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挺进全国高新区30强 四川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抢跑“春天里”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王祥龙
2月24日,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在遂宁射洪举行。活动中,“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2022四川十大城乡融合案例”“2022四川‘拼经济搞建设’标兵”四大重量级榜单正式揭晓。
图片
活动现场
活动还没结束,出席会议的四川绵阳科技城经济合作和对外开放局长梁勇行色匆匆,“要马上赶回绵阳,与来自深圳的客商洽谈。”
据悉,去年11月,绵阳高新区整体并入绵阳科管委,成为绵阳科技城直管区,2022年GDP实现419.5亿元,增长5.2%,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位中位列42位。进入2023年,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拿出了“开年就开跑”“起步即冲刺”的劲头,全力以赴抢时间、拼速度、忙招商,以打造科技创新先行区为抓手,加快挺进全国高新区三十强。
图片
绵阳科技城
理念之变
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
“招商工作基本每天都有人来咨询洽谈。”在出发前夕,梁勇接受了封面新闻的专访。他提到,绵阳科管委揭牌后,绵阳高新区105平方公里将作为科技城建设的核心主阵地,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智能终端、磁性材料及应用两大特色产业(即“三主两特”产业)。
这是当地对产业发展的精准定位。“项目我们不是盲目招引,现在都是综合研判后,才作出选择。”梁勇的话一语中的,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背后,也折射出当地对自身发展的信心,彰显综合实力与底气。
数据显示,2022年,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扎实开展定向性、跟进式、精准化、专业化招商,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年新签约产业项目36个,签约金额超630亿元,同比增长42.1%。
此外,2022年,当地GDP达到419.5亿元、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而“三主两特”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93.7%。
而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位中,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位列42位,实现连续6年升位,累计上升19位,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连续多年入围赛迪顾问中国先进制造业园区百强园区,全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园区。
图片
绵阳综合保税区
优化服务
“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
常言道,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而言,这“一程”就是全程。
采访中,梁勇分享了当地的一个案例。此前,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新招引的两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从签约到开工都仅用时3个月,其中埃克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试生产在一个年度就完成。这是优化服务的具体体现。
梁勇提到,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秉持“引进来、扶上马、送一程”工作原则,主动做好项目签约“后半篇”文章,成立项目推进专门机构,设置项目审批专厅,建立项目推进“五个一”工作机制,项目审批提速60%。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两个星期前,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召开2023年冲刺一季度“开门红”动员大会,当地发出抢跑“春天里”里的动员令。会上,绵阳市政府党组副书记,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梁磊也明确,要抓好企业保障服务,深入实施“暖企”行动,持续发挥“金融十条”、科创基金小镇等作用,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推动相关政策直达企业,实现政策激励应兑尽兑。
会上还发布了《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全力冲刺2023年一季度“开门红”激励措施》,从6个方面制定了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20条激励措施,奖励金额从0.15万元到50万元不等。
这无疑是当地释放出的重要信号。
绵阳科技城直管区区内企业
瞄定“开门红”,该区定下一季度 GDP增长不低于10%的目标。目前,绵阳科技城直管区(高新区)以项目引领,“四个一批项目清单”明确了101个总投资近280亿元的新开工项目、117个总投资近320亿元的续建项目、143个总投资约90亿元的竣工项目、26个总投资近160亿元的储备项目,以项目大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大发展。
同时,按照“在谈项目加快签约、签约项目加快落地”的要求,确保全年引进百亿级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19个,以招商引资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