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深圳要永不僵化

图片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月27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他因提出“股份制”获得经济理论创新奖,他所倡导的改革先锋精神,在深圳这样一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盛的城市里,值得被铭记。
2月27日,晚上十点左右,赴完一个饭局,正在返家的地铁上,手机“滴”的一声,一个曾经是媒体人、后来转行做企业的朋友给我发来一条微信:厉以宁先生走了。后面是一个流泪的表情。
接着他发来一个报道链接,文章开头写道:据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年2月27日19点31分,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心中咯噔一下。
我理解这个朋友的心情。在深圳这样一座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盛的城市里,我想,会有很多人和我的朋友一样,对这样一个“改革先锋”,这样一位为中国经济改革留下深刻印记的老人的离世,充满了特别的不舍与感念之情。
“如果要有外号,我认为应该是‘厉非均衡’”
很多人知道厉以宁有个外号叫“厉股份”。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他的身世。
厉以宁出生于1930年,是家中长子,籍贯是长江下游的江苏仪征,生于南京。“以”是厉家的排行,“宁”是为了纪念出生之地。4岁时,他随经商的父亲举家迁居上海,6岁入学上海中西女中第二附小(现永嘉路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
不久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到了1943年,全家为躲避战火,避难湘西沅陵,入学因战争迁到此处的长沙雅礼中学——这是一所如今在长沙乃至在全国都叫得响的名校。
1951年,21岁的厉以宁准备参加高考,托已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念书的好友代他报名。好友认为,厉以宁虽然想学化工,但知识面广,又当过会计,学经济学更合适,便自作主张将北京大学经济系填报为第一志愿。厉以宁从此阴差阳错地与经济结缘了。
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1980年4月。其时,厉以宁第一次提出股份制的概念。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没有真正的企业,而这主要是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产权改革,要通过股份制来实现。
请注意这个时间节点。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正是观念坚冰刚刚打破的时候。所以也就不奇怪,当时很多人对他的观点并不理解。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姝威在厉以宁去世后撰文回忆,“我在北大学习期间,厉老师提出的一些经济学观点,尤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观点引起了一些争论。作为学生,我能感受到厉老师当时承受的压力。当时,厉老师用充足的论据和严谨的理论坚持己见,为我国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
四个月后,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宣告建立。
深圳像一个在时间的齿轮上高速运转的城市,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当束缚解除后,人们身上所能释放的源源不断的活力。作为改革试点,蛇口工业区炸响了“开山第一炮”,沉默年代的那一声爆破,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号声。
“股份制”与深圳的横空出世,不仅在时间上意味着一个概念与一个城市的某种交集,更可以看成是那个年代的改革风乍起的注脚。
1986年9月,厉以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设想》一文,再次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声疾呼。随后,股份制经济终于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逐步推进,并且从最初的集体企业开始向国有企业延伸。
到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出现的股份制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90年代初,深圳、上海两家证券交易所相继诞生,一个完善的股票市场在中国出现了。随着改革的深入,股份制理论成为中国最流行的经济思潮之一。
接近30年后,2009年11月,厉以宁因提出“股份制”获得经济理论创新奖。这一理论也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对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推行以及证券市场的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有报纸给他起了“厉股份”的外号,并不胫而走。
不过,面对质疑时他敢于百折不回,面对巨大荣誉时,他也并没有全部笑纳。在谈起“厉股份”称呼时,厉以宁实事求是地说,“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主张股份制的学者还有冯兰瑞、赵履宽、胡志仁,后来有于光远、童大林、蒋一苇、王珏、董辅礽。有人称我是‘股份制的首创者’,这不符合事实。如果要有外号,我认为应该是‘厉非均衡’。”
什么是“非均衡”呢?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斯提出,在完善的市场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下,市场上过度需求和过剩供给的总额必定相等的假设,被称为“瓦尔拉斯均衡”。“非均衡”则是指在市场不完善、价格体系不灵敏条件下达到的均衡。1990年,厉以宁的专著《非均衡的中国经济》问世,此后几十年多次再版,被称为“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十本书之一”。
图片
▲2020年8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90岁高龄的厉以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寄语“特区的发展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厉民营”与“非公经济36条”
对深圳人来说,厉以宁的另一个外号“厉民营”,虽然名头上没有与吴敬链的“吴市场”并称的“厉股份”那么响,但同样令人亲切。
厉以宁是最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学者之一。
2003年10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组织调研组,由厉以宁任组长,赴广东、辽宁等地调研。其时,在“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明确写入宪法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但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组就此形成了长达17页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提出了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建议,连同厉以宁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同被送到国务院。
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厉以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曾谈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他认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公有制领域以后,竞争加剧迫使公有制经济产生紧迫感,必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改革才能提高效率,长远来看对公有制经济是有利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国有资产重组创造了良好条件,公有制经济随之壮大。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进一步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加强,总体上对公有制经济是有利的。
“不能否认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实事求是,是什么问题就按照什么问题来办,法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厉以宁说。
2005年2月19日,被很多企业家称为“开创历史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这份文件包含7大措施36条内容,时称“非公经济36条”。
此后,全国掀起了一股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新一轮改革浪潮。
深圳人对此也许有更深的感触。因为,很少有哪个城市的发展像深圳这样,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深圳名企,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新兴企业,无论是“巨无霸”还是“小而美”,它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民企。深圳是国内市场主体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深圳市场主体累计394万户、居全国城市第一,超过九成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以青年企业家科技创新创业为主体的科技民营小微企业居多。一部城市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民企成长史。
深圳,是一个离“老板“最近的城市;某种程度上,深圳,也是一个离“厉民营”最近的城市。
“特区的发展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在写作这篇文章时,我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这样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厉以宁来过多少次深圳?去过深圳什么地方?对深圳有什么印象?
有文章称,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厉以宁到深圳等特区调研、交流十分频繁,熟悉其各项经济发展指数,他多次说“深圳是有改革基因的”。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他来到深圳,交流中,他告诉深圳的干部“前途在三转型”——可惜网上已找不到相关的详细报道了。
我找到了这么有限的几条信息。
一条是,在关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深圳分院”的相关介绍中,有这样的文字:“2000年3月,首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深圳班的83 名学员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开学,厉以宁教授讲授第一门课《经济管理概论》。”
另一条是,2015年,厉以宁到深圳坪山作了一次讲座。有媒体以《经济学泰斗厉以宁坪山开讲》进行了报道。报道写道:“11月16日,坪山新区邀请我国经济学界泰斗、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到坪山作学术报告。厉以宁表示,深圳要利用好地理位置的优势,同时利用好新的人口红利,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充当重要角色。他还谈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提出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以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
当然,信息量最大的,当属2020年8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90岁高龄的厉以宁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寄语“特区的发展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南方日报记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曾有一度,人们认为深圳等特区“不特”了,深圳也出现过发展势头减缓的情况。然而,近年来深圳展现了创新型城市的新面貌,重新焕发活力。您认为当时“萎靡”的原因是什么、今朝的活力又来自于哪?
厉以宁回答说,深圳当时看起来萎靡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加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以及新兴创新产业的培育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造成部分人信心不足等。我认为深圳经济焕发活力在于抓住机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型,向三个方面转型:一是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方面转型;二是进一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注重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方向转型;三是深圳的城市发展形态在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型。
在谈到外部“冲击”的影响时,他说,去全球化也好、疫情冲击之下国际贸易投资被迫中断也好,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这些外向型经济。所以,深圳、珠海、汕头这些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的确会受到冲击。但也要注意到,像深圳这些年来特别注重培育创新经济,而且在周边已经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使深圳在面对这轮冲击时,底气更足。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还不忘给深圳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深圳等经济特区过去是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际上也是外循环拉动内循环的支点。如今除了继续当好开放窗口、改革的尖兵,还要一方面成为规则制度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外循环和内循环营造统一开放的良好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成为开放创新的示范区,以深化科技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自主创新为重点,成为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创新高地。
与其说,从这样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厉以宁对深圳的熟悉程度,不如说,它体现了老人对深圳这座改革之城的感情深度。
是天天给夫人做饭的经济学家,也是诗人
从现在开始,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厉以宁。
他给人们留下的,不只是那些由专业的经济学名词带来的刻板印象,他还是温情的、日常的、可亲的、率性的、至情至性的。
首先,你可能想不到,他是一个天天给夫人做饭的经济学家。晚年时,厉以宁仍保持规律作息:每天早晨6点起床,坚持写1小时文章,7点做两个人的早饭,然后又是看书、写作,直到11点,开始做午饭。
其次,你可能更想不到,他还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虽然,媒体在报道他时往往只冠以“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这样的头衔,但他的诗词才华,是每一个接触其诗作的人所公认的。
自1947年在故乡仪征写下第一首诗起,厉以宁70多年来吟诗填词1400余首。比如,1951年由沅陵赴长沙参加高考途中,他填了一首“钗头凤”:“林间绕,泥泞道,深雨后斜阳照。溪流满,竹桥短,岭横雾隔,岁寒春晚,返?返?返?青青草,樱桃小,渐行渐觉风光好,云烟散,峰回转,菜花十里,一川平坦,赶!赶!赶!”
1964年,厉以宁看着一岁的儿子蹒跚学步,写下了这样的清新诗句。“穿户,穿户,小燕巢边寻路。轻轻两翼低挥,停停又复起飞……”
人民政协网曾以《厉以宁的“诗意人生”》为题,报道了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不求浮华,但求警句’,‘诗是深思词是情,心泉涌出自然清’,这是厉以宁诗词创作的追求。”“他的诗词中,既有山河江海、家国情怀,也有岁月跌宕、人生忧欢。”
“不求浮华,但求警句”,厉以宁留下的诗句中,确实有不少警句,比如,很多人喜欢他的这样一句诗:“缓流总比急流宽”。有人分析认为,它充分地表达了厉以宁的经济思想。厉以宁始终相信,改革,需要渐进;处理社会问题,重在疏导。“要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市场活跃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民心安了,民情顺了,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厉以宁诗词全集》,全书分四卷展开,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和记录了厉先生自1947年以来的所有诗词。
这些诗词中,部分跟广东有关。有媒体报道,2007年初春,厉以宁带队到广东调研,早起在汕头海边见到渔民赶海,写下了一首《长相思·汕头海边所见》:“岛上春,滩上春,斗笠遮阳赶海人,欢歌情意真。鱼满盘,贝满盆,快速蹬车转后村,云来天渐昏。”
我很好奇,那么,在这一千多首诗词中,有没有关于深圳的诗句呢?当然这个问题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对深圳来说,他是一个毕生为经济改革而呼吁、在改革关键时刻挺身发声的经济学家;对他来说,深圳这么些年的快速发展,就是一首铿锵而明快的富于韵律的诗。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图片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李跃
制图 | 勾特
编辑 | 叶辉 李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