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津到哈军工——中国首位自然地理女博士

图片
美国哥伦比亚档案馆藏
中国自然地理科学领域第一位女博士,中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地理学家女博士、美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会会员,她还与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创办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并担任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不仅如此,她更是中国第一位环球考察北美及欧亚社会地理和风土人情的女地理学家。
她正是刘恩兰,1905年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山东家庭,从她作为女孩出生起的那刻起,就不受到祖父的喜爱,上学读书没她的份。
甚至七八岁家里吃西瓜时都只能吃瓜尾巴,她生气地把瓜尾巴摔在地上,并发誓再也不吃西瓜了。
那时的所有人都无法想象刘恩兰会去到牛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更无法将她与哈军工的老师联系起来。
刘恩兰的父亲不忍心女儿在家过这种生活,便将她待在身边教导,很快她的读书天赋便显现出来,仅仅用了一年半,她就将高中三年的学业完成,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女子金陵大学,毕业时,她才20岁。为了照顾父母和弟妹,她留在金陵任教。
图片
金陵女子大学 I wikipedia.org
按金陵女大校方规定,执教六年,便可申请去美国留学。女大校方根据刘恩兰优秀的学业成绩,于1929年送她到美国留学。她挑选了“自然地理”专业,经过三年刻苦攻读,取得了硕士学位。
之后刘恩兰又到芝加哥大学地理系深造半年,毕业后,原本可以直接回到中国,但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申请穿越北洋、大西洋、西欧和欧亚大陆12国,完成地理考察,校方欣然答应了这一别致的请求。
刘恩兰考察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苏联等十几个国家,成为中国第一位连续考察北美、西欧的女地理学家。
看上去似乎是很容易,但在每一次旅途中都遭遇不少危险的情况,一次刘恩兰和女友黄丽明在挪威考察冰川时,突遇山体崩塌,巨大的石块顺着陡峭的山坡直冲下来。
然而,刘恩兰和黄丽明由于精神过分集中,竟一点也没有察觉。全靠一群正在剪修树枝的当地妇女齐声向她们呐喊,这才躲过一劫。
但刘恩兰从来不将这些危险放在心上,仍然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研究,凭着这样一股敢冲敢干的劲,刘恩兰填补一个又一个当时中国在地理学科上的空白。
除了学术上的研究,她也想要培养出更多的中国地理学家。
1932年回国后,她在金女大创办地理系,参加了任鸿隽、丁文江等人组织的中国科学社,1934年她同竺可桢发起筹建中国气象学会和地理学会。
1938年,在校长吴贻芳的建议下,她去到英国牛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她这次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学完导师指定的课程,并撰写了题为《中国农业气象》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图片
刘恩兰牛津大学博士学位证书 I 美国耶鲁大学档案馆藏
1941年回到华西坝,在金陵女大和华西大学授课。她非常注重野外考察,先后带领学生考察川西北各地自然与人文地理,其间风餐露宿,历经艰险。
借助这些一线积累的大量资料,刘恩兰的边疆考察点主要是指川西北,其关注领域重心在于地理,但也关涉人文与政治。
这既充分体现了她扎实的专业素养,也充分展示了她广阔的学术视野。她的边疆研究实绩与当时华西坝上其他学者相比,毫不逊色。
尽管金陵女大对边疆研究的投入不大,没有像其他高校那样成立相关机构,但仅凭刘恩兰的个人成就,在华西坝五大学的边疆研究中,金女大就已不再缺席。
1951年9月,刘恩兰按照组织上的安排,去到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
她总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到大山河川中进行勘测,考察地形、查看河流、鉴定土质、观察生态,探索自然中蕴含着的丰富且神秘的地理知识。
在实地考察中,她不仅鼓励学生勇于深入名山大川和乡间小道,又强调注意观察环境状况、记录数据、测绘地形图等一系列行动,保证客观事实的可信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曾三次接见她,征求她对组建中国科学院的意见,邀她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工作。
图片
图源:哈工程讲解团
除了周总理激励着她科研上的干劲外,陈赓大将与她的一席谈话则让她找到了新的奋斗目标——由陆地研究转向海洋。
在1954年,刘恩兰被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海军系二、三室主任。面对研究难题,刘恩兰也是以同样的要求对待的自己,刘恩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经常带着学员出海考察、实习,出海考察条件相当艰苦。
她带领学员们乘坐小艇,不顾风浪颠簸,不怕触撞暗礁的危险,到生疏的海区去,取得新的资料。
1957年秋,刘恩兰带领毕业班学员,结合毕业实习,承担了国家下达的测量海岸线的地形地貌和沿岸水深的大型科研任务。
4个月艰苦的船上生活,她指导学生完成了一幅万分之一比例尺的水深测量报告图,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空白。
刘恩兰又带领学员实地调查从定海到温州的海道,师生共同写出一份详细的勘测报告。
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就是她的战场,颠簸在风浪里,她为海洋学贡献了最后的力量,执教哈军工八年,传奇女教授成为国家骄傲,为了科学事业,她终身未婚。
1986年7月15日,刘恩兰因病离世。新中国海军事业一颗亮眼的明星就此陨落。她在生前把大部分积蓄都投入了中国海洋学的科学基金。
刘恩兰说:"我自幼就喜爱大海,等我去见马克思的时候,请把我的骨灰撒在大海里,我永远是海的女儿。"她一生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她是海的女儿,更是中国海洋科学的母亲。
图片
I wikipedia.org
作者:十年 I 编辑:框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