轮全球化进程受到削弱
在俄乌冲突冲击下,一年来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于洪君: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对世界政治格局、经济走势、安全状况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这场冲突可以说是冷战的“后遗症”,或者说冷战在新形势下的持续。
俄罗斯同北约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前苏联时期矛盾冲突的延续和发展。可以说俄乌冲突是欧洲地缘政治大裂变持续发展的前奏曲,也是百年未有大变局下,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相互叠加向纵深发展的风向标,影响到了全球治理进程、新一轮的全球化进程。
这场冲突的发展使俄罗斯实际上被西方排除到全球治理之外。俄罗斯现在的国际处境非常困难,不仅在全球治理,还有在欧洲事务中,话语权和参与权都被大大挤压了。世界的矛盾对立在加剧,形势不容乐观。
吴心伯:首先是对全球安全形势的冲击。这是冷战结束后在欧洲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场军事冲突,对欧洲的安全形势带来了直接的冲击。欧洲之外,引起各国对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加剧地缘政治紧张的关切,一些国家加强了军备投入。
第二是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美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金融上的制裁,冲击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包括美元和美元支付体系的可靠性也面临考验。
第三,引起了粮食和能源危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重要产粮国和输出国,俄罗斯的能源输出也受到制裁影响,所以去年欧洲的能源和粮食危机比较突出。
第四,国际政治中的大国间战略互信遭到削弱。冷战结束后几十年,虽然大国之间一直有分歧矛盾,甚至时有冲突,但总体上维持了一个和平状态。但俄乌爆发的冲突,实际上是俄罗斯和美国的“代理人”之间的一场冲突,冷战后逐渐走向伙伴关系的美俄战略互信也因此荡然无存,对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互信也带来了负面的波及效应。
最后是对全球治理的冲击。全球治理需要大国之间的合作,俄乌冲突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大国间的政治互信下降,进而削弱了他们在全球治理中的合作。
辜学武:有三点变化非常明显。一是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地位受到重创,直接的后果是俄罗斯会终结他长期以来在欧亚之间认同的摇摆不定,选择向亚太方向倾斜,淡化俄罗斯的欧洲色彩,形成心理上的“脱欧入亚”势态。二是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性更加严重,由军事安全领域扩大到能源安全领域。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在今年1月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洲域外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供应国,欧洲追求战略自主将变得更加困难。三是中国的外部安全与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对中国和平发展产生直接威胁。
斯瓦兰·辛格:俄乌冲突带来最明显的全球挑战是其对市场的影响。过去一年的冲突引发了重大的不确定性和物资短缺,导致食品、燃料、化肥等价格上涨。大多数经济体在新冠疫情后已经面临经济衰退的趋势,这加剧了这场冲突对供应链的影响。在全球政治方面,这不仅打破了对大型常规军事冲突的禁忌,而且还暴露了北约内部的重大分歧和差异。北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展开了新的“域外行动”,将自己作为全球稳定的“保障者”。我们可以注意到,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出现了某种疲劳,这可能对这场冲突的结束起到决定性作用。
立场
中方劝和促谈立场明确坚定
俄乌冲突对中国与西方、中俄关系有何影响?如何评价过去一年来中国面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和态度?
于洪君: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平发展步伐日益加大,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防范和戒心也与日俱增。俄乌冲突的发生和发展,使中国同西方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更加严峻,前景更加迷离。
在慕安会期间,中方的立场很明确,我们反对美国在中俄关系问题上指手画脚,甚至无端施压。但是俄乌冲突必定使中国同美国、西方的关系复杂化、严峻化、尖锐化,这是我们要看到的,虽然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俄乌冲突比较复杂,事出有因。中国从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充分考虑各方关切,一直主张用政治、外交、谈判方式来解决俄乌冲突。中方劝和促谈的立场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坚定。
吴心伯:俄乌冲突加剧了中美矛盾和中美关系的紧张。冲突爆发后,美方一开始要求中方站在美国一边谴责俄罗斯“侵略”,而后又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不要向俄提供军事援助或帮其规避西方金融制裁。在没有得到中国响应后,美国开始在国际上通过歪曲的叙事贬损中国的国际形象。对此,中美在联合国等多个场合,围绕俄乌冲突问题进行了多次交锋。
另外,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加大了转入台湾问题的力度,不断提升“美台关系”,企图在台海威慑中国大陆动武,对台政策的冒险性和挑战性都在上升,这当然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特别是去年佩洛西窜访台湾,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升高了台海的紧张局势,更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矛盾。
中方即将发表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将是对这一年来我们在俄乌冲突立场上的一个系统化总结。中方主张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原则都应该得到重视。同时,中方也一直呼吁和平解决危机,并致力于劝和促谈。正如王毅在慕安会上说的,方案都已经放在谈判桌上了,突然就停掉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有其他势力和更大的企图。此外,相关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应该得到照顾。俄乌之所以发生冲突,就是因为北约东扩挑战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在全球安全问题上,中国提出了比较进步且合理的理念,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以及概念文件。此外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方反对单方面制裁施压搞对抗,倡导劝和促谈,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威廉·琼斯:虽然俄乌冲突给中国建立一个基于多极而非单极世界的、更和谐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努力带来了麻烦,但也让中国看到了英美及其西方盟友为了阻止一个“多极”世界的发展而不惜采取的极端手段。北约的行动加强了俄中两国的联系,中国清楚地看到了北约在欧洲对俄罗斯所做的一切。未来西方是否也会试图对中国做同样的事情,将他们的“印太战略”转变为更加强大的军事形态?对中国来说,尽快推动乌克兰通过谈判实现和平是一个好的选择。
教训
相互尊重,才能和平发展
俄乌冲突带来了哪些教训或警示?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前景如何?
于洪君:俄乌冲突给我们最大的教训或者警示,就是国与国之间无论历史上有多少积怨,现实中有多少矛盾,或者外部势力施加了什么样的影响,都要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原则,理性对待和处理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切不可用武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更不可倾其所有为他人做嫁衣。俄乌冲突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国与国之间必须和平共处,邻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睦邻友好的,只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各国才能和平发展,人类才能走向共同繁荣和进步。
在当代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是不可接受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有核国家卷入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引发更大规模的区域战争乃至世界大战的风险是不能排除的。
由于俄乌冲突的发生、发展和升级,全球和平与安全的前景变得非常脆弱。俄乌冲突实际上已使整个世界进入了临战状态,而不是冷战状态了,全世界都为可能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进行必要准备。欧亚地区的国家都在做最坏的打算。这场冲突带来的教训是异常深重的。
吴心伯:美国为了维持霸权地位,发动了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地缘政治竞争、阵营对抗,严重冲击了全球安全与稳定。可以说,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直接导火索,如果美国不放弃这样的做法,只会制造更多的冲突,不仅在欧洲,也会在亚洲和其他地方发生。
各国都应该从俄乌冲突中吸取的教训是,国家之间要重视对方的合理安全关切,就也是中方倡导的共同安全概念。作为全球安全倡议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共同安全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一国安全不应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
辜学武:全球和平与安全环境不容乐观。俄乌冲突直接导致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欧洲,包括德国抛弃坚持了70多年的和平主义政策,加入了全球整军备战、强化武力的行列,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会更加激烈,安全风险倍增。
斯瓦兰·辛格:俄乌冲突打破了这样的前提:这个时代不是一个冲突的年代;多个强权不会同时卷入冲突。但尽管存在种种分歧,世界仍然团结一致,重申尊重国家主权。俄乌冲突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最严重的影响,是它被允许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导致乌克兰东部大部分地区几乎被摧毁,甚至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方式。这不得不让人对其他未来潜在的冲突产生忧虑。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白波 吴娜
流程编辑: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