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什,为何曾被嘲笑是智商最低的美国总统?真傻还是在“装傻”

从2003年到2023年,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了20年,美国总统也换了好几茬,但美军至今还在泥潭里挣扎。
而这场战争的发起人,乔治·布什则早就深藏功与名,在德州乡下老家,拿着丰厚的退休福利,享受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还重拾了油画这个年轻时的爱好。
图片
小布什的个人画展上
图片
认真创作中
心情好的话,就出山做个演讲,每场收费15-30万美元不等。
还有他以伊拉克战争为主要线索的自传《抉择时刻》,版权总收入早在2018年就超过了1000万。
偶尔上一次电视,也是一副睿智幽默的老前辈风范。
比如,2022年小布什作为嘉宾参加的吉米今夜秀脱口秀。在直播现场,这位70多岁的老大爷思维反应速度和临场发挥能力,妥妥地碾压了对面的脱口秀主持人。
还有2018年,在他爸爸老布什葬礼上的演讲,温馨又感人,连台下的特朗普都被打动了。
图片
但就这样的一个乔治·布什,在任上的时候,却一直被嘲笑智商低,甚至还被某报纸给评为了“史上智力水平最低的美国总统”。
比如,当年有个段子说,某次,布什发表演讲时,有一男子在下面大喊“布什是大傻....!”,特勤人员迅速扑了过来将他带走。
不久法院开庭,判定男子有罪,但不是因为他侮辱总统,而是——“泄露国家机密”。
图片
而之所以那时候很多人都说小布什傻,大致上可以归结为这四个方面:
1.小布什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甚至在有些科目上还显得挺吃力;
2.说话有点口齿不清(德克萨斯口音特色,有吞音)。表情管理不好,容易被抓拍到一些奇怪的瞬间;
3.时不时的会冒出些“反智”言论和规划;
4.在中东的瞎折腾。
咱们先看1——小布什早年的学习经历。
小布什学习不好这点,连他自己都承认过,中学成绩很多仅仅是C和C+,大学还挂过科等等。
图片
小布什家里真有矿,即便学习不好,也没留下什么童年阴影,从小就笑得灿烂
他这个学习成绩还能上得了世界顶级名校耶鲁大学,自然离不开布什家族的强大背景——人家爸爸老布什是耶鲁校董会的成员。
在耶鲁,虽然小布什成绩依旧尴尬,但人缘超好,是美国最精英的圈子“骷髅会”的风云人物。
图片
这个美国“骷髅会”相当神秘,势力强大
带着德州人那股子憨劲儿幽默的小布什虽然外形特征不算那么的帅气逼人,却总能释放出一种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
耶鲁毕业后,1968年5月,他加入了德克萨斯州空军国民警卫队,继续发挥超高的情商,在军队里非常吃得开。
图片
国民警卫队时代开飞机的小布什
图片
爱笑的男孩运气一般都不错
从国民警卫队退役后,布什又进入哈佛商学院,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也是唯一获得MBA学位的美国总统。
小布什的MBA应该没白学,毕业后,他也进军石油行业,同时投资了体育、军工和地产等项目,个个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正是这位MBA学历的总统,后来会被一些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嘲笑为“智商低”。
图片
1970年代,30出头的小布什和妻女。这时候他已经靠自己的投资,成了德州的大富豪
老实说,念书时的成绩,确实能体现一个人的智商。但只用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断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似乎还是不够全面的。
图片
服役期间的小布什和他正在担任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的爸爸——这爷俩都叫乔治·布什
显然,较低智商的人,怎么会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呢。更何况,从遗传方面看,往祖上捋三代,他似乎也都没有傻的道理。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学习成绩差,也不见得就说明人傻。
图片
好了,咱们再接着说第二点——口音和表情管理。
大家可能都知道,英国人特别重视口音和身份、阶级的关系,其实美国人骨子里,也有这种情结。
美国南部口音的儿化明显,说快了容易给人一种口齿不清,傻乎乎的感觉。而以纽约、华盛顿特区为代表的东北部口音,往往被认为更高档和正式一些,特别是早前老一辈的美国政客,发音中还会像英式英语一样吞“R”,带着某种做作的“高傲”情绪。
显然,小布什的南方德州口音,不免给人一种憨憨的“愚蒙感”。
但客观看,拿口音判断智商,原本就属于一种地域和阶级歧视行为,这个理由不充分。
图片
还有小布什在一些公开场合乱飞的表情,不经意间就会被刻意放大,单看这些被抓拍的镜头,似乎是显得挺傻里傻气的。像CNN等亲民主党的媒体,就十分热衷于发掘类似素材。
不过,那也只是“显得”而已。
图片
模仿非洲舞蹈演员“翩翩起舞”
图片
2005年布什总统访问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时,被一扇锁上的门搞糊涂了,数次大力拉扯,大门就是不动如山
图片
和自己的“老铁”,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
另外,就是小布什那些曾经“雷人语录”。这个嘛,在经历了“懂王”特朗普以后,人们反而觉得当年的小布什的各种“雷”,真的都不算什么了。
最“雷人”的特朗普,你说他智商低吗?
还有那些传闻,比如小布什白宫吃小饼干,结果被卡住了,差点噎死。
或者他在玩平衡车时,摔了个鼻青脸肿等等。
这个,似乎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毕竟,人家年轻时连开飞机都不在话下;60岁的时候还能跑得过30岁的壮汉。
图片
那么,咱们再看最后一点——以所谓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为幌子,在中东发动的两场战争。
第一个,已经成了笑话——美国人花了20年,2.26万亿美元后,阿富汗政权又从塔利班换成了塔利班。
还有2003年,小布什政府绕开联合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没成想,中东在废墟中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后,一度成了个无政府的真空领域,诞生了诸如伊斯兰国(最终始于2006年的伊拉克)这样耸人听闻的恐怖组织,呈现一派群魔乱舞的状态。所谓的“大中东民主计划”彻底破产,美国还深陷战争泥潭。
图片
特别是对伊拉克的战争,名不正言不顺。那个传说中的“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此还成了一个受到群嘲“国际梗”。
图片
毕竟,阿富汗那次,导火索是美国本土给糟蹋惨了——一群不知道从哪蹦出来的家伙,居然能跑到美国的地盘上弄死三千多人,这是美国不能忍受的。
俗话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 Hello Kitty,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给美国要展示肌肉的逻辑做了一个完美补充——美国将其称作一次自卫行动、“反恐战争”,是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图片
但伊拉克就不同了,萨达姆可算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小布什把伊拉克打得稀烂后,开搞“民主政府”。
就国情而言,伊拉克70%的人口属于什叶派穆斯林,20%逊尼派,10%库尔德人。结果可想而知,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伊拉克政府成了什叶派的发言人。而中东最大,最强势的什叶派国家就是它的邻居,被美国定义成“邪恶轴心”的伊朗。
“民主”了的伊拉克,对伊朗的隔阂开始逐渐化解,趋于“抱团”,而跟美国的离心力却越来越强。
注意,伊朗可是个工业潜力很高的国家,也是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外,唯一拥有自主远程导弹技术的国家。
图片
就这样,美国费了大劲,却顺理成章的被伊朗捡了便宜。
要知道,当年的海湾战争中,老布什在绝对优势下,并没有把萨达姆赶尽杀绝,就是考虑到了遏制伊朗的需要。
可以说,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小布什政府将中东变成了一个战略泥潭——它耗散了美国的精力和民心。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个真正的全球势均力敌竞争者的出现,却起到了某种反向加速的作用。
俄罗斯,也有了休养生息的大好机会。
图片
真情对视中
那么,伊拉克战争究竟该不该打?
显然,这场战争,并没有给美国带来预期的利益。对美国来说,似乎不该打。
但对小布什而言,则必须打。因为,这是他连任的大好时机。况且,他们家一大主业,就是倒腾石油。
美国利益、美国人民的利益和布什家的个人利益,这三者,并不能互划等号。
图片
狡猾的表情
所以你看,战后,小布什几乎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完了你还以为他打伊拉克仅仅是因为蠢和傻,把“锅”的大部分丢给了其他人。
比如,小布什的国务卿科林·鲍威尔。
即便,当年鲍威尔拿着试管在联合国做演讲的时候,他肯定充分意识到了,这不仅关系着美国的信誉和形象,也会深刻影响到他本人的以后的声誉。
图片
在安理会拿着“试管”发言后,有人递给鲍威尔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科林,你讲得很好...
这位四星级上将出身的鲍威尔,他的一大鲜明的性格特征,用个很“中国”的词汇形容就是.....“忠君”。
图片
1991年,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和夫人芭芭拉授予鲍威尔总统自由勋章
最终,当小布什政府确定连任后,鲍威尔很快就提出了辞呈。
图片
鲍威尔夫妇,他的妻子曾经试图阻止鲍威尔从政,她说——这是一个肮脏的行当
说了这么多,你还觉得小布什傻吗?
其实,要说他有时候“显得智商低”,除了开头讲的那四个原因,一些时候,也可能是在“装傻”。
这属于美国政客的惯用手段。
美国大众,向来是反精英的,他们往往更愿意信赖看起来跟自己差不多的人。
比如,2000年大选,戈尔和布什pk的时候(下图),曾有电视台询问一位大妈,为什么要投票给布什,她的回答很干脆——戈尔太聪明太精明了,搞不好一肚子坏水,这个布什一脸憨憨傻傻的,让他做坏事也做不来啊!
图片
戈尔看起来就是很有心机的样子
还有小布什的连任对手,2004年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后来做过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也显得比他“聪明”多了。
图片
而换做民主党政客,也是差不多的操作。像下图这位纽约民主党议员Alexandria Ocasio-Cortez,本身是个高学历的拉丁裔美国人。
一次活动中,纽约州出身的她,在面对黑人选民演讲时,却刻意用了夸张上扬的语调,特色的吞音——这明显不是她本身的口音,而是在模仿非裔人群的语调,来讨好选民。
图片
类似的还有老早前,竞选总统时的希拉里,也曾经模仿过特定族群口音的来做演讲。
原本,就算她老人家自己的正常口音演讲,她所表达的内容依旧振奋人心;但因为模仿的过于拙劣,反而还遭到了福克斯等亲共和党媒体的嘲讽。
图片
可以说,把自己“包装”成普通美国人的样子,尤其是目标选民的样子,属于美国政客们的“吸粉法宝”。
而要说小布什智商低,确实也得分跟谁比,拿什么来衡量。但无论怎么看,他可都不算个傻子,一些场合,可能是误会,另一些场合,则更像是在装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