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电池行业专题研究:下一代电池片技术或开始逐渐演绎!

(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李鲁靖、张钰莹)

1.钙钛矿叠层电池: 效率突破单结极限,多种技术路径持续探索

钙钛矿:新一代电池技术,降本增效灵活性强

钙钛矿材料结构:ABX3。狭义的钙钛矿是矿物CaTiO3本身,广义钙钛矿则是具有钙钛矿结构类型的ABX3型化合物。钙钛矿 晶体结构由共享的BX6八面体组成,A占据了每个晶胞单元中BX6八面体的空腔位置,其中A位离子为大半径的阳离子,B位阳 离子为小半径的阳离子,X位阴离子则为卤素阴离子。

半透明薄膜电池,可用于光伏建筑一体,打开光伏市场天花板。钙钛矿电池是新型薄膜电池,兼具半透明、色彩可调节的特 点,能部署于无法安装晶硅电池之处,适合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其高水平的转化效率使其在理想化情况下有望实现车载,甚 至用于移动设备的表面或穿戴。

钙钛矿活性层优良的光电性质:较高的吸光系数、灵活的带隙可调性、较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激子结合能小等特点。吸光系数高:钙钛矿(MAPbI3 )属于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仅需要500nm左右厚度薄膜吸收800nm以下的可 见光,即可产生25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相比于硅电池,厚度达几十微米,方可产出40mA·cm-2以上的电流密度。带隙可调性好:通过影响晶格的大小,能改变卤素原子与金属离子间的键长,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材料的能带结构。因此可 以通过调控不同元素的掺杂比例,获得不同带隙的钙钛矿材料,从而实现钙钛矿吸收光谱的连续可调性。硅的带隙为1.1eV, 而钙钛矿带隙连续可调1.2-2.5eV,宽带隙可吸收更高能量的光子。载流子扩散长度长:较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电荷传输,利于电子-空穴的分离与提取,降低复合损失。激子结合能小:钙钛矿的激子结合能低于绝大部分光伏材料,所以在光照下,钙钛矿活性层吸收光子后,室温下即能迅速转 化为电子空穴对,并被两端电极收集产生光伏效应。

叠层电池:组合增加光谱吸收范围,突破单结效率极限

叠层电池原理:宽带隙顶部电池吸收高能量光子,窄带隙底部电池提高光子利用率。 根据半导体理论,只有能量高于半导体材料的带隙光子才能被其吸收。不被吸收的低能量光子会穿过器件被金属背电极吸收, 变成热能释放;被吸收的高能光子产生的热载流子也会转变成热能损失,对器件稳定性不利。以双结太阳能电池为例:当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器件上,宽带隙的顶部太阳能电池,吸收较高能量的光子,顶部子电池不仅能 产生较高的电压,同时还能降低高能电子弛豫带来的热化损失。能量较低的光子(能量小于顶部电池的带隙)则不能被顶部 宽带隙的子电池吸收,而是透过顶部电池被底部窄带隙的子电池吸收,相对于顶电池,底部的窄带隙子电池通过增加光谱吸 收范围,提高光子利用率。

钙钛矿凭借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带隙可调的优点成为叠层电池首选材料之一,光电转化效率突破单结S-Q理论极限,理论转化 效率高达40%+。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与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Shockley-Queisser 限制理论分析单结的光伏电池转化效率最高为 30% 。以钙 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为例,将硅电池和钙钛矿电池按照能隙的分布从小到大叠合,硅电池带隙窄,主要进行长波段光的吸收; 钙钛矿电池带隙宽,主要进行短波段光的吸收,二者合作提高电池对太阳光的综合吸收率,从而突破S-Q限制理论。 全钙钛矿叠层电池:钙钛矿自身可调节带隙,因此可制备带隙在 1.2-2.5 eV 范围内连续可调的钙钛矿吸光材料,将宽带隙钙 钛矿作为顶层,窄带隙钙钛矿为底层,从而增加光谱覆盖范围,提高光子利用率。

叠层材料:钙钛矿/PERC叠层电池

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晶硅升级,基础技术成熟,钙钛矿/HJT或为更优解。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以窄带隙晶硅作为底电池, 宽带隙钙钛矿电池作为顶电池。其优势在于晶硅拥有理想带隙(Eg=1.12eV),产业链成熟,量产稳定且效率高。钙钛矿/晶 硅叠层电池可视为目前晶硅电池的升级,突破效率极限瓶颈,适用于主流光伏电站场景。 钙钛矿/PERC叠层电池:早期方案,效率与结构受限。在TOPCon与HJT技术尚未成熟时,早期叠层电池底电池使用PERC结构。 效率:主要受限于PERC正表面未钝化的掺磷发射极,导致电池电流密度与开路电压降低,从而影响转化效率。 结构:早期n-PERC结构的发射极在受光面,决定了宽带隙钙钛矿只能为n-i-p结构。后期经过权衡光学和电学增益,TOPCon 与HJT电池开始采用背结结构,发射极在背光面,基于TOPCon和HJT的平面反式结构(p-i-n)叠层电池逐渐兴起,钙钛矿 /PERC叠层电池日渐式微。

钙钛矿/CIGS(铜铟镓硒)叠层电池:以窄带隙CIGS作为底电池,宽带隙钙钛矿作为顶电池。CIGS是传统商业薄膜太阳能电 池技术之一,窄带隙宽度可调,能与钙钛矿顶电池带隙匹配。CIGS电池的典型结构为衬底/Mo/CIGS(p型)/CdS(n型)/ZnO,这 种极性结构限制了顶部钙钛矿只能是p-i-n(反式)结构。优势:CIGS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理论上能获得比钙钛矿/晶硅叠层结构更高的光电性能;子电池带隙均可调节;CIGS与 钙钛矿皆为薄膜电池,可获得柔性叠层电池。 挑战:CIGS通常通过真空方法沉积,导致表面粗糙,因此挑战之一是在粗糙的CIGS电池表面保形生长钙钛矿顶子电池,或通 过增加表面后处理工艺或者优化CIGS吸收层的沉积工艺改善表面粗糙度。

叠层结构:2-T集成一体化与4-T机械堆叠各有千秋

根据两子电池堆叠的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集成一体结构、机械堆叠结构、光谱分离结构、反射结构; 根据各子电池电极之间的连线分类,可分为:两端 (2-T)叠层、三端(3-T)叠层和四端(4-T)叠层。 其中集成一体结构与机械堆叠结构较受关注,研究进展领先,已进入产业研发应用阶段。

2-T叠层:多为集成一体化结构,2-T机械堆叠劣势明显。2-T集成一体化结构:由单片集成的底部与顶部子电池和单个透明导电层构成,子电池之间通过复合层或隧道结串联。集成 一体结构的特点是串联电池电流由两个子电池中较小的电流决定,两个子电池需具有近似的电流才能使串联电池的能量转换 效率最大化,最高效率与4-T机械堆叠结构接近,此时顶电池的理想带隙被限制在1.7~1.8eV的狭窄范围内。 2-T机械堆叠机构:由两个独立的顶部和底部子电池堆叠构成,其中两个输出端用导线串联。其优点是消除了对界面隧穿层 的需要,并且子电池能分开单独制备,但其需要多达三个透明导电层,造成严重的光损耗,且制备成本偏高。 3-T集成一体化结构:与2-T集成一体结构类似,但由透明电极连接子电池,为两子电池共同的输出端,由串联改为并联。该 结构要求两子电池输出同种电荷,输出电流密度为两子电池电流之和,但电压由较小的决定。据我们统计,这一类型仅在实 验室偶有出现,未见商业化应用。

2. 制备流程与设备: 看好广泛PVD+先进ALD设备

制备流程: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

根据已公开专利,归纳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制备流程:先制备晶硅底电池,再制备钙钛矿顶电池,子电池间需制备中间复 合层/隧穿结。PERC氧化硅和TOPCon正面氧化铝/氮化硅难以导电,需新增透明导电薄膜或NiO作为隧穿结以连接顶部钙钛矿 电池;HJT原结构顶部即为透明导电薄膜,理论上可直接承接钙钛矿顶电池,产业中可制备隧穿层优化叠层电池效率。

制备流程:全钙钛矿叠层电池

根据已公开专利,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制备流程:先制备窄带隙底钙钛矿,随后制备隧穿复合结,再制备宽带隙顶钙钛矿。 制备隧穿复合结包括ALD沉积氧化锡致密层、磁控溅射制备ITO薄膜,随着产业对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研究越发深入,未来 或出现更多制备路径。

制备流程:4-T机械堆叠结构叠层电池

4-T机械堆叠结构叠层电池:机械堆叠结构的两子电池可分开制备,最后堆叠并联即可。两子电池之间须有绝缘层,以避免 上下电池接触短路。

镀膜设备:高技术壁垒ALD,中间层崭露头角

先进ALD技术壁垒高,设备价值量高。ALD要求原子逐层沉积,国内少有企业掌握ALD设备生产技术,其中微导纳米是钙钛 矿领域ALD设备唯一上市公司,并且已公告获得钙钛矿叠层电池订单。

镀膜设备:磁控溅射与真空蒸发应用广泛

PVD应用广泛,设备价值占比高。PVD可应用于大部分钙钛矿叠层电池生产环节,包括沉积透明导电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 与金属电极。 透明导电层:相比于单结电池,叠层电池的透明导电层数量增多,而透明导电层的主流制备方式是磁控溅射。 电子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厂商多使用蒸镀的方式制备电子传输层与空穴传输层。

量产瓶颈:钙钛矿材料不稳定性

与单结电池类似,钙钛矿叠层电池量产面临着稳定性和大面积模组化等难题。稳定性表现在材料、器件到组件三个环节,任 一环节材料性能失效都会导致产品性能衰减。钙钛矿电池的不稳定性主要在于材料易分解: 钙钛矿自身不稳定: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本身易分解;钙钛矿易在水、光、氧气、 电场、热等环境作用下加快分解:例如温度会改变钙钛矿的晶体结构,光照引起钙钛矿材料分解。 提升电池稳定性:可从提升器件内部稳定性、后处理、封装三方面入手,厂商多通过沉积氧化锡缓冲层以降低相邻层的影响, 不同厂商的电池结构也略有不同,探索各类材料性能以提升稳定性与效率。

大面积模组化:目前钙钛矿叠层电池在学术端与产业端的试验面积皆较小,而大面积制备时仍需保持转化效率与稳定性。钙 钛矿光伏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与钙钛矿薄膜质量密切相关,钙钛矿薄膜厚度、表面形貌、结晶性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光吸收、 载流子产生与传输等性能,对于沉积大面积、高质量的钙钛矿层应采用何种技术路径仍有待确定。

全钙钛矿叠层-窄带隙钙钛矿层的不稳定性: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的底电池以窄带隙钙钛矿为核心,通常窄带隙钙钛矿由Sn/Pb 共混或纯Sn体系制得,而在前驱体溶液中Sn2+极易被氧化成Sn4+,而Sn4+是复合中心,严重影响器件效率。Sn2+的易氧化特 性是影响Sn-Pb钙钛矿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也是目前提升全钙钛矿叠层电池结晶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3. 叠层钙钛矿市场: 电池厂商厚积待薄发,产能规划持续萌芽

叠层钙钛矿电池产业动态:多公司积极布局,产能规划萌芽中

钙钛矿/HJT叠层电池厂商:国内知名电池片厂商隆基、爱旭拥有技术储备,专攻异质结的厂商华晟选择布局,新兴厂商宝馨 着手建设试验线。另有杭萧钢构与聆达股份跨界布局,杭萧钢构进度领先,根据公司22年12月投资者交流记录,预计23年初 能完成中试线铺设,开始产能爬坡。

钙钛矿/TOPCon叠层电池厂商:中来研发中;皇氏集团跨界与黑晶光电合作建设TOPCon电池产线,未来逐步引入叠层电池。 其他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厂商:协鑫早有4-T叠层电池技术储备;纤纳科技率先研发钙钛矿/PERC叠层电池;传统晶硅电池厂商天合、 东方日升、通威皆开展研发工作,新兴叠层企业曜能不断刷新效率记录,金风科技参股的国外厂商牛津光伏早有叠层电池布局。

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厂商:新兴钙钛矿电池企业仁烁光能已有叠层电池中试产线,正在投建150MW产线计划年底出片。 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厂商:CIGS电池厂商泰州锦能探索钙钛矿叠层领域,项目进行中。

叠层电池学术端进展:效率扶摇直上,期待大面积突破

学者与产业研发人员不断攻坚克难,转化效率飞速提升中。小面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效率已超30%,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 率有望紧跟晶硅叠层电池步伐突破30%。大面积叠层电池制备仍是难题,期待未来技术进步迎接春天。

4. 投资分析

多家电池厂商提出布局计划,建议关注后续进展: 目前明确钙钛矿叠层电池规划的多为跨界厂商,其中杭萧钢构进展较为快速,率先规划建立100MW中试线。传统电池片厂商中,天合、东方日升与通威已有明确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布局计划,天合转化效率处于领先地位。

看好PVD设备商与ALD设备: 叠层电池中间层给予ALD一席之地,国内微导纳米是光伏ALD设备龙头之一,已获取叠层电池订单,期待未来扩大优势; PVD设备商中捷佳伟创与京山轻机设备已成功导入下游钙钛矿电池端,未来有望应用于叠层电池奥来德(正在研发)、欣奕 华(暂未上市)作为蒸镀机探索研发生产商,有望凭借蒸发源know-how带来增益。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