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赴美见拜登,德媒:德美关系裂痕已现,原因不只是“北溪”

观察者网3月4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到达了美国,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谈”。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美时不同,美国既没有为朔尔茨设宴,也不允许媒体跟随,就连联合公报都没有发表。
一些美国媒体猜测,朔尔茨和拜登是在谈论俄乌冲突的“终局”。但德国媒体却指出,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这背后恐怕隐藏着德美关系“不和谐”的声音。
要知道,朔尔茨曾在去年访问了美国,并同拜登会晤。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拜登当着朔尔茨的面向俄罗斯发出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了军事行动,“北溪-2”天然气管道将会被“终结”。
图片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如今,“北溪-2”天然气管道已经被炸断,德国的利益遭到了严重损害。虽然拜登和朔尔茨都没有就此发表过意见,但多方证据显示,美国有着巨大的嫌疑。
目前,德国官员们逐渐清醒过来,开始要求彻查“北溪”事件的真相。德国议员达代伦是最先公开呼吁查明真凶的一位德国官员,他明确指出“北溪”事件是典型的“恐怖主义”袭击。
达代伦表示,他无法忽视美国资深记者赫什的报道,希望德国政府和联合国能就此发起调查。同时,他更想知道美国和挪威这两个德国的盟友究竟在“北溪”事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图片美国资深记者赫什
紧接着,达代伦指出了美国和英国等国家阻挠俄乌和谈的相关事实,并直言欧盟是俄乌冲突中的“最大受害者”,欧洲国家应当选择走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避免被卷入俄乌冲突,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
在达代伦看来,美英两国应当为俄乌冲突的后果负责。尤其是美国,他希望俄乌冲突能够长期持续下去,来最大程度地削弱俄罗斯,这与美国给自己标榜的“和平”角色相违背。
一些德国官员认为,不论是“北溪”事件,还是乌克兰危局,它们都是由美国霸权主义引起的。事实已经证明,欧盟对俄罗斯发起的制裁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这让欧盟国家的民众和企业都损失惨重。
图片北溪事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对美国不满的声音。然而,德美关系之所以变得不和谐,“北溪”事件绝不是唯一的原因。近段时间以来,美国频频损害着德国的利益。
以援助乌克兰为例,美国曾多次要求德国向乌克兰援助先进的“豹”式主战坦克,来帮助乌克兰赢得战争。但德国却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既会导致俄乌局势的升级,也有把德国卷入乌克兰危机的风险。
面对德国的这一表态,美国开始动起了歪脑筋。他忽悠德国称,德美两国应当为了北约的“团结”而共同努力,只要德国愿意向乌克兰提供“豹”式主战坦克,美国就将为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图片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在美国的不断“推拉”下,德国最终做出妥协,同意向乌克兰援助先进坦克。当前,波兰已经把4辆“豹2”主战坦克移交给了乌克兰,并催促德国尽快履行援助承诺。
不出意料的是,在向乌克兰移交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一事上,美国迅速变了脸。白宫和五角大楼向外发布消息称,M1主战坦克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用处不大”。
并且,M1主战坦克的保养维护十分繁琐,它对后勤能力的要求很高。在美国看来,乌克兰军队恐怕不具备使用M1主战坦克的能力。
图片“豹2”主战坦克
虽然美国政府没有明确表示,他们将不会向乌克兰援助M1主战坦克。但从白宫和五角大楼的表态中我们不难猜到,美国大概率是想反悔。就算乌克兰能等到美国的主战坦克,那恐怕也是很久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从对乌援助主战坦克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又对德国玩了一出“空手套白狼”。事实上,德美之间的龃龉还有很多,拜登政府推行的《通胀削减法案》已经成为了德国政府的梦魇。
图片朔尔茨
《通胀削减法案》对美国的新能源产业予以了高额的补贴,尤其是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在美国优惠政策的诱惑下,不少欧洲的工业企业纷纷迁往美国,这导致德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外界普遍猜测,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这次访美期间和拜登探讨了《通胀削减法案》的相关问题,但美国仍旧拒绝做出改变。拜登早已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通胀削减法案》微调可以,撤回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