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上市会在香港召开,开启新冠疫情防控新篇章(下篇)

2023年3月4日下午,香港医学会、香港感染及传染病医学会共同主办、复星医药支持的“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暨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上市会”顺利召开,主题为《Achieving the Best Outcomes under COVID-19 Endemicity(在新冠大流行的情况下实现最佳结果)》。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香港感染及传染病专科医生曾祈殷教授分享的精彩内容。
曾祈殷教授着眼当下,就新冠变异株及加强针策略,以《COVID-19:Emerging Variants and Boosting Strategies(COVID-19:变异株涌现和序贯加强策略)》为题向大家做了汇报。
图片
曾医生首先展示了冠状病毒的进化树,介绍当前和新出现的Omicron变异株,并通过近期官方数据概述:中国香港55.3%的变异株由Omicron BA.2进化而来,中国内地BA.5.2和BF.7占比90%以上,而美国XBB.1.5高达85%。更麻烦的是,XBB.1是奥密克戎亚型中抗原性最明显的一种,避开了大多数单克隆抗体;进化体XBB.1.5具有高传染性,是一个对ACE2亲和力较高、免疫逃避更强的亚系。
针对大众关心的“新冠后综合征”或“长新冠”,曾医生解释道,不同的国际权威机构(如CDC,NIH,NICE和WHO等)对“长新冠”有各自的定义,从确诊新冠感染后症状持续4周至超过12周不等,涉及人体各大器官,导致多系统并发症,如慢性疲劳、脑雾、呼吸困难、心血管事件、焦虑和压力等。
关于“长新冠”的流行病学差异较大,≥1种新冠后遗症症状的患病率范围可以从18%到89%不等,这取决于报告标准、不同国家或地区采用的纳入标准以及所有这些“新冠后综合征”的随访时间。
曾医生重点强调了“长新冠”症状中的心血管问题,如急性心梗、缺血性卒中、心肌炎等。美国一项15万新冠肺炎患者的大型队列研究表明,在感染后的前30天,新冠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并增加疾病负担。
韩国一项近60万人群的回顾性研究再次印证这一点:COVID-19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增加与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有关,系统接种疫苗与COVID-19后AMI和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相关。研究结果支持接种疫苗,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
一项针对美国退伍军人的研究显示,在老年人群(平均年龄超过63岁),与未发生重复新冠感染者相比,重复感染导致全因死亡(定义为感染新冠后6个月内的任何死亡)风险增加117%,住院风险增加232%;这些风险在感染急性期最为明显,且在急性期后6个月仍持续存在,需要警惕。
总之,全程接种疫苗对预防COVID-19很重要,不仅是为了防止感染,也是为了降低新冠肺炎后的各类心血管事件、住院及死亡风险。
英国牛津大学对128万新冠患者为期2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表明,情绪障碍和焦虑症发病率的增加是短暂的,精神障碍、认知缺陷、痴呆和癫痫发作的风险增加持续2年,且Delta和Omicron毒株流行期间的精神病学结论相似。
疫苗改善“长新冠”症状中的精神和神经问题的研究结论,与改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类似。
意大利一项医护人员中开展的纵向观察性队列研究表明:与未接种疫苗相比,接种2剂或3剂复必泰mRNA疫苗与较低的“长新冠”患病率相关。英国多项研究证实:全程接种疫苗者,与接种0-1剂疫苗者相比,发生持续28天以上“新冠后综合征”的可能性降低50%;疫苗接种降低“长新冠”的风险,新冠感染后,接种疫苗甚至可减轻先前感染的“长新冠”症状。
病毒毒株在不断进化,疫苗也在与时俱进。在第三部分,曾医生介绍了改良疫苗,能够覆盖更多的变异株和潜在更持久的保护,如灭活改良疫苗和二代mRNA改良疫苗。
目前主流推荐含Omicron成分的疫苗,如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包含原始株及Omicron BA.4/5变异株。
临床研究证实,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加强针较一价苗更优越。在55岁以上人群中,接种后1个月引发更高的Omicron BA.4/5中和抗体滴度,较接种前分别提升13.2倍vs 2.9倍,两者之间的差异将近4倍!作为第四针接种,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对BA.5衍生亚型(BA.4.6、BQ.1.1)和BA.2衍生亚型(BA.2.75.2和XBB.1)的中和抗体应答始终高于一价苗。
美国CDC发布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二价mRNA疫苗加强针对预防XBB/XBB.1.5亚型的有症状感染的有效性可持续至少3个月;65岁以上成人接种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对预防新冠肺炎住院和死亡是有效和必要的。美国真实世界安全性监测提示: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的安全性与一价苗一致。
基于此,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已经在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使用,目前也已经在香港和澳门正式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加强接种。近期美国FDA批准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用于6个月或以上的儿童。
针对“阳康”人群的加强针间隔时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推荐各有侧重。从新加坡的28天,到英国的1个月,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的3个月,至WHO推荐的3-6个月不等。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指出,“阳康”人群应于康复后3-6个月内接种疫苗加强针,有特殊需要的人员可于康复后28日接种。
谈到当前新冠疫苗的国际建议和未来方向,曾医生介绍,2022年12月06日欧洲药监局(EMA)提出,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可以用于基础免疫程序,以及儿童和成人的加强针。今年1月26日,美国FDA疫苗与相关生物制品咨询委员会(VRBPAC)会议,全票通过决议,简化当前新冠疫苗使用,统一基础免疫程序和加强剂的疫苗成分,全部采用二价疫苗(原始株+Omicron BA.4/BA.5);并提出简化免疫方案,建议每年在某些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接种两剂,而其他人群接种一剂新冠疫苗。英国疫苗和免疫联合委员会(JCVI)也提出类似方案。
综上所述,曾医生概述了新冠病毒进化和流行病学,指出Omicron BA.2和BA.5的后代谱系,导致更高程度的免疫逃避;疫苗接种可以改善“长新冠”,尤其是降低心血管和精神神经问题的风险。
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疗效优于一价苗,可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并能预防XBB.1.5有症状感染;安全性与一价苗类似。
国际权威机构
(包括FDA、EMA等)
支持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用于基础免疫和加强针。
针对老年人等高危人群,美国FDA和英国JCVI建议每年接种两次新冠疫苗。
问答时间:
图片
问题1:关于长新冠,您如何看待数据的重要性?如曾医生演讲中提及,有相当多的数据表明接种疫苗会对长新冠肺炎有所帮助,您认为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疫苗接种能够预防重症,从而减少患长新冠的机会?或者疫苗接种可以单独改善长新冠?
曾医生:长新冠确实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在谈论社会、经济影响,还是在个人或家庭层面,所以,向我们的社区提供本地数据非常重要。研究人员,如香港和內地的大学,可以长期观察研究或收集一些更有意义的数据,以某种方式向公众展示。政府需要提供资源,在体制内照顾这群病人,以便他们知道何时寻求专家建议来处理他们长期的新冠问题。
疫苗接种不仅可以减少症状持续时间和随后的长新冠严重程度,而且,即使在你感染新冠后,疫苗接种也能以某种方式缓解症状以及长新冠的临床原因。
海曼教授:许多其他病毒感染,如单核细胞增多症、甲型肝炎等,也有一个非常非常长的疲劳恢复期,但它们没有像新冠病毒一样被研究的这么透彻。我们从新冠病毒中学习的成果,可能也适用其他病毒感染。需要有一个来自世界各国的多中心的数据收集,以便更好的理解长新冠。
问题2:COVID-19的可怕程度和感染控制措施已经降级,对于远程医疗治疗COVID-19感染,您怎么看?
曾医生:远程医疗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被实际的身体咨询所取代。分享一个近期案例:一位看起来完全正常的患者来医院就诊,不知何故曾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但他从未接种过一剂新冠疫苗。通过背部听诊,医生发现患者肺部有啰音,CT检查发现非常严重的磨玻璃渗出。所以线下的身体检查非常重要。
问题3:对无症状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否仍然具有成本效益?
曾医生:我认为口服终止病毒制剂对高危人群非常重要,尤其是从未接受过任何单一剂量的新冠疫苗者。目前我们仍能免费获得这些药物,我只是担心政府何时会以某种方式停止供应。制药公司也可以考虑营销策略,就像流感药物达菲一样,通过降价,使得大多数居民一旦感染了,也能自行负担。
短短2个小时的学术盛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听众就疫情防控、毒株变异和疫苗接种等话题,你问我答,你来我往,热闹非凡,开启香港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接种的新篇章。下一期香港CME学习交流和分享,敬请持续期待!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