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连史纸:绘制乡村振兴精彩画卷

摘要:2022年,连城美玉堂连史纸文化有限公司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连城宣纸制作工艺,设立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通过开展连史纸历史文化研究、非遗传承保护、非遗研学体验、连史纸制作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等形式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工坊依托美玉堂连史纸公司生产车间、管理团队、销售平台、连史纸研学基地、连史纸制作工艺展陈体验馆和连史纸作坊旧址,开展工匠培养、研学体验、产品推广、产业培育等,吸纳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带动30余名脱贫人口就业,年收入达1.5万至6万元。每年接待研学游客 1.2万余人次,带动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收入300余万元,对连史纸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创新研学和推广模式,将造纸工匠从单一从事生产的手艺人转变为集线上直播、线下教学为一体的多面手,工作体验得到大幅提升,连史纸销售量持续增多,工匠收入也更加可观,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到连城连史纸保护传承事业当中,促进了非遗保护传承和乡村振兴。
连史纸制作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连史纸纸白如玉,厚薄均匀,书画均宜,所印之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倦,用于书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很多贵重书籍、碑帖、斐文、书画,扇面等都首选连史纸。近年来,中国印学博物馆、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等国内许多知名印社、书画社等馆藏的印谱、金石拓本大都采用连史纸制作。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所藏需修复的明清古籍,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也大都采用连史纸。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通过培养工匠、开展研学等形式,持续丰富工坊体验,推动工坊建设。
图片
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产品展示
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工坊新印象
工坊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并通过挖掘整理传统工艺资源,进一步保护传承连史纸制作工艺,推动工坊发展。2018年“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被列为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美玉堂连史纸公司被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授予“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022年“美玉堂”连史纸获得福建老字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师生接续到姑田实地考察连史纸,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接连采访报道连史纸制作,电影《古田军号》剧组到工坊取景拍摄。通过创建品牌和宣传推广,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图片
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带头人、传承人邓金坤
二、坚守传承初心,焕发产品新活力
工坊带头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邓金坤1997年起接管父亲的连史纸作坊,结合发展实际逐渐将市场从国际转向国内,在新浪微博、微信等十几个线上平台建立“美玉堂连史纸”账号开展宣传,并设立“美玉堂连史纸”淘宝店开展线上销售。2011年以来,邓金坤每年带着500份纸样和宣传册到北京文房四宝展会门口发放,2016年时美玉堂连史纸在国内已有60家经销点,国内市场的成功打开,让连史纸焕发了新的活力。近年来,邓金坤发现图书馆需要大量陈纸修复古籍,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了“连史纸库”,专门用于存放不同年度生产的连史纸,目前非遗工坊存有5000多刀的陈纸库存。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连史纸的陈纸升值,工坊得到了良性发展,造纸师傅的工资和待遇也不断提高,现在连史纸造纸师傅每个月工资可达5000至6000元,在工坊上班的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功脱贫,近30名脱贫人口通过参与工坊生产实现增收。工坊不断创新培训和推广模式,将造纸工匠从单一从事生产的手艺人转变为集线上直播、线下教学为一体的多面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投入到连史纸的制作、销售和培训工作中,对非遗保护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图片
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生产场景
三、强化产权保护,树立行业新标杆
工坊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工坊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邓金坤开始申请“连史纸制作法”发明专利;2011年,连史纸作坊成为杭州西泠印社产业合作基地;2012年,“连史纸制作法”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13年,连史纸获得龙岩市政府专利奖三等奖,邓金坤成立连城连史纸研究所;2014年,连史纸福建省地方标准获得通过;2018年,连史纸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邓金坤带领工坊秉持追求卓越、只做精品的理念,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推动连史纸在国内高端纸市场成功立足,为众多书画篆刻爱好者所喜爱,工坊工匠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图片
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开展研学活动
四、探索研学之路,拓宽发展新方向
工坊负责人邓金坤坚持在当地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增强了本地学生对连史纸的了解和认同。近年来,工坊依托非遗项目建立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开设了系列非遗研学课程,吸引了北京、上海、厦门等多地亲子旅行团,每年当地以及周边城市的中小学生到工坊开展研学的有8000余人,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师生到工坊开展研学旅行体验活动的有2000余人。此外,厦门、龙岩等地的旅行社长期同工坊合作,带游客到姑田体验非遗,感受客家风情,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收入300余万元。2022年,工坊建设了连史纸制作工艺展陈体验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连史纸的保护传承和研学体验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连城、走进姑田、走进连城县连史纸非遗工坊,连史纸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已经成为连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