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建高校大学生的
“蟳埔女”变装
惊艳了众多网友
色彩绚丽美观的发簪
带着新的国风热潮席卷而来
黎明职业大学发文称:
“‘蟳埔女’闪现黎大!”
2月19日,学校邀请
“蟳埔女”习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晨
来校开展“蟳埔女”
“簪花围装扮体验”活动
老师和同学们摇身一变
成为了海的女儿
据了解
“蟳埔女”是与惠安女、湄洲女齐名的
福建三大渔女之—
她们会把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
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绚丽美观
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蟳埔人曾靠海吃海
勤俭持家,吃苦耐劳
是蟳埔文化精神所在
蟳埔文化吸引着青年学生
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
“穿上这身极具蟳埔特色的衣裳
感受到蟳埔女性的坚韧、勤劳”
其实,这已经不是
“簪花围”的第一次出圈
年初
某杂志发布2023开年刊
文艺工作者赵丽颖
来到福建泉州
一袭红裙、头戴簪花围的造型
惊艳了无数网友
↓↓↓
(图源:上城士)
那么
“蟳埔女”为什么要头戴鲜花呢?
这还与阿拉伯有关
↓↓↓
“蟳埔女”之所以头戴鲜花,主要是为了遮盖身上的鱼腥味。而今天的“蟳埔女”一般在重大节日、见重要客人的时候将鲜花盘在头上。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蟳埔村作为泉州的千年古村,与阿拉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来到泉州做生意,与当地人通婚,把阿拉伯的风土人情带到蟳埔,两地文化融合碰撞,“蟳埔女”头上的鲜花就有不少是从阿拉伯引进而来。今天的蟳埔,仍居住着古阿拉伯人的后裔。
不久前
网络上曾讨论过
“年轻人纷纷变装‘蟳埔女’”的现象
有网友调侃
“娃额头没头发”
“大学生发际线不允许”
被直指扎心
而更多的是
对非遗之美的赞叹
非遗之美吸引着大家
来到泉州蟳埔打卡参观
欢迎来福建
get同款蟳埔簪花!
来源:中国青年报、海博TV、看见福建、黎明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