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蛋白行业深度报告:胶原蛋白蓝海市场,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代凯燕、金秋、宋婧茹)
一、生物活性赋能多重场景,重组胶原助力产业化进程
1.1、胶原蛋白优势渐显,应用场景有望拓宽
胶原蛋白因其优异的生物活性优势,逐渐从各大生物材料中脱颖而出。随着人的 年龄增长,肌肤弹性来源的真皮层代谢能力衰退,老化而失去光泽、出现皱纹;于 是行业研发出各类填充物以恢复皮肤状态,其分为非生物材料与生物材料(肉毒 杆菌毒素、胶原蛋白及玻尿酸等)。其中与玻尿酸同样具有保湿功能但同时也具有 生物相容性、低抗原活性,以及止血、美白功能的胶原蛋白材料有望得到进一步 应用。
1.2、生物活性大分子,胶原蛋白为细胞中“床的弹簧”
胶原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骨骼、眼睛、肌腱等部位中的纤维状、 大分子蛋白质分子,由结缔组织细胞和其他细胞(如肝脏、肺、脾及脑组织细胞) 所分泌,约占人体蛋白总量的 25%-30%(成年人体约有 3 公斤胶原蛋白),因其 属于纤维性蛋白所以具有维持皮肤和组织器官形态和结构作用,如同“床的弹簧”。 胶原蛋白的分子结构呈三股螺旋,由三条多胜肽相互缠绕构成。形成胶原蛋白纤 维的过程为,由纤维母细胞或其他组织的母细胞先制造出单条的多胜肽,之后三 条胜肽链会相互缠绕成三股螺旋的胶原蛋白分子,胶原蛋白分子通过“交联”(两 聚合物分子链相连接)聚合形成纤维状的胶原蛋白微纤维,其再进一步聚合成胶 原蛋白细纤维,最后聚合成胶原蛋白纤维。
图片
三螺旋结构为胶原蛋白活性机理所在,α链结构与氢键均为稳定结构重要因素。 胶原蛋白的活性,指其稳定三螺旋结构可为细胞提供必要养分、促进新陈代谢、 维持骨细胞特性等功能。三螺旋中α链结构能限制多肽链转动从而稳定其螺旋结 构,并使肽链具备刚性及形成折角构象;并且α链间邻近的 CO、NH 可形成氢键 从而稳定胶原结构。但在胶原蛋白提取过程中,高温、酸碱均会破坏氢键并导致 α链断裂从而破坏胶原蛋白正常的生物活性。
同时,也因胶原蛋白可激发细胞活性,并相较透明质酸具有更多的皮肤修护和抗 衰老作用,目前被逐渐应用于功能性护肤及传统临床医学、医疗美容、食品,以 及化妆品领域。我们分别从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发挥生物活性的机理进行如下 研究:
1.3、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各显其能,多方面为身体保驾护航
根据分布位置不同,胶原蛋白应用较广泛的为Ⅰ、Ⅱ、Ⅲ型。 1)Ⅰ型胶原蛋白为骨组织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主要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 生物力学特性。占胶原蛋白总量的 80%以上,普遍存在于皮肤、骨骼、角膜等部 位;通过胶原-整合素信号通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促成骨细 胞成骨分化,在牵张成骨中后期成骨细胞特异性分泌Ⅰ型胶原,最终Ⅰ型胶原完 全成为骨基质主要成分,从而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和骨生物力学特性。 2)Ⅱ型胶原蛋白主要由软骨细胞产生,通过抑制 T 细胞活化从而减缓关节磨损。 其主要存在软骨、玻璃体、椎间盘等位置,丝状的胶原蛋白纤维与弹性蛋白及多 糖蛋白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为关节提供缓冲保护,为肌肤提供水分,修复损 伤。目前Ⅱ型胶原蛋白产品原材料来源于猪、牛软骨、鸡胸骨。 3)Ⅲ型胶原蛋白较多存在于婴幼儿体内,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皮肤炎症,因而 也被应用于皮肤修复领域。同时,起到维持皮肤弹性、保护血管神经、促进损伤 部位恢复等作用,因而有望成未来主流专业皮肤护理应用材料。
1.4、技术路径上动物胶原仍占主导,重组胶原亟待技术突破
基因工程让胶原蛋白“更加廉价且便捷地获取”成为可能。胶原蛋白生产主要有 动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基因工程法 3 种工艺。动物提取法操作简单、生产时 间短、回收率高且成本较低,因而为目前主要生产技术,但会造成潜在免疫原性甚至携带病毒,安全性较差、来源受限、产量较低限制了其规模化生产应用;化 学合成法在批量制备和成本控制方面劣势明显;而基因工程法不仅可避免病毒隐 患、免疫排斥反应等;并且人天然形成的胶原与重组类人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 胶原蛋白、重组人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依次逐增,最终为有望实现低成 本大量生产胶原蛋白,为胶原蛋白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的未来方向。
图片
其中,我们从目前应用最广的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技术,以及作为未来应用方向 的基因工程法为切入点,分析其原材料、生产过程、生物活性等因素,试图探究 其工艺于当前及未来的情况。
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技术因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且制备成本低,因而为目前主要 生产工艺。具体工艺为先通过刮除牛、猪等动物多余组织并去除油脂,然后经过 去除油脂、膨润、消化再经历离心分离、盐析、冷冻干燥等纯化步骤,最后再经 过一次和二次交联得到胶原蛋白成品。该成品的三螺旋结构完整、成纤维性能佳, 并能保持较好的生物学特性,并且生产相对简单,因而为目前主流生产工艺。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即通过基因工程将胶原蛋白中 mRNA 逆转成 cDNA,经酶切 后,氨基酸序列重组于酵母/大肠杆菌,经过高密度发酵、分离、复性、纯化等工 艺形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高分子蛋白,但目前工艺下生物活性完整度较低。目 前主要生产企业为西安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江山聚源、江苏创健等。
该方法相较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技术的优劣势如下: 1) 优势在于:前端原料为淀粉、葡萄糖、无机盐等常见原料,成本低且生产周 期短,扩产方便(发酵法生产原料的周期为 4-14 天,相较于动物源提取载体 猪的养殖周期六个月更短)与人体胶原蛋白 100%相同,致敏率低(但各人体 质不同仍有致敏概率);变性温度高达 72℃,可常温运输;不存在动物源提取 方法的病毒隐患。2) 劣势在于:受技术所限,其产品功效会打折扣。由于其三维螺旋结构不稳定 且分子量较小,其支撑效果相对较低;并且生产过程会产生内毒素,处理不 当会导致过敏等副作用。
1.5、国内胶原蛋白公司技术与产能各异,重组胶原蛋白未来将占上风
规模化生产重组胶原蛋白将带来胶原蛋白原料行业变革。巨子生物可实现蛋白纯 度 99.9%,并使重组大肠杆菌靶蛋白在经过一轮的加工后回收率达 90%,为行业 领先水平。同时,巨子生物的胶原蛋白细菌内毒素浓度低于 0.1EU/mg,优于同以 大肠杆菌为载体的锦波生物公司。 聚源、创健等公司以毕赤酵母为主要载体生产 胶原蛋白,所生产的胶原蛋白以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为主,蛋白表达量较高且无 内毒素。目前聚源与创健仍处于原料产能扩充阶段,现有产能尚未公开。 重组胶原蛋白产能将迎来快速增长,未来有望超过动物源产能。产能方面,巨子 生物目前胶原蛋白年产能 10.88 吨,锦波生物目前年产能约 0.1 吨,其他公司尚未 形成规模产能或未披露,目前的产能总和距离台湾双美的 18 吨动物源胶原蛋白年 产能仍有距离。但是,考虑到动物养殖周期长、养殖规模受限于场地等多重限制, 重组胶原蛋白可通过加装厂房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发酵制备胶原蛋白。巨子生物计 划扩产至 212.5 吨、聚源生物 10 吨原料与产品生产基地预计 2024 投产。产品产 能方面,随着巨子与其他公司扩产计划的落地,产品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1.6、未来技术突破降低成本,拉动需求形成良性产业循环
因胶原蛋白成本仍处于相对高位,如国内奥精医疗 2019 年动物源胶原采购成本高 达 14.37 万元/千克。若未来供给端成本下降并伴随需求端消费者教育成果显现, 则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拓宽。因而我们从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和重组胶原蛋白技 术分析未来胶原蛋白成本下降可能性及空间: 动物源胶原蛋白制备中主流技术“酶提取法”,成本下降源于自动化替代及产能扩 大的规模效应。如国内采取“酶提取法”的胶原蛋白产商创尔生物,其运用牛跟 腱制备牛 I 型三螺旋胶原蛋白原材料,其新建医用活性胶原生产基地的胶原贴敷 料年产能将从 1984 万片提升至 4000 万片,则自动化设备代替部分岗位员工以减 少约 20%的人工成本。
采取基因工程技术重组胶原蛋白制备中,因葡萄糖、酵母菌等原材料成本较低并 且菌株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该技术成本下降源于生产技术突破。基于哈佛大学 Wyss 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 George Church 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直 接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提取蛋白质的基本特征的工程化蛋白质设计方法,能 够实现稳健地预测天然蛋白质和从头设计蛋白质功能,并使得蛋白质工程任务的 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
1.7、胶原蛋白始于海外,主要应用于医疗及食饮领域
通过对海外胶原蛋白发展历史沿革分析,我们发现全球关于胶原蛋白于医疗的应 用始于美国,但由于审批严格、生物安全问题、需求的差异性问题,胶原蛋白在 海外发展较慢,重组胶原蛋白尤甚。 发展历史方面,国际发达国家行业起步早,发达国家构成全球胶原蛋白行业第一 梯队。1976 年美国将胶原制品列入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及审批上市,随后 1981 年 医诺美公司开发的牛胶原蛋白植入物“ZydermⅠ”于 1981 年成为全球第一支被美 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胶原蛋白植入剂;1980 年,日本日皮公司开 始生产胶原蛋白产品,并且成立胶原蛋白专项研究所。1980 年代之后,Integra Life ciences,Collagen Solution, Collagen Matrix 等公司将胶原蛋白产品广泛应用于牙 科、骨科、神经修复等医学场景。目前,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构 成了全球胶原蛋白行业的第一梯队,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金砖国家构成第二梯 队。
在医疗健康、食品饮料及护肤品。美国、荷兰、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 已将胶原蛋白应用于医疗、乳品、饮料、膳食补充剂、营养品、护肤品等多个领 域。相比医疗健康和食品饮料领域,目前胶原蛋白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仅占 10%- 15%,随着海内外消费者美护需求的增长和胶原蛋白技术的革新,化妆品市场仍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图片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海外胶原蛋白受制于生物安全风险及性价比较低等因素,并 且在 FDA 严格监管体系下,其于美护行业的应用相对滞缓: 1) 美护行业监管严格:FDA 将胶原蛋白列入最高安全等级的名录内,限于前期 牛胶原产品仅有 2-4 个月维持期、3%-10%致敏率、无法保证无过敏等副作用, 医生和消费者使用胶原蛋白产品的壁垒显著增加,影响胶原蛋白后续发展。
2) 生物安全风险:20 世纪 90 年代的“疯牛病”流行,因疯牛病可能通过牛及 其制品传染给人类并引起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因而对牛胶原蛋白的推广造成 巨大打击,胶原蛋白在海外发展受阻。
3) 相较玻尿酸等性价比低:2000 年后透明质酸等其他填充剂上市,迅速挤占胶 原蛋白在软组织填充剂市场的份额。1992 年发酵法生产透明质酸研究的成功 使透明质酸的生产成本显著降低,透明质酸开始逐渐抢占美国软组织填充剂 的市场份额,采购成本高昂、生物安全风险高的胶原蛋白发展滞缓。据 ASPS 数据,2000 年胶原蛋白占据美国软组织填充市场约 90%的份额,2005 年玻尿 酸产品占据其 56%的市场份额,2020 年透明质酸的市场份额约为 77%,而胶 原蛋白份额从 2014 年开始仅不到 1%。
4) 海外美护市场对美白需求较弱:欧美更注重塑形,而对美白的重视度低,从 而延缓了具有较强美白功能的胶原蛋白的推广普及。因欧美大部分为白种人, 因而天然对皮肤美白需求不高,但其皮肤角质层薄且皮下软组织薄,从而皮 肤易发皱、衰老,因而对填充和塑形更注重,从而具备极佳填充能力且即刻 效果好的玻尿酸成为欧美市场主流材料。
通过分析国外胶原蛋白主要公司法国罗塞洛(Rousselot)、日本 Nippi 株式会社、 美国 Collagen Solution 的产品应用及技术情况,我们发现胶原蛋白的应用领域不 断拓宽和迭代,医药健康和美妆护肤成为近年热点。目前国外主要布局食品、保 健品、皮具等应用领域,其中罗赛洛、NIPPI、GELITA 覆盖领域较为多元化,涉 及食品、化妆品、制药、材料等诸多领域;而如 Integra LifeSciences、Collagen Solution、 Inc.、Collagen Matrix 等新型公司则将胶原蛋白的应用拓展至医药领域,产品广泛 应用于牙科、骨科、神经修复等医学场景。原材料方面,海外仍以动物原料为主,重组胶原蛋白等新型制备技术尚未大规模商业化使用。
二、专业护肤前景广阔,肌肤焕活应用蓄势而发
由于专业护肤产品包括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用敷料,各自反映胶原蛋白不同方面功 能并且近年来备受市场认可,我们将从原理、市场规模测试和竞争格局等方面进 行研究:
2.1、功效性护肤市场,胶原蛋白多方面满足消费者
从应用分析,多元化胶原蛋白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消费粘性随功效提升。 其中胶原蛋白具有保湿、修复、美白、抗老等突出功能,从功效性护肤市场中崭 露头角。如喷雾类产品,因胶原蛋白与皮肤角质层结构相近,可形成网状锁水结 构从而起到保湿作用;面霜类产品,胶原蛋白可在皮肤形成薄膜,从而减少皮肤 水分流失、保护皮肤免受腐蚀性因素侵害,进而起到修复肌肤屏障;凝胶类产品, 可给予皮肤养分,从而增强原有胶原蛋白活性,改善细胞生存环境并促进新陈代 谢,从而起到平衡油脂分泌、细化毛孔作用。
同时,因产品功效需要长期临床验证或消费者使用经验以证明,因而其市场进入 壁垒高于一般护肤品,且在消费者使用习惯形成后不断加深;并且具有皮肤问题 的消费者对使用效果显著产品的消费粘性较强从而产品转换成本和回购率均较高。
图片
我们对功效性护肤产品市场中的重组胶原蛋白规模按零售额进行测算:分别假设 功效性护肤品的消费者数量、使用频次以推测未来的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根 据以下假设,我们测算 2022 年动物源、重组胶原蛋白、整体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 26.5 亿元、69 亿元、95.5 亿元,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分别为 132.1 亿元、624.4 亿 元、756.5 亿元,复合增速分别为 55.3%、37.9%、51.3%,是较高增速的赛道。
基本假设: 1) 假设男女人口均每年增长 0.5-1%;根据《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可 知,中国女生敏感肌占比约为 36%,同时考虑男生相对女生毛孔更粗大因而 敏感肌概率更低,因而假设 2021 年男生敏感肌占比为 20%;并预计女性敏感 肌人群占比逐年提高 1-2%,男性敏感肌人群占比逐年提高 0-1%; 2) 因功效性护肤品相对普通护肤品的效果更好成本更高,因而选取客单价为 200 元,相对全网护肤品更高,并考虑到国民消费水平增长以及消费升级需求的提升,预计品牌商产品定价将逐步提高,因而预估产品售价逐年提高 4- 5 元; 3) 考虑长期佩戴口罩、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或工作因素进一步加重了部分人群 皮肤问题的恶化,并考虑到消费者护肤理念逐渐成熟从而非敏感性肌肤亦会 选择使用功效性护肤品,因而假设功效性护肤品渗透率逐年增加 3-5%; 4) 因功效性护肤品消费粘性较强且按说明书使用频率为早晚两用,因而假设消 费者平均购买频率为 2-4 月一次。
竞争格局方面,功效型护肤品行业集中度较高,国货市场份额靠前。2021 年我国 功效性护肤品公司按零售额测算,CR5 达到 67.5%。医疗敷料市场 CR5 仅 26.5%, 我们认为由于功效性护肤品以功能性为卖点,以普通消费者为主要销售对象,通 过线上线下 C 端渠道可以迅速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份额。此外根据新规《化 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特定宣称的功效护肤品(如适用于敏感肌)需要长期的 人体功效试验验证和消费者使用反馈以证明功效,壁垒更高,竞争格局较好。近 年来,随着国内企业研发实力提升以及新一代消费者优先考虑成分、功效而非迷 信进口,对优质国货认可度不断上升,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或将继续上升。
图片
2.2、医用敷料市场,胶原蛋白疗愈功能推动市场发展
从作用机制分析,胶原蛋白医用敷料可有帮助加速修复皮肤损伤。传统敷料不具 备治疗、修复等功能,而医用敷料针对慢性伤口、烧伤、复杂手术等愈合难度大 的伤口护理场景,因为含有类人胶原蛋白,可预防伤口快速变干结痂并能起到润 滑作用,加快伤口创面的愈合。 我们对医用敷料产品市场规模进行测算:分别假设医用敷料的消费者数量、使用 频次以推测未来市场规模。根据以下假设,我们测算至 2027 年我国医用敷料市场 产量、规模分别有望达到 39.49 亿件、947.73 亿元。
基本假设: 1) 随着轻美护技术普及和市场教育效果显现,预计未来美护消费者将以 15-20% 速度增长,功效性护肤品消费者则参考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测算; 2) 因技术突破及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推动终端售价下降,假设医用敷料 产品售价逐年下滑 1-2 元; 3) 因医用敷料类一般适用于敏感肌和术后肌肤的疗护产品,其疗程数为 2 疗程, 单次疗程为 8-10 片,因而我们预计消费者使用数量为 16-20 片 4) 由于重组胶原蛋白相较其他材料具有更突出的补充皮肤损失营养物质并修复 损伤的功能,因而预计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每年增加 1-2%。
医用敷料有较多 toB 业务,市场竞争格局分散。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 年国内 医用敷料市场 CR5 约为 26.5%,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由于医用敷料和医疗机构联 系紧密,相对功能性护肤品的 toC 市场而言,toB 市场除品牌、产品外还有其他 非经营因素,推测有较多地方性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其中前两大医用敷料公 司敷尔佳和巨子生物分别主要以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2021 年零 售额分别为 26、23 亿元,市占率分别为 10.1%、9.0%。
图片
2.3、肌肤焕活应用市场,胶原蛋白有生物支撑和美白优势
肌肤焕活应用中,胶原蛋白因其高成本和生物活性问题而与其他材料存在差距。 肌肤焕活应用因其安全、恢复期短及价格实惠而开始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非手术类 美护项目之一,其中主要原材料为透明质酸、肉毒素及胶原蛋白。但与透明质酸 和肉毒素相比,由于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生产成本高且重组技术尚未突破三维螺旋 机构的技术限制,因而胶原蛋白市场份额较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 2021 年 市占率仅为 8.73%,与胶原蛋白在其他应用场景的份额相差较大。
此外,起源于进口动物源胶原蛋白注射产品处于市场导入期,重组胶原技术踏上 新征程。我国胶原蛋白填充市场起步于 2009 年中国批准首个胶原蛋白填充产品— —台湾进口的双美肤柔美(双美一号)。但,透明质酸产品凭借稳定的产品功效与 丰富的种类逐渐占据软组织填充市场主流。直至 2021 年,由锦波生物出品,基于 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成分的注射类美护产品“薇旖美”获批上市,胶原蛋白注 射类美护产品踏上新征程。2021 重组胶原蛋白在肌肤焕活市场的规模约 3.8 亿元, 处于市场导入期。 同时,我们对肌肤焕活应用市场规模进行测算:分别假设肌肤焕活应用的消费者 数量、使用频次、肌肤焕活应用比例以推测未来的肌肤焕活应用市场规模。根据 以下假设,我们测算至 2027 年我国肌肤焕活应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171 亿元, 其中基于重组胶原蛋白肌肤焕活规模达到 45.66 亿元。
基本假设: 1) 美护产品具有较强的消费粘性和复购属性,并且肌肤焕活应用属于高频项目, 通常消费时间跨度为 3-6 个月,因而假设综合消费频次为一年 3 次; 2) 因美护项目目前在中国接受度较低,尤其为老年人,因而假设消费群体为 18- 59 岁人群; 3) 考虑到技术进步及规模效应并结合居民消费能力逐步上升,预计单价温和下 降,逐年下降 50 元; 4) 渗透率方面,因国内以巨子生物为代表的美妆护肤企业逐步成熟,市场教育 效果逐步显现,并且美护产品、服务项目逐渐在国内注册落地,因而预计渗 透率将逐年上涨 0.2% ; 5) 因肌肤焕活应用的安全、恢复期短、不用开刀及价格实惠等优点,“轻美护” 市场接受度逐步提升,因而预计肌肤焕活应用比例逐年提升 2%; 6) 因动物源胶原蛋白存在一定感染风险和排异性可能,并且重组胶原蛋白尚未 具备突破规模生产稳定三螺旋结构的具备生物活性成品技术,因而预计未来 重组胶原蛋白以每年 0.5%的渗透率增加,并且因重组胶原蛋白与动物源胶原 蛋白存在一定替代关系,因而若重组技术逐步提升则动物源技术可能比例下 降。
竞争格局方面,锦波生物拔得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注射美护产品头筹,巨子生物多 款产品处于研发阶段。2021 年 6 月,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的三类医疗器械“重组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是我国自 主研制的首个采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医疗器械。巨子生物招股书显示, 其四款肌肤焕活产品(即美护注射类产品)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与产品研发阶段, 有效成分为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类人胶原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采用公司自主研 发的技术专利,预计 2024 年以后陆续获批,投入市场。
2.4、国内胶原市场近年高速增长,未来重组胶原蛋白或成主流材料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或迎来增长机遇,功效性护肤品逐步占据市场,肌肤焕活开始 展现活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按应用细分来看,2017-2021 年医用敷料增速最高,CAGR 为 186%,其次为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而肌肤焕活应 用市场则于 2021 年开始崭露头角。
图片
展望将来,根据我们预测,功能性护肤品增速明显,CAGR 为 53%,预计 2027 年 将达到 624 亿元并占据市场 64%份额;同时,肌肤焕活应用市场虽占比不高但增 速亦明显,预计 2027 年市场将达到 46 亿,CAGR 为 46%;医用敷料市场则预计 2027 年将达到 250 亿元,CAGR 为 27%,增速相对较缓;此外,重组胶原蛋白也 将逐步替代动物源胶原蛋白,预计 2027 年市场份额将达到 56%。
2.5、从专业护肤市场对巨子生物未来营收进行敏感性分析
巨子生物目前为基于胶原蛋白的专业护肤市场该细分领域龙头,预计未来营收有 望将达到 485 亿元。因巨子生物为国内专业护肤市场龙头之一,且其主要业务为 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于是我们从国内基于胶原蛋白市场的专业护肤 市场和肌肤焕活应用市场来对未来其市占率与零售额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 测算,巨子生物在其产业线扩产完成、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突破、产品粘性增强 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根据乐观/中性/悲观预计,我们推算 2027 年其在基于胶原 蛋白的专业护肤市场和肌肤焕活应用市场的市占率分别达到 55%/51%/46%、 8%/6%/4%的水平下,相应零售额将达到 485/449/404 亿元。
三、精准研发、稳定生产、商业化共筑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壁垒
3.1、氨基酸序列设计需要较高的综合研发能力
氨基酸序列是蛋白质最基础的一级结构,其相互连接形成蛋白质肽链(或多肽)。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和它们连接在一起的方式,氨基酸序列只能按照一个方向读取, 并且以特定形式形成肽。
基因重组胶原蛋白须从胶原蛋白完整基因序列中截取特定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 作为表达片段。研发人员可从第三方基因库(如 Protein Data Bank、GenBank、 CCDS 等)获得完整人胶原基因序列(如人Ⅰ、Ⅱ或Ⅲ型胶原蛋白基因α1/α2 链 等),截取特定功能区域的 DNA(即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表达片段,再以 PCR 或酶切等方式进行密码子优化并重组 DNA,得到含有目标蛋白类型编码基因的重 组质粒。然后通过重组质粒将目标基因带入适当的宿主细胞中,表达翻译成胶原 蛋白或类似胶原蛋白的多肽,经过提取和纯化等步骤最终制备出重组胶原蛋白。
图片
3.2、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能力,后来者难居上
重组胶原蛋白的大规模应用前提是能够进行规模化、高密度、高表达的发酵和纯 化。一般来说,经过 500L-1000L 体积的发酵实验验证,才能说明有工业级别、规 模化放大生产的可能性。微生物制备重组胶原蛋白的主要生产步骤为发酵和提纯。 高水平的发酵和提纯决定了重组胶原蛋白的产量,也是毕赤酵母、大肠杆菌两种 代表载体在规模化生产中的核心课题。 大肠杆菌与毕赤酵母作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微生物发酵载体各有优势,具体包括: (1)毕赤酵母作为真菌,天然不含有内毒素。内毒素是一种脂多糖(LPS),大肠杆 菌细胞壁外膜的外部脂质成分完全由内毒素分子组成,在制备胶原蛋白钝化提纯 的过程中,细胞壁会破裂释放出内毒素,若内毒素大量进入人体会引起严重炎症, 进而休克甚至死亡,以大肠杆菌制备胶原须重点关注内毒素浓度。医药行业标准 YY0954 2015 规定的天然外科注射Ⅰ型胶原蛋白内毒素限值为 0.5EU/mL。 (2)毕赤酵母理论上蛋白表达量和生物活性更高。毕赤酵母中乙醇氧化酶的表达 量极高(占胞内可溶蛋白的 30%以上),可以大规模高密度发酵,因此有更高的蛋 白表达量和生物活性,而大肠杆菌缺乏蛋白翻译后修饰(糖基化和羟基化等)所 须的酶类,不具有高的生物学活性。(注:蛋白表达率=目标蛋白数量/载体总蛋 白数量*100%,表达量=目标蛋白重量/载体重量或体积)
在生产过程中,分离纯化是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为载体的主要生产成本和工艺难 点之一。大肠杆菌需要进行菌体收集、破壁和蛋白复性;毕赤酵母则存在发酵液 脱色,纯化过程蛋白稳定性等问题。常见的纯化方法有粗纯和精纯两种,粗纯一 般根据分子大小、溶解度和等电点差别进行分离,如透析、超滤、盐沉、有机溶 剂沉淀等方法进行浓缩脱盐,而精纯一般根据目标蛋白的电荷性质和等电点及配 体特性进行分析,一般用到各种层析方法,例如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和凝胶 过滤层析等。使用各种分离提纯的方法使大规模目标蛋白获得最佳水平的纯度和 回收率需要兼顾技术能力与设备调控,新公司需要投入较多时间、人力和物质钻 研攻克。
图片
高回收率是成本优势的重要一环。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过程中,如何用较少的原 料获取更多蛋白是低成本的主要逻辑。除了改善发酵水平和提纯能力以提高蛋白 表达量来增加单位产量外,高回收率(发酵后,实际提取的蛋白,占整体生产出 来的蛋白的比例)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巨子生物在 保证纯度 99.9%的同时,其重组大肠杆菌靶蛋白在经过一轮的加工后的回收率可 达 90%。聚源生物可实现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在 99%纯度下,回收率超过 65%,降 低了重组人源胶原蛋白的规模化生产的成本,适合工业化生产。 我们认为,以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江山聚源和江苏创健等为代表的先发公司已 经初步掌握了基因重组、发酵、提纯等规模化生产能力,其他公司即使获得基因 序列重组等技术,具备在实验室中进行小批量生产的能力,但在规模化、工业化 的生产中还需要解决高密度发酵、分离纯化和高回收率低成本等问题,需要拥有 优秀的生物医学研发团队和完备的厂房设备,这些较为严苛的物力人力条件对后 来者进入行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3、行业新规既出,前期研发投入或将增加
重组胶原原料端监管方面,行业新标准《重组胶原蛋白》规定检测新规范。国家 药监局颁布的医药行业标准《重组胶原蛋白》于 2022 年 8 月生效,该标准起草单 位包括一些药品或药械检测研究机构与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江苏创健和江山聚 源等四家民营公司。《重组胶原蛋白》主要对基于人的基因重组胶原蛋白的质量控 制要求、检测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规定,指标检测的结果按现有行业标准和 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进行比对参考。 新标准或将提高后来者潜在的研发与时间成本,加深重组胶原蛋白原料行业壁垒。 新标准涵盖理化项目、鉴别、纯度、杂质、添加剂和蛋白质含量等 12 个检测大类,超过 30 个细分指标和检测方案。巨子、锦波、聚源和创健等公司作为检测方法的 制定方,我们认为在满足新标准要求的契合度、时间安排和物质基础等方面都较 有优势。另外,上述公司已获得的原料制备核心专利( CN1371919A 、 CN109593126A、CN102443057B 等)中公开检测指标的数量上低于《重组胶原蛋 白》的要求。我们认为若有新公司想要进入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市场,势必需要付 出较大的检测、审核的时间与物质成本。
规范重组胶原蛋白原料生产或将加深全产业链公司下游终端产品壁垒。据弗若斯 特沙利文数据,功效性护肤品、医疗敷料与第三类医疗器械等主要应用场景的研 发时间分别为:6-12 个月、12-36 个月与大于 36 个月。对原料严苛的新检测标准 或将使重组胶原蛋白上游原料市场进入难度加大,进而延误后来公司向下游产品 端发展的时机。我们认为以巨子生物、锦波生物为代表的,兼顾重组胶原蛋白原 料生产与产品开发的全产业链公司,将不单单拥有原料自给、成本更低的优势, 还将在向下游产品端延申、占领终端市场方面进一步占得先机。
3.4、展望行业未来,谁将脱颖而出?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尚处分散状态。根据目前公开情况来看,拥有大规模量产胶原 蛋白的公司并不多。主要原因如前文所述,动物源胶原蛋白天然受限动物养殖规 模,重组胶原蛋白有较高的技术和生产壁垒。暨源生物公司的黄亚东教授表示, 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会形成顶部、中部和底部三层级公司结构,目前存在几 家公司处于中部,顶部公司寥寥无几。而顶部公司为精通原料与产品的研发与生 产,同时具备产品、品牌、渠道优势的全产业链龙头公司。
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产能+品牌塑造顶部先发龙头公司。先发龙头公司坐 拥抢占市场、融资扩张、品牌塑造等优势,后来者加入竞争存在一定劣势。巨子 生物通过港交所聆讯、锦波生物和创健生物谋求北交所、科创板上市、聚源生物 获数千万级的 A 轮融资,各家公司均有明确的产能扩张规划,同时,研发专利、 品牌产品层出不穷,竞争优势将愈发显著。我们认为,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会持 续分化,目前拥有原料和产品的优势的公司市占率会越来越高,先发龙头公司或 将在这些公司中产生。
四、重组胶原蛋白领域拓荒者,带领国人展望胶原新时代
4.1、巨子生物: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巨子生物,专注二十年研发重组胶原蛋白等成分,终成行业标杆。1)研究历程,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多年来一直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 发,获得多项专利与奖项,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021 年,公司类人胶原蛋白技 术全新升级为 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仿生组合专利技术。2)产业化历程,2006 年起,公司持续推进产业化应用与品牌建设,并扩大生产规模。3)融资历程,2021 年下半年,公司完成首轮同时也是 pre-ipo 轮融资,共融得 73.6 亿元人民币,投后 估值 194 亿元人民币。
图片
4.1.1、股权结构集中,高管团队经验丰富且架构稳定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严建亚、范代娣夫妻二人,持股比例约 62.02%。pre-ipo 轮投资 机构共持股 37.98%,其中前五大股东为:高瓴资本持股 4.99%,CPE 源峰持股 4.33%,金镒资本持股 3.76%,YF Valued Vision Limited 持股 3.66%,君联资本持 股 3.43%。公司拥有 5 家 100%持股子公司,同时与独立第三方杭州悠可化妆品有 限公司共同持有陕西巨悠欣苷股份,其中公司持股 60%。
创始人为类人胶原蛋白领域的权威,高管架构稳定。1)董事会成员:创始人之一 范代娣博士深耕类人胶原蛋白领域,被誉为“类人胶原蛋白之母”,并获得陝西省 最高科学技术奖。创始人之二严先生具有丰富的管理运营经验,曾获得西安市十 佳科技企业家等奖项。其余董事会成员覆盖战略指导、法律、会计、运营与管理 等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2)其余高管层:高管层多家族人员布局,架构稳 定紧密。其中,严钰博担任联席公司秘书及董事会秘书,为范博士夫妇的女儿, 严亚娟为高级副总裁,负责集团的整体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为严先生的胞妹。
4.2、公司业务:两大生物活性成分为核心,多维度布局美丽健康领域
公司基于制备两大核心生物活性成分的底层技术,多维度拓展应用领域。其中, 多种类型的重组胶原蛋白分别布局专业皮肤护理(涵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 肌肤焕活应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稀有人参皂苷布局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 配方食品、功效性护肤领域。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形成差异化品牌矩阵及各自产 品矩阵,总体构成美丽、健康两大产品系列。
4.2.1、研发: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并行,以底层技术驱动多领域应用
公司建立合成生物学平台,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两个维度开展研究活动。基础 研究方面,公司专注于研发重组胶原蛋白、稀有人参皂苷两大生物活性材料,并 实现一系列技术突破。
图片
产品开发方面,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公司在研产品管线为 103 款。其中美丽 产品系列在研 91 款:1)功效性护肤品:产品在研 39 种、转换 3 种、型检 7 种、 待注册批准 1 种。2)医用敷料:产品在研 37 种。其中 26 种基于重组胶原蛋白产 品。3)肌肤焕活应用:产品在研 4 种。4)生物医用材料:2 款在研产品,包括骨修复材料、可吸收生物膜。两大管线产 品能够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5)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共 9 款在研产品,其中保健食品 7 种,主 要为三七曲红片;在研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 种,主要针对饮食限制、消化吸 收问题和代谢紊乱的群体设计。
构建“产学医”的研发链,促进前端技术的成果转化。对内研发团队建设方面, 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已组建含 124 名成员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 14.8%), 45 名成员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占研发团队的 36.3%)。对外合作方面,与医疗机 构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等,以获取产品相关临床数据反馈;与学术机构(西北大学) 合作互利开展研究项目,并获得技术专利的独家使用权。
4.2.2、生产:由需求带动产能大幅增长,效率提升助成本降低
两大核心生物活性原料,年产能利用率由需求带动而大幅增长。从产能分析生产, 1)重组胶原蛋白:2 套发酵系统、预处理系统、纯化系统、冻乾系统及其配套提 取设备和检测设备等。高效且一致的蛋白表达保证了优质且规模化的生产,年产 能为 1.088 万千克(全球重组胶原蛋白产能最大的公司之一),产能利用率随需求 的扩增逐步满负荷,由 2019 年的 69.8%增长至 2021 年的 83.5%,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进一步增长至 91.2%。 2)稀有人参皂苷:1 条生产线,配有灭菌反应釜、离心机、粉碎机及真空乾燥器, 年产能为 630 千克。产能利用率由 2019 年的 26.4%至 2021 年的 83.3%,而 2022 年 5 月 31 日仅为 39.1%,主因稀有人参皂苷技术改造而影响生产。 3)不同产品应用领域产能利用率均提升,公司规模效应逐步彰显。功效性护肤品、 医用敷料的产能利用率逐年增加,规模效应得以彰显,保健食品于 2020 年新推 出,产能利用率较低,但也呈现增长趋势;此外,公司运营效率高,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公司存货周转率约为 3 次每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原因 在于,公司的最大经销商(西安创客村)采购量占比较大,承担了较多库存。
高回收率减少核心原料的耗费,自动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从效率分析生产:1) 公司开发并应用高密度发酵及高效分离纯化技术,使得重组大肠杆菌靶蛋白一轮 加工后回收率达 90%,解决其商业化效率,原料成本收入比由 2019 年的 12.46% 下降至 2021 年的 9.29%,原料成本优化效果为行业领先。2)公司为生产工厂配 备更先进且自动化的生产设备,直接人工成本从 2019 年的 1.42%下降至 2021 年 的 0.79%。
4.2.3、品牌与产品:八大品牌瞄准差异化消费群体,覆盖各类应用场景
八大品牌构建专属产品矩阵,覆盖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公司产品组合中共有 105 项 SKU,形成 8 大主要品牌,分别为可复美、可丽金、可预、可痕、可复平、利 妍、欣苷及参苷,覆盖了皮肤护理、疤痕修复、缓解与抑制皮肤炎症、口腔溃疡、 女性护理等多种细分应用场景。
可复美:经典爆款产品拉动销量增长,用户忠诚度高于其他品牌
可复美是公司 2011 年推出的皮肤科级别专业皮肤护理品牌。目前已形成 32 项 SKU,包含 4 个护肤品系列,以及医用敷料系列: 不同类敷料有优有劣,类人胶原蛋白敷料成分简单安全,引领可复美做大做强。 按照成分分析可复美医用敷料系列产品,1)类人胶原蛋白敷料,组成成分单一, 安全性高,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炎症后色素沉着,自 2019 年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面膜状的类人胶原蛋白敷料亦连续三年成为公司全品牌中最畅销的产品;2) 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在核心成分基础上添加了丙烯酸酯;3)类人胶原蛋白生 物修复敷料,在类人胶原蛋白敷料的功效基础上,增设保湿补水的效果,但添加 的卡波姆(有助于形成凝胶);4)液体敷料主要效果在于保湿补水。
图片
销量的增长主要由销售额驱动。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GMV 与销量均呈增 长趋势,且波动高度相关,我们认为: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消费者的消费区间及 商品定价的稳定程度高,销售额主要由销量驱动增长。
可复美凭产品高功效、品牌好声誉获得市场用户追捧。我们认为,专业皮肤护理 市场用户对于产品的价格不敏感,反而更注重成分。可复美产品定价较高,但自 身用户粘性却强于其余可比品牌(如可丽金、薇诺娜、敷尔佳),2021 年,可复美 于天猫平台用户复购率达 42.90%。于 2021 年 9 月,可复美获蓝玫奖“2021 年度 最具竞争力品牌,此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重量级奖项。
可丽金:针对日常保养用户,胶原蛋白面部填充类产品的价比之王
可丽金,2009 年推出的多功能的功效性皮肤护理品牌。涵盖“抗老、紧致、美白、 补水、保湿”不同程度的复合功效,目前形成 60 款 SKU,其中 3 款产品被注册 为第二类医疗器械,类人胶原蛋白鼻腔黏膜修复凝胶,以及另两款被纳入系列的 产品:类人胶原蛋白生物修复敷料为安护系列产品、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为星 光系列产品。 类人胶原蛋白健肤喷雾,助可丽金成为日化美妆品牌之星。类人胶原蛋白喷雾为 健肤系列产品,通过小且易吸收的重组胶原蛋白分子,达到减缓皮肤自然衰老的 功效,受到大量消费者的追捧。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类人胶原蛋白喷雾已形 成超 12.1 百万瓶的销量,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是中国最受欢迎的胶原蛋 白喷雾之一。
可丽金市场销量下降,主因消费者偏好及客户战略改变。可丽金品牌收入占比由 2019 年的 50%降低至 2021 年的 34%,三年内 CAGR 仅为 4.52%(远低于可复美 品牌收入增速),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可复美收入占比提升至 58%,系公司主 推皮肤学级的可复美。
图片
其他品牌:满足不同用户的细分需求
四大类人胶原蛋白医用敷料成后起之秀,专注布局不同消费场景。 1)可预,2015 年推出的专为皮肤炎症消费群体设计的医疗级医用敷料品牌。旗下 产品既促进皮肤愈合及修复解皮肤炎症,亦减少炎症后色素过度沉著和疤痕。目 前形成 SKU 数量 4 项,其中类人胶原蛋白修复敷料、类人胶原蛋白生物修复敷料 已被注册为第二类的医疗器械; 2)可痕,2016 年推出的去疤医用敷料品牌。目前形成 1 项 SKU,即类人胶原蛋 白疤痕修复硅凝胶,为第二类医疗器械; 3)可复平,2016 年推出的口腔溃疡医用敷料品牌。目前 1 项 SKU,类人胶原蛋 白口腔黏膜修复液,已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被商业化推广销售。 4)利妍,2019 年推出的女性护理医用敷料品牌。目前 1 项 SKU,即卡波姆类人 胶原蛋白妇科凝胶,作为第二类医疗器械,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
基于稀有人参皂苷,两大品牌分别布局皮肤护理、食品保健领域。 1)欣苷,2019 年推出的面向抗衰消费需求的皮肤护理品牌。该品牌主要基于稀有 人参皂苷,旗下产品利用其 RK3 的抗氧化特性,达到肌肤焕活的效果,目前 1 项 SKU。 2)参苷,2016 年推出的保健食品品牌。该品牌旗下 1 项 SKU,其以人参皂苷为 主要原料,另添加灵芝提取物、当归提取物及淫羊藿提取物,达到提升人体免疫 能力,改善睡眠质量,维持健康状态的功效。产品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其中鸿 昇胶囊(参苷胶囊)一直受消费者追捧,2021 年的复购率达 45.4%。
4.2.4、渠道:沿“公立医院权威背书”切入市场,线上渠道加快布局
“医疗机构+大众消费者”双轨销售,实现消费者需求触达。1)从医疗机构出发, 公司与薇诺娜的销售与发展轨迹相似,通过“公立医院的权威背书”的方式获取 消费者信任。2010 年左右,国内多数医院很少接触美护,薇诺娜就以此为切入点, 提出“科室共建计划”,提供美护方面的培训,入驻医院便水到渠成。目前国内有 8000 家公立医院设有皮肤科,薇诺娜覆盖并产生销量的医院有 3000 多家,在知 乎、问诊网、微博等社交平台,都有认证医生为用户推荐薇诺娜产品。而巨子生 物沿着这种渠道轨迹,直销/经销网络已布局至 1000 余家公立医院。此外,销售 网络也延伸至约 1700 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约 300 个连锁药房品牌,并逐步延伸至 大众市场。
4.3、经营成果分析:业绩高质且高速增长,成为同类行业典范
4.3.1、经营规模分析:业务发展迅速,三年内收入 CAGR 为 27.39%
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营收大幅增长,目前对收入的贡献超过 97%。分析各品类收入 贡献,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占收入比重由2019年的89.10%提升至2021年的96.80%, 三年内 CAGR 为 32.76%,2022 年仍持续发力,截至 5 月 31 日,其占总收入比重 至 97.70%。 线上直销驱动收入增长,经销商客户集中度下降。分析各渠道收入贡献,1)直销 端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大量投资于线上渠道的结果。线上直销由 2019 年的 16.50% 增长至 2021 年的 41.50%,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其占 2022 年上半年总收入的 43.60%。2)经销渠道增速放缓,但仍占比五成以上。公司与全国 385 家经销商建立业务关 系。从经销商客户端分析,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由 2019 年的 58.90%,持续降 低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的 38.30%,最大客户(西安创客村)收入贡献占总收入比 重由 2019 年的 52.20%持续降低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的 25.00%,其采购量因客户 公司自身战略调整等而发生下降。
图片
4.3.2、盈利能力分析:收益质量有所提升,位居行业头部
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三年内 CAGR 为 30.38%。2019-2021 年间,综合毛利率为 83.30%/84.60%/87.20%,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综合毛利率为 85.00%,保持相 对稳定,且为行业头部。分析各品类毛利贡献,保健食品及其他的毛利率大幅增 长,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对总体影响甚微,其于 2019 年-2020 年保持相对稳定, 分别为 71.2%/69.0%,随后增至 2021 年的 85.4%,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其毛 利仍维持在 85%,主要由于公司减少饮品及纤维补充剂等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 专业皮肤护理产品的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4.3.3、营业利润分析:资金持续投入线上营销,利润端增速低于收入端
经调整净利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19 年、2020 年、2021 年、2022 年 5 月 31 日,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 60.10%/69.50%/54.80%/46.50%,近年呈现下 降趋势,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位于可比公司前列。 线上销售渠道推进业务扩张,销售费率迎来大幅增长。销售费用率从 2019 年的 9.8%扩增到 2021 年的 22.3%,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销售费率进一步增至 37.49%,同增 24.47pp,主要系线上营销与销售活动的加强,其中平台服务费用、 电商平台营销费用、社交媒体营销费用,三年 内 CAGR 分别为 119.24%/64.95%/895.42%。管理费用率与研发费用率总体保持稳定。
4.4、募投项目分析:“研发——生产——渠道——运营”的公司布局
4.4.1 提升研发的速度、广度、深度 大量资金未来将持续投入研发。
1)基础研究,包括开发新型的重组胶原蛋白、人 参肽、淫羊藿苷、无需投入任何原型人参皂苷的情况下合成稀有人参皂苷等技术, 以及药理学研发活动(最初外包实现)。 2)产品开发,计划未来五年内每年推出约 30 款新的功效性护肤品、5-10 种医用 敷料,扩大稀有人参皂苷及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在产品中的应用范围,此外资金也 将投入继续支持 103 款在研产品。 3)研发团队建设,持续吸引和留住高质量人才,计划于 2023 年-2026 年分别招聘 约 90/100/50/50 名在与公司研发相关领域拥有经验及专业知识的人士,并扩大与 学术机构及医疗机构的合作研究。
4.4.2 扩大公司产能,提高市场占有率
未来五年,公司将扩大产能。1)原料方面,重组胶原蛋白产能预计(2023 年)年 产能达 21.25 万千克,稀有人参皂苷预计(2024 年)年产能达 26.78 万千克。2) 产品方面,医用敷料、肌肤焕活产品及生物医用材料的新生产设施预计(2024 年) 年产能达 10010 万件;功效性护肤品新增车间(2026 年)预计产能达 3400 万件; 生产保健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新生产设施(2024 年)预计年产能约为 500 万台。
4.4.3 增强全渠道销售与经销网略,提升品牌知名度
增强线上/线下销售与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的影响力。1)线上投入,销售方面:针 对主要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购买多种服务套餐,并加强优质活动的合作;针对 新兴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加强与该等平台的流量及活动合作,在电商方面的投 资将对公司产生短期影响。营销方面:公司加强与注重化妆品成分及配方的美容 博主、皮肤科达人、关键意见消费者及中端 KOL 合作,并通过科学知识驱动消费 者关注产品内在成分与功效,进而提升品牌影响力。2)线下投入,具体方式为名 人代言、建立线下营销中心、参加学术会议及行业研讨会以及传统广告。 专业团队扩建,提高销售与营销的竞争力。1)销售团队建设,未来四年,计划主 要在西安与杭州招聘约 150 名在电商运营、数据分析及线下销售方面有经验的销 售人员,增强内部直播团队,主要在西安与杭州招聘 50 名人员。2)营销团队建 设,于未来四年内主要在上海招聘 50 名营销人员。
4.4.4 提升公司智能化水平,助力公司高效运营
加强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营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资金将投入 1)采购软件与硬件, 2)开发一体化混合云基础设施,3)招聘 IT 专家。
五、胶原蛋白行业重点公司分析
5.1、锦波生物:深耕功能蛋白 14 年,重组Ⅲ型胶原蛋白行业领先
山西锦波生物以乳球蛋白、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产品首获国内Ⅲ类医疗器 械批文。公司成立于 2008 年,目前主要以酸酐化牛β-乳球蛋白、重组人源Ⅲ型 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生产各类功能性产品,包含乳球蛋白、重组人源胶原蛋白敷 料、生物肽及其他产品;并且公司首研重组Ⅲ型胶原蛋白注射剂于 2021 年获得国 内Ⅲ类医疗器械批文,进而巩固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医美注射剂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图片
公司经营增速渐显,重组胶原蛋白贡献主要营收。从经营情况来看,公司营业收 入从 2019 年 1.56 亿元提升至 2021 年 2.33 亿元,CAGR 达 22.2%;净利润从 2019 年 0.42 亿元提升至 2021 年 0.57 亿元,CAGR 为 16.5%。分产品看,重组胶原蛋 白产品营收占比从 2019 年 40%提升至 2021 年 70%,抗 HPV 生物蛋白产品、其 他产品则分别从 2019 年 40%、11%降至 24%、6%。
5.2、创尔生物:双核心品牌驱动,深耕活性胶原 20 年
创尔生物深耕活性胶原 20 年,制备技术领先并巧解行业痛点。以“创福康”和“创 尔美”品牌为两大核心,广州创尔生物成立于2002年,深耕活性胶原领域近20年, 主营业务为医用活性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品、活性胶原材料及护肤品;其生物医 用级活性胶原大规模无菌提取制备技术已解决动物源性胶原提取过程中病毒灭活 和免疫原性控制两大行业技术痛点,同时取得液态胶原在有效保持天然构象和生 物活性的前提下进行大规模无菌生产的技术突破。
公司营收减缓,胶原业务贡献主要营收。从经营情况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从 2017 的 1.35 亿元提升至 2.40 亿元,CAGR 为 15.47%,而 2021 年因受疫情、营销策略 调整及营销部门迁移人员变动影响从而营收同比大幅下降。分产品看,胶原产品 贡献公司主要营收,除去 2020 年占比略下降外,营收占比均超 90%。
5.3、双美生物:台湾本土胶原蛋白生产商,胶原蛋白注射剂领军者
双美生物(Sunmax)专注研发并突破技术壁垒,为中国台湾及大陆地区胶原蛋白 注射剂领军者。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公司专注于生医高分子材料研究与开发,运 用猪体皮为原料通过专利纯化技术研发高度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生药级动物 源胶原蛋白原料,并因其胶原蛋白原料纯度精良且不良反应率低而应用于生医材 料、医疗器械应用产品、医美等领域,并于 2006 年首推款双美 I 号胶原蛋白植入 剂产品(肤柔美),通过低价出货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目前为胶原蛋白注射剂市场 领先者。
图片
5.4、创健生物:重组胶原新星冉冉,技术突破填补行业空白
资生堂旗下基金领投 A 轮,江苏创健有望继续丰富市场技术与产品。2022 年 8 月 10 日,重组胶原蛋白厂商江苏创健完成近 2 亿元 A 轮融资,此次融资由资生堂旗 下资悦基金领投,华方资本、鼎晖百孚、华立医药跟投。本轮融资为公司持续扩 大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提供资金基础,从而丰富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市 场核心技术和产品 立足自主研发,创健生物率先技术突破从而填补全球产能空白。国内领先重组胶 原蛋白生物材料企业,江苏创健成立于 2015 年,立足于重组胶原基生物材料的自 主研发,行业率先实现“重组 III 型胶原蛋白酵母菌稳定遗传表达体系的构建”及 “30 吨稳定发酵纯化技术开发”两项重大技术突破,并完成重组 I、II、III、XVII 型 胶原蛋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填补全球重组胶原蛋白材料领域 30 余年来的“吨 级”产能空白并为再生材料型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新方向。公司位于江苏常州的生产 厂房达 1 万平方米,拥有 30 吨超大规模稳定发酵纯化技术,是目前已知国内重组 胶原蛋白生产企业中发酵体量最大的公司。
A 轮融资后,江苏创健预计将加速培育自有品牌。作为中国行业标准《YY/T1849 重组胶原蛋白》起草单位之一,江苏创健已授权或申请 40 余项专利,获批重组胶 原蛋白二类医疗器械超 30 件;并于 2022 年累计 4 个三类医疗器械项目进入临床 试验阶段,即将进入产品注册阶段。因此前公司对自有品牌产品投入较少而更多 的是出售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以及代工重组胶原蛋白化妆品及医疗器械产品;因而 预计完成本轮融资后,创健将在培育自有品牌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此外,公司已 于 2022 年通过控股子公司悦白生物推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品牌“悦白之几”, 并正式发布新一代酵母重组 III 型胶原蛋白产品。悦白之几拥有二类医疗器械证, 采用毕赤酵母菌发酵,可生产高浓度、高含量、高纯度的 100%人源化 III 型胶原 蛋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