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吗?

内容提要:
1、要分辨前期的增速贡献因素中,哪些是可以持续的,哪些是无法持续的;
2、推算后期的增速,一定要剔除不可持续增长因素的影响,否则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3、经济预测,不仅要考虑内因,还要考虑外来的影响;
4、比较中美经济发展,切不可忽视科技进步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节奏性推动力;
5、2030年美国的经济规模仍将领先中国;
6、印度如果在科学技术上无法突破我们,经济规模上也难以超越我们。
图片
早上有个读者在我《激进货币政策遭遇疲惫的经济景象,2月份继续货币搬家的游戏》一文中留言,贴了一条预测中国经济规模2026年将超越美国的文章链接,并问我怎样看待这篇文章,还有里面嵌套的那篇美国不可怕、印度才可怕的文章。
好奇害死猫,自嗨害死人。我点击链接进去看了,才发现知乎上居然有如此的奇谈怪论,该文说:
202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100%会超美,还有可能提前一年。最多15年左右了,2040年美国的GDP总量会比印度还低很多、最高只有中国的1/4不到,降至世界第三,基本上和印尼、巴西在一个水平,变成一个对世界格局产生不了太大影响的二流强国。美国的科技军事优势会丧失,各种优质移民会纷纷逃离美国。
真正的对手是后面的印度,而不是眼前这个外强中干的美国。美国在21世纪的大国竞争中是100%会出局,在本世纪末期美国GDP总量很可能会被10亿人的尼日利亚赶超。
外行人写的自嗨体文章,本不值一评。本来也不想评论,但看到这样胡说八道的所谓经济预测文章,居然在知乎上获得了798个好评,我就产生了驳斥的冲动。但对这么一个完全不懂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外行写的一篇胡言乱语的意淫文章,又该怎么批驳他呢?说什么都是对牛弹琴的结果啊。
但是,如果我做长期趋势分析,特别是中美经济长期趋势的比较分析,我会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分辨前期的增速贡献因素中,哪些是可以持续的,哪些是无法持续的
图片
具体到对中美经济增速的分析预测,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四:一是内需驱动,二是科技发展,三是完全的市场化竞争,四是国际化合作。
美国这四个推动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些是厚积薄发长周期性的,比如科技发展,后面展开讲;有些是犹如心跳节律一样市场规律起作用的短周期性的,比如内需。其周期就是需求旺盛、经济增速提高通货膨胀导致加息收缩需求回落、经济增速回落降息刺激需求。有些则是比较稳定很少大起大落的,比如其市场经济环境和其国际合作。
从1980年代开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五:一是改革开放,二是人口与劳动力,三是政府主导的超前投资,四是债务推动,五是加入WTO之后的净出口。
推动中国经济在1980-20高速增长的五个因素中,6年前我们的劳动力规模已经从之前的增长转变为下降,人口从2022年开始净减少。毫无疑问,这个推动生产扩张和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已经无法持续;改革开放的红利已经边际递减;投资规模依然在增加,但投资效率也在边际递减;净出口去年已经到顶,今后难以突破;债务的车轮已经驶近陷阱的边缘。2023年2月底,我们的宏观杠杆率达到了289.7%,比2002年的165.2%高出124.5个百分点,比2022年也激增了5.3个百分点。比美国的2022年底的宏观杠杆率264.6%也高出25.1个百分点。
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劳动力红利、外来投资与融入全球供应链的红利,这两个内在一个外来的推动经济上行的因素,推力都已经见顶下滑,如果没有类似于1978年-1998年那20年的大力度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未来将充满坎坷。
二、推算后期的增速,一定要剔除不可持续增长因素的影响,否则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图片
我们在预测经济增长的模型中,要将上述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具体到每一个对应的统计指标上予以量化。亦即你为了预测一个GDP增速,你首先得对影响他的十几个变量进行预测。
我在2020年曾经写过一篇反驳林毅夫发表的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的文章,我当时就建立了包括人口、劳动力、城镇化率、劳动力收入占GDP比重、M2增速、M2与GDP比值、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宏观杠杆率、净利息增速、净利息占GDP比重、居民债务收入比、消费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商品出口增速、进出口占GDP比重、商品房销售量、商品房销售额占GDP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人民币汇率、CPI、PPI、失业率、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24个指标的1990-2019年的数学模型来推算2020-2030年的中国GDP数据。
图片
林毅夫多次预测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但是每次快要到其预测时间点之前,他一看差别还挺大,就会马上将其预测的时间推迟,公布新的超越时间。林毅夫曾经说他最早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但我没有找到其文章的原始出处。不过2015年我们的GDP为11.01万亿美元,只有美国的59%。
比如他在2009年就政府制定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发表评论时说,这4万亿将带出新动能,中国经济“肯定可以再红个二、三十年”,有可能在2020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事实上2020年我们的GDP为14.7万亿美元,为美国20.9万亿美元的70.3%。
2018年林毅夫看到中美经济规模差距还是挺大,2020年不可能超越美国,便将其预测中国GDP超过美国的时间推迟到8年后,也就是2026年。2022年中国的GDP接近18万亿美元,为美国的70.8%,到2026年还有4年,这4年即使美国经济停滞为0增长,我们每年也要增长9%才能赶上。显然,这不太可能。
林毅夫的讲话或者文章中,从来没有披露他是如何预测中美GDP的,使用了哪些具体的因素来判断两国未来GDP的变化。所以,也无法判断他的屡次预测屡次失误的具体原因。
但我估计,他可能就是用前10年或20年平均增速多少,后十年继续,这是很可笑的。因为一方面经济理论中基数越大,增速越低;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增长因素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可以持续直线增长或者无限增长。比如债务,杠杆率很低时增加杠杆可以促进增长,杠杆率超过一定的标准,可能反而会因债务风险导致经济萎缩。
三、经济预测,不仅要考虑内因,还要考虑外来的影响
此前,有个改革开放的领路人说过,跟着那个国家的基本上富了,跟着另一个大国的都在受穷,表达的就是经济增长的外因很重要这个道理。
图片
比如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黑天鹅是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战败,灰犀牛是台海巨变。
第一件事发生之后,中俄经济的紧密联系将由有利润的优质资产变化为扯经济发展后腿的负资产,中国经济增速10年内每年可能因此损失1个百分点左右。
第二个因素发生,中国经济前10年一定是衰退。这也是我一年来在@火星数据研究所 账号中,坚持研究、分析战争、经济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影响的重要原因。
四、比较中美经济发展,切不可忽视科技进步给美国经济带来的节奏性推动力
图片
可以说我们近4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的推动。那么美国经济近百年来能够长盛不衰,主要还是依靠教育和科技。比如70年代开始的半导体和计算技术。90年代开始的互联网技术,现在开始的智能化技术(chatgpt)、能源技术(超导技术、可控核聚变技术等)。而每一次领先的科技革命,至少会为美国经济带来30年左右领先世界的巨大能量。
图片
我们之所以提弯道超车,就因为我们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学习者、模仿者,几百年来我们都缺少引领世界的原创科学技术,更别提科技革命。所以我们要承认,在科学创造问题上,模仿者是无法弯道超车的。
研究经济问题,一定需要了解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具备领先世界科学技术的能力,就不可能具备领先世界经济的能力,这是铁律。经济上英国让位美国,就是从科技落后于美国开始的。
图片
目前,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美国占44%,我们只占4%;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616人中,美国占42%,我们只有屠呦呦1个;全球排名前10万的一流科学家中,美国占46%,中国占12%;全球排名前1000的顶尖科学家中,美国占61.6%,中国占2.2%;全球前100大科技企业中,美国占48%,中国只有17%。
我们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我们目前的教育水平,要想达到和超越美国的科技力量,绝非10年、20年可以弯道超车的事。我们得做好50年、100年的准备。
五、2030年美国的经济规模仍将领先中国
图片
按照我设计的包含有24个指标、1990-2020年统计数据的数学模型,我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会落后于美国。
推算的结果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我们的GDP在2030年能达到32.3万亿美元,在最悲观的情况下,美国GDP 2030年能达到35.8万亿美元。在我们最乐观、美国最悲观的情况下,到2030年我们的GDP可以达到美国的90%。
如果都在中性因素情况下,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29.3万亿美元左右,美国GDP将达到39.8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经济规模为美国的73.6%。
六、印度如果在科学技术上无法突破我们,经济规模上也难以超越我们
图片
印度现在各方面还比我们差很多,但10年、20年甚至30年之内,经济规模应该很难超越我们,但一定会不断缩小与我们的规模。详见《印度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拿什么与中国竞争?》一文。
不过,一旦印度在科学技术上爆发了,在经济上超越我们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也是发达国家重视教育和科技、尊重教育和科技、总是让教育家、科学家自己去管理教育和科技的重要原因,让政治人物去领导教育和科技,让外行领导内行,实践反复证明这是对教育和科技的伤害。人口规模从来不是经济领先的主要因素,教育科技才是。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