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范围沙尘天气来袭,和这个气候异常有关

3月10日起,2023年立春以来的首场寒潮大举南下,强烈北风裹挟滚滚黄沙,掠过塞外,跨过长城,进入华北平原,新疆、内蒙古、陕甘宁、山西、河南、京津冀、黑吉辽都出现了沙尘天气。3月10日下午,北京的天空开始变黄,能见度降低,城区能见度一度降到1200米左右,PM10浓度达到200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有人声称,这场沙尘是十年来最强的强沙尘暴。
图片
这就不免让很久没见过沙尘的北京观众朋友担忧,这次沙尘是不是很极端,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全新的沙尘活跃期?
首先,沙尘天气有非常清晰科学的等级划分,按照国家标准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这五级,主要用能见度来区分。其中,能见度小于10公里,风力小于等于3级的情况,叫浮尘,也就是安安静静的下土;能见度大于1公里小于10公里,风比较大的,叫扬沙;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才叫沙尘暴,小于500米的叫强沙尘暴,小于50米的叫特强沙尘暴,民间俗称黑风暴。
图片
本次沙尘天气是2023年以来范围最大,也是2023年以来最强,但达不到十年来最强的水平,北京城区的能见度超过1公里,属于扬沙。上一次北京的大沙尘天气,发生在2021年3月15日,当天北京城区PM10浓度最高时达8000微克每立方米,能见度不足1000米,达到沙尘暴标准,这才是十年来北京最大的沙尘。
图片
其次,沙尘闯入北京城区,不是稀奇事。北京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内,距离沙尘远源头--蒙古国的戈壁沙漠最近仅600多公里,距离沙尘近源头--内蒙古的荒漠草原区仅300多公里。冬春寒潮南下时,蒙古高原常常吹起10级以上大风,风速虽然赶不上高铁,但也赶上了提速后的绿皮车,滚滚黄沙乘着10级北风,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正因为此,在古书中,北京沙尘的描述数不胜数。
图片
3月10日北京沙尘@中气爱摄影群holly
譬如说根据清代的《翁同龢日记》,光1861年春季,他感受到的严重沙尘就有10次。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的沙尘极为频繁,根据北京气象局的统计,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63次(此数据存疑),6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25.4次,70年代24.5次。有的年份元旦就来沙尘,甚至到盛夏还有沙尘打扰。但随后,沙尘急剧减少,80年代降为16.2次,90年代5.7次,2000-2010年回升到12次左右,2010年之后急骤减少到每年2次左右。
图片
可见,我们已经在北京历史上沙尘最少、强度最低的时期。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是气候变暖,导致蒙古高原降水量增加所致,但这个论点值得商榷。因为气候变暖导致降水增多的同时,也让蒙古高原蒸发量加大,让地表更容易起沙才对。更准确的原因,还是我国对沙尘近源头持续不断的综合治理,包括但不限于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特别是2000年前后的沙尘小高峰后,国家启动了为期十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随后的沙尘最小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来自覃云斌、信忠保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
那么第三,既然沙尘治理如此有成效,为何今年还是发生了这么大范围的沙尘天气?首先,国家只能治理沙尘近源头,对沙尘远源头,也就是蒙古国的沙尘是无解的。只要这里的气候特点不变,地表特征不变,沙尘就不可能根治,只能尽最大可能减少减轻。
图片
来自覃云斌、信忠保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沙尘暴时空变化及其与植被恢复关系
其次,今年沙尘远源头、近源头都出现了异常天气,这简直是沙尘发生的教科书般的条件。第一,上个冬天沙尘源地降雪偏少,不仅没有积雪,连地皮都很难打湿。雪是沙尘的封印,没有雪,沙尘的封印也就没了。第二,2月下旬以来,沙尘源地气温急剧升高,而且连续十几天滴雨不下,戈壁沙漠的地表迅速起沙造沙。第三,3月10日前后的寒潮诱发出强大蒙古气旋,在沙尘源地吹出9-11级大风,大量沙尘乘着狂风南下。总结一下,在连续干暖的异常气候下,沙尘源地先后完成沙尘封印消失、起沙造沙和狂风吹沙这三部曲,2023年最大范围的沙尘就此出现。
图片
事实上,2月下旬以来的异常干暖,并不局限在蒙古高原和我国北方,全国大部都气温大幅偏高,降水大幅偏少,广东的回南天无影无踪,长江流域的鄱阳湖水位持续下跌,已经跌破前期的最低水平。接下来尽管寒潮大举南下,但它也无法改变大幅偏暖的趋势,全国大部就冷一两天,然后迅速回暖,广东福建可能就刮刮风。不过,随着暖湿气流的靠近,干燥的情况,有望在3月中旬后期得到解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