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盟运动峰会召开,中国不是正式成员,却发挥了领袖作用

据参考消息报道,第19届不结盟运动峰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峰会寻求摆脱俄乌冲突导致的危机的方法。
当前,人类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大流行之后,国际格局的激荡变化有目共睹。西方在大流行期间的糟糕表现,不仅让自己陷入了泥潭,其自私的做法还坑害了全世界。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世界。
而之后爆发的俄乌冲突,让人们愈发相信,西方不再适合继续扮演领导世界的角色,他们无法带来公平公正,无法满足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传统概念再次升温——全球南方。
图片
不结盟运动峰会
按方向划分阵营的方式由来已久,当前国际格局最激烈的矛盾,就是在东西方之间。
全球南方的概念被升温,跟东西方矛盾的背景有着不小的关系。
全球南方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二战之后就被提出,当时大量被殖民的国家实现独立,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拉美地区,大部分都处在南方板块上。
而这些国家,就是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国家。
不结盟这个概念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最早公开提出的。不过他并不是原创,而是偷师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推行不结盟运动,就是为了让第三世界国家应对美苏冷战,避免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选边站队。
图片
G20外长会现场
不结盟运动的主旨就是反对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跟全球南方这个概念高度重叠。
此次不结盟运动峰会主要讨论乌克兰危机,因为乌克兰危机对全球南方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加剧了贫穷国家的糟糕处境。
而一些还过得去的国家,则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获得对全球南方的领导权,进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比如说去年和今年分别担任G20轮值主席国的印尼和印度,就想成为全球南方的领袖,在东西方矛盾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领导全球南方,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然而,尴尬的是,这些国家有理想,但能力有限。印度最近就一直在刷存在感,结果根本拿不出应对乌克兰危机的方案,只能放空炮。
图片
俄乌冲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发布的《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为不结盟国家指明了道路。
不结盟国家基本在俄乌冲突期间,基本都持中立立场。
但是他们的中立,更多的是被迫中立,只是不愿意得罪任何一方。
而在保持中立之后,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会遭到西方的施压,同时也会因为一系列连锁反应受到直接的影响。
而中国保持中立,跟大部分中立国家是不同的,中国采取的是和平立场,一直推动俄乌双方通过和平途径解决问题。现在更是提出了和平解决危机的方案。
这个方案,对于中立国家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让那些保持了中立又不知道该如何中立的国家,有了一个范本。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而是观察员国。但中国在不结盟国家普遍迷茫之际,发挥了领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