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丨丁小妮、谭晓宁: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图片
图片
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景德镇“老大哥”来醴陵学习釉下五彩
文/丁小妮 谭晓宁
这张微微发黄、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老照片,拍摄于六十多年前的1957年。据照片的当事人、年逾九旬的丁华汉大师介绍:1957年,醴陵釉下五彩全面恢复后,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派了潘文锦、王希怀、汪桂英三位技术员,来醴陵学习釉下五彩技艺。这张照片是他们离开前,与醴陵陶瓷研究所釉下组师生的合影。可以说,这张老照片见证了新中国醴陵釉下五彩发展的辉煌历史,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那么釉下五彩有何魅力,让景德镇“老大哥”来醴陵学习釉下五彩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照片背后的故事。在三位来醴的专家中,有一位叫王希怀(照片前排右二),是景德镇青花大王王步的儿子,作为王氏青花的得意传人,在王希怀眼里,釉下五彩和青花一样,同属 “釉下”瓷器,其胎、釉等工艺大致和青花无异。唯独在“彩”方面,醴陵独创了神秘的釉下彩绘技术,烧制的釉下彩瓷惊艳了世人。三人此次来醴陵,就是来了解其中的奥秘。
照片前排中间的这位老人叫吴寿祺,他就是当年参与这项神秘彩绘技术的研制者之一。釉下五彩的创烧,开始于清光绪32年(1906年),那年底,吴寿祺从湖南瓷业学堂图画速成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被聘入湖南瓷业公司工作。
当时,公司总理熊希龄正组织研制一种高火性的釉下颜料,他们“从日本引进装饰色料,同时组织力量自行研究试制,先后制成功草青、海碧、艳黑、赫色和玛瑙等五种高火性色料”,为釉下五彩创烧,提供了“彩”的基础。
“彩”的核心是彩绘,熊希龄等非常重视,为了创造出独具中国传统风格的装饰花面,熊希龄聘请了本土知名的书画名家,设计瓷器花面,研究彩绘技法。吴寿祺和第一批同期毕业的速成班同学,积极加入到彩绘技法的研制队伍中。他们在老师张晓耕、彭筱琴等带领下,“参照国画双勾填色的绘画技法,在传统釉下青花装饰的基础上,改进其操作。”首先,将用青花料勾轮廓,改为用书画墨汁勾轮廓,然后,用毛笔蘸颜色,填在墨线勾勒的轮廓中,他们称为 “单线平涂”。
由于墨线在高温作用下,胶质完全挥发,作品出炉后,线条呈白色。这种 “墨线烧成变白线”的彩绘技术,成为醴陵釉下五彩彩绘独有的神秘技术。
为了解决墨线胶质难以挥发的问题,他们还独创了“三烧制”工艺,吴寿祺深度参与了这项技术的研发,他考入瓷业学堂之前,就是醴陵沩山窑户中,制作青花瓷的高手,他对于釉下五彩的彩绘、烧成等工序,如何借鉴青花工艺,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建议。经过两年多的艰苦研制, 1908年,釉下五彩终于在湖南瓷业公司创烧成功。1915年,吴寿祺等运用这项彩绘技术,精心绘制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瓶”,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斩获金奖,一时间,全世界都为这项神奇的发明所震惊,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然而好景不长, 随着晚清的覆灭,蓄势待发的釉下五彩开始走向没落。紧接着民国战乱,国力衰弱,由于色料无法进口,釉下五彩最终停止生产,吴寿祺和大多数艺人一样,只能选择弃艺回乡,釉下五彩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
新中国的成立,为釉下五彩带来了勃勃生机。1954年,政府经多方寻找,终于找到尚健在的釉下五彩传人吴寿祺。眼见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将手中掌握的彩绘绝技抢救出来,吴寿祺心潮澎湃。第二年,他不顾高龄,毅然投入到釉下五彩的恢复工作中。但此时,醴陵瓷业还未实行公私合营,受各种条件限制,彩绘的恢复,远不能达到清代创烧时的水平。
吴寿祺和艺人们认识到,要实现釉下五彩工业化生产,必须举国家的力量才能够实现。于是,在湖南省工业厅的推动下,1956年,经毛主席批示,在醴陵成立湖南省工业厅瓷器公司,积极开展釉下五彩彩绘绝技的抢救和革新工作。
首要解决的就是釉下颜料问题。在国家的主导下,很快摆脱了色料依赖进口的局面,“除少数颜色需要外来氧化钴外,其余均系本国原料,在质量上也有空前提高。”不仅颜料品质得到提高,品种也更加齐全,这些都为彩绘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就是解决釉下五彩的研制和培训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为此,瓷业公司在醴陵陶瓷研究所,专门成立了釉下五彩工作室,将唐汉初(照片前排左二)、林家湖、丁华汉(照片前排左一)三人,从釉上组调入工作室,协助吴寿祺开展工作。
随着新中国陶瓷科技的发展,此时的釉下五彩,在胎、釉、烧成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等方面,与清代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为了使传统彩绘技术,更适合新的材料和工艺,四人群策群力,大胆革新,实现了从“寸楷笔到鸡头笔”“五彩到七彩”“三烧制到二烧制”“平涂到立体”四项重大突破,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就将釉下五彩的彩绘技术水平,推向历史的高峰。
1957年,釉下五彩在醴陵成功恢复,消息迅速传遍全行业。为了探究“墨线烧成变白线”的彩绘奥秘,全国各大产瓷区都派人来醴陵学习釉下五彩。醴陵陶瓷研究所编撰的《1957年上半年实验工作总结》,对王希怀和汪桂英来釉下五彩工作室实习,有过详细的记载:“今年五月间,景市陶瓷研究所介绍了技术员王希怀、汪桂英二同志来我所实习釉下彩绘,为期四十天,我们的技术人员将尽有的传统方法,如工具的使用,颜料的性能,操作方法,以及色调的配备等全盘灌输给了他们,并帮助他们进行坯上实习,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使他们在一个短短的时间内,便能熟练的掌握釉下操作。与此同时,王希怀同志也将他们的青花混水法,大公无私地告诉了我们。”
经过吴寿祺等不遗余力的推广,短短几年间,工作室为省内外培训了大量的釉下五彩人才,随着队伍不断壮大,釉下五彩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醴陵因此被誉为“釉下彩瓷之乡”,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雨的醴陵釉下五彩,终于迎来了涅磐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