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活法》:心态对了,工作就不累了

2004年,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出席了一场新书签售会。
采访环节,有读者问他:
一个人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就,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稻盛和夫笑了笑,拿起旁边的新书说,答案我都写在这里面了。
这本新书就是当时一经推出,便畅销全球的《活法》。
在书里,稻盛和夫指出,成事的要素很多,但最不可或缺的,只有心态。
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同的挑战和难题。
一味怨天尤人,或消极应付,都会让自己慢慢失去竞争力。
唯有及时调整心态,主动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磨炼能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1
以正念心态,解决难题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工作经历:
手头的项目,一连几周没有任何进展,整日活在焦虑中,忍不住打退堂鼓;
花了很多心血做的策划方案,结果被领导全盘否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与客户谈了大半年的合作,最终因分歧而耽搁下来,陷入深深的绝望当中……
很多时候,一个人被负能量裹挟,往往会陷入精神内耗,工作也难以展开。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
“即使面临最困难的状况,也要始终保持开朗的、积极向上的态度,热情饱满,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
对于工作中的难题,保持积极心态,才是走出困境的前提。
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在老师推荐下,加入了松风工业。
进去之后才知道,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早已面临破产风险。
第一个月,甚至连基本工资都发不出来。
很多同事们看不到希望,一个个相继辞职,有的还劝稻盛和夫也早点离开。
但稻盛和夫不为所动,他信心十足地说,公司还没倒闭,再努力努力,一定能转亏为盈。
之后,稻盛和夫将锅碗瓢盆搬进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到产品创新上。
两年后,他成功研发出一款新材料,刚推出就受到市场的欢迎。
一时间,公司的订单暴增,很快就实现了盈利。
面对艰难处境,稻盛和夫从未放弃,最终通过努力,使得公司起死回生。
财经作家布拉克说:
“当你期望最好的事物时,你便在创造一个思想的磁场,吸引你所冀求的一切。”
当你遇到工作上的难处,一味消沉怨叹,只能让情况更糟。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解决问题,才能达成你想要的目标。
无论工作再难再累,学会屏蔽负面情绪。
当你坚持正念,始终以饱满的干劲做事,你会发现,工作中的大多数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图片
2
以弹性心态,面对困境
《活法》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60年代,稻盛和夫创立京瓷没几年,与计算机巨头IBM公司,签订了一份巨额订单。
订单总额达到1.5亿日元,涉及2500万件精密陶瓷产品。
签下订单后,京瓷立马投入生产。
很快首批产品,20万件精密瓷器率先交付,结果却被告知不合格,全被退了回来。
听到消息,公司上下都陷入惊慌当中。
要知道,若不能按时保质完成订单,京瓷要付出的赔偿,足以让公司元气大伤。
更严重的是,很多其他企业,都开始质疑京瓷的实力,大批合作项目都停了下来。
危急时刻,公司上下都惊慌失措,不少员工甚至崩溃大哭。
稻盛和夫很快召开了一场全体会议,他提出了八个字:迎难而上,力求超越。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亲自带领技术团队,死磕产品,反复打磨工艺。
最终他顶住了压力,在一次次技术改进中,使产品达到合格标准,并顺利交付。
财经作家塔勒布曾在《反脆弱》中,提出过两种人生状态:
第一种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摔得粉碎;
而另一种人,会像橡胶球一样,掉在地上不仅不会坏,反而会弹得更高。
前者会在痛苦的打击下溃败不堪,而后者却总能在困难的挤压下越挫越勇。
作家杨小海说:“生活总会遇到压力,必须学会具备弹簧的属性,向下的压力越大,向上的冲力也就越强。”
面对工作的种种挑战,只有扛住压力,才能做出成绩。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工作是一帆风顺的。
别因一时坎坷,就逃避畏缩;别因一时失败,便低头认输。
提高心理韧性,保持弹性心态,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做出更多的成绩。
图片
3
以自燃心态,积极提升
在《活法》中,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自燃”的概念。
他指出,物质有不燃型、可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同样,人也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不燃型”,是说就算被别人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人;
第二种是“可燃型”,只要有人能点火,就能烧起来;
第三种是“自燃型”,不需要借助外力,自己就能燃烧起来。
自燃型的人,永远积极主动,始终能用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在这个加速内卷的时代,想要成就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
看过阿里副总裁童文红的故事。
2000年,童文红应聘上了阿里巴巴的前台岗位。
当时的阿里刚刚起步,她每月工资500块钱,却要同时做前台和行政的活。
但她不仅没有抱怨,反而将这两份工作做到极致:
为了熟练解决客户的咨询问题,她从零学习公司所有业务;
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一有同事出差,她就提前帮助查好车次和时间。
用了三年,她当上了行政主管。
后来阿里发展物流业务,创立菜鸟裹裹,她又担负起了组织责任。
每天她除了签约人才,还主动学习仓储物流知识,帮助搭建大数据运营平台……
在她的主导下,菜鸟裹裹成立不到三年,估值就超过千亿。
正是这种“燃烧自己”的工作态度,最终让童文红从普通小职员,一跃成为公司高管。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刘润曾说: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功?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点燃自己,充满激情。”
认为工作就是给别人打工,整天混日子,最终你只能在原地踏步。
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主动提升能力,你才能接受更大挑战,担当起更多责任。
做个自燃型的人,少点消极怠工,多些自我驱动。
将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你才能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图片
4
以利他心态,成就自己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曾阐述过自己的“一壶水哲学”:
人这一辈子,总会遇到“缺水”的时候。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递过去“一壶水”,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报答你。
稻盛和夫总结说:“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想要得到什么,就要先为别人做点什么。
1979年,日本有两家通信企业,遭遇了现金断流问题,危在旦夕。
两家企业负责人四处借钱筹资,可费尽口舌,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情急之下,他们找到了京瓷。
稻盛和夫听说后,一口答应,很快就把资金打了过去。
拿到这笔钱,这两家企业顺利度过了危机。
几年后,计算机时代到来,整个陶瓷行业面对高精度的通信设备,都感到手足无措。
这时,稻盛和夫帮助过的两家通信企业,主动伸手帮忙。
他们提供了很多技术,使得京瓷能够生产掌上电脑等尖端科技产品。
在他们的援助下,京瓷一举成为日本最大的瓷器公司。
稻盛和夫也没想到,多年前的善举,竟给自己带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
所以他说:“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强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终回报会回到自己身上。”
人心是相互的,你肯为别人撑伞遮雨,别人才愿意为你铺路架桥。
极致的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工作中,别人遇到难处,能帮就帮一次,能拉就拉一把。
你的善意,终会回馈自身,不断撑大你的格局,成就你的事业。
很认同《活法》里的一句话: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
改变你的心态,你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对于工作也是如此。心态对了,上班就变得不累,事业也会顺风顺水。
往后的日子,学会磨炼心性,摆正态度,认真做好手头每一件事。
请相信,你的每一份投入,都是在一点点地塑造自己,成就未来。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ye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