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莫西沙星、阿奇霉素…这些抗菌药输注时间不能低于 1 小时!

静脉给药无首过消除过程,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对于感染性疾病,静滴抗菌药物是重要治疗手段。抗菌药物按照药代/药效动力学(PK/PD)差异,可分为浓度依赖性、时间依赖性。
喹诺酮、氨基糖苷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抗菌疗效取决于药物峰浓度(Cmax)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比值,即 Cmax/MIC。不同的是,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抗菌效应与药物浓度超过 MIC 的持续时间有关,即 %T > MIC。
为优化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喹诺酮、氨基糖苷类通常每天给药一次;而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则需一天多次输注或适当延长静滴时间(药物体外稳定时)。由此可见,抗菌药物的静滴时长是影响患者抗感染疗效的因素之一。
01 
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方式的误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患者或临床医生对抗菌药物静脉给药的认识不足,现静滴抗菌药物存在以下误区:
1.  静滴越快、给药时间越短,疗效更快?
静滴抗菌药物的速度加快、给药时间缩短,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在快速提高血药浓度的同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同样上升。据报道,一位静滴头孢拉定(80 滴/分)抗感染的患者在用药后 30 min 即出现了血尿、急性肾功损害的表现 [1]。
2.  缓慢静滴、延长给药时间,用药越安全?
快速静滴抗菌药物增加了对患者血管壁的刺激性,可致输液部位疼痛、静脉炎等症状。为减少静滴抗菌药物引发的用药不适,部分医生倾向开具缓慢静滴的医嘱。有趣的是,若缓慢静滴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且静滴时间>2 h[2],则药物稳定性下降、药效反而减弱。
02 
控制静滴时间的必要性和意义
静滴时间直接影响抗菌药物体外稳定性、血药浓度,进而与抗感染疗效、静脉用药安全等存在关联。
一方面,若抗菌药物静滴时间过短,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而刺激血管壁,导致输液部位疼痛等不适。另一方面,若抗菌药物静滴时间过长,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下降、致敏产物增多,不仅降低临床抗感染疗效,还可诱发药物过敏反应。
03 
为提高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静滴时间要适宜
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β-内酰胺药物的稳定性不佳,临床推荐「现用现配」。若青霉素、头孢菌素静滴时间过长,药物可发生水解反应、降解产物增加,进而降低抗感染效果或诱发药物过敏反应。
为此,通常推荐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β-内酰胺药物的静滴时间为 30~60 min[2]。另有研究表明,在 30~60 min 内静滴青霉素、头孢菌素可迅速提高有效血药浓度,从而发挥快速杀菌作用 [3],使患者获益。
静滴万古霉素的给药时间应 ≥ 1 h,若静滴时间过短、滴速过快可诱发组胺释放,患者可出现「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药品不良反应。此外,当莫西沙星静滴时间偏短、滴速过快时,可引发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建议莫西沙星的静滴时间 ≥ 90 min。
若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的静滴时间过短,可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建议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的静滴时间 ≥ 1 h[4]。若阿奇霉素静滴时间过短、滴速过快,可致患者输注部位疼痛、恶心等症状。因此,静滴阿奇霉素不宜过快,要求药液浓度 ≤ 2 mg/mL、静滴时间 ≥ 1 h。
04 
呼吸科需要控制/延长输注时间的抗菌药
近期,广东省药学会发布了《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文中概述了呼吸科常用抗菌药物的静脉给药要求,见表 1(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要求不同,注意参考药品说明书)。
表 1   常用抗菌药物的输注要求 [5]
图片
05 
重症、耐药菌感染患者,可延长 β-内酰胺药物的输注时间
重症感染者常存在脏器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经静脉给药进入患者体内的抗菌药物的 PK/PD 参数发生变化,如头孢菌素的表观分布容积(Vd)增加。对于重症感染者,现推荐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的持续给药方案 [6],即 30 min 内静脉给予负荷剂量 2 g、之后持续静滴 6 g 头孢吡肟或头孢他啶,以增强抗感染疗效。
临床在治疗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感染者,若病原菌 MIC ≤ 8 mg/L,可延长美罗培南静滴时间(2~3 h)以提高抗感染疗效;若病原菌耐药性增加(MIC>8 mg/L)[7],延长美罗培南静滴时间对增强抗感染疗效无益,应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在重症、耐药菌感染病例中延长 β-内酰胺药物静滴时间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可提高抗感染疗效、改善感染者临床结局。需要注意的是,现有循证研究支持延长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的静滴时间以提高抗菌活性。鉴于不同类别的 β-内酰胺药物体外稳定性存在差异,其他类别的 β-内酰胺药物可否沿用上述给药模式,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抗菌药物静滴时间的差异对其抗感染疗效和用药安全的影响,过快滴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静脉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而过慢滴注则可降低部分抗菌药物体外稳定性、甚至降低临床疗效。
延长部分抗菌药物的滴注时间,可对危重症或耐药菌感染者的治疗发挥积极作用。为实施精准抗感染治疗、个体化用药的目标,临床应熟悉抗菌药物药理特点、患者病理生理状态,评估目标病原菌,最后为患者确定最佳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专家总结:
图片
本文详细介绍了静脉滴注抗菌药物速度可能产生的疗效和副作用影响。过快滴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更多的静脉刺激等不良反应,过慢滴注抗菌药物则可能导致部分抗菌药物体外不稳定或疗效下降。而少数抗菌药物延长滴注时间能在危重症患者和耐药菌的治疗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对抗菌药物药理特点的了解、对患者病理生理状态及目标病原体的分析,进而设计个体化的抗菌药物滴注时间应当成为精准抗感染治疗的重要环节。
题图: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 金茶花. 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应注意的问题 [J]. 浙江预防医学, 2006(10):62.
[2] 闫万梅. 常见抗菌药物静脉给药配制及使用的探讨 [J]. 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2007(03):224-225.
[3] 韩远丽. 探析静脉滴注用药的合理使用与用药监护 [J]. 首都医药,2013,20(20):43-44.
[4] 李红, 马新国. 静脉给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药业,2011,20(19):55-56.
[5] 伍俊妍, 邱凯锋. 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 [J/0L]. 今日药学:1-23[2023-02-21].
[6]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8, 41(6):38.
[7] 王明贵. 广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实验诊断, 抗菌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 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7, 1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