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客户端均已无法登录,ofo跪地也难求生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大厂都不得不裁员的冬季,其他厂商的日子或许只会更加难过。这不,一直“死而不僵”的ofo,如今可能真的是“凉透了”。近日有不少网友表示,已无法接收ofo的短信验证码,进而导致所有客户端均已不能登录。
图片
根据我们的测试发现,在“ofo小黄车”微信小程序上选择用微信登录时,会显示“网络异常”,选择用手机号登录时,填写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也会显示“验证码错误”。而打开ofo官网,浏览器会直接提醒“您访问的网站证书已作废”,而网站指向的APP下载渠道中,App Store与Google Play均已无法访问,就只剩下了直接下载APK安装包这一选项。
作为保护网站和用户隐私信息安全基石的SSL证书,没有也就意味着数据是通过明文协议传输。而ofo官网这一证书的作废,代表ofo几乎已经放弃了维护自己的脸面。不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发现,ofo官网提供的APK下载还正常,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下载APP,并且在下载后也能正常安装使用,只不过这个APK包的版本还是“ofo-local18089”。
图片
从“18089”这个命名来看,这一版本安装包或许2018年上线,并且安装后呈现的UI也证实了这一点,证据则是这一版本的APP居然还提供了“扫码用车”功能。要知道自此次疫情以来,ofo的出行业务就已经瘫痪,并选择了进入电商赛道,早就不干老本行了。但最令人意外的是,18089版本的ofo APP还提示有新版本可升级,升级包的链接指向的正是ofo官网,而且还能下载。
这也就意味着,ofo托管的服务器其实并未关闭。为了证实ofo还没彻底关停,我们也将APP升级到了最新版本,但其中已经看不出任何共享单车存在的痕迹,变成了标准版的购物返利APP。新的“ofo饭钱”APP里指向的京东、唯品会、小鹿商城和ofo自己的9.9元特价中,指向唯品会的链接已无法访问,指向小鹿商城的页面则直接提示无法登录或下单支付。
虽然这可能意味着ofo还没彻底“凉透”,但并不代表就有可能起死回生了,退场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ofo的危机是在2018年出现,彼时手中还有一定资源的ofo先后进行了两次尝试。第一次是在2018年夏季,ofo上线了新闻信息聚合服务“看看”,试图将流量以信息流广告的形式变现。第二次也是在同年夏季, ofo在APP中内置了小游戏,走起了通过游戏变现的路子。
但遗憾的是,ofo的这些尝试并没能成功。在广告与游戏两条路都走不通的时候,ofo祭出了互联网三大传统变现途径之三,也就是电商。并在2020年将APP的ICON改为如今的“ofo返钱”,打出了“购物返现金”、“押金可提现”的口号,引导被拖欠押金的用户将押金变成虚拟代币。
事实上,自ofo的共享单车业务崩盘后,经营模式只有一个主题“拖”,拖到用户将其忘记是上策,中策则是利用现有用户进行流量变现。其实ofo这几年的各种求生举措,都是以千万量级的“付费用户”为基础展开,而“付费用户”实际上几乎都是它的债主。俗话说“欠钱的都是大爷”,只要还有用户有从ofo那里拿回押金的念想,那么他就是ofo所掌握的流量。
如今ofo的模式就是“淘宝客”,帮助卖家推广商品、以获取佣金。ofo用退押金作为诱饵,引导用户在平台上下单,并通过返利的形式来偿还用户押金。
咋一看这个算盘打得很响,抓住了用户的损失厌恶心理,化身为中间商驱使用户帮自己打工。只可惜,ofo的债务问题实在太严峻,以至于有好事者计算,即使按照ofo在APP中提供的最高比例返利计算,凑够99元的可提现金额需要购买数千元的商品。
图片
尽管搞购物返利没问题,但ofo没有料到的是,在用户眼中他们的信誉已经崩盘。并且ofo的规则中已明确表示,平台中售卖的并非ofo的商品,其仅提供基本信息,并不对第三方服务和商品负责,收到货物如有问题则需与商家协商退货或退款。言下之意就是,如果用户通过ofo这一服务购买的产品出现了问题,他们概不负责的。
要投入几千元才能换取提现的机会,其他APP这样做可能还有人敢于去冒这个风险,但是对于一个拖欠了数以千万计用户押金的APP,显然并没有太多用户敢于赌一把ofo会不会在提现上设置阻碍,会不会将用户的提现金额拿去偿还更高优先级的债务。
图片
但到这一步,ofo显然就已经是无力回天了。所以与其垂死挣扎,可能还不如体面退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